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3 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地理上的临近

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还有其他重要的背景。一些学者转而从文化上寻求根源,即在亚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后儒家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新兴经济体拥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即儒家思想下形成的主张勤俭节约、勤奋工作、重视教育、尊重权威和推崇仁君等价值观,这有助于亚洲模式取得集体成功(Kwon, 2007)Keedon Kwon, 2007.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and a Critique of the Post-Confucian Thesis. Theory and Society, 36(1):55-83.。受到儒家思想约束的泛利主义政府关于儒家文化对亚洲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参见姚洋:《泛利性政府——东亚模式的一个贡献》,《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1~10页。和儒家文化在发展经济中的创新运用,构成了亚洲模式的文化背景。

同时,亚洲新兴经济体集体兴起跟各经济体所处的有利地理环境也有一定联系。亚洲新兴经济体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为这些经济体提供了参与战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的有利机会。事实上,大多数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内市场狭小,但幸运的是都临近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对外贸易。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地理位置也便于与亚洲模式的“领头雁”——日本发展贸易和其他经济联系。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东亚和东南亚有着更加核心和优越的地缘战略优势,有助于二者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可以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它们可以吸引西方国家地缘战略关注和参与日本领头的区域劳动分工,从而最终推动亚洲经济发展模式形成John Brohman, 1996. Postwar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 NICs:Does the Neoliberal Model Fit Reality? Economic Geography, 72(2):10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