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财神文化
财神文化源于何时,已不可考。自古以来,人们对财神的崇拜,实际上是对金钱财富的向往和追求。《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壤”通“攘”)民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财神的出现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官场竞争要有文财神做后盾,商场竞争要以武财神做靠山。似乎谁更虔诚,谁就能得到财神的福佑。这就是近两千年来财神信仰经久不衰的真谛。
财神的源头在远古,但财神真正形成完整概念和成熟形象则比较晚,可以说是中国一个较晚出现的神。中国人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对于财富的追求比较淡薄,所以长期以来财神的观念不明确,财富的职司被赋予许多神灵,甚至可以说一切神灵。
民间财神之说约出现在宋代或宋代以前,大约在宋代或稍早的时候,在过年的习俗中出现了请禄马和财马。马,就是神马、纸马,即绘着某种神像的纸。中国古代重禄,因为得功名获官职,就能有固定的俸禄,所以财富也在禄中。现在财禄同时出现在民俗中,说明了中国人对财的重视开始上升。财马,也就是财神的象征。
财神文化源于何时,已不可考。自古以来,人们对财神的崇拜,实际上是对金钱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宋代送穷祈财仪式中有“相共送陶朱”的说法,似乎此时“陶范蠡”已隐隐约约参与到民间的祈财活动中了。
为何财神在宋代以后兴起,而不是之前呢?这是因为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江南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意义上的市民阶层出现,新的生活方式与古老的传统信仰出现裂痕,财神应时而出。
到了明代,财神的职司被固定在一个或者几个神的身上,分为文财神、武财神,其中最著名的武财神就是赵公明和关公。
赵公明是民间公认的专职财神,也是较早的一位财神。早在封神演义的殷商时代,他就是一位活跃的神仙。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这四个部下的职责都与财有关。
所以,道教供奉的财神,就成了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就是他,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
财神已经成为民众祈求招财进宝、生活富足的一个符号,被善良的民众崇拜着、供奉着。
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降瘟翦疟,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都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
可见,财神的原型出现较早,而财神的成型和财神信仰的流行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财神的出现不止表达了民间俗世对财富的欲望,更为新的追求财富的各种方式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保护。
尽管财神众多,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不知为何,财神的生日并没有换,每年春节,广大的汉族民众在纷繁的民俗活动中,有一项民俗活动必不可少,这就是迎财神祭财神。正月初五,人们忙于接财神迎财神,庆贺财神生日,通过这种流传了千百年世代传承的民俗程式,人们似乎也完成了心灵的期盼与精神的归属。
民间信仰的财神众多,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各有崇尚。在历史上被尊为财神的有比干、赵公明、关公、柴荣、五显财神、和合仙官、利市仙官、文昌帝君等。财神成为一个群体,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崇奉的神,是人们想发财致富的心理寄托。
财神已经成为民众祈求招财进宝、生活富足的一个符号,被善良的民众崇拜着、供奉着。“有了千田想万田,得了银山想金山”是俗人的想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君子的风度。但无论俗雅,这些说法都从某个方面反映出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钱财的狂热崇拜和追求。
财神身负人们的求财祈富、劳动生财、经营聚财、避险增财和保护财富的多重责任。众多财神形成了悠久而厚重的财神文化,不仅深深地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而且传播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很多国家。如越南就有财神年画,从画面可见,其题材和艺术风格都深受中国财神年画的影响。
招财进宝/佛山年画
财神也被称为“财神爷”,是带来家财万贯、生财聚财的神仙,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产物。
尽管有视金钱如粪土的古代高人,但从人类的本性看,人人都希望自己富裕,以至于兴起了一种财富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财神,将财神供在庙中,将财神像请入家中,正是人们求财思想的体现,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财源广进。特别那些做生意的人,对财神爷崇敬尤加,奉之若祖,视之若神。
万宝来临/清
