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寺
魏李骞、崔至梁同泰寺①,主客王克、舍人贺季及三僧迎门引接②。至浮图中③,佛旁有执板笔者,僧谓骞曰:“此是尸头④,专记人罪。”骞曰:“便是僧之董狐⑤。”复入二堂,佛前有铜钵,中燃灯。曰:“可谓‘日月出矣,爝火不息’⑥。”(《贝编》)
【注】
①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博涉经史,文藻富盛。在魏累官散骑常侍、尚书左丞,并以本官兼散骑常侍使梁。入齐,重赠使持节、侍中、都督殷沧二州都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出为殷州刺史,卒于官。《魏书》卷三六、《北史》卷三三有传。崔劼:字彦玄,贝丘(今山东临清南)人。魏末,累迁中书侍郎。兴和三年(541),以兼通直散骑常侍使于梁。入齐,拜齐州大中正,转五兵尚书、中书令,加开府仪同三司。《魏书》卷六七、《北齐书》卷四二、《北史》卷四四有传。同泰寺:在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宫城北掖门外路西。寺有浮图九层,大殿六所,小殿及堂十馀所,东西般若台各三层,大佛阁七层,所铸十方金像、十方银像极壮丽。梁武帝经常至寺讲经、设会、舍身。 ② 主客:即主客曹郎,是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王克:王缋孙。美容貌,善容止,仕梁历司徒右长史、尚书仆射。入陈,位尚书右仆射。《南史》卷二三有传。舍人:指中书通事舍人。贺季:原作“贺季友”,按《梁书》《南史》无贺季友其人,“友”字疑涉下“及”字重出而误,《酉阳杂俎》卷七“刘孝仪”条称“梁贺季”可证,今据删。贺季为贺子,贺革弟,明《三礼》,历官尚书祠部郎,兼中书通直舍人,累迁步兵校尉、中书黄门郎、兼著作。《梁书》卷四八有传。 ③ 浮图:佛塔。 ④ 尸头:比丘名。梵语尸利沙迦,汉译为尸头,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十八。 ⑤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直笔记事,无所顾忌。事见《左传·宣公二年》。 ⑥ 日月出矣,爝火不息:语出《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爝(jué)火:小火。
【评】
《梁书·武帝纪》记载:“大同七年,夏四月戊申,魏遣使来聘。”这和《北史》卷四十四《崔劼传》说劼于兴和三年(541)使梁正相符合,那么,此条所记应该就是541年夏季的事,其来源则应该是王克接待完来使后所写的书面报告,即所谓《语辞》。
这里写的是魏使李骞、崔劼使梁时,由王克、贺季陪同到同泰寺参观。因为是外交场合,魏使处处想表现自己的学识,甚至在言语之间暗含讥讽,以便在外交上取得凌驾对方的有利地位。譬如,崔劼见佛堂上点着灯,就脱口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语句,这看似掉书袋,实际上却有所戏谑。那意思是说,大白天还点着灯,这灯火能跟日月之光争辉吗?暗喻梁朝实不能与魏国相匹敌。史称南北朝时期的外交官员均需具备善清谈、能赋诗的条件,由此亦可见其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