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多舛少爷带爱奔向革命路
命运多舛八岁母去世,离家外出求学三年整;父亲开办盐井遭不幸,回家守孝三年苦读书;幸福牵手坤俞成伉俪,带爱伴学洪流搏潮头……
郑家少爷命运多舛
张静宜从李家看病开药回家后,连续吃了10多天的药也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抱病在床。令郑廷钦看着爱妻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忧心忡忡,心疼如锯齿拉身体。自己又赛马受伤在身,无力帮助妻子排除病疼,用钱治病也无济于事。在一个寒冬的夜晚里,她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令郑佑之哭天喊娘,也没有把娘亲喊醒。
1899年,郑佑之才8岁。母亲患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童年失母,令佑之从此失去了亲爱的母亲。小小的他,跪拜在母亲的灵堂前万分悲痛,望天哭问:
“老天爷啊,你咋不睁大眼睛,保佑我仁慈善良的母亲长命百岁啊!老天爷啊,你就发发慈悲,把我亲亲的母亲召唤回人间……”
二哥悲痛哭妈,三弟伯衡、四弟瑞符也惨叫泪洒父亲胸怀。
郑廷钦在悲伤之中,把亡妻厚葬之后,再也没有精力外出打理生意,整天在家陪着3个未成年的儿子发愁,日日生活在痛失爱妻的煎熬之中……
大约过去了100多天的痛苦时光,为了照顾年幼的儿子,在亲友们的撮合下,郑廷钦续娶了自贡自流井王氏之女为继室。
王氏是位黄花闺女,一年之后她又生下儿子,取名郑自相(蔺如)。王氏带着年幼的儿子,自是天天喜爱。然而,怕别人说她是后娘,把前娘的儿子管紧了,招来闲言琐语,就对张静宜的3个儿子用心较少,不爱管教,几乎对他们采取放任自流。
郑佑之渐渐大了,也是三兄弟中最懂事的一个。他觉得后母只顾疼爱亲生的六弟,对他们兄弟照应少,感情上很难与后妈亲近。
郑佑之那时除跟着陈先生读私塾外,不再每天纠缠父亲玩闹了,经常领着弟弟在郑家庄园玩耍。当然,他毕竟才8岁,更喜欢比他大的孩童一起玩乐。在课余之时,他最爱同佃户家的孩子唐大兴等山里娃一起,满山飞跑,寻找童年的乐趣……
那年冬天,郑佑之跟着唐大兴到唐家玩时,看见唐家的几个孩子光着脚板,身上穿的衣衫全是烂襟襟,连肉也未遮住,个个冷得牙齿格格颤抖。看到此情此景,他立即跑出唐家,回到自己的屋里,挑选了几件自己或弟弟们穿剩无用的衣物,抱在怀里就跑去唐家,送给了唐大兴的弟妹们使用。
“二少爷,你真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你把家里的棉衣棉裤拿来送我们的孩子穿,你后妈知道吗?她会怎么想啊?”唐妈妈从郑佑之手里接过衣物,一面为孩子穿衣,一面说。
“唐大婶,你莫担心我的,这是我们自己不用的,拿给他们穿起,可以暖和身体。”
年关到了,郑家庄园正热火朝天地熬糖煮酒、杀猪宰羊、裁缝新衣,喜迎过年。那天,郑佑之又去唐大兴家耍。他看到唐家冷冷清清,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东西来过年,不解地问:“唐大兴,快过年了,你家咋个还不杀猪过年呢?”
