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现实中的富二代真是这样吗?
王长根也红了眼,虽然他只有二十四岁,但沧桑得像四十二岁:“秋花,都是我没用,让你们母子受苦了!儿子就叫王财伟吧,我要努力发财,争取接儿子到上海读小学!”
还真是,自从被被有了“王财伟”这个大名、妈妈开始叫他“财伟”后,爸爸和叔叔在上海五年阻滞的人生就开了挂,在接下来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财伟离七周岁还差三个月的时候,爸爸不仅扬眉吐气、光宗耀祖地衣锦还乡、还清了所有人的债,还为爷爷奶奶建了全村最豪华的大别墅、为村里捐款修了路。
以前上门讨债的乡亲们,纷纷眉开眼笑、挤眉弄眼、攀亲带故、甚至低三下四地恳求王长根兄弟俩,带着他们一起去上海发财。
王长根没想那么多,他和弟弟王长生稍微商量了一下,兄弟俩十分爽快,真把闻风而来本村邻村的乡亲,足足拉了两辆大巴,直接接到他上海郊区的工厂。老乡成了他稳定的劳动力保障、他成了乡亲们坚定的经济来源、全村、甚至全县的骄傲与希望。
当然,王财伟也如期赶上了就读上海赫赫有名的私立小学、市重点私立中学。
电视剧里的富二代都不懂事、脾气差、只知道花钱、气爹、混吃等死,可现实中,真是这样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爸和我叔突然就发财了。”正是因为对童年的困顿、甚至那么长时间叫“被被”有足够清晰的记忆,时至读高二的王财伟,爸爸和叔叔的工厂已经开到了昆山,一大片绵延的厂房走到脚断,工厂里所有人见到他都客客气气地称呼他“少东家”,他却没有一点飘忽,非常懂得什么叫不易、什么叫艰难、什么叫辛苦,对他来说,不易+艰难+辛苦随时可能发生、发生了也理所当然。
“我爸妈和我叔,都吃了不少苦,我小时候,还帮我妈生过煤炉,那时候,我妈经常坐在门口哭,连出去借米,都没人肯给她。”尽管每次王财伟说起这些童年记忆,白宇伦都感觉像是古代才会发生的事,但他十分佩服王财伟的懂事,深信人和人经历的不同,才是生活的多面。
王财伟五岁前的生活,决定了他绝不是乱花钱、不懂珍惜的富二代。
白宇伦和王财伟,小学就成了最知心的好朋友,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双方家长看到他们那么喜欢在一起玩,就经常周五送他们到对方家里过周末,周日晚上再接回来。
王财伟在南西中学,读的是国际班。为什么呢?因为他爸爸妈妈虽然有了财富积累,却不符合入户上海的政策。爸爸经常感慨:如果能早几年发达就好了,还能赶上买房送蓝印户口。无奈之下,只好办了移民,一家子的外籍身份,王财伟反倒能考到上海好学校的国际班。
“我一句外语都不会说,居然成了外国人!”王长根经常觉得像在做梦,为了不让梦醒,他每天都在厂里忙到很晚,只有看着、摸着这里的一切,他才有不会失去的恐惧感。
所以说起成立工作室,从小看着父母和叔叔做生意的王财伟特别有感觉、非常积极。
“要不叫杰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