文财神也称“增福财神”,他锦衣玉带、冠冕朝靴,白脸长须,温文尔雅,面带笑容。古人家家户户贴财神,民间俗传可以积聚福气、财气,辟邪趋吉。如今,财神年画渐渐淡出了中国人的生活,成为具有记忆传承功能的文化遗产。
文财神/清
财神种类繁多,多指文财神。民间所指的文财神主要有比干、范蠡、财帛星君、增福财神等。文财神除了多见于木版年画,还见于民间雕塑、剪纸等,其形象大多是锦衣玉带、冠冕朝靴,脸色白净,面带笑容,适合新春喜庆,堂室张挂。
文财神或是生前巨富,或是升仙后奉命管理人间财帛、人世爵位。文财神大多并未进入道教神系,亦少有经籍传世。
文武财神/绵竹年画
财神有文武之分。按有没有武功和有没有文化分,财神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一张财神年画中如有两个财神,即是文武财神,上武下文,或称上关下财。
因武功可打天下,文人造反十年不成,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武财神排在文财神前面。文财神和武财神是民间最常见的财神。
绵竹年画《文武财神》中,左边是赵公明,右边是文财神。传说赵公明掌管天下财富,是专司人间财富之神,是世人奉祀的正财神。古代典籍记载,赵公明神异多能,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降瘟剪疟,保命解灾。他的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
财神的流行是因为中国人对财神有普遍的信仰,谁不想财源滚滚呢?特别是商人对财神信之最笃,商人拜财神波及社会各个层面,正如一副财神庙上的楹联所写:“蕴玉藏珠,善贾固皆蒙乐利;心耕笔织,寒儒亦可荐馨香。”至今,我们仍经常可以看到商店里供奉着财神,贴着这样的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财神崇拜,形成了请财神的民间习俗,并由此出现了汹涌澎湃的财神文化景观。
满载而归/尉氏年画
黄金万两/尉氏年画
财神/滑县年画
财神/滑县年画/墨线版
人人都希望自己富裕,以至于兴起了一种财富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财神”。将财神供在庙里,将财神像请入家中,正是人们求财思想的体现。各路财神承载着人们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的美好祈盼,寄托着人们阖家富贵、人财两旺的心愿,以至于财神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财神/潍县年画
财神的兴起和古代会馆文化有关。会馆是商人的汇聚地,家家会馆都供奉财神,因为财神这一意象对于千里迢迢离家求财的商人来说尤为重要,这一会馆民俗促进了财神文化的发展。
明中叶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受经济利益驱动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商人们也在这股不断迁移的人流中,上通朝廷,下结官绅,北上西向,东进南下,商路达万里之遥,各地会馆如陕西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山西会馆、湖北会馆、安徽会馆等在全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兴起。
山西会馆自明朝产生开始,“笃乡谊、祀神、联嘉会”就成为其最主要的功能,而“笃乡谊”“联嘉会”又是围绕着“祀神”这一大主题展开的。许多会馆本身就是在先建神灵庙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在北京的山西颜料会馆,最先为关圣、玄坛、财神、真武大帝、葛梅二仙庙宇,后来扩展为会馆。洛阳的潞泽会馆,最初为关帝庙。南京的山西会馆,先是乾隆年间把颜料坊的关帝庙作为办公地址,后将附近民房购买予以扩大,最后成为山西会馆。可以说,至少在一个会馆的建立之初,祀财神是其得以建立的号召以及最主要的社会功能。
山西会馆供奉正财神、福禄财神。山西临襄会馆的《重修临襄会馆碑》中记载:“内供协天大帝、增福财神、玄坛老爷、火德真君、酒仙尊神、菩萨尊神、马王老爷诸尊神像。”
会馆以财神为号召,才能凝聚同乡商人,财神在会馆高居主神神位,才能吸引同乡商人聚集起来,共商商事,因此,会馆不仅成为财神的载体,也成为财神文化的传播中心。
财神夫妇/武强年画
财神夫妇/武强年画
财神富有中国造神的特点,即随意性、世俗性和功利性。
财神名目众多,令人眼花缭乱,往往把一些并非财神的神仙和人物都拉进来,当然,财神圈的人和神,也不是随便就能进来,起码要具备几个标准:
一是看谁的名气大,就把谁拉进来。如福禄寿三星人人皆知,名气大,都可以拉进来做财神。
二是看谁的功能强,就把谁拉进来。如土地爷作为地域之神“父母官”,什么都可以管,功能强大,可以拉进来做财神。
三是看谁对我有利,就把谁拉进来。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对我有利,可以拉进来做财神。
四是看谁实用,就把谁拉进来。如钟馗可以打鬼驱邪,非常实用,可以拉进来做财神。
五是看谁可爱,就把谁拉进来。如刘海蟾整天蹦蹦跳跳,一派天真活泼模样,十分可爱,可以拉进来做财神。
六是看谁顺眼,就把谁拉进来。如和合二仙永远是笑眯眯,无忧无虑,看来顺眼,又主喜庆,可以拉进来做财神。…………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造神有些荒诞,把与财富无关的人物和神仙都列入财神圈,典型体现了中国古人造神的随意性、世俗性和功利性。其实财神首先应该是富豪,其次还应是会赚钱的人,再次应是有理念、有信仰的人。
财神献瑞/漳州年画
年画中的文财神是比干。比干是商朝纣王叔父,忠贞耿直,因劝谏惨遭剖腹挖心。民间传说比干后来被姜子牙用灵丹妙药救活,他的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不偏不倚,办事公道,童叟无欺,比干才被奉为文财神。
当时传说在比干荫佑下做买卖的人,无偏无向,公平交易,互不坑骗,所以比干广为世人所传颂和敬奉。民间还传说比干来到民间广散财宝,最终被称为文财神,成为财富的象征。
