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最具魅力的边陲名城

梦回亚东终于变成现实,目睹是美景体验是风情;边城日新月异梦想闪光,城市兴盛迈向繁荣景象;吃穿住行变化令人惊叹,美好家园如像童话世界……

01 梦回亚东

近两年来我常常梦回亚东。

亚东是一个诱惑人的圣地,高原的太阳在蓝天白云中铺满金色光芒,雪山在边关坚强中挺立守望,草原飘荡着边塞绚烂风光,经幡在雪域迎风飘扬,经筒里摇出藏民族的梦想,一首首边塞风情的歌谣,像流淌的亚东河水时时在我梦中回荡……

梦回亚东,“缘”由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在亚东边防某部服役,1992年从西藏转业回到四川。

时光岁月像地球第三极的高原风吹拂一样,转眼离开了西藏亚东20多年了,再也没能忘掉过她的容颜。想她的时候,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睁眼的时候她又在天边。我梦想着能有一天,再次与她重逢相见。

梦想变成了现实。2017年3月,我应邀去亚东采访。

三月的内地,春姑娘已经露开花香的笑脸,而将要去的世界屋脊,仍是冰雪未消。正好那几天,看见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西藏普降大雪,亚东也是一片雪海……

如今我是“奔六”的人了,去西藏高原能适应吗?我心有余悸,面临挑战。但梦在远方,毅然前往一“搏”,买了几包预防高反的“红景天”服用,收拾好冬天的衣物,准备去亚东寻梦。

去亚东的前夜,我心激动,难以入眠。离开亚东边防太久了,如今她发展变化成什么模样?令我牵挂,令我梦萦,让我向往,让我期待。

3月22日,我从成都双流机场,直飞日喀则市。在飞机上,正好播放亚东演唱的歌曲——

在每一天太阳升起的地方

银色的神鹰啊来到了古老的村庄

雪域之外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

仙女般的空中小姐翩翩而降

祖先们一生也没有走完的路啊

神鹰转眼就改变了大地的模样

密密茫茫的山啊遥遥远远的路噢

是谁在天地间自由的飞翔

啊!神鹰你把我的思念带向了远方……

亚东的歌唱,同我心合拍。唱出了我的心曲,唱出了我的思念。

亚东一直在我的脑海,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帘。

亚东就像一位“初恋情人”,一直装在我的心间,从未走远——

那时,围绕在我身旁的亚东,像是一个藏地的“袖珍”姑娘,两条裙带100多米长,浪漫地飘荡在下司马镇的前街和后街。两条街道古朴深沉,全身透露出异域情调,讲述着她一生过往的故事。

亚东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藏式木房,墙体大多是用木板做成,也有用当地石块垒砌的房子。三角形铁皮的房顶很有特色,往往是用红漆刷就。在房顶、墙体外都挂着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飘荡,呈现出藏地边疆的人文风情。

民居的大门、门窗、栏杆和屋檐大多是手工雕刻的花案,绘制着藏传佛教风格的图画。几乎每家都在窗台、阳台边摆满盛开的各种鲜花,院里院外也种着亚东生长的玫瑰、月季、杜鹃等花卉,争相斗艳,花香流芳。

家家户户的门口堆满了潮湿的木头,整齐地码放在院墙上,形成了墙体的一部分。那些被刚刚劈开潮湿的木材,散发着浓郁的木香味,至今还在我的嗅觉飘逸……

“飞机很快在和平机场降落……”空中小姐温情的播报声,把我从遥遥远远的时空回忆中,唤醒到现实。

上午11时许,飞机降落在日喀则市和平机场。走出机窗,高原特有的太阳光、紫外线,刺激得我睁不开眼睛。可这久违的暖烘烘的阳光,让我感受到对藏地的热恋。抬眼仰望,雪高原的蓝天白云从头顶飞过,密密麻麻的山横亘在视野。

我慢慢地走出机场,担心人一落地高原,从“心”开始,高反会同心脏切磋,我的武艺低下一定败下阵来。还好,与高反亲密过招后,它没有向我这位老朋友发力扑来,只让我的脚轻飘飘地在高原地上,行走无力,心律还能正常跳动,不慌不喘。

走出机场,藏族司机伸出热情欢迎的手。我们握手之后,师傅就帮我把行李拖往停车场。

问师傅叫什么名字?他回答普穷次仁。这是一个藏族男子普通的名字。

上车后,普穷次仁启动车子,开心地离开了机场,向日喀则市飞快而去。高原特有的景象,在车窗外闪烁掠过……

西藏人,生性快活。车里放着藏歌,普穷次仁嘴里跟着音乐节拍,一路哼唱,把我的心带到了梦回的家园。

我曾经在日喀则军分区政治部工作,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青春年华在这里整整演绎了10年。

车向前行,久违的故地依稀出现在路旁。我用含情的眼光,放眼窗外,寻找往日记忆的景象,如今已是“脱胎换骨”,我也认不出她原有的模样。

我情不自禁地摇摇头,感叹不知是我不认识她了,还是她早已把我忘记。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中情不自禁地涌起了这首歌——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

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阿妈说牛羊满山坡

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

美丽河水泛清波

雄鹰在这里展翅飞过

留下那段动人的歌……

这次来到西藏亚东采访,心情无比激动。拿现在时髦的话说,亚东是我梦开始的地方,那时我才刚过20岁,从成都陆军学校毕业之后分配到亚东边防某部服役。从日喀则到亚东,分区为我们找了一辆拉主副食的解放牌大卡车。那天,因为驾驶室已经坐满了两位司机的“老战友”,我们三个就只能坐在“货箱”里。

从日喀则到亚东近400公里,公路是沙石路面。大卡车在寒风呼啸中,拉着我们的理想,带上对边防一线的忧心和好奇出发了……

今天坐着普穷次仁开的三菱车,一路上感觉很舒坦。我们到了日喀则市,在一家饭馆里简单吃过午饭后,师傅就催促我上车赶路,向亚东进发。

三菱很快跑过了富饶平坦的江孜平原,自然而然地与我第一次到亚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脑里储存的记忆发酵,往日的情景像电影特写镜头,叠印脑海——

解放牌汽车像拉车的牦牛一样,一路上“普普普”、慢腾腾地在沙石公路上行进。开始我们坐在车厢里,满有热情地伸头欣赏路边的高原美色,那高高耸立的雪山,那清澈的河水,那藏式建筑的土屋,还有那满山坡上的牛羊,藏族姑娘手中举着甩打的皮鞭,渴望轻轻地打在我们的身上……

然而,解放牌汽车把我们载过了江孜,路况就变得越来越差。那位藏族姑娘的皮鞭,没能打在我们的身上,路上卷起的风沙石粒,却实实在在地打在我们的身上。

一路上尘土飞扬,在车身后变成一条黄龙,上下盘旋,追逐缠绕着我们不肯放过。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戴上口罩,仍然挡不住那无孔不入的灰尘沙粒,把我们周身灌满。

高原的天,像小媳妇的脸,刚才还是露着红红明亮的脸庞,转眼就乌云密布,浑天地暗。天空飘起了雪花,漫天飞舞,风冷雪寒,人身开始战栗哆嗦。我们立马裹紧军用毛皮大衣,躲进车上装满主副食的麻袋中,抵御风雪的侵袭。

解放牌汽车在风雪高原上行驶,更加气喘吁吁,像一只蜗牛一样慢吞吞地爬行。躲在“货箱”的我们,已经冻得瑟瑟发抖,眼睛紧闭,牙齿紧咬,在那遥遥远远的山路上,一路摇晃,一路颠簸,昏昏沉沉……

如今从日喀则到亚东的路,早已修成了柏油路,光滑平坦。坐的是小轿子,在旷野中奔驰,心境别有一番喜乐。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到了康马边防检查站。

亚东县属于边境地区。到亚东是要边境通行证的。在康马县的康马乡设有嘎拉边检站。出发之前,我已在派出所办理了边境通行证。车停到嘎拉边检站的公路上,已排成了一路纵队,边警正在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一辆车上的物品。我们排队在检查窗口,出示了边境通行证后,经过验证后,我们顺利过境了。

过了康马县,再往前行,就进入亚东地界了。车在路上行驶,远远就能看见闪光的高耸雪山。我问普穷次仁:“那座雪山,是卓木拉日山吗?”

“是的。到了那里,就进入我们亚东境内了。”

我突然兴奋起来,心抛远方,眼光放飞车窗外。高原的太阳明晃晃,紫外线强烈,从雪山下反射出灿烂的光辉。我的目光,飘落到一片波光粼粼的水波中。

“我记得,在卓木拉日山下,有一个湖叫多庆湖,普穷次仁对吗?”

“是的,以前叫多庆湖,但现在改名为多情湖了。”

“为何要改名?”

