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及教育

一、发展沿革

(一)新闻传播研究所前身(1984—1996)

1984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社科院)新闻专业硕士授予点,与硕士授予点相适应,设置相应的研究机构,1985年,省社科院成立了直属院管理的新闻宣传研究室。新闻宣传研究室主任由陈昌荣担任,成员有李有明、任德烈、林之达。

1986年,由林之达组织翻译、校审的《政治宣传心理学》定稿送出版社。同年4月30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邓力群召见林之达,询问宣传学研究事宜后做出指示:尽快拿出宣传学设计方案送中宣部。同年11月,新任中宣部部长朱厚泽专门邀请林之达到中宣部部长办公室交谈一小时,并打电话给四川省委宣传部时任部长许川,要求省委关心、支持这一课题。随后,四川省社科院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将“宣传学研究”课题列为全院五大重点课题之一,课题组长由林之达担任。

1987年7月,林之达参加中宣部计划编写的《宣传学概论》大纲讨论并承担第一、三章的撰写。同年12月16日至20日,“全国首次宣传学学术研讨会”在省社科院召开,各地4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人民日报》《长江日报》《广州日报》等均做了报道,评价此次会议“是宣传理论从经验总结向科学研究转变的里程碑”。

1988年,新闻宣传研究室第一批学术专著《宣传学研究纲要》《宣传学论丛》和译著《政治宣传心理学》出版。

1990年,由新闻宣传研究室科研人员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党史研究》高度评价该书“是从党史研究中开拓出的新领域”,而且“写出了宣传史的特色”。

1992年6月,省社科院党委决定林之达任新闻宣传研究室主任,此后,由新闻宣传研究室发起、组织或促成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学术研讨会。一次是1992年10月13日至15日召开的国内首次“扫黄”理论研讨会,一次是1995年6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均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新闻宣传研究室建立后,一方面作为新闻专业硕士点的支撑点,通过开门联合办学,解决了师资缺乏的困难,同时又调动了该室研究人员的教育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工作,发起、组织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既促进了研究室的科研工作,又扩大、提高了新闻研究室在国内新闻传播界的影响和知名度。这一切,为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新闻传播研究所初创期(1996—2001)

新闻宣传研究室成果突出,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1996年,院党委决定将新闻宣传研究室变更为新闻传播研究所,并任命林之达为所长。

1996年,由林之达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传播心理学研究”获得立项。

1997年,张立伟任新闻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1999年,新闻所硕士生宋昭勋在读期间撰写的专著《非言语传播学概论》出版,学者陈力丹对该书进行了高度评价:“这是国内第一本由在读硕士生撰写的学术专著。”2000年,宋昭勋考取香港浸会大学博士生。

2001年,张立伟任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刘子建任副所长(后调离省社科院)。2007年12月,彭剑任副所长。

(三)新闻传播研究所发展期(2001—现在)

2001—2010年是新闻传播研究所的发展期,学科建设主攻方向明确,科研成果突出,课题和论文的质量及数量有较大幅度提升,科研人员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新闻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也逐年增长。

在学科建设上,经过长期研究和讨论,明确了新闻传播研究所的主攻方向——中国发展新闻学,立足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化与传媒现代化。全所研究方向统一,同时大力鼓励个性化创新,鼓励个人在中国发展新闻学的总方向中寻找自己的定位,集中精力专业化,按个人兴趣与积累分别研究新闻现代化、记者现代化、传媒现代化、受众现代化等。集体撰写出版了《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2004年,中国发展新闻学被评为省社科院重点扶持的特色学科。2009年,中国发展新闻学被确定为省社科院优长学科。

