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家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家书抵万金(代序)

我们家祖祖辈辈在陕西关中农村,父亲解放后虽一直担任村干部,但亲戚朋友在外地的几乎没有,因而家中的书信往来基本是个空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年仅14岁正在路井中学上初中一年级的胜天,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和其他5位同学一起,经风雨,见世面,徒步串联到北京。他中途走到大寨,曾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想来这是我们家的第一封家书。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玲和胜天相继参加工作,家里的往来信件逐渐多了起来。1976年丰胜去甘肃武威参军,1978年万胜考上延安大学,1980年争胜又考上了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六个儿女只有西玲一人在家陪伴父母,家书往来更加频繁。随着时间的推移,盼来信、写回信就成了父母亲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儿女一条心——牵肠挂肚,望眼欲穿,唯有这家书报平安。

父亲写信,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充满了对儿女的关心与爱护。每封信,都和土地的春种秋获夏收冬藏有关,都和各人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有关。想来,他是把对儿孙们的思念、牵挂、希望和深情,都凝聚在这一笔一画的家书之中。

父亲写信,就像他的为人一样,工工整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每信必复,从不延误,几十年如一日。古人诗中所说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行又开封”就是他写信时的真实写照。

2000年元月,给路井老家安了电话,和父母亲联系方便了许多,但和他们的信件往来却少了许多。而父亲对写信却情有独钟,执着依旧。他在晚年,把盼家书、读家书、写家书、寄家书当作生活中的一大乐事。父亲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请给他多写信,有时似乎到了央求的地步。而我们却在纷繁芜杂、忙乱无序的工作学习中,在电话、手机、电子邮件这些所谓现代科技的冲击下,忘记了父亲这一最喜欢最珍视的交流载体,忽视了他这一小小的期盼、小小的要求。

对于儿孙们的来信,父亲则珍爱有加。父亲去世后,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清理父亲的遗物,竟发现几十年来我们给父母亲的书信父亲一直保存着,总共有千余封。2007年春节,由父亲60年来写的日记整理而成的《农民日记》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好评如潮。兄弟姐妹们在电话和网上互相联系时,又谈到父亲其它手稿的价值。大家觉得父亲留下来的“家书”“随笔”同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7年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也是母亲和全家人商定的为父亲举行逝世三周年纪念的日子,全家20多口人从北京、兰州、西安、延安、韩城等地回到老家陕西合阳路井。在家期间,大家又进一步讨论了《农民家书》《农民随笔》的出版问题,决定逐步整理所有的信件,为以后《农民家书》的出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07年8月11日,父亲的长孙侯亮从北京传来了消息: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意出版《农民家书》,并希望在一两个月之内尽快拿出初稿。随即,利用工作之余,大家便投入了书信的整理挑选、打字录入、加工润色的工作。经过考虑,确定了以下编选思路:

第一,为了做好家书的保存工作,每个小家庭首先将自己和父母亲的全部往来信件录入电脑,制成电子版,并作为各个家庭的永久性资料。

第二,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子女写给父母的信和父母写给子女的信可用不同的字体区别。

第三,每封信的正上方注明写信年月日。

第四,全部信件录入电脑的工作完成后,各家再各自挑选出可收入《农民家书》的信件,最后汇总在一起进行审阅定稿。

第五,以后条件成熟,可将各家和父母的全部往来信件、甚至兄弟姐妹之间的全部往来信件汇总在一起,作为一个珍贵的资料保存。

全部信件录入电脑后,挑选信件也是一个比较细致的工作。首先必须将全部信件浏览一遍,再挑选出适合作为《农民家信》书稿的信件。入选信件的原则是:

第一,有意义,能见证中国社会和我们这个大家庭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第二,内容集中,一封信最好能反映一个问题。

第三,有一定的篇幅,不要过于简短。

2007年10月10日左右,电脑输入、挑选信件的工作基本结束。大家将各个小家庭选出来的信件汇总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农民家书》的初稿基本形成。从10月10日开始,几个人又开始对初稿进行系统的审阅。胜天负责第一遍的整理,丰胜负责第二遍的复查,万胜负责第三遍的润色,争胜负责第四遍的校对。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选信件在内容上进行审核,在语言上进行推敲。

最后审稿的时间长达10多天。10月24日下午,审稿工作全部结束。相隔数千里,几个人在各自的电脑桌前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历时两个半月的整理“家书”工作终于结束:《农民家书》初稿约77万字,共收录家书900余封,其中父母亲写的书信400余封。而今,经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家书》得以面世。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父亲如若在天有知,当会含笑九泉。

整理出来的家书,涵盖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六个小家庭,其中和父母亲有书信往来的人有:大女儿侯引玲、大女婿王俊杰,外孙王江晖、王江涛;二女儿侯西玲、二女婿侯新录,外孙女侯艳、外孙侯蛟;大儿子侯胜天、大儿媳曹秀春,孙儿侯亮、孙女侯晶;二儿子侯丰胜、二儿媳李萍,孙儿侯炜;三儿子侯万胜、三儿媳刘小丽,孙儿侯云腾;四儿子侯争胜、四儿媳邓碧兰,孙儿侯照烁。

家书是什么?家书是美妙的古琴,它能弹奏那纯真的亲情;家书是大漠的甘泉,它能滋润那干涸的心灵;家书是照相的底片,它能冲洗那历史的旧痕……

父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然而,那一封封家书却仍在对我们叙说着他亲切的关心,殷切的希望,真切的嘱咐,深切的爱意。整理那泛黄的信纸,重读那熟悉的话语,又勾起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又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东西。是的,那一封封淳朴的家书,既没有电子邮件的迅速快捷,也没有手机短信的词藻华丽,更没有直拨电话的直截了当,然而,它散发的淡淡墨香,维系的浓浓亲情,又是什么样时髦的通讯手段能代替得了的呢?

还是杜甫说得好啊:家书抵万金!

引玲 胜天 西玲 丰胜 万胜 争胜

2008年9月16日

成捆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