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卓越的平凡:北大人才选拔制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本文是作者于2012年8月底完成的初稿。当时,教育部正在酝酿对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进行重大调整。为了不在社会舆论上形成新的热点,对新的改革构成冲击,本文没有公开发表。后来的删改版发表于《人民日报》2013年1月24日第18版,题目为《回归自主选拔的原点》。为了保留这一段的历史记忆,作者对原稿未作修改。

从2003年起,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部分部属高校开始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至今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十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基本经验?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未来的走向是什么?现在是到了应该认真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规划的时候了。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事关重大,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稳步审慎地推进各项改革,为推动中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十年来改革试点的基本经验

高校招生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是教育部在认真研究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的实际情况,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审时度势推出的一项改革措施。试点工作开展十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十年来的基本经验主要是:

一是打破了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为高校招生注入了新的活力。2003年以前,全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日益显得僵化和效率低下,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的初衷,就是要在大一统的冰山上撕开一道口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高考录取分数的唯一性,为一部分综合素质优秀、学有特长但不一定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色的学生提供一条进入理想大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根据部分高校十年来所做的有关调研,通过自主选拔录取进入高校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普遍优于通过高考的学生,说明这一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二是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招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必须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特色,选拔适合自己培养的优秀学生。如果大学不能按照人才培养需求选拔学生,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在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下,高校只能根据各省市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人才需求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全部被淹没在高考分数之后,所谓办学自主权亦无从体现。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为试点高校提供了重要机会,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拔一部分适合自己培养的优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三是推动了中学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招生考试制度是中学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带有风向标性质。招生考试制度怎么改,基础教育就会随着怎么变。长期以来,高考制度过分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导致社会和学校完全以追求高分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诉求,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和扭曲,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是一整套系统,包括了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多种类别。多种类型的招生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进入理想大学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应试教育”的不利倾向,推动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且为下一步国家招生考试制度的多元化改革探索了方向,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部分试点高校开始形成自主选拔录取考试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航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逐步陷入尴尬的境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关于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的定位模糊不清。原本按照教育部的规划,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的招生对象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但在高考中不一定能够出色发挥的学生,是在维持高考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高考统一录取制度的重要补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高校普遍把自主选拔录取的时间放在高考之前进行,客观上导致部分高校将这一政策变成了提前圈定生源的工具。不是高校一定喜欢这样做——有些高校,例如中南大学实行的就是高考后自主选拔录取——而是制度设计逼迫高校必须这样做。由于高校招生是一场博弈。你不去争夺高分生源,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必然被其他高校“抢”走。在生源评价标准仍然以高考分数为唯一标准的情况下,这将对高校产生一系列巨大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开展了自主选拔录取的联合考试,使其逐步向“二次高考”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动摇高考的基础。这显然完全背离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初衷。

二是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原本按照教育部的规划,自主选拔录取只涉及很少一部分学生,基本不涉及公平问题。但是,随着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使数量庞大的学生开始被裹挟进去——每个人都要争取这一机会,每个人都不会放弃这一机会——“马太效应”开始形成。由于参加自主选拔录取需要投入远比参加高考高得多的成本,使农村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连参加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开始成为对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最大指责,因为它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显得愈加突出。也许,这将是对政策制定者最大的考验——在当前中国社会对公平问题十分敏感的情况下,任何对社会公平可能构成的威胁都将成为废除这一政策的强大压力和动力。如果是这样,十年辛劳毁于一旦不说,中国招生考试制度乃至中国教育再想启动任何变革都会变得更为艰难,后果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三是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选拔录取,“换汤而没有换药”。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核心,是打破大一统高考录取模式的唯一性,从而对原本完全依赖一次高考成绩录取的情况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压力巨大,各高校普遍采用了“笔试+面试”的方式,而且主要依据笔试成绩录取,其实质是用另一次考试的成绩取代了高考成绩录取而已。录取的依据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分数。正因为此,有些学者批评目前的自主招生是“假自主招生”,实质是降分录取,的确切中了要害。更为严重的是,在各高校自行笔试的情况下,大学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出一些有特点的题目——比如,北大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笔试的语文作文题是“围绕北大诗人林庚先生的四句话写一篇文章”——但在自主选拔录取联考的情况下,这一点已经完全丧失——为了平衡参加联考高校的不同情况,2012年“北约”的语文作文题是“请以‘暖’为题写一篇作文”,这已经和高考语文作文题没有任何区别了。如果自主选拔录取的依据仍然是笔试分数——而且是不那么权威,不那么安全的分数——那么它的效果和意义都将大打折扣,最终会走上和高考一样的道路,高考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也会在自主选拔联考中出现,是一条死胡同。

三、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上述问题已经引起政策制定者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社会舆论对此也多有批评意见。已经运行十年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正处于十字路口,对于各方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认为,下一步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改革方向可能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是重新明确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定位。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是国家科学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高考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尽管目前社会上对于高考还有这样那样的批评和不满,但不可否认,高考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将是中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和主要途径。高考制度一要坚持,二要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实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因此,自主选拔录取只能作为国家招生考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而绝不能替代高考。如果那样,将会对中国社会造成相当大的混乱,最终也会使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走向失败。当前,一方面要思想认识上统一,不能出现混乱;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确保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不偏离基本定位,不偏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比如,实行高考后面试录取就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它一方面没有脱离高考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是鼓励各高校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选拔机制和选拔程序。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核心是打破分数——无论是高考分数,还是联考分数,抑或是其他什么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桎梏。应当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基础进行录取。当然,高校录取必须进行考试,但任何考试的成绩都应当只是参考依据,而不能是唯一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唯分数论”的窠臼,改变人才培养千校一面的现状,使教育回归本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持。自主选拔录取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移植,只能依靠各试点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进行探索。探索的重点应当是按照本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个性化的公平的选拔机制和选拔程序。要允许操作规范,有条件的高校先行先试,其他高校可以参考借鉴,坚持百花齐放,不搞一个模式。

三是积极为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任何改革的成功都必须建立在社会上多数人拥护的基础之上。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系国家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未来发展,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历来是社会公众最为敏感的领域。但是,由于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利益格局调整剧烈,社会心理复杂多变,民众诉求日益多元,再加上招生考试制度本身有其特殊规律与内在要求,以及教育的长远性与非功利化属性,一般社会公众难以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使得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也容易导致集体非理性的改革话语成为主流,从而使改革偏离科学正确的航道。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为试点高校创造条件,提供制度和政策支持,广泛宣传改革的大局观念,深入研究和科学阐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发展规律,逐步引导和说服社会意愿,形成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为最终实现科学选拔人才的招生考试制度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2012年8月28日初稿于北大老化学楼
2012年9月14日定稿于北大老化学楼

[1] 本文是作者于2012年8月底完成的初稿。当时,教育部正在酝酿对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进行重大调整。为了不在社会舆论上形成新的热点,对新的改革构成冲击,本文没有公开发表。后来的删改版发表于《人民日报》2013年1月24日第18版,题目为《回归自主选拔的原点》。为了保留这一段的历史记忆,作者对原稿未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