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地球之盐》
《地球之盐》是华晨宇第一首公益歌曲,曾坦言说这即是“唱给人类的悲歌,也是“写给地球的情书”,曲风磅礴大气,字句细腻丰满,这是一首关于生命的圣歌。
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华晨宇深夜的一个黑色噩梦:自己和一群黑衣的陌生人雨夜站在一片无名的墓地前,充满愤怒地向上帝控诉面前逝去的生命。
“被遗弃的创伤,祂看到吗?被忽略的悲恸,祂听到吗?无声的祈求,祂知道吗?无家的孩子,祂眷顾吗?”。歌词主体由萧骏峰作词,根据华晨宇的创作初衷,以与上帝对话的方式,进行连续的控诉和质问,“祂了解吗?祂体会吗?祂明白吗?谁告诉我”。
盐,洁白如玉,对我们来说是必需品,《圣经》中基督徒被比作盐。“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歌词副体由代岳东作词,“我想要用我余生,换夜空繁星闪耀;我想要张开双手,给世界一个拥抱”,最后的这段诉说唤醒深藏于人们心中对于自然、自由与和平的渴求。
这首《地球之盐》不仅仅是华晨宇的第一首公益作品,也是一首意义非凡的单曲,华晨宇每当在演唱会会歌唱这首歌时,总是满含仪式感的双手举起话筒,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首虔诚的圣歌。
“我想要世界听到,我的心跳,哪怕多微不足道”。
歌曲取意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盐和光》,耶稣称赞自己的门徒是大地之盐世间之光,是积极的旨意所在,象征悲悯以及希望。两位作词人一气呵成,展现了一个清洗灵魂,阅尽世间人类贪性催生的罹难悲苦后,选择回归自然的积极故事。
作为华晨宇第一首原创公益曲《地球之盐》,出道两年来华晨宇首次在创作中跳脱自我感受,探索地球生灵背后的故事,以最直接的感情、最沉痛的呼吁,敲击心灵。
《地球之盐》算是华晨宇在独立和主流之间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点。因为同名专辑里把《地球之盐》和《蜉蝣》排在一二首,两首歌相似点也颇多,就放在一起评价。两首歌都抛弃了主流流行乐里A-B-A-B-C-B(A是主歌,B是副歌,C是过渡段)的结构。甚至在《地球之盐》里,前三分钟唱的两段都是主歌,辅以钢琴伴奏和氛围音效以及短暂出现的鼓点。3:00左右合唱团的吟唱声出现,之后加入军鼓,沉重的鼓点像疾风怒涛,想象一下在疾风怒涛中人类齐声合唱,不正和“地球之盐”这个主题不谋而合吗。《蜉蝣》和《地球之盐》很相似,两者可以无缝衔接。要说不一样的地方就是3:30秒毫无征兆的出现了Dubstep,粗重的车库音效似乎是在模仿人的咆哮怒吼,使压抑了许久的情感一瞬间爆发的更彻底。个人认为华晨宇算是独立气息比较浓厚的音乐人,听过他的一个现场(貌似叫《癌》),里面有用到Trip-hop的鼓点。在这两首歌里,Ambient/Baroque pop/Dubstep也有所体现。虽然这些在欧美音乐里挺常见,但在华语流行里出现的不多,对于专注华语流行乐的一些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所以个人对于《地球之盐》这张专辑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要说缺点,华晨宇的唱功还有待加强,《蜉蝣》里华晨宇单薄的嗓音快被Dubstep音效淹没了,咬字也得练练。PS:郑楠编曲的功夫蛮强的。
这是华晨宇为他的新专辑写的第三首歌,作为华晨宇第一首公益原创,他坦言这既是“唱给人类的悲歌”,也是“写给地球的情书”。
在填词比稿的过程中,华晨宇的抽象创作初衷让很多词稿难以熨贴。填词人萧骏峰根据华晨宇的创作初衷,在主歌中想出了华晨宇与上帝对话的形式。“被遗弃的创伤,他看到吗?被忽略的悲恸,他听到吗?无声的祈求,他知道吗?无家的孩子,他眷顾吗?”这里选用的“他”字,正是歌者想要与之对话的“上帝”(“他”指对“上帝”的第三人称代词),连续的排比发问和控诉,直达生命深处。华晨宇看到写好的主歌歌词后感到震惊,这就是他写歌时想说却说不出的感受,完全符合他的创作初衷。
副歌的歌词则是特约代岳东来填写,表达歌者积极的要去改变现实的态度。代岳东联想到Wim. Wenders和Juliano. Salgado的纪录片《地球之盐》。地球之盐“The Salt of the Earth”语出《新约▪马太福音》第5章第二节《盐和光》,耶稣称赞自己的门徒是大地之盐世间之光,是积极的旨意所在,象征悲悯以及希望。最终代岳东一气呵成,展现了一个清洗灵魂,阅尽世间人类贪性催生的罹难悲苦后,选择回归自然的积极故事。
歌曲录音在BJ的录音棚进行,制作过程中乐器上也加入了新的元素。前期录音完成后,制作人郑楠将歌曲送去美国进行后期缩混,期间经历了多版混音的修改终于完工。(我前面也说过)
第一次听不喜欢调,后来听了几次发现特别喜欢,尤其在唱到哪怕超出负荷那,(一般人真唱不了,气都不够用的感觉)真的是在超负荷也要向上帝唱的感觉。感情非常投入,很感人人。
华晨宇第一首公益原创:唱给人类的悲歌,写给地球的情书。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华晨宇深夜的一个黑色噩梦:自己和一群黑衣的陌生人雨夜站在一片无名的墓地前,充满愤怒地向上帝控诉面前逝去的生命。醒来后华晨宇记录下梦里的故事,用五个渐进段落写出了这首悲怆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