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提笔开始写序,要说的话很多,竟然一时不知从何处下笔。酝酿了几天,我决定写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川金丝猴、关于我们与金丝猴结缘的研究历程、关于这本书。
一、金丝猴
我们这本书的主角是川金丝猴,它是金丝猴家族中最大的一支,在我看来也是最漂亮的一种。研究金丝猴的人聚到一起都会说自己所研究的金丝猴最好:小龙(龙勇诚)说滇金丝猴最像人,有着粉红脸蛋和红嘴唇;李保国一定和我一派,说川金丝猴最漂亮最名副其实,有着金色的毛发。研究黔金丝猴的会说他们的猴子最珍贵,只分布在梵净山,数量最少。言归正传,我们将文献中提供的有关金丝猴的背景信息介绍如下。
十九世纪后半叶,金丝猴才被科学界认识。1871年,法国人Sonlie在云南采集了七只金丝猴标本运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1879年,由著名动物分类学家米尔恩·爱德华兹(Milne Edwards)定名为Rhinopithecus bieti,即滇金丝猴。同时,他也首次正式报道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四川金丝猴,R. roxellanae。1903年,R.brelichi,即黔金丝猴,由英国人Thomas定名。1912年,Dollman描述了生活在越南北部森林中的越南金丝猴,R. avunculus,它们曾被划入黑叶猴属中,但现在仍被认为是金丝猴属中的一个种[1]。2010年,灵长类研究专家Thomas Geissmann率领的FFI(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在缅甸调查当地的灵长类动物时,通过访谈当地猎人,从当地猎人手中收集到标本,确定了一个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Rhinopithecus strykeri[2]。201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课题组和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课题组对采集到的怒江金丝猴粪便进行了DNA检测[3]。其DNA序列与越南金丝猴相似度最低,为92.2%;与滇金丝猴相似度为96.7%。与在缅甸发现的金丝猴新物种相似度最高,达到98.2%。这样的结果说明,怒江金丝猴为中国金丝猴新种群。
金丝猴是灵长类疣猴科的一个属,具有疣猴科动物的复杂的适于食叶的复胃,解剖结构上与其它的疣猴有很多共同点。大多数疣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金丝猴的栖息环境却迥然不同,它们生活在北温带寒冷而潮湿的高山森林中,金丝猴是除人类以外分布的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可达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它能适应极端寒冷气候的栖息环境,在形态学上具有很多特异性。比如,发展出一些与温带高海拔哺乳动物相似的特点,如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披有厚厚的皮毛。金丝猴四肢粗壮,它可能是疣猴中最重的动物,体重可达30公斤。体重有明显的性二型性,而性二型性在树栖的疣猴中通常是很微弱的(除了长鼻猴,Nasalislarvutus)。
金丝猴与其它居住在热带雨林中同科的种属相比,分布的海拔较高,这些栖息地在冬天都会冰雪覆盖,万木凋零。这恰好去除了许多遮挡,对于观察者来说却是很好的条件。
与大多数树栖疣猴一样,金丝猴的新生婴猴毛色与成猴毛色迥然不同,从幼年到成年,毛色越来越深,毛也不断增厚。我们可以从成猴的毛色来区分我国的四种金丝猴:川金丝猴是金黄色的;滇金丝猴是棕色的,臀部两侧有明显的白毛斑块;黔金丝猴又名灰金丝猴,毛色银灰,背部两肩之间有一明显的白色斑块。怒江金丝猴全身只有脸部、胸部和会阴部呈白色,其他部位都是黑色的。对这四种金丝猴来说,一般雌猴比雄猴毛色浅暗,且较稀疏,尽管毛色的性二型性不是很明显,但在野外观察时可据此区分金丝猴的不同性别和年龄。
二、研究川金丝猴的历程回顾
我从1986年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进入生物心理学实验室,师从邵郊教授和任仁眉教授以来,至今将近30年了。当时任老师刚从美国威斯康星灵长类研究中心访学归来,给我们介绍了她和de Waal Frans教授合作开展的短尾猴和恒河猴和解行为的比较研究,很有趣也很新鲜。1987年我上研究生的第一学期,系统学习了“灵长类行为的演化”一书[4]。1988年底,实验室和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现在是北京野生动物园)联系,计划对笼养川金丝猴展开系统的行为观察研究。1989年5月,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个川金丝猴的研究。1991年,任仁眉老师得到一笔自然科学基金,三年35 000人民币,选择神农架为野外考察基地,进行野外栖息地川金丝猴的研究。1991年冬天和春天,任老师带领周茵老师和李进军老师两赴神农架,和当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朱兆泉副局长、科研所副所长胡振林老师以及胡云峰一起建立了我们的大龙潭野科考站。1992年7月我获得博士学位后,于9月到次年1月初,第一次到神农架,跟猴子们跑了三个多月。后来在有了规律的教学任务之后,每次的研究时间就缩短到一个月左右。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的实验通常需要进行个体识别,所以我们的工作地点就逐渐转移到了北京野生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是那里的川金丝猴半放养场中有两个家庭群和一个全雄群,和野外的社群结构比较相似。
