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出年画经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壹章 戏出年画概述

戏剧在很多方面与年画相似,如戏剧的教化功能与年画的教化功能相似,戏剧的趣味与年画的趣味相似,戏剧的传播面与年画的传播面相似——都是古代中国民间传播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媒体。两种民间艺术互相影响,成了姊妹艺术,在清代同时达到各自的艺术高峰,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双璧。

传统年画的题材很大一部分取自古代戏剧,这些戏出年画从取材到画面形象、表现形式,都是戏剧画面在年画上的再现,因此被称为戏出年画或戏剧年画。为了方便表述,本书统一称之为戏出年画。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剧种繁多,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剧种来说,全国有360个之多。戏曲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它是以表演故事为主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汇各种艺术和表演形式,成为最能体现民众心理、情感和趣味的艺术载体,乃至成为国粹。

追溯戏剧源头,可见上古时期就出现了各种歌舞形式,西周末期出现了“俳优”,汉代出现了“百戏”,这些表演艺术孕育着某些戏曲表演的因素,是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也是戏剧的雏形阶段。

唐代被后人称为大唐盛世,文化艺术进入全面繁荣的时期。诗歌、音乐、舞蹈的繁荣,词曲、变文、传奇的兴起,参军戏和踏摇娘等歌舞戏的盛行,从多方面推动着戏曲的成型和发展。

宋金时期,我国的戏曲艺术完整形成。宋杂剧、金院本、南戏,都有若干角色装扮,表演比较完整的故事,这是真正的戏剧形式。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剧种繁多,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剧种来说,全国有360个之多。

金代出现了诸宫调讲唱形式,其音乐组织丰富多样,规模宏大,和南戏一起,为元杂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元代是中国戏剧史上的辉煌时期,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创造了中国戏剧的巅峰时代。

明清之际,戏曲舞台更加繁荣昌盛,这时期,民间木版年画盛行,戏曲走进年画,年画载着戏出,相辅相成。在当时的众多年画样式中,戏出年画是最受欢迎的年画之一。从现有年画资料来看,戏出年画在乾隆年间达到了高峰,这时戏剧和年画同时走向成熟,创造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鼎盛期。当时刻印的戏出年画,多为昆曲。昆剧以文戏著称,故这些戏出年画都显得文气十足,典雅别致。

京剧的形成和流行,使戏出年画更加流行。在京剧形成之际,一些民间年画艺术家绘制过以昆曲和弋阳腔戏曲为内容的灯屏画。京剧盛行后,年画作坊常请画家到戏园看戏,现场画下舞台上演出的“戏出”内容,回到家里进行加工后,形成整套的系列画。这种戏出年画的画样,在古代年画行称为“粉本”,年画作坊再根据“粉本”,安排刻版艺人进行刻版,印刷艺人进行印制。

戏出年画的发展过程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年画逐渐发展出戏曲的舞台画,出现了把戏曲演出的舞台场面搬上年画的构图,集中表现一个舞台场景。

戏出年画的风格随着戏剧风格的变化而变化,如清代末期武戏兴盛之后,短打靠扎戏及其舞台架势更多地出现在年画中。

各地年画风格不同,是因为各地各流派的戏剧本身有差异。各地年画因地理原因而有不同题材和风格,如桃花坞戏出年画,它受到海派京剧的影响,后期作品不但题材多为京剧戏出,所描绘的亦往往是花巧、讲噱头的海派京剧舞台。如《花园赠珠》年画的舞台出现的一面西洋时钟,即是上海十里洋场的新事物;《大四杰村》和《忠义堂》二画所画的梁架,即为海派京剧常有的“机关布景”噱头。

这时的桃花坞戏出年画大多为连环画形式,一张横幅大画上,通常有8张小画,形成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这些戏出年画富有趣味和时代感,画面构图紧凑,人物布局严整,往往人物较多,富丽堂皇,空间处理变化无穷,丰满中透出雅意。