“这是我们县委舒书记亲自改的名,说是为了开发旅游,更能吸引游客。”

“多情湖,这个名字取得好,浪漫多情,一听就有故事,当然更能吸引眼球。我们到了多情湖,休息一会儿,我先睹为乐,眼缘有福。”

“好的。”普穷次仁快乐地把着方向盘,车在一个湾里快活地奔跑。卓木拉日雪山出现在眼前,多情湖在眼帘里放情。

一个藏式门牌出现在眼里:“西藏亚东县欢迎您!”它直接地告诉我,进入了亚东县。

车过了门坊,普穷次仁停好车,让我下车观看风景,饱饱眼福。

这里专门修好了一个很宽大、平坦的木板观景台,是观看卓木拉日雪山、多情湖的最佳位置。我步入台中,仰头看天,蓝天白云的天空,一尘不染,终年积雪不化的雪山,晶莹剔透,清波微荡的多情湖水中,有一群群水鸟,在湖中喜戏,煽情诱惑。

雄伟的卓木拉日雪山,当地人又叫它“神女峰”。它身高7314米,婀娜多姿,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中,如同一座千古神女,时时向人间散发出仙气,将多情抛洒到身下一个长形的湖泊里。

这个高山湖泊就是——多情湖。湖水由那位“仙女”长期供给,清澈透明,湖面不时掠过不知名的水鸟,形成一幅美丽动心的人间画卷。

我站在多情湖边,远眺蓝天白云浩渺的晴空,亲吻冰清玉洁的圣水,遥望卓木拉日仙女的身影,眼前出现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一个公益广告,画面呈现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站在大地上,梦想着最美好的童话世界——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这里的天、这里的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正是美丽女孩梦想的童话生活。

多想把在人生前行中精疲力竭的精神,存放在卓木拉日雪山升腾;

多想让现代社会中杂染的财欲物欲意识,让仙女的灵气净化纯洁;

真想把在城市喧嚣中被尘染浑浊的思想,倒进多情湖的圣水漂清。

我的视觉、触觉、感觉,在这里得到从未有过的放大;

我的思想、意识、精神,在这里领悟前所未有的体会。

我久久地伫立在多情湖边,流连忘返。

“罗老师,我们走吧。”普穷次仁说,“我们还要赶回亚东吃晚饭。”于是,我恋恋不舍地把心放在这里,转身上车。心想到了亚东后,再来领略,抒写感受。

过了多情湖,远远遥望,世界海拔最高城镇——帕里,渐渐映入视线。我知道帕里镇海拔4360米,得以“世界最高镇”的美称。

亚东县北部宽高,南部窄低。堆纳乡和帕里镇之间有一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山麓冲积平原。因悬殊的海拔高度,以帕里为界,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由于赶路,没有下车。我打开大脑的仓库,却找不出从前的储备,目光扫描这个变得“与时俱进、时代同步”的娇艳镇影。

也许是普穷次仁有意识地诱惑我心,车里放起了一首《帕里姑娘》——

神女在花儿身旁

王子在雪山远方

多情湖泛着波浪

爱的故事在帕里传扬

雪山在静静守望

情歌在白云下飞扬

太阳雨在尽情飘洒

彩虹挂满爱人的眼眶

帕里姑娘牵来满山的牛羊

让痴情的人儿在梦里歌唱

帕里姑娘是喜马拉雅的天使

我愿一生为你遮挡风雨和烈阳……

“这首歌曲写得太好了,让人走心。”我赞美地说。

“告诉你,这首歌词,是我们县委舒书记亲自写的。他是一个诗人、作家,还出版过好几本诗集和书。”普穷次仁骄傲地说。

在《帕里姑娘》的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心驰神往的画像——

劲爽的风,吹拂广袤的平原草甸,一个只用高原红打扮的素颜藏族姑娘,身穿藏装,长长的头发飘逸,黑黑的眼睛明亮,纯纯的笑容诱人,傻傻的模样可爱,那就是一朵盛开在帕里草原的格桑花。

羊群围绕着格桑花。花儿手中摇摆着细细的羊鞭,多情浪漫的赶着一群羊儿放牧。在那格桑花的身旁,守候着一位痴心的男子,那双圆鼓鼓的眼睛,落在花蕊的身上……

一条崭新笔直的柏油路,穿越帕里草原。过了帕里,车就开始一路下坡。普穷次仁减缓了车行的速度,沿着湾道向下慢慢驶去。

普穷次仁对我说:“从帕里镇到亚东,只有40多公里,全是下山弯路,海拔跌落1500多米。以帕里为界,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

由于海拔悬殊的落差,刚才还是高原草甸,转眼就出现了低谷。顺着山谷的弯道直下,慢慢进入一条峡谷。路旁,渐渐出现了一丛丛紫灰色的灌木。

路边,高山垂挂的瀑布,飘落到一条小溪里,跳跃着流向山谷河水。原始森林包围了河谷两岸,谷底水流湍急。

由于地形变化,高低悬殊,植物呈自然垂直分布,种类繁多的针叶、阔叶林木、漫山满沟的植物群落,组成了绵延起伏的绿被长廊。

车穿行在山谷之中,满山的绿色多了起来,各色植物竞演风流,把山间装扮得姹紫嫣红,色彩斑斓,秀丽无限,诱人心动。

目睹是美色,抬眼是风景。

张嘴喝氧气,开心是抒怀。

高原印度洋的暖流,经过山谷大摇大摆地吹拂过来。这里的气候,完全有别于西藏的另一番天地,氧气充足,负氧离子高,让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越往下行,山上的植被密度越来越高。满目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成了这里的主角,让你疲惫不堪的身心,在苍翠碧绿的波涛,得到尽情地渲染。

我们也越发兴奋起来,知道亚东就快到了。

随着海拔的降低,满目生机,森林植被茂盛。山不再是贫瘠的黄土,在盘山的公路间行驶,入眼都是林海的绿,入鼻都是青草的香,水汽氤氲,空气也不干了,呼吸也顺畅了。

车越往下行,海拔越来越低。汽车在盘旋的山谷间下行,高大的乔木林,茂盛郁葱,从车窗中显示出来。

一线山泉从高处顺流而下,哗啦哗啦,自成一个袖珍瀑布,这完全是西藏的又一种颜面。路边的河水潺潺浅吟。河边长满了奇花异草。在鲜花的簇拥和河流的相伴中,几只放荡的牦牛,吃饱喝足之后,在河边的草丛中追逐调情。

亚东的天,变化无常,云聚时云开时,落雨时放晴时,天空下着雨,太阳照样鲜亮满天,在短短的时间里,变幻莫测。

太阳释放了一天的明亮光辉,缓缓地滑过高山的头顶,准备下山休息时。我的目光投向落日的余晖,隐隐约约地看到掩映在林海中安详的边陲县城——亚东。

在蜿蜒的盘山路上徐徐下行,大量绿色植被的装点下,亚东显得温柔又矜持,坐落在沟里的县城仿佛是一位娇羞的小家碧玉,在余晖中若隐若现。

整个县城处在河谷地带,四周森林茂密,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景致迷离斑驳,让人沉醉,完全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雪域风光。

梦回亚东,终于呈现在我眼前。

亚东——我回来了,我将亲密触摸你的容颜。

亚东隶属于西藏日喀则市。日喀则原为地区,201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以下统称日喀则市),是西藏除首府拉萨市之外的第二个地级市,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亚东县距离日喀则市390公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580公里。

亚东县人民政府驻地叫下司马镇,这里是亚东县的政治经济中心。该镇安详地坐落在青山绿水的山沟里,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亚东沟”。

这里两条河流在此汇集,形成了亚东河。奔流不息、汹涌澎湃的亚东河,把县城一分为二。河的左岸就是赫赫有名的老街,右面大多是新修的县级机关用房。

走进这座边城,能闻到带着潮湿新鲜的清香。这里除了滔滔的急流水声外,还有林间的鸟鸣声不绝于耳。

亚东是一座绿色生态的宝库,这里满目碧翠、山清水秀,身旁有狂奔的亚东河、清爽的峡谷山峰。山间水流湍急,时而飞流直下,时而纵横蜿蜒,河流两岸悬崖峭壁,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繁花似锦。

这里海拔低,只有2800米,氧气充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依山傍水,水资源丰富,树木茂盛苍翠,负氧离子充沛;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老百姓幸福生活指数高。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誉。

亚东县全县面积4300多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3600余人。辖2个镇5个乡。它们分别是下司马镇、帕里镇;上亚东乡、下亚东乡、堆纳乡、吉汝乡、康布乡。

亚东是西藏最具战略地位的边疆县城。全县边境线长,对外通道多。东南与不丹接壤,西面与印度的锡金邦(原来的锡金王国,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并入印度)毗邻,是西藏南部的重要边境县。

由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亚东像一把伸向南亚大陆的钥匙,打开了对外贸易交流的大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繁荣与梦想。

其中,中印边境的乃堆拉山口,坐落在祖国西南的最前哨,是边境要塞,一步之遥,便是外国。今日的亚东是我国与不丹、印度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要道。从2006年起,乃堆拉山口就打开了关口,成了边境口岸对外贸易的通道。

亚东,一县连三国,一座实至名归,名副其实的中国边陲名城。

夜晚,住在亚东最好的宾馆——亚星宾馆。同一个院子里,是上海援藏建设的上海花园酒店。也许是刚到亚东,我有点高反不适应;也许是激动兴奋,被亚东人的热烈和美景感染;也许是亚东河的流水声,像暴雨劈打小城一夜,晚上睡不着,亚东走进我心。

