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论与决策那些事儿:一本正经的非理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钱泵,打破偏好的传递性

理性人假设下的偏好具有传递性。什么是传递性呢?它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喜欢X超过Y,喜欢Y胜于Z,那么当X和Z放到那个人到面前,他更喜欢X。

比如你去买房,X代表120平方米,Y代表100平方米,Z代表70平方米,假如在120平方米与100平方米的房子中,你喜欢120平方米的,而在100平方米与70平方米的房子中,你喜欢100平方米的,显然,在120平方米与70平方米的房子中,你应该喜欢120平方米的。一个人要保持理性,传递性必不可少。

如果上述案例的客观维度不是那么明显,并且考虑时点因素,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假设有一个人,在时点1更喜欢A而不是B,在时点2更喜欢B而不是C,在时点3更喜欢C而不是A,即注1

注1 符号“”不同于“>”,前者表示偏好关系中的“严格偏好”,后者表示数值关系中的“大于”。

时点1:AB

时点2:BC

时点3:CA

传统经济学认为,上述偏好就不是理性的。任何表现出上面所描述的偏好的人,都将成为损失其全部财富的受害者。让我们来看看这种情况下钱泵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时点1:假设A代表房屋H1,B代表房屋H2,面积上H1要比H2大很多。如果以面积作为购房的参考依据,则一个人更喜欢面积大的房子。他更喜欢房屋H1,并为房屋H1支付了定金M1

时点2:假设C代表房屋H3,H3的出现,让这个人意识到面积并不是购买房屋的唯一因素,还要考虑房屋周边的环境。他觉得尽管H2的面积小,但是环境最好,并为房屋H2支付了定金M2

时点3:经过仔细的考量,这个人认为还是要选择H3,尽管它的面积最小,周边环境相对而言也并不是很好,但是无论是自己上班还是小孩教育,H3都是无可挑剔的。因此,他又为房屋H3支付了定金M3

时点4:最后,这个人还是认为没有什么比房子的面积更加重要,他的偏好又回到了H1上……


这个循环可以周而复始下去,但是需要不断支付定金,这就是所谓的钱泵(Money Pump)现象。

上述行为是否合理?每一个时点,人们都认为他们做出了当时最“理性”的行为。但是,传统经济学不会考虑不同时点偏好的改变。也就是说,你如果偏好房屋H1,你这辈子就不会考虑房屋H2和房屋H3了,这就是一种偏好的稳定性。

发生钱泵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存在聚焦效应的认知偏见。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区别两个选择的某一个特征上,而不是评估所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