不同的年画产地,表现着不同的剧种,同时又随时代变化而演变。苏州桃花坞年画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其装束行头当是昆曲扮相。京剧形成后,天津杨柳青尽其表现。凤翔年画表现的多是秦腔戏,河南滑县年画和山东红船口年画表现的多为当地流行的大平调和大弦戏,河北武强年画所刻印的也都是河北梆子戏的名篇。

戏出年画的产生和繁荣,除了主要随着戏剧兴盛而产生外,还受到两个重要需求的促使:一是受众的娱乐性、观赏性需求;一是官方和社会教化功能的需求。

娱乐性是戏出年画的主要艺术功能。戏曲综合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元素,它是一门观赏性十分强的艺术,给人视觉上、听觉上的多重享受、多样美感。

自古以来,画家特别是民间年画艺人都乐于表现戏剧经典场面,他们留下的戏出年画,再现了古代戏剧的场面,给人视觉审美的享受。如明清红船口戏出年画,再现了古代戏剧演出中演员的身体语言,民间艺人很好地把握了人物身材比例的准确协调,因此从身段到眼神,都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心理情感,加上这些戏出年画十分注重角色行当的衣装扮相,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观赏性,呈现出戏曲舞台多彩多姿的雕塑美和绘画美的特征。

戏出年画的娱乐性与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年画中人物角色的生动神态上,尽管如今年画的多种功能已部分被电影、电视人物取代了,但古代戏出年画所创造的优美画面,仍给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吸引着我们细细欣赏、深入研究。

如杨柳青年画中,有一幅《苏小妹三难新郎》,将秦少游为得佳句而苦思冥想的窘态、苏小妹等待联句的迫切、苏东坡投石池水以启发秦郎的诙谐,尽现纸上。

教化性是戏出年画的思想功能。古代戏出年画的产生,除了装点房屋、供人欣赏之外,还有教育儿童、传播文化知识、图解历史、增长见识的作用。

古人通常将戏出年画贴在炕头和墙上,大人闲来无事,举目欣赏,思考古往今来人物的成败得失,抒发一下“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感慨;或给孩子们讲述画中的戏文,使他们认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和伦理教训。

戏出年画的艺术特点主要是戏中有画、画中有戏。这是古代戏出年画对艺人的要求,所以,古代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民间艺人都把两种艺术互相结合起来。从古代各种艺术载体看,如宋、金的石刻、砖雕,元代的壁画,明代的版画、木雕,清代的灯画、戏谱等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戏出或戏曲人物的题材。但真正把“画中有戏”发挥得淋漓尽致,内容最丰富、形象最生动、风格最多变、影响最深远的,却是戏出年画。

古代一些有头脑的戏院老板,选择当时名伶演出的拿手好戏,邀请民间著名艺人当场写生,描绘感人至深的情节和优美的表演身段,画成底稿,带回作坊,经反复修改,刻印而成,这对戏院也起到了广告的作用。有些戏出年画就如同今天的戏剧海报和电影海报,起到了宣传广告的功能和作用。

古代没有照相机,我们无法知道古代演戏的情况,也无法了解古代戏剧的场面,但通过戏出年画,可以感受到古代的戏剧形象,这也是我们研究、考证和欣赏古代戏剧画面的唯一途径。

戏出年画不只是剧照,而且是具有画师独特心思、意念的图画,是戏曲艺术和版画艺术的结晶。如果这种年画是纯手工绘画,一般老百姓消费不起,流传便不会太广。但它采取了版刻印刷的形式,因此在古代广阔的中国农村非常普及,成为大众喜爱的美术形式,是人人都能消费和购买的民间艺术品。

戏出年画除单幅画外,还有连环画本,既有多幅连环,也有一幅中的故事连环。桃花坞年画《点秋香》是将这出戏分成八个图景绘于一纸,而杨柳青的《代唱三国叹十声》则是将十出“三国戏”合绘于一纸。