“二少爷,你有所不知,今年天干,交了你家的租谷后,连过年米都没有了,还杀得起猪来过年?”唐大兴说话时,用手扯了几下自己的小耳朵,他比佑之大1岁。
郑佑之这才发现唐家人锅里煮的是红苕汤,里面一颗米也没有。他一转身跑回家,抓起一个麻袋,在装米的大桶里装上半袋子米,就准备跟唐家送去。当他看见家里挂满一排新鲜猪肉时,就伸手取了一块,扔进麻袋里,迅速扛着米袋子向唐走去。
第二天,王氏知道这件事后,对郑佑之狠狠地痛骂了一顿,说他吃里爬外,是个败家子。
郑佑之不服气,顶了后妈几句:“我们家靠别人种田种地,交粮交租,有饭吃、有肉吃。而佃户人家在过年时,却连米饭都吃不起,送一点给唐家,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郑廷钦听见他们两个在吵嘴,就从房里一跛一拐地走了出来:“大过年的,你们俩娘母闹啥子,别人听了要说闲话的。”
王氏看见老爷出来了,她就对丈夫说:“你儿子偷了咱家的米和肉,送给了唐佃户家,我说他两句,他就给我顶嘴。这孩子长大了,我是管不了了,你就自己好好地管教吧。”
“我不是偷,我是拿!”郑佑之听见后妈同父亲对话,他站在坝子里高喊一声,怕父亲责怪就跑出了大门。
看着儿子的背景,听了佑之的反驳,郑廷钦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和颜悦色地对妻子说:“我看他拿点东西送他的好朋友过年,说明这孩子心善,懂得对下人好,自然今后对你这个后娘更好。”
“你说得好唷。可是,佑之不同我亲近,我也管不好他。他的事以后我就少开腔,以免他觉得我这个后妈待他不好。”
“管还是要管的,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说话的语气。”
每当郑佑之与后妈发生矛盾时,郑廷钦从内心上讲,他是护着儿子的。可对王氏,他尽量从中调和,希望一家人每天都过着和睦相处的日子。
郑佑之渐渐地,同后母的感情更加疏远,常常采取“惹不起就躲得开”的战略战术,跑到山乡放野去了……
郑廷钦自从赛马受伤之后,又出不了家门做生意。因而,他的生意渐渐下滑,常常有些惆怅失落,情绪也随着生意徐徐下滑。不但腿脚走路不灵光身体也不如以前健壮。
虽然家有家财万贯,但坐吃山空的理论,他有深刻理解。为了家业,他仍然准备带病坚持打理生意,让郑家庄园的人气恢复,不能因“马克象”,让风水宝地的旺气从他手中慢慢散发退热。
郑佑之在家中的私塾读了几年,早已学完私塾课程。并读完家藏各类书籍上百册,通晓很多诗文,被当地人誉为“小秀才”。陈先生就觉得这个弟子再跟着他读书,也许会误人子弟。一天,他就向郑三爷讲:“佑之的私学基础已经打牢了,依我看应该送他到新式学堂,去学习新的知识。”
“这些年来,感谢陈先生费心啦,教了我的几个孩子读书。对于佑之,我也正盘算让他到外面去读新学。他外公那里就设有新学堂,我就同岳父商量,看去他们那里上学可否?”
“我知道张氏家族办的新学堂不错,送佑之去那里读书,我看是个好法子。”
张荣山知道女婿想把外孙送到荣县读书时,他立即就同意了。而且,张老爷也知道外孙与后母的关系合得不融洽。让外孙到这里来读书,不但可以学到新学知识,让他成才,还可以缓和他同后妈的纠葛。
1900年,郑佑之9岁时,由父亲等人带着行囊,亲自送佑之到荣县张氏家族办的新式小学——五显庙小学读书。因为郑廷钦自从被人传说“养马克象”后,在画象嘴就再不养马了,出门也不骑马了。
送二儿子去荣县上学那天,郑廷钦是赛马受伤之后,第一次出远门。儿子像一只从笼中放出的鸟儿,一路心花怒放地走在前面。父亲紧跟着儿子,吃力地迈着伤腿,总是跟不上。走到一个大石滩时,佑之问父亲累不累,我们休息一会儿再走。
“要得。”于是,他们就坐在石滩上休息了。郑廷钦拿出烟袋抽起烟。挑行李的佣人也跟着抽起了烟。烟雾在他们的身边盘旋。郑佑之痴痴地看着从他们口中飞散的烟雾,一圈一圈地搅和在一起,让他觉得人世间的关系,也像这烟雾缠绕,理也理不清……
“佑之,你到了新学堂,去外公那里读书,要给我争口气哈,将来我们郑家还要靠你发扬光大,光宗耀祖。”郑廷钦连续抽了几口烟后,他就对坐在身边的儿子吩咐。
“要得。父亲你请放心,我喜欢读书,一定听老师的话,听大人的话。”
“我有空会常到那里去看你的。”
“你来时,记得把伯衡、瑞符他们也带来哈。”
“行!”