文财神/清
财神/凤翔年画
财神是道教俗神,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按财神在民间年画和艺术品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财神可分为正财神和偏财神。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财富的来源不同,有正财神及偏财神之分。
财神为何还要分正偏?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偏财神是专司发横财的财神。有人认为,所谓的正财神就是指引人们走正路的财神,而偏财神则是引导人们走旁门左道的财神。
民间认为,所谓的正财神就是赵公明。有的地方在财神赵公明年画上面印一“月”字,称为月财神赵公明,奉其为正财神。在春神青帝年画上印一“日”字,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也有地方认为,财帛星君和范蠡为正文财神,赵公明则是正武财神。在有的民间年画中,月财神下面,为辅佐财帛星君和辅佑范蠡,为正文财神。
更多地方认为,正财神不仅仅有赵公明,还包括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羽。
所谓偏财神则有五路财神、利市仙官、招财童子、进宝力士等。
除了正财神和偏财神,还有准财神,如和合财神、刘海蟾、灶神、钟馗等。
上关下财(文武财神)/武强年画
在民间绘画中,武财神有两位:一位是赤面长髯的关公,另一位则是黑面浓须的赵公元帅。文财神也称为增福财神,白脸长须,一身官服,民间说是北斗七星之一降临人间。
关公形象威武,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财进宝,护财避邪。加上民间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视其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按在民间的流行程度,关公一点也不逊色于赵公明,按地位,关公也比赵公明更高,通常《上关下财》年画中,关公在上,文财神在下,而不是赵公明在上,于是两人地位可见一斑。
马上发财/武强年画
财神纸马是在财神生日用来烧的。财神的生日有多种说法,也有多种日期,民间最流行的财神生日活动竟然与蔡京有关。
蔡京生于正月初五,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这有些奇怪,中国古代以殷商时期的神话人物赵公明为正财神,以商朝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关云长为武财神,为何不以他们的生日为节日,而以一个最不出名的财神生日为节日呢?况且,后来蔡京遭贬,人们另换了财神,财神的生日却为何一直沿用蔡京的生日呢?
财神/云南纸马
或许,这是因为蔡京的生日正处于春节期间这样一个最好的时间吧!
每年正月初五专祭财神。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财源恒至/越南年画
财神/漳州年画
财神年画中大多有聚宝盆。聚宝盆的传说在中国由来已久,主财神文财神一手执如意,一手执铜钱,脚下是“聚宝盆”,常有“招财”“进宝”相随。
漳州年画中的财神比较特别,手中没有执如意,而是执一根鹅毛。
增福财神/凤翔年画
招财利市和合如意/南通年画
招财、利市是五路财神中的两位——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两位小财神在财神年画中往往成双成对出现。其中利市仙官也常常单独出现,他的本名姚少司,是大财神赵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之神。
利市仙官财神有多种寓意: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节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人们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财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
到了近代,每到新年,有的人特别是商人,还把利市仙官图贴到门上,寓意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文武财神/杨家埠年画
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仍然是社会的不二法则,所以崇信财神者仍大有人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鬼神观念日趋淡薄,迷信成分越来越少,财神信仰更多衍化成的只是一种符号意义,表达了人们对“公正、忠义、诚信、智慧、富有”等优秀道德品质的渴望,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已成为一种民俗文化意向。
中国古代造神最多的可能是旧社会的财神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财神,形成浩浩荡荡的财神队伍。根据民间总结,中国古代民间主要有十二财神,这十二财神是:刘海蟾、赵公明、比干、范蠡、关羽、五路财神、福德正神、沈万三、貔貅神兽、和合二仙、利市仙官、家财之主。
其实,这民间传说的十二财神也并不全面和完整,民间关于财神还有很多说法,灶神、禄神、蔡京、钟馗等,都曾担任财神,很多门神,也被当成财神,可以说财神是中国唯一的泛化神,他的身影寄托在几乎所有神的身上,或者说,几乎所有的神,都可以摇身一变化身为财神。
据笔者统计,中国古代民间著名的财神有20多位,如果将所有曾被当成财神信仰的财神统计起来,当有50多位,而泛化的财神,则有百位之多。
欢乐迎新春人寿年丰福/平度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