二、学科发展

20世纪80年代,林之达选择并确立宣传学为特色学科。同时,制定出宣传学研究的三条分支路线:宣传史研究、宣传理论研究、宣传实务研究等。由于方向明确,思路周详,数年间,便形成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宣传史研究方面有《中国共产党宣传史》(林之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等;理论研究方面有《宣传科学研究纲要》(林之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宣传学论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译著《政治宣传心理学》(林之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中宣部编《宣传学概论》第一、三章(林之达,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等;实务研究方面有《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全书》第13部分(林之达,红旗出版社,1993年)。

2003年,林之达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顺利结题。2005年,课题成果30万字的专著《传播心理学新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2006年,赵志立申报的“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责任和新闻报道”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并于2008年结题,课题成果专著《危机传播概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王卉申报的“传媒商业化问题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2012年,彭剑的“社会化媒体的舆论传播与引导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朱勇刚的“宗教权威人士参与乡村社会管理现象的实地研究——以康巴藏区为例”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13年,余婷的“美国报业数字化研究”、李晖的“体育传播对转变中小学生体育认知和锻炼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四川为例”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014年,罗子欣的“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研究”、陈实的“城市骚乱中英美社会化媒体传播模式及管理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此外,2002年、2003年,张立伟获省规划课题各1项。2003年,赵志立获省规划重点课题1项。2005年,阮志孝获省规划课题“四川新闻舆论监督监察制度研究”。2006年,赵志立获省规划社科普及课题“20世纪影响四川历史进程的大事”,陈玉霞获省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东西部电视优势互补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张立伟获省规划重点课题“休闲传播创新与和谐文化建设研究”。2008年,赵志立获省规划重点课题“群体性事件的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朱勇钢获省规划课题“一个藏族牧民村的舆情传播调查”。2010年,张立伟获省规划课题“以发展为导向的新闻报道观念更新研究”。2011年,罗子欣获省规划课题“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的传播模式及对策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传播方式”。2012年,蹇莉获得省规划课题“四川白酒企业形象塑造优化路径研究”,余婷获省规划课题“本土传媒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路径研究”。2013年,陈玉霞获得省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下四川网络舆论调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李晖获得国家老龄委课题“农村老年文化现状与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获全国老龄办政策理论研究课题三等奖;杨嘉嵋获得省规划课题“四川白酒广告作品影响力提升之路径研究”;蹇莉获得省规划项目“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研究”。

在论文方面,发表论文数量多、质量高。既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又有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林之达、张立伟均有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赵志立有论文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

2011年罗子欣著作《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汶川地震后防灾减灾与灾区经济、生态重建的思考》获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2004—2010年,新闻学学科建设发展加快推进。新闻传播研究所集全所之力,将焦点集中到研究“中国发展新闻学”,撰写并出版了填补学科空白的《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罗鸣主编、张立伟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该书有三个特色:一是国内领先,具有学科开创意义;二是全所人员参加,集体讨论与个人负责相结合,锻炼了科研队伍;三是把中国发展新闻学的中心问题,集中到新闻传播如何促进中国现代化,搭建了新的研究平台,有长远的学术发展潜力。

2012年12月,《传媒与民族地区发展——甘孜藏区新闻事业研究》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闻传播研究所推出的第二本关于中国发展新闻学的专著。该书以甘孜藏区传媒为个案,全面系统地研究甘孜传媒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中国发展新闻学走向实践的个案型研究成果,也是新闻学术研究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新标志,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

三、研究生教育

省社科院1984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新闻专业硕士授予点,是四川省最早的新闻硕士点。1985年第一次招收两名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调选人才,不断充实办学力量

为办好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川省社科院新闻研究室不断充实自身力量,先后调进了阮志孝、张立伟,并将本院新闻专业毕业的赵志立留校工作。

1996年,省社科院新闻研究室变更为新闻传播研究所以后,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为加强师资力量,省社科院副院长陈焕仁、新闻传播研究所张立伟担当了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导师。1998年,省社科院新闻专业毕业生肖云、王卉留院工作。

2001—2013年,是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及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期。这一时期,省社科院副院长罗鸣,新闻传播研究所赵志立、王卉、彭剑、肖云担任了研究生导师。多数科研人员担任了研究生教师。