郑佑之进入五显庙小学读书后,对新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学习认真,努力钻研,文化水平增长很快,特别是在科学知识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他在这所学校上完了3年的初小课程,而且所学功课门门优异。
开盐井父遭不幸回家守孝3年
1902年,郑廷钦的腰伤腿伤基本痊愈了,他就重出江湖,把家底统统翻了出来,到自贡自流井,准备重新大干一场——开凿盐井。这时,他把佑之从荣县接到自贡,送入王氏宗族创办的珍珠寺私立小学读书。
郑廷钦在开凿盐井时,没有精心预算好,没有得到科学论证时,就盲目投入巨资开工。工程一开,需要注入资金源源不断,眼看自己投入的资金断裂,没有办法,他就四处借款,找人合伙投资,才使开凿盐井得以继续施工。
自贡是出名的盐城,据说任何地方挖开就能找到盐矿。郑廷钦在自流井投入巨资开凿盐井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终于把盐井造好了,却流不出制盐的水……
面对付出的辛劳血汗,倾家金钱,还借债巨额,却换成了一个空空的井、深深的大黑洞,连泡影也没有捞起来。把投入的巨资全部倒进了废井的泥土里,被深深的黑洞全部吞没,给郑廷钦带来了人生最大的打击。
郑廷钦开凿盐井宣布失败时,当时一些投资入伙,筹资借款的债主,纷纷找到郑廷钦赔偿还债。郑老板又是一个诚信经商之人,只能回家变卖田产还债……
开凿盐井遭到惨痛失败后,彻底把郑廷钦打垮了,倒在病床上,比当年赛马受伤沉痛十倍。从此,他一蹶不振,患了心病身病,整天抑郁成疾,不出庄园的大门。
1905年,年仅14岁的郑佑之,闻讯父亲生了病重,遂停学返家,担负起帮助照料父亲的责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古话当真从天而降,正好砸在了郑佑之的头上,砸得他撕心裂肺,悲伤痛哭:1905年春天,郑廷钦抛下王氏和4个未成年儿子,撒手去了西天,到九泉之下找结发妻子张静宜……
父亲遭遇不幸去世之后。按照当地习俗,郑佑之就回家守孝3年,只好放弃在外的求学时光。在家守孝的时光中,为了不荒废学业,不仅自学,而且还到本乡陈家寺继续读书。
1907年夏天,16岁的郑佑之在家守孝3年期满,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宜宾县最好的县立中区高级小学。他告别后妈、3个弟弟,来到清朝末年宜宾最有名的翠屏书院读书。
那时的书院,是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据资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是唐玄宗在东都洛阳开办的第一个丽正书院。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我国的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翠屏书院,位于宜宾城区翠屏山腰。据《宜宾县志》记载,本着“味先贤之言,求先贤之道,处则饬之身而行之家,出则推之国而达之天下,无愧先贤”的办学宗旨。
翠屏书院是一进三幢的砖木结构建筑,配上小青瓦屋顶,显得古典精致书院四角,以砖墙环绕,形成一个四合院布局。这个书院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有致,体现了当时教学讲学、祭祀、藏书的三大主要功能。
翠屏书院环境古幽,清雅静谧,古色古香的建筑散发着典雅书香气息。书院门前,东西分列钟亭、鼓亭,在清代时,每当暮色临近,钟声敲响,回荡山谷,苍劲悠远,是明清时期四川南部地区书院建筑的典型代表。使人遐想联翩,曾被誉为宜宾八景之一,称为“翠屏晚钟”。
翠屏书院是宜宾有史可据的最早、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后又经多次建设修葺。1849年叙府知府许道凡,捐资为翠屏书院增建房舍20余间,以建房余银670两生息补充经费,又将义学田产划归书院。当时的宜宾县令朱琦捐银1000两,加原有息银为翠屏书院共购置田产房屋3处。
1901年改为尚志学堂,后又改为叙州府中学堂。
郑佑之在翠屏书院,每天能安心读书,孜孜不倦地畅游在学海里。
1908年,17岁的郑佑之在翠屏书院读书一年,又以优秀的成绩,提前小学毕业,考入宜宾最好的中学——叙府联中读初中。这所学校的教员,大都是由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他们具有新知识的名儒,又有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热情。他们在学生中倡导民主思想,宣传反帝爱国运动,鼓动青年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郑佑之进入叙府联中读书时,这是一所开门办学的新型学校。在郑佑之的班上,有同学江绍辅等37人,他们在一起不只是求学,而且学校经常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学以致用,让他开阔了眼界,视野放在社会上。
