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一部历史(全2册)(甲骨文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万魔殿

当敌人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元气,就很难再被一举击败。长生不死的斗士给这经典的困局添加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就像《失乐园》开篇所写,堕落天使们在他们新的安身之地重新组织起来,开会讨论下一步计划。虽然被逐出天堂,但撒旦并没有气馁,仍坚决反对“天上的虐政”。他在地狱宣告:“在这儿,我们至少是自由的……与其在天堂里做奴隶,倒不如在地狱里称王。”

于是,堕落天使们的领袖摩洛、彼列、玛门、别西卜以及撒旦本人在地狱展开了一场战略性讨论。会议在一个名为“万魔殿”(字面意思为魔窟)的特殊地方举行,反叛者聚在此处商量下一步行动。上帝想必已经有了防止他们再生事端的把握,任凭他们制订自己的行动计划。撒旦决心把伙伴们从软弱无助的悲哀情绪中解放出来,反抗上帝所做的一切。“行善绝不是我们的任务,作恶才是我们唯一的乐事。”他用一场有铜管乐队伴奏的阅兵来提振部下的精神,以此显示他们仍然是一支强大的队伍,“比特洛伊战争双方的力量以及亚瑟王或查理曼大帝指挥的任何军队都更强大”。然而,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鼓舞士气,让他的追随者们去对抗上帝,却不能成为制定可靠战略的基础。John Milton,Paradise Lost,由Gordon Tesket编辑(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5),I,124,258-259,263,159-160。

一系列选项被描述成可能有助于任何组织应对重大挫折。安东尼·杰伊(Anthony Jay)指出,“一家公司在遭到主要竞争对手的可怕打击并被其一度依赖的市场淘汰后,总是试图制定出一项新政策,这种情况表现在各个重要方面”。Antony Jay,Management and Machiavelli (London:Penguin Books,1967),27.尽管撒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还是从善如流,通过向部下问计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摩洛第一个站出来,建议“公开宣战”。他不屑于搞阴谋、耍花招,发出这种吁求完全是出于激情、魄力、好斗的性格以及听天由命的心态。“我们不如用地狱的烈火和狂怒作为武器,以措手不及的进攻,直向天上的高塔袭击。”他承认,他不能保证这么做能够取胜,但至少算是一种复仇。

比起摩洛的直接进攻,彼列的想法更现实,但本质上却是失败主义论调,“并非为了和平,而是为了贪图安逸”。他甚至怀疑他们连复仇都做不到:“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天上的塔楼里把守瞭望,所有的关口都被堵截了。”他表明了一个其他同伙似乎都会忽略的基本观点,那就是“无论用武力或阴谋”都不可能成功。上帝“明察秋毫”,早就把魔鬼们的计划看在眼里并大加嘲笑,哪怕这些计划正被实施。因此,彼列认为应该换个法子,等着上帝发善心。“我们现在正在受罪,如能支持、忍受,那无上的大敌,或许会减低愤怒。”

玛门对前面两种选择都嗤之以鼻。他既不想发动战争,也不指望上帝的原谅:“我们又将以何颜面卑躬屈膝于他的面前?以何颜面去接受他那严厉的法律?歌颂他的宝座,赞扬他的神性,被迫歌唱哈利路亚,眼睁睁看着他以君王的身份,高高坐在宝座上。”他的意见是挖掘地狱自身的潜力:“这片荒地并不缺乏金玉隐约的灿烂,也不缺少建起庄严境地的技能艺术,天上岂能还有比这更优越的东西?”为此,他力劝堕落天使们“在冥土另建王国,或用策略,或用长时间的进展,希望能巍然崛起,有能力与天国分庭抗礼”。由于玛门曾经帮助建起了万魔殿,他的意见听起来颇有些道理。大家头一次明白了他们喜欢什么,玛门“话音未落,人们即窃窃私语,好像彻夜狂欢扰乱大海的暴风停止时,岩洞里残留的催眠调子”。