(二)开门办学,聘请院外导师

1993年,四川省社科院新闻研究室为解决师资缺乏的困难,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与四川日报社签订了《关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根据协议,四川日报社派资深报人艾风、刘耀辉、何光珽、唐正益为省社科院新闻专业研究生依次开设了新闻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和新闻摄影4门专业基础课,解决了新闻专业无新闻基础课的问题。与此同时,聘四川日报社总编辑姚志能和四川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所长艾风做新闻专业研究生导师,这不仅解决了缺少研究生导师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研究生的实习、就业问题。这一开门联合办学的举措不仅解决了新闻宣传研究室在研究生教学上师资缺乏的困难,而且促进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避免了脱离新闻实践的纯新闻理论教学。

2000年以来,除了原有院外导师以外,又陆续聘请了新的院外导师,有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李之侠,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唐小强,华西都市报社总编辑席文举、刘为民,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杨飙。

此外,还有两次集中的聘请。一是2006年新闻专业增设文化产业方向,新聘文化产业方向院外导师5名,分别为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继先、省委宣传部秘书长朱丹枫、成都市社科院院长刘从政、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二是2011年新闻专业新聘或续聘院外导师5名,分别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四川省记协常务副主席刘为民,四川省新闻学会常务副会长、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组长杨文镒,四川工人日报总编辑蔡虹,成都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郑抗美,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杨飚。

(三)办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注重将理论深度和新闻实践结合,将研究生培养与新闻实践紧密联系,是新闻传播研究所的办学特色。注重对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学术规范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培育质量;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除聘请院外导师任教外,积极与新闻实践单位建立多渠道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1999年就开始与华西都市报社建立了研究生评报制度,成为促进研究生尽快进入新闻实践一线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式。

(四)研究生招生数量扩大、质量提升

新闻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日渐扩大,从最初的几名发展到十几名、二十几名,如2001年招收4名,2002年增加为8名,2003年为9名,2004年增至14名,以后逐年增加,至2009年达到21名,近年一直保持较高的招生率。

从1984年招生以来,省社科院新闻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或到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厦门、杭州、长沙、重庆、成都等地工作,逐步成长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或传媒机构的中层干部与业务骨干;或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树仁学院、加拿大、新加坡等校(地)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一批研究型人才和业界精英。

附录一:新闻传播研究所历年获省部级以上奖目录(1984—迄今)

罗子欣:著作《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合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论文《汶川地震后防灾减灾与灾区经济、生态重建的思考》(合著),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

林之达:论文《“异化”是一个历史概念》,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84年);专著《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专著《传播心理学新探》,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

张立伟:论文《论 <诗经>中的两种赋》,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四等奖(1984年);著作《心有灵犀——儒学传播谋略与现代沟通》,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论文《把什么做大?把什么做强?——关于广电集团发展战略的思考》(合著,第一作者),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论文二等奖(2003年);论文《发展报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新闻舆论支持》,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论文《希望·方法·快乐——发展报道的新闻价值观》,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二等奖(2008年);著作《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论文《以科学发展观统率灾后重建报道》,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

赵志立:专著《二十世纪四川全纪录》(合著,署名第三),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论文《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

彭剑:《四川防范重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

附录二:新闻传播所领导及人员名单

1.历任主任或所长

陈昌荣(时任新闻宣传研究室主任)、林之达(先任主任,后改任所长)、张立伟。

2.历任副所长

张立伟、刘子建、彭剑。

3.历任研究所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李有明、任德烈、林之达、张立伟、赵志立、阮志孝、刘子建、肖云、王卉、彭剑、杨永霞、张苹、杨嘉嵋、朱勇钢、蹇莉、陈玉霞、余婷、赵萍萍、罗子欣、陈实、何煜雪、吕一华、谢惠鹂、刘文帅。

(彭剑等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