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
原文
夫兵久而国利①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注释
① 国利:对国家有利。
译文
长期用兵而对国家有利的,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历史故事
三家灭智伯
春秋时期,晋国有四大家族,分别是智氏、韩氏、赵氏和魏氏。
四大家族中智氏最强,智氏的宗主智伯做了晋国执政。他先后找过韩、魏两家索要土地,两家迫于智氏的权势,都献上了自家的土地。智伯志得意满,又找赵家的赵襄子要地。这回要的,是赵家最好的地,而且是赵家祖先宗庙所在之地。赵家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于是智家和赵家就开战了。
智伯联合韩、魏两家伐赵,但韩、魏两家因土地被强占,早对智伯不满。最终,两家反而被赵氏说服,阵前倒戈,不仅杀了智伯,还分了智伯的土地,最后把整个晋国分割成了韩、赵、魏三国。
智伯
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智伯名智瑶,他与魏、赵、韩三家的土地纷争,缘于智伯为增强晋国实力,以身作则向国君献出万户封邑,而其余三家并不愿配合。智氏败亡后,晋国三分,中国从此由春秋进入战国时代。
华杉详解
智氏这个例子,是杜佑注解《孙子兵法》时举的。他说:“兵者凶器,久者生变。若智伯围赵,逾年不归,卒为襄子所擒,身死国分。”就是说,智伯围攻赵国三年都没成功,这才生出变数,偷鸡不成蚀把米。可其实,智伯是个文武全才的人,他的政治、经济实力都远超另外三家。如果他攻打赵氏时,能等待时机,周密准备,三家可能就真被他一举拿下了。晋国可能就成了智国,没有后来三家分晋的事。但夜长梦多,兵久弊生,反为三家所害。
所以,孙子认为先能避害,然后才可趋利。因为利今天没有,明天还可以再图,而害却可能让一个人彻底出局。所以避害比趋利重要得多。
但为什么我们的趋利意识总是优先于避害意识呢?主要还是因为侥幸心理,认为今天没复习完,还有明天;这次没考好,还有下次。但是时机不等人,在关键点上失利后,重新再来的代价往往要大了很多。
工作、学习有时候和打仗一样,是变数很多的事情,甚至可能比打仗的变数还多。因为打仗主要就是两方打,不是你胜就是我胜。而学习和工作是跟很多人竞争角逐,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我们信心满满,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们不能抱着“成功了是因为自己伟大,失败了是因为环境变化”的心理。因为环境没义务配合我们,失败的首要原因是自己出了问题。
名家注解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贾林注:“兵久无功,诸侯生心。”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李筌注:“利害相依所生,先知其害,然后知其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