亚东,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让我梦魂牵绕。早上醒来,这里仍是神韵清秀,山水分明。我像在内地一样,六点半就起床,迫不及待地走出宾馆,在亚东寻梦——

亚东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海拔在西藏境内是相对较低的地方之一。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西藏自然条件最好地方之一。

这里四周横亘的冰山雪峰,高耸云霄,气势磅礴;山谷间的雪线,在阳光照耀下,好似一条条银龙飞舞;而在山腰缭绕的云朵,亦不甘寂寞,变幻着各种舞姿,把雪山装点得楚楚动人。

在这连绵起伏的山峦中间,撕裂开一道道山口,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大摇大摆地吹拂进来,空气温润,氧气充足,森林茂密,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高,滋养着亚东人的身心健康。

亚东沟是夹在几座大山的山谷里,沟里面有一条水流相当湍急的亚东河。由于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这里的山都生长葱葱郁郁的各种林木,四季常青,山上长满着五颜六色的灌木丛。夏季,满山遍野盛开着灿若彩云的杜鹃花,让人醉香在万花丛中。

这里抬头是蓝天白云的天空,举目是风光秀美的景色,仰望可见远处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俯视出现终年流淌不息清澈的河水。这地方让我有太多的惊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今天喊响华夏大地的口号,在亚东已经成为现实。

站在高处放眼欣赏亚东城,犹如一座天然的花园,盛开在巍峨壮丽的喜马拉雅群山之中。她的青翠碧绿,秀美壮丽,古朴现代,边陲风情,独有魅力,像一幅清纯恬静、浪漫秀逸的天然画卷,挂在天上西藏的屏幕上,吸引八方来客的眼球,让人们尽情享受与分享。

“不到亚东沟,不知高原美。”我情有独钟地发出感叹:“到了亚东沟,方知亚东美。心灵被洗清,烦恼去无影。”

02 好久没到这方来

亚东这个名字,一看就有一种边疆异域的感觉。从前这个小小的山村,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尤其是近年来的建设发展又好又快,如今已经变成了中国漫长国境线上,令人非常瞩目显要的——中国最具战略地位的边疆名城。2012年获得“中国十大边疆重镇”的殊荣。

星期六用过早餐之后,我心急迫看看20多年前,储存在心中的亚东,如今变成啥模样了。于是,走出宾馆,首先走向我曾经生活过的军营。

我来到公路边,这里的面貌已经早已变了模样。原来我们在亚东河边种植蔬菜的地,已经被一座座新修的楼房侵占了。再往前走,便是我以前的军营。如今仍然是高高的围墙,围绕着营房。走到营门口,我禁不住把头伸直,向围墙里投放目光,寻找我以前住宿的地方。

“不准看!”站在营门的哨兵,发现我的情况,立即用手势阻止。

“我不是坏人,我曾经也在这里当兵,我就想看看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军营。”我自言自语地说。

“在这里当过兵?谁认识你?”哨兵坚持原则,尽职尽责,我只好扫兴而去。

我心明白,这里是边防,军事要地,岂能随意进入。

从军营门前的公路继续往前走。公里的左边仍然是军营,以前全是平房,照样是围墙围着。如今里面已经修起了几栋楼房,高高地耸立在军营里。

公路的右边,原来是一片很大的空地,杂草丛生,常常看见牛羊在地里游放。如今是一栋栋楼房林立,坐落其中,竞相媲美。

周末的早晨,行人稀少,可停放在街道两旁的车子很多,放眼一看,家家户户门前都停放着小车,而且大多是高级的越野车、吉普车。展示着这里人们的富足。

以前,亚东的汽车很少,就是有也多是军车。当然,当地老百姓拖拉机、摩托车也风尘仆仆地开在公路上,还有走在公路上慢腾腾的牦牛拉车……

终于走进了下司马镇,仿佛就像与从前的恋人邂逅一般的心情,可我却找不到当初的“感觉”,往事已经久远,印象已经消逝。如今的下司马镇,已经成为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

我在一路上寻找以前的记忆。那时下司马镇多是“人”字形的铁皮屋顶,据说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建造的。

英国人当时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向锡金租得大吉岭,作为东印度公司的“避暑地”,以此为跳板觊觎西藏。英国对大吉岭的一大“贡献”,是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建筑一种铁皮房子,以木材阁楼为主体。底层为客厅、杂物房和厨房,二楼为卧室,通向二楼设有走廊和楼梯,方便晾晒衣物。

以前“人”字形的铁皮屋顶,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芒,门窗、栏杆和屋檐等处都有手工雕刻,绘制的西藏风俗图案,色彩缤纷艳丽,让人目不暇接。“人”字形屋顶盖是用铁皮盖的。这种房子防水、防潮,保暖、通风,因而很快在当地流行起来。

1904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将亚东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务代办、邮局、驿站的设计都是铁皮房。加之各国商人在这里互通有无,各种文化在这里激荡沉淀。于是,当地民众纷纷效仿,在下司马镇老街一带建起为数甚众的铁皮房,并融入了西藏元素,形成了既富有大吉岭特色,又有自身特点的建筑,这就是下司马镇的雏形。

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野生动物时不时在民居院落出没,成为孩童们追逐嬉戏的对象。这个小镇上的自然与人文产生共鸣、融为一体。

这里的时差比内地相差约两小时,他们上午10点才上班。街上的商家还没有开门,行人稀疏,偶尔看见一个身着藏装的女子,让我心跳加速,心情激动,想上前打个招呼,那美丽的身影,却从我身边匆匆而过。

用视觉寻觅下司马镇的容颜,用感觉搜索从前的记忆,用听觉聆听过往的回声,用触觉感知现代的气息……

手机铃声打断了我沉浸在下司马镇中的“四觉”。亚东县人大副主任王军先生打来电话称:“罗老师,我为你联系好了采访下司马镇党委书记卫东。”

“谢谢王主任,周末也打搅你啦。”这是之前我向他提出来的,尽快安排采访熟悉下司马镇的人物。

王主任对我说:“卫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亚东人,他是亚东发展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对于亚东的过往情况了如指掌。”

我与王主任约定之后,暂时对下司马镇的感觉收心,返回宾馆做好采访准备。

在县级机关食堂吃过中午饭,王军就把我带到下司马镇的一栋藏式楼房,这就是下司马镇办公室,地处镇老街的中心位置。

出来接待我们的是镇长高佳佳。他是一位年轻镇长,长得十分帅气,身高约1.8米,热情地把我们邀请进了镇办公室。高镇长立即向我们解释说:“卫东书记下村处理事情去了,我们已经通知他了,他很快就回来了。”

于是,我就同高佳佳镇长聊开了话题。他是2008年从黑龙江工程学院毕业。毕业后在河南省永城县工作一年。

高镇长爸爸妈妈以前是西藏的,他属于“藏二代”。2010年考上亚东县公务员,在下司马镇珠居村当一名村官,2013年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后提拔为镇人武装部部长,2016年5月换届时,被选举为下司马镇镇长。

正当我们谈兴正浓时,卫东书记才急匆匆地赶回了镇办公室。我悄悄抬腕看了一下表,时针跑到了14点零7分。

这时,在镇办的工作人员已经用过了午餐。卫东书记一进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把午饭摆上餐桌,请他去吃午饭。他回答不忙,先与县里领导(当然是指王主任)坐坐再说。

王主任立即对卫东说:“我们知道卫东书记忙,星期六也顾不上休息,可再忙也要吃饭啊,你先把饭吃了,我们再聊。”于是,卫东才去吃饭,很快就用完了午餐。

他一坐下就说:“王主任、罗作家,对不起,让领导久等了。我上午就接到通知,知道你们要来,但的确上午走不开,下司马镇居委会正好修建亚东鲑鱼养殖场,两天后就要开始进场施工,村民提出了有些问题,需要立即协调解决。因此,我一早就赶到那里同群众协调商量,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同居委会和群众协调好后,这才赶回来的。”卫东是一个藏族同志,没有想到他的汉语讲得很好。

“卫东书记,不必客气,周末都打搅你休息,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简单的寒暄之后,笔者便赞扬卫东书记的汉语讲得好。

“其实,我们亚东人,很多都会讲汉语,我们这里一直开放包容,汉族同志多。当然,我学汉语,主要是得益于上初中时,我到北京西藏中学读的书。”卫东说。

原来如此。庆幸今天的采访,就不需要“翻译”了。笔者同卫东聊开了话题,得知他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在下亚东乡,父亲是县运输队干部,有三兄弟,两个哥哥都是大学生,在外地工作。他是家中的老三,一直跟在父母身边。

卫东是在下亚东乡读的小学。上小学期间,他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1984年,他被推选为全国少代会代表,第一次到首都北京,参加全国少代会,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作为西藏唯一的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邓颖超奶奶的亲切接见。邓奶奶亲切温暖地握着他的手说: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今天,你作为西藏青少年的代表,出席全国少代会,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更应该发愤图强,学好本领,为建设繁荣富强的西藏贡献智慧,为建设祖国边疆添砖加瓦。”

卫东从美好的回忆中拉回到现实说:“邓奶奶语重心长的话语,一直鼓舞着我一路前行。”

