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9日在《儒藏》“精华编”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志: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这次“《儒藏》‘精华编’出版座谈会”,一是对各位的支持表示感谢,二是希望听取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志的意见,以便使《儒藏》“精华编”能高质量地贡献于社会。
在去年四月上海《儒藏》编委会上,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曾向与会领导和编委们作了工作汇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儒藏》“精华编”在各位领导、专家和校点者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点进展,对此我们十分感谢。现在我简要地向各位汇报《儒藏》“精华编”工作进展的情况:
一、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收到《儒藏》“精华编”各合作单位交来的校点稿116种,其中80余种已通过初审,40余种通过通审,近40种已发排。现在两册正式出版,这就是今天送给大家的两册,今年预计可再编成30册。这当然是要我们作很大的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在此同时,《儒藏总目》完成了“经部”的编纂,其中收入儒学著作版本条目1万6千余条,品种条目9万余条。《中国儒学史》已完成过半,约150万字。
二、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儒藏》编纂体例和条例。此次参加《儒藏》“精华编”的校点者有近300人,由于水平不同、校点习惯不同和所校点的书不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编纂体例和条例。为此我们修订了“《儒藏》‘精华编’编纂条例及补充说明”。为了明确校点者、部类主编和书稿审定者的责任,制定了“《儒藏》‘精华编’校点细则”、“《儒藏》‘精华编’部类主编审稿细则”和“《儒藏》‘精华编’审稿细则”(包括初审、通审、复审等环节)。所有这些“体例”和“细则”都经过了专家审定组的讨论。
三、制定了较具体可行的“《儒藏》‘精华编’工作流程”。我中心对《儒藏》“精华编”的编审工作原来有初步分工,但由于经验不够,分工往往不够明确,要求也不够具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在大体上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操作方便的“工作流程”。
四、聘请国外专家参与《儒藏》“精华编”的工作。由于《儒藏》“精华编”收有19世纪以前韩国、日本、越南儒学者用汉文写作的儒学著作,为了保证这方面校点的质量,我们聘请了韩国、日本、越南的学者分别校点在《儒藏》“精华编”中所收入的他们国家儒学者的著作。现在这三个国家的学者都已开始工作。
五、为保证质量,我中心将在近期走访各合作单位,与部类主编和校点者见面,共同讨论、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四月我们已走访了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六月将走访其他合作单位。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正是在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才能取得这样一点成绩,我们希望各位给我们以更多的帮助、支持和指导,经常给我们批评和建议。这几年来,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为北京大学牵头组织的《儒藏》“精华编”写了不少报道,对此我十分感谢,希望今后更多地支持我们。我还得感谢我们中心的年轻的同志们,因为许多具体工作都是由他们来承担的,他们为这项学术文化工程的献身精神常常使我很感动。我们知道,《儒藏》是一项巨大的学术文化工程,我们的担子很重,但我们将以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一定努力把工作做好。谢谢大家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