教郑佑之他们的国文教员赵秋潭老先生,就是一位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爱国人士。他在一次上作文课时,出了《论才》为题,要求学生即席作文。
郑佑之稍思片刻,立即伏案提笔《论才》——
才,众所周知是指一个人的学识能力:如才能、口才、干才、将才。历史上的人才不胜枚举……什么样的人算人才?我认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思想转化为行为的人,且首先能做到自食其力,又能影响带动别人,为他人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当今时代,已经是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孙中山先生发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号召,率领革命军举起反清反帝大旗,点燃华夏民族前进的灯塔……而我们青年学生,就要成为革命斗争的人才干才……
郑佑之把作文写好后,交给了赵秋潭老师。赵老师阅读了这篇作文后,兴奋激越,倍感郑佑之这个年轻学生,思想敏锐,眼界高远。赵老师判定郑佑之是个人才,是一个时代需要的人才!
当第二天赵老师来上课时,首先把郑佑之的文章在课堂上念给同学们听。然后他讲:佑之同学的《论才》,有别于其他学生的“之乎也者”,惯用八股文来叙述。而这篇文章精练、构思精巧、语言精辟,特别是论“人才”的观点新颖、立意深刻。并紧紧结合时事,痛击时弊,歌颂那些积极投身反帝反清的人士,号召培养救国救民于水火的人,给“人才”以全新的诠释。
然后,赵老师在课堂上请同学们开展讨论:什么是人才?今天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国家的人才?学生们讨论激烈,各抒己见……从此,在叙府联中,人人都知道有个人才叫郑佑之。
在宜宾叙府联中读书时,郑佑之他们就接受了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反清救国政治纲领。并与进步老师、同学们一起经常参加支持宜宾同盟会员领导的革命活动……
牵手坤俞有爱伴学路
1910年放暑假,郑佑之放假回到画象嘴,后母王氏一天同佑之讲:“佑之,这几年你在宜宾上学,花了不少钱,现今你也读了不少书。你是知道的父亲病故后家业落败,还差了很多债务没有还清,是我们全家人省吃俭用,才勉强盘你上学的。你现在已经不小了,干脆不读书了,回家帮助家里,盘好3个未成年的弟弟。”
听了后妈的话之后,郑佑之心中也明白她这些年当家的苦处,但不管怎样说,他也要坚持完成学业,就向后妈说:“母亲,书我是要继续读的,我必须要完成初中学业。家里钱紧,我就节约用,我还可以请长辈帮助我解决上学的一些费用。”
“母亲不想让你外出读书,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你父亲在闭眼睛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一定要尽早把你的婚完了。’现在你19岁了,已经成了一个大男人,不要整天只想着在外面读书,现在你应该成家立业了,早日把李家大小姐娶过门,这样也才让你父母在九泉之下安息……”
“母亲的心意我懂。但我现在的学业半途而废,没有完成学业就结婚,我坚决不同意。”
“你这孩子咋就不听长辈的话。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是管不了你,那就请你家长辈来教你。”王氏自以为对佑之的关心,他不领情又听不进话。她一生气带着老六,去了同族大哥郑富安家,请求大哥出面,劝劝佑之。
郑富安就出面召集郑家同族兄弟,来到郑佑之家,由大伯主持正式开个家庭协调会,研究如何解决郑佑之的问题。
郑富安首先叫王氏先讲。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并请在座的各位,好好劝劝佑之。
王氏讲完之后,郑佑之就在长辈面前,陈述了自己想继续读书,暂不结婚的理由。
在座的郑家人,也纷纷发表了看法,各说各有理,各讲各的话,甚至还有人提议王氏干脆把家分了,让他们各自奔前程……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听了大家的话后,郑富安说:“大家同心协力,资助佑之继续在宜宾读书吧。现在就让他放弃学业,真是太可惜了。至于佑之的婚姻大事,再过些时候完婚,也不耽误什么的。”
最后,在郑富安的主张调停之下,大多数人支持郑佑之继续读书,王氏也才勉强答应佑之继续求学。
