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革命与商业夹缝中的“红色经典”[1]
一 暧昧的“红色经典”
世纪初的中国文坛,一个新的流行语开始在各大媒体流行:“红色经典”。
从词语分析的角度看,“红色经典”这个词本身就非常有意思:“红色”在中国现当代史的语境中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含义: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与“红色”相匹配而组成的词语(如“红色江山”、“红色政权”等)在汉语中占有绝对的霸权地位;而“经典”则是一个政治色彩相对淡薄的词。特别是在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美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阐释框架中,“经典”通常没有或被着意淡化其政治色彩与特殊的意识形态性,而突出其普世性的价值,它被解释为人类最优秀的普遍文化的结晶,超越的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体现。于是“红色经典”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实际上,在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运动中,已经有不少崇尚“纯文学”立场、启蒙思想比较强烈的文学理论家,对于“红色作品”的经典地位提出了挑战(比如对于茅盾的“大师地位”的挑战,对于“革命作家”如赵树理等的经典地位的质疑,对于《创业史》、《红旗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诸多“红色经典”进行的重新评价)。
但是“红色经典”的准确内涵与外延却不容易确定,在今天这个消费文化语境中尤其如此。登陆任何一个中文网站搜索“红色经典”,都可以发现“红色经典”不仅指中国文学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文艺作品,而且也指一些时髦的商品。比如一款新颖收录机就叫“红色经典”[全称“松下红色经典MP-21V MP3(128M)”]。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文化症候:商业话语与政治话语的相互挪用与改写。
即使在文艺作品的范围内,该词的内涵与外延也差异甚大。官方的界定见于2004年5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中直有关制作单位发出的《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红色经典”这个词的释义用括号标明:“即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
但是这个界定的内涵和外延仍然是极不确定的。按照上述诠释,“红色经典”的范围比较小,只限于文学作品,且主要是解放后创作出版的描写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不包括外国作品,甚至不包括现代文学史上的革命文学作品。比如有人认为“红色文学经典”只有10部,即所谓“三红一创,山青保林”外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上海的早晨》。“三红”即《红岩》、《红日》、《红旗谱》;“一创”者,《创业史》;“山青保林”分别是:《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它们与写于1940年代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主要写于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一起构成了“红色文学经典”,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历史中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2]
也有人把“红色经典”的范围稍稍扩大,认为所谓“红色经典”既包括19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红极一时的中国作品,也包括主要在斯大林时代被钦定为“经典”的苏俄作品,如《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更大的“红色经典”概念则把范围扩大到所有其他的艺术类别,如绘画、雕塑、音乐与舞蹈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文学,等等。查看一下网络上以“红色经典”冠名的文章即可发现这点。中国新闻网上的《伟人传记领袖题材销量攀高 红色经典映照7月书架》一文把所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书籍或其他出版物,以及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等都叫做“红色经典”。仅就文学作品而言,“红色经典”的范围也扩展到了《平原枪声》、《暴风骤雨》、《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
还有走得更加远的观点认为:“红色经典”,不但不限于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而且还应包括鲁迅等作家的作品。“鲁迅的作品,一般不冠以红色经典,因为他的作品大多数创作于旧中国二三十年代,但如果宽泛一点,也可以把他的作品包含进红色经典中去。”[3]这样一来,“红色经典”不但在范围上说不清楚,而且连内质也搞不明白了。即使毛泽东把鲁迅定位为“伟大的革命家”——当然也就是伟大的革命作家,但是众所周知,在1980年代语境中,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启蒙知识分子恰恰是要否定“革命化”、“政治化”的鲁迅,还鲁迅以“启蒙思想家”的面目。如果说《阿Q正传》是“红色经典”,似乎与知识分子乃至官方的解释都相去甚远。
尽管有这么歧义的解释,除却商家对该词的故意盗用以及少数人的过于宽泛的理解,大多数参与讨论的人(无论是来自官方还是学术界)对于“红色经典”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大体还是一致的:它一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有关,是典型的革命话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红色经典是“革命文化领导权(或文化霸权)建构的核心部分”。[4]
[1] 本章所述内容与第八章多有相互映照之处,可以参照阅读。
[2] 胡桃:《中国文学史上的10部“红色经典”》。〈http://www.china.org.cn/chinese/RS/605542.htm〉
[3] 黄会林语,见《与影视专家谈红色经典》,中国网2004年7月12日。
[4] 参见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