有的戏出年画形式叫“四条屏”,就像四条画屏,每屏三幅,全部画出故事的十二个情节。

戏出年画多见于炕围画,即专为装饰炕围(北方火炕床围)而印,画框多为有纹饰的图案。

戏出年画中还有一种戏出灯画。戏出灯画在武强年画叫灯方年画。民间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城市街上张灯结彩,庆贺佳节。农村则以秫秸扎一方形灯架,外糊木版印制的“灯方子”纸画。戏出灯画通常四幅一组,有四个情节,糊成一方灯,图上加上谜语,即成灯谜。灯画还有六幅一组、八幅一组的。这类灯方年画以武强年画中的为最多。

如武强年画和朱仙镇画中都有《打金枝》,画郭暖因升平公主不去为公公郭子仪拜寿,而怒打公主。公主被打后,回宫向父皇唐肃宗(李亨)哭诉。郭子仪得知幼子郭暖殴打公主,闯下大祸,绑子上朝请罪。肃宗开明,认为驸马与公主吵架是儿女家庭之事,不应由朝廷处理,并与皇后劝解二人和好。

这一戏出年画图上还刻有谜语各一则,如“小人无用”(药名一)谜底为“使君子”。

戏出年画多见于炕围画,即专为装饰炕围(北方火炕床围)而印,画框多为有纹饰的图案。各种形式的戏出年画,贴在墙上、门上,糊上窗格、炕围、灯面,成为家居装置的一个部分,一年之内,朝夕相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成为民间百姓常年的娱乐手段。

年画对于戏曲的表现主要是在人物和题材上,即选择戏曲的故事情节作为表现和构图的对象,例如早期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百花赠剑》《游园惊梦》《凤凰楼》等皆是。就其表现内容而言,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任何一出戏本,在年画中均能寻到行踪。

戏出年画的题材类别众多,按系列戏划分,主要如下:

“说唐戏”有《程咬金搬兵》《打金枝》《征西》等;

“杨家将戏”有《穆家寨》《辕门斩子》《穆桂英》《三岔口》等;

“列国戏”有《烽火戏诸侯》《六国封相》《姑苏台》等;

“红楼戏”有《藕香榭吃螃蟹》《庆赏中秋月》《潇湘韵》等;

“水浒戏”有《祝家庄》《乌龙院》《李逵大闹忠义堂》等;

“白蛇戏”有《游湖》《借伞》《开药铺》《断桥》《祭塔》等;

“三国戏”有《连环计》《长坂坡》《甘露寺》《战马超》《捉放曹》《失街亭》《讨荆州》《逍遥津》《过五关》《铁龙山》《空城计》《定军山》《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八门金锁阵》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还有“孟姜女”“西厢记”“西游记”“秦香莲”“宝莲灯”“二十四孝”“牛郎织女”等系列。

中国传统戏剧在古代,一直是大众中传播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古代没有电视,但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戏院,每个乡镇都有数个戏楼舞台,甚至很多地区每个村都有戏剧舞台,有些戏楼和舞台就在城隍庙、关帝庙等寺庙里,村村都有关帝庙,也都有戏剧舞台,这为戏剧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阵地和载体。各年画产地艺人们都侧重表现本地戏剧,创作了大量的戏出年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出年画风格和面貌。

盗令出关/梁平年画

杨四郎于金沙滩一战中为辽兵所擒掳,改名木易。萧太后招其为驸马,将铁镜公主嫁之。15年后,辽邦萧天佐摆天门阵,宋、辽交战,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

但战情紧张,杨四郎无计过关见母,非常愁闷。杨四郎思母被公主察觉,遂多方猜询,四郎以实告之。公主深明大义,计盗令箭,助其出关。

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被当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带他去见母亲等家人。

四郎私回宋营探母亲佘太君,母子兄弟相会,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四郎又别母而去。

四郎复回辽邦,被萧太后得知,欲斩,公主代为求免。

多地民间年画将此情节以《四郎探母》为名描绘,表现的是同一戏剧。该剧亦名《杨四郎探母》《盗令出关》《四盘山》及《北天门》。

与四郎探母、盗令出关类似的,还有八郎探母、盗令出关,剧名为《雁门关》,讲述的是金沙滩一役,杨八郎(延顺)被擒,改名王司徒,与辽公主青莲成婚。宋、辽交兵于飞虎峪,八郎思母,为青莲勘破,由口角而谅解,代为盗令。