1910年冬,当郑佑之从宜宾放寒假回到画象嘴后,后母再向他提出完婚大事,并找来同族长辈劝说。大家都叫郑佑之利用这次假期把李家大小姐娶进门,把婚结了,一可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二可帮助郑家打理家务;三则同意让他结婚后继续去宜宾读书。
在这种情况之下,郑佑之才答应完婚。随即,由郑富安、王氏,带上郑佑之到伯阳嘴,正式向李家提出为儿女完婚的喜事。
李鸿绪对于郑家这些年来发生的变故了如指掌。虽然郑家败落,但他们对未来的女婿郑佑之,看得清清楚楚。他喜欢佑之的人品,爱他一心求学上进,更爱他的才华横溢。李先生相信佑之今后一定能有出息,重新光大郑家,那是指日可待。
蓝明富更喜欢长得高大帅气的未来女婿,她对郑佑之相当喜欢。特别是大闺女坤俞,从小就同佑之感情盛好,两情相悦,把心交到了佑之的身上。今天,终于盼来了郑家人说婚事。李家人满心欢喜,爽快答应。
征得李家同意后,王氏就以母亲身份做主,请人看好了黄道吉日——1911年正月初八。于后,她积极张罗,为郑家娶第一个儿媳妇忙碌开来……
正月初八的太阳,暖烘烘地爬上了当顶的天空,一顶8人抬的大花桥,一闪一闪地进入人们的视线,随后跟着一路不算太长的送亲队伍,正向画象嘴欢欢喜喜地走来。
观看热闹的人们,长长地排在画象嘴的朝门外,喜迎新娘进门。站在画象嘴朝门口的郑富安高声大喊:“放喜炮,迎新人!”
顿时,从画象嘴燃放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向人们报喜:郑佑之、李坤俞这对新人,从此结为夫妻。
大红花轿抬进了画象嘴。郑佑之满脸红光地走在大花桥的后面。充当新郎伴郎的唐大兴,满脸笑开了花,好像是他结婚一样欢天喜地。
当大花桥抬进画象嘴宽阔的院坝时,唐大兴高声大喊:“佑之,把新娘子抱出来,让我们沾喜气!”
郑佑之就把李坤俞抱进怀中。新娘头顶红盖头,幸福地依偎在新郎的怀抱。
婚礼现场,王氏穿着一件大红棉袄,满脸喜色地坐在婚礼的主台上。新郎新娘站在铺着一块红地毡上。郑福安主持婚礼:
“一拜天地,苍天为证:郑佑之、李坤俞天造一双,地配一对,从此结为夫妻。”郑佑之带着李坤俞,向老天鞠躬。
唐大兴带头鼓掌。婚礼现场,爆发出喜气热烈的掌声、高声欢乐的笑声,一齐飞出了画象嘴,回荡在天空。
“二拜高堂,感谢抚养之恩,永远孝敬老人。”新郎新娘面向后妈鞠躬。
“三,夫妻对拜,夫妻恩爱,早生贵子,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新郎新娘面对面幸福地互相鞠躬。
结婚礼拜仪式结束后,郑佑之就牵着李坤俞的手,进入了幸福的洞房……
那天的婚礼,按郑佑之的要求办得简洁。只请人郑家同族、李家送亲客人,加上郑佑之的外公家人,王氏家人,总共摆了9桌婚宴喜酒。
一天,郑佑之同新婚妻子在郑家庄园里赏梅时,他突然来了灵感,借《红梅》为题,赞妻诗一首:
东风为汝洗铅华,又点胭脂学画家。
似笑绛桃无骨骼,却怜红杏少横斜。
新妆照水窥明镜,薄醉当春斗绮霞。
蜂蝶未知芳信草,清高到底是梅花。
随后,郑佑之还写了几首“内人出阁时姊妹之离绪”的词——
在昔龃龉嫌聚久,偏今离异触愁多。
柔肠翻是香烟织,缕缕相思结一坨。
岂为于归次及哉,为渠多病自徘徊。
是红是黑凭天去,珍重明朝早转来。
在昔分离原与姊,今朝别妹更添愁。
最怜弱妹娇痴甚,照样拖裙叫破喉。
历年什物赖收罗,此目分离意若何。
一样爹娘齐坠泪,独渠赢得哭声多。
大婚喜事办完之后,郑佑之没有沉浸在蜜月之中,他将继续去宜宾读书新婚妻子同新婚丈夫甜蜜相守10天后,她知道丈夫的心思,温情地对他说:“佑之,马上就要开学了,我虽然舍不得你离开我,但为了你的前程,为了你的理想,为了我们今后幸福的生活,你就走吧。”
郑佑之轻轻地把妻子揽在怀中:“谢谢你的理解与大度。坤俞我走了以后,家里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同母亲、兄弟们相处。”
“佑之,你放心地走吧,我会按你的要求做的。”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但我们都还很年轻,一个人不能仅仅守着小家庭过日子,特别是作为一个男人,要干的事还有许多。因此,为了我们今后的幸福生活,我不得不继续外出去完成学业。”讲到这里时,郑佑之心中就像煮沸的开水,一股股热浪涌向眼眶,男人的泪水洒在了娇妻的胸怀。
李坤俞也向丈夫倾洒心雨。郑佑之率性一把搂紧了妻子,以阻止将要分别的惆怅。她像一只温顺的兔子,乖乖地入住丈夫宽厚的胸膛。
正月19那天,郑佑之背着爱情行囊,向站在画象嘴的爱妻挥手告别,带着妻子的爱迈向求学之路。
郑佑之走出了画象嘴,身影渐渐地离开了泪眼模糊的李坤俞。她还深情地目送丈夫远走的背景。
“二嫂,二哥已经走了,我们回家吧。你不要悲泪了,以后我们兄弟陪你玩就是。”郑瑞符懂事地对二嫂说。
到了宜宾之后,郑佑之立即给妻子坤俞写了一封信,还抄摘了古人的诗,借以表达思乡的心情: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塘。
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扬花只片时。
惆怅深闺独归客,绕莺啼断落花枝。