不过,就像所有聪明的领导者一样,撒旦在讨论开始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自己中意的方案。万事俱备,只等一锤定音。他的副统帅别西卜“提出了魔鬼的建议,这原来是撒旦的计划,已经提过部分内容”。首先,他推翻了玛门的主张,警告说上帝不会允许地狱和天堂平起平坐。接着,别西卜提议采取一种主动但有别于摩洛直接开战的策略。撒旦谈到“有一个地方(如果天上从古流传的预言属实)这时候正创造出一个新世界,里面住有叫作‘人’的新族类”。这个新族类据说和天使一样,可能是被创造出来填补被逐天使留下的空缺的。既然直接进攻徒劳无益,那么拿这个新族类下手倒可以成为算计上帝的办法,也许能哄骗人类加入反叛队伍。作为一名战略家,撒旦为他在天堂的失败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很简单,失败是因为力量悬殊,忠于上帝的天使数量是反叛天使的两倍。要想扭转战局,与其白费力气地发动直接进攻,何不哄骗人类加入反叛队伍?于是,在撒旦称赞了别西卜的计划后,这个计划马上获得了通过。战略一经制定,撒旦便开始着手落实。首先,他需要有用的情报。“让我们的心思都放在那方面,去探明住在那里的生灵是什么,怎样的形状、资质和禀性,有多大力量,有什么弱点,凭暴力或诡计,哪一样容易试探他们。”John Milton,Paradise Lost,由Gordon Tesket编辑(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5),II,60-62,129-130,190-91,208-211,239-244,269-273,296-298,284-286,379-380,345-348,354-358.

他绕着大地往返七次,以躲避守卫天堂的天使的警戒。后来,他装成下级天使骗过守卫,溜进了伊甸园。他的目的是率领手下的堕落天使攻占并移居伊甸园。然而,当他在伊甸园遇到夏娃时,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霎时间“似有向善之心,放弃了仇恨、欺诈、憎恨、忌妒和复仇”,过了一阵他才恢复常态,并提醒自己到这里来“不是为爱,而是为恨”。此刻,他想起了自己的邪恶目的,对亚当和夏娃的态度也变得怨毒起来。“我想同你们联盟,相互亲善,相互爱护,彼此相亲,毫无隔膜。我要来和你们同住,或者你们去和我同居。”

撒旦化身为被弥尔顿比作特洛伊木马的蛇,引诱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撒旦谎称,他这样一个畜生在吃了智慧果后就被赐予了说话的本领,而且上帝没有杀了他。后来夏娃对亚当辩解说,如果当初受引诱的是亚当,她认为亚当也无法“看破那奸诈狡猾的蛇的狡计”。而且,就算夏娃当时意识到事情可能有诈,也不见得会起疑心:“我和他之间没有什么仇恨的根源,他为什么对我怀有恶意,以祸害相加呢?”John Milton,Paradise Lost,由Gordon Tesket编辑(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5),IX,465-475,375-378,1149-1152。

夏娃吃过禁果后,劝亚当也吃了一些。人类的忠诚由此受到挑战。如果他们入了撒旦的圈套,力量天平就会向他倾斜。对亚当和夏娃来说,这是一个抉择时刻。他们不再无知,必须做出选择。亚当和夏娃的选择让撒旦的阴谋破了产,他们忏悔并站到了上帝一边。按照米迦勒的预言,“好人受罪,恶人享福,一切颠倒,在自己的重负之下,世界呻吟着前进”,直到基督再次降临。亚当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即使势单力薄,也必须反抗不公与邪恶,因为“最高胜利中的坚毅斗士是为真理而受难”。上帝的成就不会总是那么明显,往往表现为“弱者战胜世界的强者”。John Milton,Paradise Lost,由Gordon Tesket编辑(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5),XII,537-551,569-570。

此时的撒旦信心大减,他远离老巢和部众,脑子里充满“混杂的思想”,认识到上帝的全能和他反叛的错失,以及自己心中的罪恶,但他的自尊不允许他屈服。问题不在于弥尔顿赋予撒旦的谋略。鉴于冲突各方都可以长生不死,用蛮力永远不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撒旦最希望的是改变人类,使他们加入堕落天使的行列。为此,欺骗是必要手段,而且最初撒旦成功地把亚当和夏娃骗出了天使的同盟阵营。但他没能把他们拉到自己这边,因为上帝的圣子掌握着终极武器。

