学霸大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3章 立国于南海

当长老院移师占城时,已经出了正月十五。

韦丰将自己当成了半个占城人,为长老院的搬迁跑前跑后,看他意气风发的样子,黄珠儿和梅哲仁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还真地成功忽悠了三石子,武磊成天在娘亲面前帮他说好话,甚至在外头三石子直接就喊韦丰二爹。

开始时黄巧儿还有些生气,可耐不住缠磨,而且韦丰也没有任何逾越的行为,只是不断地帮着黄巧儿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好女怕缠郎,说的就是习惯的问题,伸手不打笑脸人,忍着忍着就忍成了习惯,估计再习惯下去,一段时日之后韦丰就能成其好事。

现在韦丰在占城百姓中人望很高,农场和农院的建立,帮占城民众解决了大问题,因为人口锐减而带来的耕作劳力缺失的问题迎刃而解。

只要那批损失了壮劳力的家庭加入了农场的合作社,就不用撂荒了。

完全无力耕作的人家毕竟不是大多数,只要解决了这些少数,风向标就立了起来。

再加上全城大动员修路,学霸军和占城百姓的互相融合突破了瓶颈,对占城的统治管理也不断深入发展,等到铁轨竣工时,占城已经与别的地方无异了。

山阳港到占城的铁轨在正月下旬完工,因为在山区弯多坡急,马车行驶的时速要比下龙港的低,但轨道马车已经是破天荒的创举。

占城不再是窝在山沟的小地方,梅哲仁帮它打开了通路,人员可以走出去,观念和物资可以送进来。

走出去就能开眼界,长老院参议会占城也有代表参加,黄巧儿、占城学院的教书先生海慜以及两位占城族老代表吴陵和武兴权。

与会的妇女参议仅五人,却因为黄珠儿站台的关系,让妇女儿童权益法案顺利三读通过。

就没有人敢投反对票,民主议事的初级阶段,也确实需要些场外的影响力。

不说过去的事,说说占城的这位海先生,他应该就是海瑞的先祖了,可他并不是回族,而是地地道道的以中原姬姓后裔自居的汉人。

梅哲仁跟他聊过,发现还真就是这么回事,海慜家里历代书生,先祖是跟着常山赵子龙到了顺化县,并留在了当地任官。

后来占婆国打下了顺化县城,海氏一族便一直在占婆国内繁衍生息,也肩负着占城兴学之任。

这么看来,海氏变成回族应该是大食将回教东渐后的事情。

学霸军打下占城,海氏是最早敞开怀抱喜迎“王师”的家族,就因为他们对中原文明有天然的归属感。

当前占城的文字以汉隶为主,这是海氏的功劳,占婆王还没来得及造出占婆文呢。

学霸军推广简化汉字和雅言拼音,海慜也是最积极的分子,海慜的学识并不低,他一接触《声韵》、《字典》便指出,这是兴复古音古意,还能列举出处。

在野贤遗不少,这也是边疆能保留下古音古语的原因所在,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士都是学霸军的向心力,当然也能相处愉快。

梅哲仁还打算南海国发展起来后,让海慜、阮进、陈同、江朗这些人一起搞一搞南海国源流历史的研究,将南海国国民的出身源流梳理出来,找到自己的根。

寻根不是为了让南海国以后并入大唐,而是为了找到文化传承的切入点,认同感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让文化传承有根有据、不被排斥。

也不是牵强附会,当前的南海国民,还真就是脉络清晰源流可溯的华夏苗裔。

南海国的民心、国力、武力保证现在已经基本齐备了,剩下的就是文化上的认同感要补上。

还在补课的武磊不知道这个,他才刚开始启蒙,进境不错,找到了气感,可这在武磊看来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菩萨娘娘回来了,他又找到了卖萌的地方,至于娘亲,有二爹在呢,不用三石子操心了。