愉快地聊过了往事,王主任就把话题引入正题:“卫东书记,请你带着罗作家,到下司马镇参观,介绍情况。”于是,我们就起身走出镇办公室,在王主任、卫东书记、高佳佳镇长的领路下,开始“视觉、听觉、感觉、触觉”亚东。

我们首先走在下司马镇前街,一路走一路看,边听卫东介绍情况。他说下司马镇坐落在深山峡谷里,四周都是翠绿山林,依山傍水,海拔低,不缺氧。每天都是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空气质量好。我们这里的人们,很讲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很高。尤其是近几年来,城镇化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镇上的房屋几乎都是新修建的,而且家家房屋大,户户面积宽,装修精致,家具高档。

听着卫东的热情介绍,我们慢步走在用大理石铺成的干净整洁的下司马镇街面上。街道两旁几乎是新修建的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街道大方,楼房气派,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但又点缀藏式建筑的风格,处处飘荡着西藏情愫的风情风貌。

街道两旁的楼房顶上,都插着五星红旗。楼面都是统一装饰藏族风格,一层也像内地城镇一样,是用来开门面经商的,二楼以上才是用于居住的房屋。

这座边塞风情老镇,已经彻底打破了我从前的印象。街道两边的楼房,高矮不一,错落有致。说实在话,见过太多的繁华城市,看到这里街道的情形,并不能引起我足够兴奋的情绪,倒是那些花花绿绿的房屋门檐上面的装饰,吸引了我的眼球,特别亮眼,目光惊喜地投放出去——

当地民居用西藏闻名的红松木,装饰成五颜六色的藏式风情的门楣和屋檐,图案鲜艳华贵,透出缤纷色彩。然而,仔细一瞧,那些屋檐、门窗、栏杆的雕刻或绘制的图案,神态近似而又家家有别:鲜红色、藏青色、浅绿色、天蓝色……色彩各异,配搭协调,缤纷祥和,神采飞扬,让人目不暇接。

从那些宽敞的凉亭、阳台和门窗边,总能看见摆上几盆花卉,沐浴着阳光盛开。花儿绽放出可爱的笑脸,随风摇曳,像是欢迎我这位远方的客人。

再往前走,看见的是几家客栈挂着的招牌。在招牌的旁边,迎风飘扬的红星红旗,向着过往的客人问候,好似“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宾客来入住。”

我们沿街往下走,商铺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一个连着一个。这里一家开的卖综合商品的超市,隔壁是一家四川饭馆;那里开的是专销印度商品的商店,这边又是一个名叫马建荣的老板开设的一家专卖亚东林下资源土特产的大商店……

亚东县城并不宽大,但却不失边陲小城的繁华。漫步街头,不时听到商家播放的时尚轻音乐和打击乐。

走进一家精致的商店,印度的品牌钟表、香水、饼干、羊毛披肩等,尼泊尔的木雕、果盘、花瓶、铜器、首饰等手工艺商品,比比皆是,琳琅满目。

卫东带着我们在下司马镇的前街领略了一番,继而转向后街,继续观赏这座地域特色浓郁的边陲城镇。

下司马镇前街呈现一派繁荣热闹景象,而后街就显得冷清一些。后街的建筑同前街相似,底楼都是店铺,很多商家都还没有开门,商业气息不浓,街道上行人稀少。

西藏的三月,还是处于冷寂的时节。虽然,午后高原的太阳火红,给这方天地洒下温暖的阳光。但街上行人不多,街市显得冷清。见状,向卫东书记提问:“为啥后街这般寂寞?”

“这几年,当地的居民修了很多房子,家里往往都用不完,大部分房子都是租给了外地人,他们用来经商和居住。亚东边贸市场,每年五月一日起才开关,到了那个时候,来往的商客,远道而来的旅客就多了,下司马镇也就热闹起来了。”

在为亚东县今天的建设发展、繁荣景象感慨的同时,对于建设与发展,保护与利用感觉有点遗憾,一种怀旧的情结油然而生,再也很难看到过去那种带有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特色文化气息的建筑,再难以寻觅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房屋,仿佛失落一种珍藏的情怀。

“那些历史印迹的建筑,老街的老房子是越来越少,现今很难看到了。”卫东书记见我流露出遗憾的情绪,他就主动向我解释说,“谈起过往,我也感到遗憾。其实,这几年县委县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老街的建设与保护。但由于前些年,后街曾发生过一次火灾,因一户人家着火,火势蔓延到其余7户,若不是因为其中一户人家是钢筋混凝土建筑,那一次火灾可能会把整条后街毁之一炬。”

卫东感伤地说:“还有,就是遭遇了9.18地震,大多数老房子都成了危房。后来,政府才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资助老百姓重新修建房子。于是,才逐渐形成今天下司马镇新的模样。”

“说起下司马镇的老街历程,那就是一部亚东县城建设的发展史,一部亚东商贸繁荣的新篇章。”卫东书记是这座边城建设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作为土生土长的下司马人,自小就听着下司马镇的故事长大。他说:

“以前是没有下司马镇的。后来随着商贸的发展,这里成为马帮、驼帮的休息地,下司马镇才开始有人居住……”

今天,漫步老街,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新老街道的两种风格,不同魅力,是对下司马镇历史变迁的诠释。

走马观花了下司马镇前后两街,卫东又领着我们一行在新打造的滨河街观赏。沿河全部新建好的楼房,也是藏式风情明显,鲜亮独特。它们排成一条长龙,守候在亚东河边,像哗哗啦啦的河水一样,唱着欢快幸福的边塞歌谣。

滨河大道平坦宽阔,这是亚东老百姓休闲玩耍的好地方。作为亚东唯一一条步行街,滨河步行街因紧靠亚东河,而深受居民的喜爱。茶余饭后,三三两两的人群,漫步在步行街上,吹着河风,是何等的惬意。

卫东介绍说:“滨河步行街是2012年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修建的,建成后就成为亚东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这里以前是乱石河滩,到处长满了野草,行步都比较难走。而今在河堤边修建了这条美丽的滨江大道。除了这条滨河街,沿着亚东河两岸,还修筑了近10公里的河堤,河岸两边打造出美丽的景观带,特别是夜晚的河岸灯光,霓虹灯闪烁的光彩,把整个下司马镇照耀得光彩夺目,真是美景如画啊。”

我们沿着滨河大道慢步,看见一位藏族老人,带着外孙女,悠闲地在滨河街玩耍。问及老人怎样看下司马镇的发展变化。

这位老人名叫巴次。他说:“现在亚东县城的建设,几乎都是地震后重新建设的,而且,还在大规模的建设,你都看到了,我就不多说了。我们下司马镇老街的建设,老百姓的住房,都修得好得很,今天生活太幸福了,日子比过去好了100倍。”

听了巴次老人的讲述,我觉得“好了100倍”可能有些夸张。但他的话,足可以说明这里的建设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才令他惊喜。也许他“话中有话”。于是,我就产生了采访这位老人的想法。

滨河街的尽头,有一座新修的钢筋水泥大桥,桥身上挂满了经幡,在河风中呼呼飘荡。

走在宽阔的水泥大桥上,我的思维抑制不住地飘移到从前的光景——原来这里是一座木头吊桥,也是当年下司马镇唯一的桥。桥体古老,用粗大的钢丝绳吊起。桥体也像今天一样挂满了经幡,飘飞着五色风马旗,河风吹来,迎风飘动。人在上面走明显的感觉桥体的颤动。

在这座桥头出现一栋建筑别致的高大楼房。王军先生说:“这栋楼房是去年竣工的,也是政府为了接待好印度香客,经过亚东去阿里朝拜圣山而专门修建的。”

在楼房的前面河坝上,立着众多的上10米的高杆,在高杆上飘荡着藏式五彩经幡,迎风招展,发出呼呼的响声,阵势浩大,形态壮观。

卫东先生说:“这些高杆也称经幡,是我们藏族人民为已故的人而立的,表示为去世的人祈祷祝福,当然,也表示对今天和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

走到下司马镇对岸的公路上,卫东先生说这里是玉沙岗村。可我却看不出村子的样子,沿公路两旁,也是楼房林立,形成街道。

在这条公路上,有亚东中学、亚东卫生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单位,房屋修建十分漂亮。公路两边,也有很多商家,诸如宾馆饭店,商铺超市,还有一些正在修建的楼房……

再往前走,又是一座新建的大桥架在滔滔流淌不息的亚东河上。这座桥叫“利民桥”,架在镇的中心,连接了亚东河两岸的通行。

在“利民桥”的左边,耸立着一栋邮电大楼,站在镇上的任何地方,几乎都能看见它。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记得我在这里服役时,下司马镇也有邮电局,那是一个小平房,常常是我们身处异乡人,最爱光顾的地方,来这里寄往邮件,经常是人来人往。因为那时的邮电通信,是传递对外交往信息的主要方式。如今这里的通讯事业已经很发达了,电话信号好,声音很清晰,网络信息也较比发达,与外面的世界沟通方便。

在“利民桥”的右前方,是一栋刚建好的高楼,大约有10多层,也许是下司马镇现今最高的建筑物。但这栋大楼好像没有全部装修竣工,一眼看去,底楼还处于“清水面容”。但在大楼的左侧,挂着一个很大的广告牌,好像是一家KTV歌城已经开始营业。同时,在这栋楼上还有广告招牌,打出饭店、咖啡厅、茶房等经营项目。

在邮电大楼旁边有一个“广场”。场坝中几乎停满了各种各样的私家车辆。展示出边疆人民的富足生活。

沿着城中路往前走,路边正在修建一栋五层商业大厦,也是很气派的建筑,看见很多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这条街上有邮政、电信、银行等国营单位的营业大厅。街道的右边,是一排整齐新修的楼房,楼房的底楼,开办着各种各样的商店、饭馆、网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

再往前走,一栋崭新的楼房出现在眼帘。楼房的顶上,插着一排整齐的五星红旗,一看便知是一栋办公大楼。

王军先生用手一指说:“那是我们县级机关的综合办公大楼,是今年2月份才搬进的,县级机关的大多数单位都在里面办公。”

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现在不是不准修办公楼吗?”