嘱咐花香莫过墙,隔墙人正绣鸳鸯。
闻香定要停针线,绣不成双不寄将。
花飞一片减春光,恰逐春风送夕阳。
莫放珠帘遮燕子,好教含泥上雕梁。
革命洪流立潮头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广大工农群众、青年学生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洪流,像决堤大江,汹涌澎湃,滚滚浪涛,冲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郑佑之虽然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他面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贪官污吏压榨民众,地主阶级盘剥农民等等黑暗现象深恶痛绝。特别是对帝国主义的豪强欺凌,义愤填膺,早就萌生了爱国爱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思想。
当辛亥革命的浪涛很快就在宜宾掀起,正在宜宾读书的郑佑之,同其他革命志士、进步同学一起,参加反清的革命行动。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同盟会领导人决定把革命的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推动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大联合。
5月,清朝政府借铁路国有为名,将已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修筑铁路的筑路权,出卖给外国银行财团,激怒了数省民众,反清浪潮波及全国。四川人民首举反清大旗,掀起了大规模的爱国保路运动。各州、县、街、乡、镇都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参加人数达十万之多。
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宜宾各县已成立了保路同志军。郑佑之所在学校叙府联中的全体师生,在同盟会的领导下,纷纷集会演说,散发传单,并组织声援。一时间,宜宾掀起了一股波浪滔天的反清怒潮。
同宜宾边界相连的荣县起义军,在吴玉章的领导下,于9月攻占荣县,通电全国宣布独立。这时,郑佑之也为燃烧起来的革命怒火所吸引,立即离开学校加入了革命斗争的行列,在宜宾北路一带乡镇、荣县五宝镇等地方四处奔波,大声疾呼爱国保路,为创建民国,推翻清廷的反动统治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郑佑之参加了叙州同志军,与革命同志一起会师犍为,支援成都,打败了赵尔丰派来镇压同志军的清军。他就写了一副歌颂四川保路斗争的对联:
昔年倡争路风潮,赖先生尽力维持,民国肇成君有力;
今后谋求再深造,求学成投身教育,以提高文化愿望。
夏天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预示着全国革命风暴的到来。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统治者的武力减弱,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革命军就爆发了武昌起义,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
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全国,全世界为之震动。郑佑之与同学们立即组织上街游行,庆祝胜利。他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带头振臂高呼:
“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打倒帝国主义!”……
武昌起义枪声一停,湖北军政府在武昌宣告成立。由于原来的起义领袖被捕、被杀、受伤或逃匿,群龙无首,加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才能号召组织政府,于是拥戴新军统领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推举湖北谘议局议长、立宪派首领汤化龙为总参议。
