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今天的阿里巴巴良将如云,弓马殷实

2018年阿里做了一次新的组织调整,根据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阿里资深总监以上的核心管理人员中,“80后”占比14%;而在阿里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中,“80后”占比已经达到80%,比如支付宝工程师许寄,带领近千人的技术团队,打造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版支付宝”,2018年6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 35”榜单;而“90后”管理者已超过1400人,占管理者总数的5%。

这就是为什么马云在退休信中说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是“良将如云”“弓马殷实”的原因。

高管团队良将如云

马云说,阿里的“最高机密”是组织架构图。

图1-1是我根据阿里官网发布的新闻,整理出的阿里部分高管介绍,以便让大家认识阿里“良将如云”的高管团队。

图1-1 阿里高管人员介绍

在近20年的时间里,阿里的组织架构发生了四次重大变动。相应地,高管团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第一次组织架构变动:“达摩五指”,一线高管团队“五虎将”。

2006年底,阿里进行了第一次组织架构变动,阿里成为一个集团控股公司,下面成立了5个子公司,分别是: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中国雅虎、阿里软件。当时,阿里巴巴CEO卫哲、中国雅虎总裁曾鸣、淘宝总裁孙彤宇、支付宝总裁陆兆禧和阿里软件总经理王涛被称为阿里一线管理的“五虎将”。

第二次组织架构变动:七大事业群,一线高管团队“独孤七剑”。

2011年6月,马云将淘宝分拆为一淘网、淘宝网和淘宝商城(后改名为天猫);2012年7月,马云又将聚划算从淘宝独立划分出来,这样,阿里拥有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七大事业群。

七大事业群的总裁分别为姜鹏、吴泳铭、张勇、张宇、吴敏芝、叶月和王坚,这七人被称为阿里的“独孤七剑”,他们是马云最倚重的“良将”,直接向马云汇报工作。

第三次组织架构变动:25个事业部,一线高管团队“独孤九剑”。

2013年1月,马云又将阿里集团上市板块拆分为25个小事业部。一线高管团队在“七剑”的基础上,增加了张建锋和陆兆禧,被阿里称为“独孤九剑”。

在支付宝板块,马云将其拆分为共享平台事业群、国内事业群及国际业务事业群,与阿里金融合并为“阿里大金融”,由彭蕾任CEO。

第四次组织架构变动:为未来5年到10年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充实领导力量。

2018年11月26日,阿里CEO张勇发表内部信,宣布新一轮的重大组织调整,并称其为“为未来5年到10年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充实领导力量”。

张勇将阿里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由首席技术官张建锋(花名“行癫”)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同时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天猫将升级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分别由靖捷、李永和(别名“老鼎”)、刘鹏(别名“奥文”)任总裁;菜鸟网络将成立超市物流团队和天猫进出口物流团队。

陈丽娟(花名“浅雪”)带领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将进入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张忆芬(花名“赵敏”)出任阿里妈妈总裁;董本洪(花名“张无忌”)继续担任阿里首席市场官;樊路远(花名“木华黎”)担任阿里大文娱事业群新一届的轮值总裁。

为何阿里的核心高管团队一直在不断地进化?

事实上,这正是马云为阿里定的愿景——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企业。要成为这样的企业,就必须确保业务不断创新,而业务创新就需要核心决策团队不断迭代升级,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家企业能够培养出一支稳定的核心高管团队已属不易,而阿里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高管团队,更令人赞叹的是,其高管团队还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这就是阿里如今“良将如云”的高管团队。这样一支铁血团队,是阿里实现持续发展102年愿景的关键。

离职员工人才辈出

阿里的“良将如云”除了如今在职的团队,离职的人也称得上是“良将如云”。

图1-2中都是从阿里离职的人,他们如今是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比如滴滴出行的投资人王刚和创始人程维,美团的干嘉伟,赶集网的陈国环,去哪儿网的张强……,他们都是从阿里出来的“良将”。

图1-2 从阿里离职的“良将”(部分)

10年前,马云希望阿里能够培养出大量人才。如今,在中国500强的企业里有超过200家企业的高管都是从阿里出来的。说这些力量掌控着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阿里培养了如此多的人才,而且这些人才正在源源不断地从阿里走出去,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阿里是名副其实的“营盘”。

对于从阿里离职出去创业的人,阿里一直有开放、宽容的态度。马云说阿里是一家帮助创业者创业的企业。进阿里难,出阿里容易,进阿里要经过7~8次面试,但离开阿里很容易,阿里鼓励任何人创业,这也证明了阿里这个组织的活力和强大。

“管理三板斧”让阿里“弓马殷实”

不管是如今阿里在职的“良将”,还是已经离开阿里去创业的“良将”(比如从前台做到掌管着千亿市值的菜鸟集团总裁童文红,从一名普通销售员做到阿里集团合伙人的方永新(花名“方大炮”),原支付宝董事长彭蕾、阿里首席人才官蒋芳、B2B事业群总裁戴珊等),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从“草根”做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这些人为何能成长呢?

我认为,他们都是在阿里完善的管理者培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也就是本书将介绍的重点——“管理三板斧”。

“管理三板斧”真正满足了马云的要求。在阿里十年的时间里,培养了大批的管理者,成就了很多人,效果极其显著。所以,我认为“管理三板斧”就是马云口中的“弓马殷实”。

德鲁克先生说过:“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管理者只能培养。”

阿里的“管理三板斧”成就了很多人。在阿里,我们常说“是人才才能去做管理,而不是因为做了管理才能成为人才”。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之所以在阿里成长,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是一名管理者。管理岗位对一个人的磨砺,尤其在胸怀、格局、事业方面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我非常感谢阿里,感谢阿里的管理者培养体系。

我想用一句德鲁克先生的话和大家共勉: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

管理者练习

请管理者思考一下,你做管理者这么久,带出了几个可以被称为“良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