王副主任呵呵一笑,立即解释说:“9.18地震时,县级机关的办公室,绝大多数被震成了危房。亚东地震后,全县进行了重建的规划设计,这栋办公大楼是去年才竣工的。”

如今县级机关办公大楼这片地方,以前好像也是县级机关的办公用房,那只有几栋平房,散落在这一片,更多的地方是菜地。记得当年我们常常在晚饭之后,沿着亚东河边的小路散步,走到这块地方。

那时,这里游放着牛羊,它们悠然自得地吃草,慢悠悠地从人们的身边走过。往往在牛羊群的身后,跟随着几只狗,一边寻食,一边张望。

走马观花了亚东县城,我由衷欣喜地看到,这里与过去相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这样说,如今的亚东县城,已经彻底打破了“存留心中的模样”,用“脱胎换新骨,旧貌换新颜”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下司马镇的中心并不大,大概只有两三平方公里,与内地的城镇相比,也许只算“袖珍姑娘”,远远没有内地城镇“高大上”的繁华。

但亚东是在西藏边疆!在西藏可以骄傲地称得上是一个大城镇,一个繁华的城镇,一个漂亮的城镇,一个透露出边塞风情、异乡情调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美丽城镇。

夜晚,住在亚星宾馆,枕着亚东河水奔腾流淌的涛声,听着亚东河水拍打旋律的歌唱,激越兴奋,难以入眠。往事也像河水一样,从大脑里流淌出来,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当年亚东主要的建筑物,都是军营占据。除了我们的部队机关,占据了亚东的显著位置以外,还有几个其他部队的营房,也在亚东县城里特别明显。

部队的大门口,是一条沙石公路,那时汽车很少,有也多是军车,往往开得很快,呼地从你身旁开过,卷起层层的风沙,满天飞扬。

而在公路上见到更多的是一些藏族小伙,开着突突突的拖拉机、摩托车,嘴里哼着藏族歌曲的高音,和那张笑开花的脸,一路向路人展示自己的骄傲自豪,体现了藏族天生乐观、浪漫多情的性格。

从军营前的公路往前走大约200多米,就进入了下司马镇的老街。老街分前街和后街,形成并行的街道。前街长度大概只有200米左右,街上只是当地老百姓的住房,没有商业;后街也许不足150米长。街道两旁是排成一线的木结构二层楼房。

街面上是沙石铺路,下雨的时日走在街道上,有一种古朴、深沉、沧桑的感慨。

清晨,我早早起床,来到宾馆门前新建的一座桥上,抬眼看去,到处都像内地城市一样,高楼满眼,鳞次栉比,还有四周高高架起的起吊车,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

举目远看,下司马镇还在一片安详之中。这里的时差要比内地晚两小时。一般当地人都是早晨八点之后才起床的。

太阳缓缓地从雪山顶上升起,向这里的人们洒下幸福的光芒。更为亮眼的是,坐落在亚东沟各处的藏式民居,每家都是一个独立小院,座座都像小别墅。

这些天,在亚东县城的所见所闻,着实令我惊叹:亚东的建设发展,已经进入了又好又快的轨道,新型城市建设,已经形成规模,跃上了一个历史的新天地。

亚东县扎西次仁县长讲,亚东经受了“9.18”“4.25”地震,给亚东县造成了严重损失。但全县人民在大灾面前,坚强挺立,大力发扬拼搏精神,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决心。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把热爱家园的真挚感情,化为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

在灾后重建中,亚东县把城镇化进行统一设计规划,近年来整合资金23亿多元,推进灾后重建和城镇化建设,打造了以下司马、帕里、三岗新镇为代表的新型城镇,以夏日村、多庆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努力打造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备、人民幸福的边陲重镇,向世人展示出边陲亚东独特的魅力,诱人的风采。

03 这里的生活无限美

亚东,是一个地处中国、印度、不丹三国接壤的边疆县。讲到边疆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同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等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然而,祖国边疆亚东,我们却并未看到那些形容边疆“贫穷落后”的现象,反而看到的是这里的发展前程锦绣,这里的建设星罗棋布,这里的产业欣欣向荣,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

“民以食为天!”吃——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

我们就先从亚东人“吃”开始说起。

当地藏族百姓所用的主副食,自然也像其他西藏地区传统主食相同,吃糌粑、麦面、奶油、牛羊肉等。传统副食有酥油、奶制品和萝卜、土豆等蔬菜。

据说亚东的饮食,第一次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是在文成公主入藏后,开辟了藏汉民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随着改革开放,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他们向着由简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形成完整而又有改进的藏族饮食文化、饮食科学、饮食艺术等。

随着藏族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亚东的饮食在保持其传统制作方法的前提下,采用当地特色原材料,不断进行改良,适应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同时兼具营养、口味、色泽和品位等文化元素。

如今亚东县藏族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米已成为主食的一种,蔬菜的品种也丰富了许多。而居住在下司马镇的老百姓,又有别于其他藏区的人,他们喜爱吃大米、猪肉、鸡鸭和蛋、新鲜蔬菜、水果等汉族人食用的主副食。

也许是这里南来北往的异客太多,当然来这里工作、做生意、旅游的多数是汉族人,尤其是四川、重庆的人居多,也许影响了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也许是这里的当地人容易接受、包容外来的事物。

总之,亚东人的饮食物类繁多,花样齐全,他们也爱吃“川味”。

这里茶馆很多,当地人也常常饮酥油茶、甜茶,可他们更喜爱喝甜茶。他们做甜茶工艺是十分考究的。红茶讲品牌,奶制品精制,也用高品质的外来奶粉,做出来的甜茶味道很有特色,十分纯香。

藏族的传统饮料有酥油茶和青稞酒,家家都有打酥油茶的酥油桶,酿造青稞酒的酒坛等工具,人人都必备喝酥油茶的木碗和喝青稞酒的银碗,人人都会做酥油茶,家家户户都会酿青稞酒。

亚东藏族人也喜爱喝酒,喝酒很讲究品质。当地盛产白酒,远近闻名,是用荞麦酿造而成的,比其他藏区乡间酿制的青稞酒品质好,味道更加香醇,而且不伤身体。

这里的人饮酒适度,很少看见那种喝得酩酊大醉,躺在街边路上的醉翁。当然,有的地方的老百姓,也喜欢自己酿造青稞酒,但亚东的人很讲卫生习惯,自家酿造的酒也十分干净卫生。

亚东的美食,自然要数“亚东鱼、贝母鸡、虫草鸭”等山珍美味了。

虫草虽一种特殊的名贵药材,更是一种高级营养补品。西藏出虫草,众所周知。而亚东帕里的虫草,在西藏境内的品质更是上层,价格相当的昂贵,可以说贵如黄金。

在亚东品质好的一根虫草,可以卖出200元一根,毫不夸张。当然,亚东地区的虫草,有许多来自不丹、印度,他们的虫草质量、价格就相对低一些,有的20元也能买到一根。

亚东的林下资源相当的丰富,许多产品珍奇珍贵。如从高山森林中采集的“珍珠木耳”,是名副其实的山珍。这种“珍珠木耳”,物以稀为贵,在市场上一斤能卖出2000多元的高价。

亚东鱼在历史上是贡品。亚东鱼是当地人的习惯称呼,其实它的学名叫亚东鲑鱼,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的文字介绍:亚东鲑鱼长得肥满肉细,含脂肪多,味道鲜美……

亚东鲑鱼是野生保护动物。亚东县已经研究成功人工繁殖养鱼技术,今天人们吃到的多是人工养殖的亚东鲑鱼。

亚东鲑鱼最好的吃法是清炖,汤成白色,味鲜气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如果再辅以亚东特产的蘑菇来包汤,保证神仙嗅到了香味,也会止不住地流口水。

亚东人的穿着很讲究,他们平时身上穿的衣服,新颖漂亮,整齐干净。无论你走到哪里,就连到了那些农牧区的村子里,看到的小孩也是穿戴整整洁洁、干干净净。再也见不到从前那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流着鼻涕的小孩。

亚东县藏族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农牧区的人以氆氇为主制作各种长袍,衣服和裤子。氆氇是用羊毛织而成的,均为手工制作,颜色大致有白色、黑色、红色和棕色,做工有精细和粗糙之分。女性一般不穿白色氆氇缝制的衣服。男性只穿长袖的氆氇长袍。棕色和红色氆氇专用来制作僧尼服装。

