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数码后期技术为画意摄影创作开辟新路
画意摄影创作实现创新性发展,缘于20世纪计算机、数码相机和数码后期技术的运用。
1975年,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设计出首部数码相机和回放系统,1990年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并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从此之后,这一模式成为业内标准。
1992年,美国奥多比(Adobe)公司研发的数码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率先上市,经过20多年的市场追踪和技术完善,目前已升级到CS6和CC版本。数码相机、计算机和以Photoshop为代表的诸多数码图像处理软件的问世及普及,为画意摄影实现革命性的创新提供了工具与可能性。
一、丰富的创作手段开阔了画意摄影的创作思路
胶片时代的画意摄影创作手段较少,不得不受制于原片景物的形状、结构、影调和色调等苛刻条件,从而严重制约了作者的创作思路。
进入数码时代以后,作者可以根据创作意图,随意地改变原片的格式、尺寸、影调和色调,也可以调整画面中景物的形状、色彩、背景和肌理,还可以去除或挖掘局部景物细节,或者将多张数码照片予以叠加与融合,甚至使用相关工具直接在画面中添加创作元素。
下例中,作者使用图像处理软件中的“自由变换”命令改变了原片中景物的形状和画面的尺寸比例;使用“可选颜色”命令改变了原片的色调和影调;使用“移动工具”添加了人物与飞雁;使用“滤镜>杂色”命令营造出了古画特有的质地与肌理。
《归心图》(仿古画效果)
原图
二、便捷的软件工具提高了拍摄素材的创作价值
数码图像处理软件功能强大,工具便捷。对于艺术摄影创作而言,只要具有相应的基础素材,确立鲜明的创作意图,那么基本上可以不受原片的限制,创作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影像。
相信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电脑和U盘里存储着大量“鸡肋”式的“过时”照片。如果它们具有绘画的元素,且我们掌握了数码后期技术,则完全可以让它们以崭新的艺术形态获得“新生”。
下例中,素材图片是一张貌不惊人的风景照,笔者认为可利用的创作元素是山体的丰富层次,具有纵深感。但是缺陷也很明显:山体缺乏高耸之势,画面中没有“明意”的陪衬或点缀物,所以是一张没有意境的照片。
通过思考,笔者使用相关软件工具,添加了寺庙、栈道、小桥、瀑布和人物,为主题“入寺”作铺垫;将山体变换为高耸状,并打造出重峦叠嶂、悠远空灵、泉声溢画、虔诚依佛的意境,由此把“灰姑娘”变成了“白雪公主”。
《入寺听泉声》(水墨画效果)
原图
三、强大的软件功能丰富了画意摄影的作品体裁
胶片时代的画意摄影作品,只是在画面结构和色调方面接近于绘画,而且作品体裁以水墨画为主。
绘画的“题材”一般以内容区分,如人物画、花卉画等;而绘画的“体裁”一般以不同的“技法形式”来分类,如工笔画、写意画等。因此,要想丰富画意摄影作品的体裁,需要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与各个画种的技法形式相对接。下面以国画中的水墨画和西洋画中的油画作品加以说明。
作者创作的水墨画
局部洇化效果
水墨画的主要技法,讲求“墨分五色”的用墨技巧和水墨洇化于宣纸之上的视觉效果。在创作中,笔者运用“移动工具”和图层“叠加”模式添加了宣纸质地和肌理;使用“色阶”“阴影/高光”命令,形成墨色的黑、灰、白影调结构;使用“喷溅”“模糊”滤镜和“涂抹工具”,体现出笔触及其洇化效果。
再来看看油画。
作者创作的油画
局部立体质感和笔触
油画的主要技法特征是:色泽鲜艳、具有立体质地感。创作时,作者使用移动、叠加工具,添加油画的“肌理”;使用饱和度、色阶工具,丰富与强化画面色彩;使用滤镜的干画笔、绘画涂抹、浮雕、木刻等工具,展现油画的立体质感和笔触。
四、简易的创作条件实现了由“物理暗房”到“数码暗房”的革命性转变
在胶片时代创作一幅画意作品,需要在前期拍摄环节等候、选择最佳的光线与景物结构,然后在传统的“物理暗房”中利用放大机、洗印机将若干张底片拼合、取舍与叠印等,如要验证画面结构、曝光程度是否恰当,只能通过显影、定影液冲洗出照片之后才能知晓。
而在数码摄影时代,创作者只需一台电脑和一款数码图像处理软件,即可轻松、即时、反复地调整、修饰画意作品,并最大限度地表现绘画的技法、笔触和肌理。
下面这幅画意作品,笔者只用了1个小时便完成了。
《大好河山》(综合技法)
有些人很关心创作一幅画意摄影作品所需的时间。首先要说明,画意摄影是一种创作行为,怎样使画面表现出心中的“意”,需要斟酌、构思,然后才是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表达意境是不能量产的。
原图(金山岭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