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特征和类型,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明确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和整理与评价审计证据的步骤。
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明确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学会编制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底稿。
教学重点
审计证据的特征、类型,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和编制。
教学难点
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引导案例
华兴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显示,其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备抵坏账6000元。注册会计师小王运用所有的审计程序审核了上述两个账户。认为表述恰当,符合会计准则要求。但在2007年1月15日外勤工作尚未结束时,华兴公司的主要客户隆兴公司因遭受火灾而无力偿还应付华兴公司的债务。2006年12月31日的账面显示,当时应收隆兴公司的账款金额为44000元。现注册会计师小王与华兴公司的财务经理讨论有关火灾情况。小王认为:报表上要调整这一火灾损失。而财务经理则认为不应调整这一损失,因为火灾发生在2007年。
请问:
(1)小王应如何取得证据来证实这一损失发生在2007年,而不是2006年?
(2)你认为是否要调整2006年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
分析:
(1)注册会计师应通过取得有关部门对火灾的鉴定报告,来证实火灾确实发生在2007年而不是2006年。如消防、保险以及公安部门等。
(2)根据这些报告的日期,可以基本确认坏账发生在2006年的年度报表结算日之后,所以可确认2006年华兴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欠款可以收回。故2006年不应增加提取坏账准备。但由于该项损失重大,因此,应在2006年财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说明。或者另行编制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提供参考,揭露隆兴公司无力偿债后对华兴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