但现在亚东人的穿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除节庆日穿藏袍,平常很少穿。女性上身一般内穿颜色鲜艳的藏式衬衫,外穿宽大的长袍,腰间系绸子或普通布料做的腰带。

成年妇女习惯把“围腰巾”系在腰间,并用“迪热”把“围腰巾”的两端钩住,用作护腰和装扮。“迪热”是一种藏民族女性用的装饰品,多数是用银子制作的,其间镶嵌金子或者珊瑚、绿松石等宝石,并雕刻各种花鸟图案。它的形状有长方形的、有圆形、四角形的。

藏族男女都喜欢佩带腰刀,妇女佩戴的腰刀比男人佩戴的腰刀轻巧。她们还非常喜欢在腰上挂一串小铜铃。

当地群众所穿的藏靴,大致分为日常穿的和节庆日穿的靴子。他们的靴底用两三层牛皮制成,靴面用五颜六色的绣花小条状装饰,工艺讲究,造型美观。

这里的藏族男子夏天戴礼帽,冬天戴皮质帽。女性常年戴头巾,平时喜欢佩戴手镯、耳环、耳坠等装饰物。在节庆日喜欢佩戴“吉达”和“嘎乌”首饰。“吉珠”是一种用珠宝连串的齐腰长的项链。上面有用玛瑙、琥珀、珊瑚、玉石、珍珠等串联起来的,非常贵重,有价值百万的“吉达”。“嘎乌”是用银子或金子做成的四方形小盒子,盒面镶嵌各种宝石,戴在胸前。

藏装一般是长袖宽腰、襟松肥大、直线宽边、色彩强烈、鲜艳华丽。在节假日里,亚东的藏族男女,就穿起崭新漂亮的藏式服装,走出家门,共庆欢乐生活。

“3.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纪念日。这天,我目睹了亚东居民,自发地到广场上集会。他们一个个穿着崭新的藏袍,那些红、蓝、绿、白、青等色布做成的两条飘带,古朴浑厚,潇洒飘逸,让我大饱眼福。

男子身穿藏装,个个威武雄风,彪悍潇洒,豪放刚健;女穿藏袍,色彩艳丽,舞姿舒展,浪漫多情。尤其是他们戴着的藏族帽子,织图精美,式样繁多,在高原的阳光照耀下,闪出金色光芒。

他们脚上穿的藏靴,更是特别,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靴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绣有花纹图案。靴头向上高高隆起。

在他们的身上,挂吊着多种佩饰。有的戴着大耳环,有的手腕戴珠链,尤其是那些男挎长剑,女佩腰刀,更显藏族男女粗犷彪美,神采奕奕。

我由衷感叹:藏族服饰美哉!

亚东人的住房,一般都是藏式建筑,一栋栋藏家院落,像是别墅,分别散落在城乡各处。前面已经简单描述过亚东县城的建筑,故不多赘。现在,请跟我们一起去走访几家亚东普通百姓家庭,看看他们的住宅,应能感受他们现在过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啊。

那天在滨河路见过巴次之后,我就想采访这位慈祥的藏族老人。在下司马镇副镇长拉姆的热心安排下,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巴次家住在下司马镇后街一个单独的院落里。这个院子占地400平方米以上,院中搭建了一个长方形的玻璃温室,大概有50平方米,但温室并不是用来种植蔬菜的,而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花园里种植有月季花、玫瑰花、杜鹃花、兰花等几十种花草,有些我是叫不出名字的。各种花花绿绿、鲜鲜艳艳的花朵,竞赛开放,芬芳流香,像是显摆主人对于它们的精心浇灌,伺候梳理出娇艳的身姿。

我们走进巴次的家门,他正在花园里精心拾弄花草。他个子很高,至少有1.75米。老人相当精神,身体健康,热情好客,满脸流露出像鲜花盛开的快乐笑容。

在巴次的院落里,还有一个藏族妇女,是在他家帮忙的。

这天是由拉姆担任翻译。她上前向巴次老人讲明来意之后,老人脸似盛开了花办,热情乐意地把我们请进屋里。

主楼是一座一楼一顶的屋子,对面还有一栋平房。进屋一看,让我激动眼热,这是一个藏式风格,装修豪华大气。客厅气派,宽阔亮堂。摆放的家具,雕刻精美、图案吉祥,展示出主人的富贵与幸福。

在客厅的中央,挂着一张硕大的一组当今“领袖人物像”——他们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整个院子的房屋,崭新漂亮,整洁干净,清清爽爽,至少有700平面米。令我惊叹:这个家是富贵家庭。如在内地城市,房屋至少价值上千万。

巴次老人乐呵呵地领着我们,参观他家的房屋,嘴里一直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参观完主楼后,我们就坐在客厅里,拉起了家常。

拉姆是从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性格十分活泼,身上散发出藏族姑娘特有的乐观大方、充满活力的气色,两眼翻飞着智慧的光彩,翻译的内容,表达准确。

通过拉姆的翻译,我了解到这位藏族老人的大概人生经历——

巴次老人,是一个73岁的退休居委会主任,爱人已经去世了9年。爱人曾是哥哥的老婆,哥哥在25岁时就病逝了。哥哥去世后,由父母做主,叫他娶了嫂嫂为妻。他们家有7个儿女,3男4女。前两个女儿是哥哥亲生的。

巴次老人有6个子女是中共党员,只有大女儿没有入党。他家有4个子女上过大学,现有3个子女在拉萨工作。他的小女儿在县国土局上班,女婿也在亚东县工作,他们有1个女儿,平时就他们4人居住生活在一起。

大女儿拉巴卓玛,也住在下司马镇,一直经商做生意,现在街上开办了一家商店。

下司马镇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真正形成人居的规模,是英军侵略西藏时占据亚东。从此,这里的居民才逐渐多了起来。从这一点讲,亚东的居民,往往都是移民而来的,巴次家也是。

巴次的父母亲都是从外地逃难而来亚东的。父亲是从南木林县逃荒而来,母亲是从昌都一路逃难到亚东的。他们各自来到这里“讨生活”,相互认识之后就组成家庭,生活在一起。

从巴次记事起,他们家里很穷。那时下司马镇上驻有印军。这里开始通商后,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父亲夏天就跟着那些经商做生意的人,帮他们赶马帮运输货物去印度,往往一去就半月一月才回来;冬天,就在下司马镇上担任巡查。

妈妈平时就在亚东的驿站里,帮助印度人洗衣做饭,谋求生活。后来,他们家也开始同不丹人做生意,以物换物。

巴次在下司马镇上过四年学,到17岁时,同父亲一起赶马帮运送货物,到印度进行交易。那时的日子,真是苦啊,往往赶一天的马车,翻山越岭,饥寒交迫,累得走不动步,还吃不上一口饭,艰难地求生……

千年铁树开了花,西藏来了共产党,五星红旗在高原飘扬,亚东进驻了解放军。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解放军就叫他们上山开荒种地。从此,他们才有了自己的土地,开始奔向新的生活……

巴次老人指着自己的新居,眼含热泪说道:“我这辈子,听过许多龙王宫、人间仙境的美丽故事,而如今,在我有生之年能住上这么漂亮、舒适的新房,做梦都没有想到。”

走出巴次家,我们来到镇上,找到了他的大女儿拉巴卓玛开的商店。于是,我们就同她聊起来。她的汉语还能表达清楚。

拉巴卓玛说,她丈夫边巴顿珠是开车的,做边境贸易生意。每年开关后,她家就到印度边贸市场进货,运回下司马镇卖,也带我们这边的物资,到印度的边贸市场上进行交易。印度人很喜欢我们中国的床上用品,她家的生意一直很好,今天的生活很幸福。

拉巴卓玛兴奋自豪地说,她家在后街有三套住房,300多平方米。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生,现在拉萨工作。家里的房子住不完,就租了两套给别人住或做生意,一年净收几万元。

在下司马镇走访了解到,像拉巴卓玛这样有房屋或门面出租的家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年亚东的老百姓逐渐富裕起来,使他们有能力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也让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市场意识已经播种发芽,生根开花。

正在这时,有人进店买东西,我们不愿打扰拉巴卓玛的生意,准备起身告辞。

可这位热情的拉巴卓玛,好像意犹未尽,还没有表达完心里话,立即补充说道:“这两年来,政府出钱,修好了街道,还给每家每户经济补助,全部把房屋的外面,进行了统一的改造,把整个街上打扮得很漂亮。如今县城建设好了,环境美了,夜晚亮了,生活美了,人们幸福了。”

近年来,亚东县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特别是在下司马镇的灾后重建中,整合国家、上海援藏等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巨资,在保护老街特色的前提下,对老街整体进行了立面美化,人行道巷硬化,路灯安装亮化;对大街小巷全部实施路道改选,社区给排水管网改造,新修的亚东河两岸的滨江带园林绿化建设、美化亮化工程,使下司马镇旧貌换新颜,闪烁出时代的光辉。