弥尔顿虽然在撒旦的言谈话语中加了自由色彩(他可能曾用这样的言辞反对过他自己的国王),却不见得是魔鬼的同党。弥尔顿笔下的天堂因其明显的好战作风而不同寻常,但它从来没有被描绘成一个暴虐无道之地。天使们服从上帝是因为崇拜上帝的固有权威,而不是因为害怕受罚,而且每位天使代表上帝行事时都有一定的自由度。他们自然而快乐地团结在一起保卫天堂,抵抗叛军。此外,使用这种共和主义语言来谴责一个自称君权神授的世俗国王,与谴责上帝本身完全不同。1609年,詹姆斯一世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之父。对议会宣称:“国王理应被称作上帝,因为他们以神权或类似神权统治着世俗世界……国王们不仅是上帝在俗世的代理人,高坐神位,而且就连上帝自己也称他们为上帝。”从一开始,弥尔顿的政治愿望就是挑战这种无耻之说,以及它所衍生出的所谓不服从国王就等于不服从上帝的谬论。这种君权神授论的用意是制造偶像崇拜。弥尔顿所说的地狱是一个发展中的君主国,“充斥着保皇主义、邪恶语言、乖张表达、政治操纵和蛊惑宣传”。Barbara Kiefer Lewalski,“Paradise Lost and Milton’s Politics,” in Evans,ed.,John Milton,150.不管身为造反头目的撒旦怎样说话,一旦到了地狱,他俨然表现得像个至高无上的国王。他“带着王者赫赫的气概,高高地坐在宝座上”,如同一位伟大的苏丹,在万魔殿发号施令。他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拥有这样的权威。他没有让手下叛众进行共和主义式的自治,而是让他们供自己这个篡权的国王奴役驱使。就此而言,他对于政治权利的虚假承诺,就像他诱惑夏娃时对蛇的生活的生动描述(或者他富于想象力的欺骗)一样不可信。

真正的谜题是为什么撒旦一度相信自己能成功。他不是败给命运,而是败给了上帝的全能和全知。上帝不仅拥有更强大的力量,而且不会上当受骗。无论撒旦谋划什么,上帝都会知道。撒旦以前做天使长时,应该也有这种本事。这就是为什么弥尔顿笔下的撒旦虽然像是马基雅维利眼中的理想君主,但在关键方面还是力有不逮。他在对抗上帝时犯了种种低级错误,而且缺乏马基雅维利主张的那种在应对强敌时所需的小心谨慎。马基雅维利所谓的理想君主“首先得是个实用主义者”,马基雅维利看不上“那些一味想克服无法逾越的障碍或顽固坚持注定要失败的事业的人”。在《失乐园》中,撒旦承认自己在天堂时低估了上帝的力量,到了地狱后又没有认真反省自己最初反叛的合理性。他固守着那套已经导致自己失败的战略,部分是因为他靠着这些战略差点就获得了成功。他没有学到任何能真正打击上帝的东西。用里布林(Barbara Riebling)的话说,他自吹能挑战上帝不过是“对战略智慧的嘲弄”。他准备使用暴力或诡计,但不是为了取得真正的优势,只是为了挑起“持久的战争”。要对抗一个全能的大敌,这就算最实用的办法了。“撒旦看起来像是个大胆开创未来的自由人”,但结果“他反而成了自己本性的奴隶”。Barbara Riebling,“Milton on Machiavelli:Representations of the State in Paradise Lost,” Renaissance Quarterly 49,no.3(Autumn,1996):573-597.

在弥尔顿的虚构故事中,撒旦的使命就是突出上帝的地位。按照约翰·凯里(John Carey)英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观点,撒旦“在这首诗里被安排和全知全能的上帝一同出现”,意味着“他采取的每一次敌对行动都会弄巧成拙,然而他被虚构的职责正是采取敌对行动:他是魔鬼,是敌人”。John Carey,“Milton’s Satan,” in Dennis Danielso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ilton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65.如果撒旦知道自己有被救赎的可能,并且努力争取被救赎,那么故事就讲不下去了。但是,作品仍留下了缺憾。弥尔顿给上帝安排了一个真正邪恶的对手,这个对手有充分的智慧向上帝发起足够有力的挑战,以展示上帝的荣光;但他又不够聪明,认识不到自己应该向上帝的仁慈投降。《失乐园》通过探究动武、使诈、安抚和认命这些手段的优缺点,阐明了一些战略思考,但只要涉及上帝,所有思考到头来都是白费功夫。这些戏里的角色可以为自己的利益行事,但这些利益只能限定在上帝的总体规划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