八郎回至宋营探母,与妻蔡秀英相会,八郎欲归,孟良、焦赞责以大义,并盗取其令箭,诈开雁门关,大败辽兵。

萧太后知而欲斩青莲,碧莲求赦,与青莲同至宋营挑战,为蔡秀英、孟金榜所擒,留宋营中。

八郎与青莲私逃,又为蔡秀英追回,押禁。杨四郎向萧太后讨令出战,拟乘机回宋,事泄,萧太后连同其子侄绑至关上欲斩,佘太君亦佯绑青莲、碧莲向萧示威。

八郎哭城,乞息争,双方不听。萧太后恐两女被杀,不得已释放四郎。杨家将乘势攻破辽城,斩韩昌等,萧太后乃乞和息战。

这幅《盗令出关》系重庆梁平年画代表作,入选权威著作《中国美术全集》。该画是梁平年画传人徐家辉恢复的作品。

但不知这幅《盗令出关》表现的是《四郎探母》的盗令出关,还是《八郎探母》的盗令出关。或许都有,因为年画本来就是艺术性的作品,而戏剧《四郎探母》和《八郎探母》的盗令出关情节惊人类似,也必定是经过艺术想象、加工、提炼后的产物。真实情况绝无如此巧合。

踏伞/梁平年画

梁平年画《踏伞》取材于《白蛇传》中的一折“游湖借伞”,又名“许仙送伞”。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游人如梭,真是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这时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

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

《踏伞》描绘药铺伙计许仙路经西湖遇雨,遇见白蛇幻化的白素贞,两人一伞,伞下生情。该题材在多地年画中有所表现,如杨家埠年画《游湖借伞》,武强年画《白美娘借伞》,唯有梁平年画取名《踏伞》。画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梁平年画《踏伞》堪称同类题材中的经典。

花园赠珠/滩头年画

花园赠珠/滩头年画

戏剧《明月珠》与《珍珠塔》类似,描绘了方卿与陈翠娥这对姑表兄妹的爱情故事。

滩头年画《花园赠珠》中,翠娥正在花园对方卿赠珠,翠娥双目下垂,含情脉脉。该年画表现了赠珠时的动人情景。

武强年画中也有同名年画,故事情节详见本书第五章武强戏出年画中的介绍。

香山还愿/平阳年画

香山还愿/平阳年画

香山还愿/平阳年画

香山还愿/平阳年画

戏出年画《香山还愿》讲的是唐时兴隆国妙庆王求子,生三公主妙善。妙善自幼诵佛经,庆王欲为选婿,妙善竟出宫入山修炼。

庆王怒,使其浇花,妙善仍诵佛经。庆王命绞杀妙善,达摩救之,使复活,引至香山修行。庆王闻知,又遣兵烧寺。

后庆王思子成疾。妙善自香山化身小童告父,病需亲人手眼可治,而庆王亲族皆不肯,妙善乃舍手眼治愈庆王。

庆王至香山还愿。妙善游地狱,终成正果。

庆王悔悟。佛祖封妙善为救难观音菩萨。

唐伯虎点秋香/桃花坞年画

唐伯虎即宋代著名画家唐寅,《唐伯虎点秋香》年画取材苏州评弹、戏剧和当地传说故事《唐伯虎点秋香》。此曲苏州评弹在苏州民间流传甚广,讲述了著名画家唐伯虎为了爱情卖身为奴,与华府丫鬟秋香眉来眼去,最终“点秋”抱得美人归。

唐寅的诗句依旧感人至深:“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前人从梦里逢。再托来生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火攻计/平阳年画

火攻计/平阳年画

火攻计/平阳年画

火攻计/平阳年画墨线版

苦肉计/武强年画

《火攻计》又名《苦肉计》《打黄盖》,描述孙权和曹操对垒赤壁时,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曹,周瑜实施苦肉计,棍打黄盖,黄盖诈降曹操。苦肉计是为了以火攻破曹军而施的一计,最后曹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