黄珠儿是陪着王从义、和王福畤一起搬到占城来,秋伯暂时没有搬家的打算,可王从义不行,他是长老院的院长,必须跟着长老院一起迁移。

其实不止是长老院参议院,包括法院、医院、农院、教院、工院等机构也统统在占城设立总部。

政务部、财务部、工务部、妇儿部也同样开始在占城办公,修建营造是来不及了,只能将就着原来的建筑腾空清理一下对付过去,以后慢慢补课。

梅哲仁原来在占城的住处,就成了长老院的临时办公地点,在院里搭了一个大木棚。

每天里不断人来人往出出入入,黄丫就不能呆在这里了,而且院子搭临时棚占了大部分的空地,也没地方给它胡混。

黄珠儿干脆就搬去了黄巧儿家搭伙,那边有的是地方给黄丫活动,这个举动让三石子乐疯了,他的休沐期可以整天跟着菩萨娘娘一起玩。

临建国时才定下都城是比较仓促,什么准备都没有,还有大量的人员需要安顿,众人都忙得手脚打架。

可是这正合梅哲仁之意,不是他想折腾,而是始终都处于急速运转的体系,能有效地防止固化、生锈和腐蚀。

定期迁移国都为的就是这么个好处。

不过这种做法导致王从义大骂梅哲仁想累散伯父这把老骨头。

可骂归骂,老人家目光清明、精神矍铄,分明是身体通泰的样子。

老人家逢人便说,顶完三年试政期就不干了,退下来让位给年轻人,老喽,经不起折腾。

其实他是在帮梅哲仁树立一个流水不腐的人心之念,开个好头,让南海国国体政务能够顺当地完成传承接续,立下规矩和定例。

别看他嘴上说得欢,体行却一点都没落下。

南海国的开国大典定在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就是王从义提议的,他说出理由后没有人有异议,这一天预示着南海国的开篇是蒸蒸向上的。

学霸军、民众全体上下,都为了这一天拼命地奔忙冲刺,他们终于盼来了心目中的理想国。

大典的会场就布置在原来的神庙废墟之上,梅哲仁想将这些残余彻底地踩在脚下,让南海国在故尘灰烬上重生盛展。

地块经过了数日的打扫整理早已铲平,没有来得及铺上水泥,只临时搭建了一个硕大的观礼台,然后夯平了整个地面。

这块宽阔的平坡在典礼后将兴建起一个广场,以及各部门的简易办公楼。

整个占城,没有哪一块地方比这里更合适作为典礼举办的场所。

此处与对面的旧王城新学苑相对而立,坡下是平坦谷地,可以容下十数万的人群。

天还没亮的时候,举城的百姓就三五成群、七八一堆,抬出了家里的板凳桌椅,将广场和山谷铺了个满当。

观礼台地上工作人员,更是通宵达旦,高挂起数十盏汽灯,将整个会场照得亮如白昼。

尚幸天公作美没有下雨,当天边露出一线青白时,云雾都比较淡,还可见一块蔚蓝的天穹。

二月是卯月,初二是卯日,典礼的时间又选在了卯时,正是阳气生发,万物盎然之机。

天一露白,会场的人群便安静了下来,陆军已经将九门野炮推了出来,在广场的边缘一字列开,向着空敞无人的山岭。

梅哲仁当仁不让地走了上观礼台,擎举起手中的佩剑,没有长篇大论,只待看守日冕的潘仁挥手示意时辰正就,他便拔出令剑指天,口中吼道:“鸣炮”。

礼炮一门一门地拉响,冒出一阵一阵的白烟,震得谷中天地齐摇。

九响礼炮过后,硝烟散去,朝阳刚刚好爬上山顶探出了头,射下一缕金光,像探询的目光,打量起这个撼动乾坤的地上新国。

梅哲仁经历的场合多了,没有太过激动,依旧平静地致辞,没有扩音设备,不过好在会场在山谷中,他的聚气扬声可以传出很远。

“今日,吾等在南海之畔、长山之麓正式宣告南海国成立,凡南海国民,从此不受欺辱压迫,人人享有平等之权,不分民族、种族,无有高下之分,南海国民皆有生息、受教、议政、从戎之权。”

“吾国视南海及沿岸为吾国之土,独立于天下,不受封、制,只为南海国民谋福聚利。”

“南海国以传承华夏文明为己任,南海国国土上的民众,只要接受南海国文明的洗礼,遵守南海国之律法,便可申请成为南海国人。”

梅哲仁言至此处,故意停顿了三息,才发出最后的宣言:“此制,南海国万盛。”

整个会场的民众,随着梅哲仁的宣告,一齐举臂欢呼,一时间“南海国万盛”之语,如涛如潮,一浪高过一浪,从会场向着四周山野涌去。

声浪被山岭阻挡抬高推向空中,竟将慢慢聚扰起来的乌云摧散,化成甘露,零丁飘落。

王从义这时领着众参议,在广场边上挖好的树坑里种下一株株的红棉,这是暂定的南海国国树,以后,南海国也将保留二月初二种树开田之习,以此寓意国如新苗,日更茁壮。

王从义铲盖了第一把土,接着众人齐心协力,正好在雨势转成淅淅沥沥前将环绕着半圈广场的树坑没平全部完工。

树株是移来的丈高成树,树梢上还挂着含苞待放的花蕾,刚刚种上的红棉,在甘淳细雨的滋润下愈发娇艳,悄悄缓缓地撑开了花苞,绽出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