关于亚东的城市建设,亚东县委书记舒成坤深刻见解地说:一个城市建设的特色,要有地域性、人文性、自然性、传承性。绝不要跟风雷同,更不要模仿复制。对于亚东的城镇建设来说,我们特别给力对亚东特色的保护与传承,我们的老街就是见证亚东历史人文的“活化石”,自然生态与现代舒适的“多情性”。

在建设开发修缮中,以亚东步行街为例,对沿街进行立面改造,每户提供5万元资金补助,实施整体“穿藏衣、戴毡帽”,修缮成喜马拉雅地区的“屋顶三角形”房子,保留了这里建筑文化的显著特色。

正因为如此,亚东的城镇建设,成了后藏的样板,迎来了日喀则市举办的“城市建设现场观摩大会”,获得了领导赞扬,与会嘉宾的首肯。更赢了得游人的垂青,旅客的青睐。

从下司马镇出发,沿着亚东河向南行驶。我们来到了亚东境内最南端的阿桑村,采访了一户依靠勤劳致富的农牧民家庭。这家共有4口人,丈夫米玛,妻子央珍,两个孩子。

过去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租用别人的房子。如今在政府的关怀资助下,他们新盖了这幢二楼一顶的楼房,大约200平方米,养有93头牦牛。

米玛夏天就到牧区的山上放牧,每过10来天下山回家一次,给家里送酥油和奶渣,也拿食物或蔬菜到放牧点;央珍平时就在家中,操持家务,也种土地,主要种植土豆、青稞,也种萝卜等蔬菜。

他们家的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大女儿23岁,已经从西藏农牧学院毕业,正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小女儿20岁,现在武汉读大二。

米玛夫妇靠养牦牛,采集林下资源,种植农作物,加上国家的各种补助,全年的收入至少在10万元以上。房屋宽敞,明亮整洁。在宽大的玻璃窗上,挂着崭新的窗帘,客厅铺着崭新的卡垫。

家里摆放着大电视机、冰箱、电动搅拌机等家用电器不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美美地。央珍脸上流淌出的幸福滋味,像她制作的酥油奶茶一样,味道香美。

我们想亲眼看看他们家产的酥油,女主人欣然答应了要求,起身向一个高大的柜子走去,打开柜子里装满的酥油块,估计每块有六七斤重。

我仔细看了这些酥油,果然名不虚传,酥油色泽如同新鲜蘑菇,飘荡着一股诱人的香味。

女主人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了她的小库房。库房的墙壁上挂满了方块形奶渣串,整齐地排列在墙上。这些奶渣颜色黄中带黑,与其他地方的奶渣色彩有别。她说,这种色彩的奶渣,拿到边贸市场上去交易,很受印度、不丹人的喜爱。因此,它成了这家对外交易的特色产品。

如果对以上几位亚东老百姓,他们讲述的幸福生活,也许有人认为是个例或少数,甚至猜测是“有意而为之”。那么,为了让你更加了解亚东,感受到亚东人今天的生活,我们就去一个整体的村庄,看看他们的居住条件,又是什么模样?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当我们的车子开到三岗新村前面的山头上时,我被一片宏伟壮观的“红色景象”惊艳了。激动地叫停师傅,下车观赏——

站在三岗新村正面山头的公路上,远远地看见那一栋栋排列整齐,一排排高矮一致的崭新房子,像一支部队站立在那个宽阔的场地上,排列成一队队方阵,规模宏伟,气派磅礴。我禁不住惊喜地感叹:这里哪是一个村庄,简直就是一座新型城镇。

那些房顶,统一盖的红色石棉瓦。栋栋房屋、家家户户的屋顶上,插着五星红旗,迎着山风,高高飘扬。在高原的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红色的光辉,向世人展示出生活幸福的光芒。

走进三岗新村,极具藏式风格的连体小别墅一幢挨着一幢,一条条整洁的水泥道路连接着每一户人家。从高处往下看,在青山绿水间,一排排漂亮整齐的新民居,红色亮眼的屋顶,发出夺目的光彩。

步入三岗新村,一条修缮一新的小河,沿着新村前面,叮叮咚咚一路歌唱,快快乐乐幸福流淌,仿佛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生活在这里的人,像它一样快乐幸福。

我们来到三岗新村采访,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上亚东乡乡长刘刚先生。他客气地对我们说:“乡党委书记格桑旺堆因为有事,委托我负责陪同你们采访。”

刘乡长是个“藏二代”,爸爸刘发胜,曾经是格尔木西藏汽车运输公司的职员,现已经退休。他是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毕业的,1999年毕业分配到下司马镇当公务员。2010年12月到上亚东乡任乡长至今。

问及三岗新村的建设,刘乡长首先从亚东遭遇那场地震开始讲起——

2011年9月,刘刚参加了日喀则市委党校举办的乡镇长培训班学习。学习期间,组织他们到山东潍坊市考察“大棚蔬菜实验基地”。18日那天,他给家人打电话,在电话里刚讲了两句话就断线了,再也打不通。随后,他看到中央电视台报道“印度发生6.8级地震,西藏亚东等地遭灾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刘刚当即向市委组织部请假获得批准,第二天赶赴济南机场,向机场工作员说明家乡遭遇地震的情况。在机场工作人员的积极帮助下,刘刚很快办好了乘机手续飞往成都。刘到了成都后,当天没有飞往拉萨的班机了,就乘坐了次日最早的飞机飞回拉萨,马不停蹄,直奔亚东。

快到亚东了,路上塌方被堵,车子不通,刘刚只能步行,一路艰涩,立即赶回亚东。

到了上亚东乡境内以后,刘刚看到的灾情,令他惨不忍睹,痛彻心扉,90%以上的房屋倒塌,满目疮痍,灾情相当严重。他来不及回家看一眼,立马投身参加了抗震救灾工作,组织群众转移,安置灾民……

亚东遭遇地震后,重新在这片沼泽地上选址,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国家投入资金近3亿元,对嘎林岗、如丙岗、岗古3个村进行整体搬迁,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的现代化小城镇——三岗新村。

三岗新村,从2012年5月开始建设,于2013年11月竣工。如今已经成了西藏新村建设的样板村。

刘刚先生从往事的回忆中回到了现实。他说:“整个新村里,建设了100余栋房屋,除了建好415套住房以外,还修建了广场、体育活动场、村委会办公用房等公共设施,也分布在其中。”

听了刘刚的简单介绍后,我们就走出乡政府,进入新村观赏。

走进这样现代化的三岗新村,感觉就像走进了城里干净整洁的社区一样。新村大院里街道四通八达,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户。往往在住家门前的道路上,停放着车子,有小轿车,有大货车,也有少数拖拉机。

漫步在新村的大院内,举目可见开办的商店,放眼看见饭馆茶房。住在这里的老百姓,许多人家都就地经商,这里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街市。

院内到处树木成林,绿草青青,花卉争艳,环境幽雅。不时有一些老人,带着小孩满脸喜庆,快乐玩耍,享受着暖阳的光辉,幸福的生活滋味。

陪同我们采访的刘刚先生介绍,三岗新村是亚东县结合小城镇建设和灾后重建,以高标准建起的现代化小城镇。如今三岗新村,已经入住。整个新村住房,分为两种户型,占地面积都是115平方米。

一种是平房,使用面积75平方米,而且,每家都有一个40平方米的入住花园;另一种是一楼一顶的建筑,使用面积150平方米,一楼照样有一个花园。

新村所有的房子修好后,进行了一般装修,安装好了水电。换句话说,分到房屋的群众,搬迁时“拎包进房”就能入住。

根据每家人口的多少,进行房屋分配。分到平房的群众,一分钱不交,就能入住;分到一楼一顶的住户,每户只出5万元,就能入住。

在刘刚乡长的领路下,我们参观了三岗新村的两户人家。先到的是一位藏族妇女仓决家参观。仓决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平时家里就只有她和老伴两人居住。

进入仓决家的院门,首先是一个40平方米的花园。花园种着花草。四月的西藏,还没有到花开的旺盛季节,可她家的种植的花卉,有的已经开花,像主人一样绽放出笑脸,迎接我们的参观。

这是一个平房,使用面积75平方米,大小四间屋。家里的装修、摆放虽然谈不上豪华,但看得出主人十分勤快,把屋子打理得整齐干净,家具摆放有序。

刘刚介绍说:“这家只有两人,就只能分配这个户型,分这种房屋是不用出钱的。这家没有进行重新装修,搬来就入住的。”

一走进屋里,女主人就热情地端上奶茶,拿出糖果招待我们。然后,开始同我们聊天。仓决能说汉语,但表达能力差。我们聊天时靠翻译帮助。

仓决说:“地震时,家里的房子全部毁掉了,当时感到无望。感谢政府的帮助,为灾民解决了吃住。今天,我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真是时来运转,以前就是做梦也不敢想,比从前我们当地贵族住的房子还要好。我要真心地说,感谢党委政府,感谢共产党。”

我们简单地参观了仓决家的情形,看到特别显眼的是在电视机的上方,端端正正挂着一幅习近平总书记的照片。照片是用黄金属架装饰的玻璃镜框,很是漂亮。镜框上挂着一条洁白的哈达。

刘刚对此现象说:“亚东的老百姓,家家都插五星红旗,户户都挂领袖像。他们是为了感谢国家政府带来的恩惠,感谢共产党的恩情。”