川金丝猴的研究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从做学生到做老师,第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第一篇心理学报的论文、第一篇英文论文、第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都是有关川金丝猴的。所以,虽然现在实验室里研究动物和比较心理学课题的是小众,但我一直舍不得放弃这一研究方向。当然比较的观点对我们所研究的心理能力发生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川金丝猴与我的渊源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路下来,要感谢的人很多,也结识了很多忘年交、好朋友:老一辈的,中科院动物所的全国强老师、冯祚建研究员、蒋志刚研究员;昆明动物所的王应祥研究员;西北大学的刘诗峰教授;贵州师大的谢家骅教授;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还有我的两位恩师邵郊教授、任仁眉教授。和我同辈的:中科院动物所的魏辅文、李明、黄乘明;西北大学的李保国、高云芳;安徽大学的李进华;昆明动物所的龙勇诚、蒋学龙;华南师范大学的江海声;郑州大学的陆纪琪;梧州黑叶猴珍稀动物繁殖中心的唐朝晖。年轻一代的:中科院动物所的任宝平、刘志瑾;贵州师范大学的周江;中南林业大学的向左甫;中山大学的张鹏、西北大学的齐晓光、郭松涛;广西师大的周岐海;大理学院的范鹏飞;河南师范大学的吕九全;天津师大的赵大鹏。国外的同行和朋友们:Nina G. Jablonski(澳大利亚),Tetsuro Matsuzawa(日本),R. C. Kirkpatrick(美国,研究滇金丝猴),W. Bleisch(美国,研究黔金丝猴),Reimann Giselle(在我们实验室暑期实习的瑞士学生)。
我们研究小组的工作主要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北京野生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完成。这些单位的领导、老师和饲养员们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朱兆泉、胡振林、胡云峰、杨敬元、杨敬文;北京野生动物园的熊万华、戚汉君、梁冰、鲍文永、刘昕晨、王双军、陶玉静;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夏述忠、邱军华。由于野外基地需要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所以我要特别感谢神农架保护区并肩战斗的战友的家属们:我们考察期间能吃到美味的扣肉、凉拌柑橘皮……都是胡振林老师的妻子刘大姐的功劳;朱兆泉局长的夫人杜晓玲,常常是我们上下山的接应,而返京的紧俏火车票每次都要麻烦她。
最后,当然还有我们实验室的众多同事、老师和学生们:李进军、严康慧、周茵、耿晓峰;舒树静、王光辉、刘祖祥、刘立惠、严霄霏、陈玢、王彦、隋晓爽、衣琳琳、孙沛、刘青、刘宇、赵迎春、王慧梅、张真、李潜、万美婷、谭竞智、薛茗、次海鹏、金暕、陶若婷、秦美英、陈涛、高洁。
还有好多老中小伙伴们,感谢大家,分享我们有关猴子,特别是金丝猴的记忆。
我们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070348,39870111,30170131,30370201,30970907)和科技部973项目经费的支持(2010CB833904)。
三、关于这本书
2000年的时候,在积累了将近十年野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任老师主笔撰写了《金丝猴的社会》一书。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陈小红编辑提议修订再版这本书。当时想的比较简单,保留以往的内容,补充我们随后新的研究结果。但真正动手修订工作,发现困难多多,对保留的章节内容要查阅新的文献,在新的视角基础上整合以往的数据,越做越多、越做越不满意。新加的内容也随着研究进展,不断更新整理,也一直久拖未决。最终在出版日期临近时,我们才心怀忐忑地交出了一份粗糙的答卷,希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正,以便以后有机会不断完善。
书稿完成的过程是这样的:我做了总体章节的框架设计,请陈涛、高洁两位同学对2000年版一书中原有内容合并、整合、补充新的文献。金暕(第8章)、张真(第9章)、陶若婷(第10章)和我(第6章)是在以往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撰写本版新增的章节。在审读、修订和文献整理的过程中,金晓雨、张真和陈涛协助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我负责并完成了对全书的统稿和审读。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重新整理之前书稿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保留了近乎原始记录的描述,一方面,这些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想各位同仁都会承认目前很多金丝猴的研究都受到了这些描述的启发。另一方面,看到这些文字,会让我们回忆起以往的日子,同时也是对这个工作的开创者任仁眉教授(1932—2013)最好的纪念。
本书的完成,还要感谢本书第一版的编辑朱新邨老师以及同样从事生态保护相关研究的同仁,长青林业局的胡万新、赵纳勋和向定乾三位研究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精美的野外川金丝猴照片,可以让您感受到我们的川金丝猴有多么可爱。
谢谢大家!愿我们永远拥有这些可爱的生灵们!
苏彦捷
2014年12月
[1] 潘文石,雍严格. (1985).金丝猴的生物学.野生动物,(6): 10-13.
[2] Geissmann, T., Lwin, N., Aung, S. S. et al. (2011). A new species of snub-nosed monkey, Genus Rhinopithecus Milne-Edwards, 1872 (Primates, Colobinae), From Northern Kachin State, Northeastern Myanmar.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73(1): 96-107.
[3] Wang XP, Yu L, Roos C, Ting N, Chen CP, et al. (2012).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lobine Monkeys revisited: New insights from analyses of complete mt Genomes and 44 nuclear non-coding markers. PLoS ONE 7(4): e36274. doi:10.1371/journal.pone.0036274.
[4] Jolly,A.(1985). The Evolution of Primate behavior.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