黎元洪料想革命不会成功,推托不肯上任。革命党人便组织谋略处,担负军政府的领导责任。五天以后,黎元洪眼见清王朝大势已去,才宣誓就职。他上台后,谋略处即被撤销,军政府被改组,立宪派分子及反动官绅纷纷挤进革命政府。革命党人虽然与之进行反复斗争,终究未能扭转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立宪党人控制湖北军政府的局面。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又公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在中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大震恐。帝国主义各国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宣布“严守中立”。同时,又派军舰集结武汉江面,做好武装干涉的准备。清廷则于10月12日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南下进攻革命军,再度起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委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袁世凯想趁机攫取更大更高的权位,以“足疾未痊”为理由假意拒绝出任,直到清廷委他为钦差大臣,给他统率水陆各军大权,他才“出山”南下,在汉阳、汉口打响了战争。
湖北革命军民奋起保卫武汉,群众踊跃参军,几天之内,军政府扩军达四万人。新兵奋勇投入战斗,工农手持刀矛助战,大败清军于刘家庙,首战告捷,汉口全市张灯结彩庆祝胜利。
这时袁世凯命第一军冯国璋部反攻,刘家庙很快复陷敌手,革命军又退大智门。清军纵火劫市,大火延烧三天三夜,汉口繁华之区化为焦土,到处成为废墟。
汉口失陷后,由上海赶来武昌不久的同盟会领袖黄兴受命为战时总司令,率部偷渡汉水,反攻汉口未克,退守汉阳。清军进攻汉阳,黄兴率革命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汉阳又告陷落。历时一个多月的武昌起义结束,形成革命军与清军隔江对峙的态势。
武汉地区的战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义形成的革命态势是反动力量无法扭转的。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发起全面进攻,武昌起义终究导致了中国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
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宜宾后,郑佑之又同革命党人一道,同地方反动当局作不懈的斗争。迫使叙州府在革命势力的强大压力下,于12月5日宣布独立,建立了拥护民国的川南军政府。
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创立,推选刚刚返国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表明中华民国政府设立,完全是为了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管理国家,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应该属于全体国民。
武昌起义代表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同盟会本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再迁南京。中国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之后开始出现分裂,有一些人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孙提出的平均地权更加反对章炳麟、黎元洪等组建共和党,使中国同盟会四分五裂了,南京临时政府的9个成员中,只有3个是中国同盟会成员。
郑佑之目睹辛亥革命虽然已把清廷推翻,民国建成,但革命的基本任务并没有完成现实。特别是袁世凯篡夺总统权位后,很快就暴露出他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新代理人的丑恶面目。
中华民国成立后,郑佑之原以为从此可以进入太平盛世,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可是,时间过去一年了,国家大权仍然掌握在军阀、官僚和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手里,国内政治并无多大变化。一些有治国理政的人才横遭迫害。连孙中山也遭到顽固派、立宪派的挟持,大权旁落,不得不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郑佑之为此愤愤不平,忧国忧民之心油然而生,提笔写了一首《春草》诗——
几经铲割根难尽,欲下犁锄土又坚。
况是春风常拂挞,任教深造总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