是的,我在亚东所到之处,所见之闻都是如此。这是边疆地区一种突出而又特殊的现象,是藏族老百姓为了感谢国家的帮助,共产党的恩情,一种由衷的具体做法,一种虔诚的表达方式。

看过了仓决家,我们又来到了藏族老人拉巴家。走进这家的院门,也有一个40平方米的室内花园。

这家是一楼一顶的大户型,使用面积150平方米,大小房屋7间。家里5口人。拉巴家崭新的木地板、现代化的厨具家电、装饰精美的藏式客厅、花香四溢的院落,这一切无不显示着这个新家的气派。

拉巴,是个从西藏奴隶社会过来的老人,今年已经90高龄,一直没有结过婚。他原是汝丙岗村人,他的姐姐出嫁时,随从来到姐姐家一同生活。后来姐姐、姐夫因病去世了,他就跟着外孙多吉一家人居住在一起。

拉巴虽然年高,但身体硬邦,耳聪目明,精神很好。通过翻译的介绍,老人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后,一直激动不停地对讲述着……

经过翻译的解说,明白了拉巴老人讲述的大概内容。他说,他从小父母去世早,同姐姐相依为命。他家是奴隶出生,在他几岁时就给奴隶主放牦牛,常常没有吃、没有穿的、睡的是牛棚。冬天寒冷的时候,就用干野草裹身。如遇主子一不高兴,就要挨骂遭打。

自从雪山上升起了五星红旗,大救星共产党把他们从苦海里拯救出来了。昔日做奴隶的苦人,从此,才过上了人的正常生活,真正成了社会的主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三岗新村。”拉巴老人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在旧西藏,像‘9﹒18’这样的大地震,我们肯定没有活路。”

如今国家政策好,大力支援西藏建设。今天,他们家住着漂亮的楼房,吃得好、穿得好、用不完,生活有滋有味,子孙们对他又很孝顺。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党和政府给他们创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时常告诉年轻人,一定要牢记共产党这个伟大的恩人。

在拉巴家时,他的外孙女倒上了醇香的青稞酒说:“这一碗酒,你们每人一定要喝,品尝我们自己酿造香甜的青稞酒。地震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我们才住进了漂亮的新房,让我们灾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居有上下两层,一共150平方米,四室两厅一厨,政府照顾我们灾区群众,当初只让我们出了5万块钱。”拉巴的外孙扎西介绍说,“新房很漂亮,也很舒适,有专门的厨房和卫生间,有线电视、网线、电话线一应俱全。”

住进了漂亮的新居,扎西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发家致富。他告诉我们,今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好好努力,扩大自己的苗圃,通过种植亚东木耳,发家致富。

住得舒适还要生活富足。刘刚向我介绍说,现在的三岗新村,仅仅是第一期建设。目前,正在配备银行、邮局、超市、医院等,方便村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除了这些公共服务外,县里还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亚东木耳种植基地、亚东鱼养殖基地、嘎林岗蔬菜基地、岗古天麻基地和藏香猪、藏鸡养殖基地,依托亚东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新村的居民增收致富。

听着刘刚的介绍,看着那迎风飞扬的国旗。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明天的三岗新村一定会更加美丽,山区居民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行走在三岗新村,我们处处感受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离开三岗村时,我忍不住从车窗向外回望。渐渐远离视线的那一片“红色光芒”,犹如天上西藏的彩虹,散落在边境线上,反射出童话般的美好世界……

说到出行,自然而然地想起当年战友们,从亚东回内地休假时,总结出的一句经典台词:“每一次休假,仿佛是进行一次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每一次都是对体力和毅力的严峻挑战!”

这是当年我在亚东时,对于亚东出行的幽默调侃,虽然有些夸张,但的确说明了那时在亚东出行的艰辛。

如今在亚东出行,交通已经十分便捷了。虽然没有内地的高速公路快速舒适。但从亚东到日喀则市、拉萨市,早已修好了柏油公路,一般只有两车道,路况很好。亚东每天都有来往拉萨的班车,到日喀则市,一天就有几趟班车往返,出行十分方便。

而当地人出行,许多都用私家汽车,车子高档,他们出行就更加方便快捷了。从重庆市大足县来亚东经商的樊利先生对我说:

“他们夫妇在亚东经商已经10多年了,以前每次回家过年,在路途中都十分艰难。如今每年春节,都要回到内地过年,与家人团聚。现在离开亚东时,我们就把私家车直接开到贡嘎机场,返回西藏时,才把车子开回亚东。”

在亚东期间,我每天都要外出或下乡采访,对于亚东出行,我有太深刻的认识。比如,从亚东到帕里镇,虽然只有50公里左右,但一直爬山,而且弯道太多,弯道太大,弯道太急。假若你是第一次开车,从这条路上经过,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心儿总是悬吊吊的。”

而每次为我开车的亚东师傅,他们都是技术一流,真正称得上“老师傅”,常常奔跑在“冰山雪线”上,何惧山高路险。他们往往把车子开得很快,如不是到处设有限速警示标志。他们一开心起来,嘴里哼唱着优美旋律的藏歌,驾驭着车子,好似天上的鸟,自由飞翔。

对此,我常常禁不住提醒师傅,注意安全驾驶。而他们总是呵呵一笑:“罗作家请放心,我保证做到安全行驶。”

我相信师傅。但心里总有一点阴影,以前在西藏工作时,常常看见车翻到几十米深的山沟沟里,车毁人亡的事见得太多了。

在世界屋脊的高原地区,大多数地方往往都缺水,带来许多生产生活的困难。而在亚东,除了有一条终年流淌不息的亚东河之处,其他地方的水利资源也非常丰富。他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潇洒,尽情欢歌。

不仅亚东县城用的是自来水,而且,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帕里镇,还有一些地处高山顶上的寺庙,远居的村庄、牧民也是用的自来水,享受水电送来的光明,结束了原始生活的方式。

亚东县充分利用水资源,早已开发建好了水电站,不仅能为县级机关、驻军部队、学校和附近老百姓,解决供电照明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部分燃料问题。亚东地区每户每月只要交60元钱,电炉可以随便使用,这就有效地抑制了以前砍伐森林当柴烧,破坏原始生态的行为。

这样的用水用电利益,在高原边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惊喜,它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甚至健康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和实惠。像亚东这样已经解决了全县境内绝大多数地方的用水用电问题,在西藏的县中屈指可数,无疑称得上是佼佼者。

亚东地处边境,与“三国”相交,历来对外交流密切,人来人往频繁。加之此地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很多,带来的信息广泛,影响了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他们喜欢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亚东人特别重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哪怕就是以前,他们宁可“砸锅卖铁”、借钱也要供孩子读书。

当地老百姓对教育很重视,他们虽然劳动力缺乏,但没有因此而影响青少年上学读书。亚东的青少年去日喀则、拉萨、内地上学的人不少。在亚东,可以这样说,他们很重视教育,文化程度很高,与内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城镇至少90%以上的藏族家庭,都有孩子上过大学。

格桑,家住亚东边境线的自然村,他和妻子都是边境农牧民,属于地道的农牧区家庭。他们生育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

在亚东,像格桑家有两子女,甚至三个子女的家庭中,全部考上大学的,也不在少数,并非稀罕。而且,很多家庭的孩子,都考上了公务员。

亚东县委、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工作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全县范围有各级各类学校21所,中学1所,小学7所,县幼儿园1所,小学附属幼儿园6所,村幼儿园7所。而且,全部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全县教职工约200人。

亚东的医疗卫生事业也相当发达,各级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大力发展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藏医药事业。经常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大大地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自觉意识,竭力抓好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努力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市。

特别是县卫生医疗服务中心,在开展防病治病的同时,经常指导全县卫生医疗机构的业务能力提升,开展对镇乡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组织“组团式”医疗援藏人员下乡,为边境农牧区的群众看病治病,让全县各族群众享受到更高更好的医疗服务水平,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和欢迎。

当地人讲卫生,爱干净,喜欢洗澡,这也是亚东有别于其他藏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在有的农牧区,他们洗澡的方式很特别,用石头打制的大石盆,先把冷水盛在石盆内,然后把烧得滚烫的鹅卵石放进盆中,将盆中的冷水升温烧热后洗澡。据说这种民俗传统的洗澡方式,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边境城镇,对于内地人来说是神秘好奇的,具有诱惑魅力的。是的,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边陲亚东人,他们享受到这里得天独厚的恩赐,大自然的光泽,生活在这座古朴而文明、传统又现代、浪漫又多情的边城,是何等的幸福啊。就像亚东河水一样,整天欢声不息,快乐流淌,幸福奔腾……

进入边城亚东,步入藏家村庄,寻访百姓家庭,想把最真实的生活,最丰富的体验,最深情的感动,最快乐的心境传播出去,让我们一同感受这里的美好、体味这里的快活,分享这里的幸福。可惜我笔耕无力,难以抒写呈现。那就用亚东县县长扎西次仁颇有感触的话语,结束这一节吧。

今日的亚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民群众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沐浴到了党的雨露阳光,享受到了祖国的恩泽温暖。作为一个地方的行政领导,我由衷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