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不做“独裁专制”的妈妈
妈妈在客厅大声呵斥六岁的儿子:“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叫你不要捣乱,你偏捣乱!弄坏了人家的东西,怎么办?你真是个小糊涂虫!”孩子被吓哭了,妈妈大声命令:“不许哭!你不好好反省,还好意思哭!”
这样的情景经常在一些家庭上演。这位妈妈向孩子灌输责任意识并没有错,但她蛮横霸道、出言无状的方式,只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孩子在价值观和性格成型之前,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孩子最终成为怎样的人,取决于环境的好坏。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但许多父母并不知道,我们自身,我们的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绘了教育环境和儿童行为的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提高自己的身价;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儿童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儿童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
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是父母高高在上,以君主管理臣民的方式管理孩子。管束、制约和教条是家庭教育的主题。父母最关心的是实际效果,而不是对孩子情感的关怀,这只能培养出独断的“小皇帝”或软弱的“奴才”。在今天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要培养自尊自爱、平等博爱的孩子,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平等开放的成长环境。
那么,妈妈该如何做才算是尊重孩子呢?
1.为孩子营造畅所欲言的家庭氛围
传统型的家庭教育讲究“大人说话小孩听”的规则,大人或者谈论自己的话题,或者对小孩耳提面命,而小孩儿很少有机会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意掩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于是两代人之间就出现了“代沟”,妈妈根本不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一个在缺乏温情和交流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回想过去的遗憾,这样写道:“我从小依赖妈妈,但是又怕妈妈;我很想走进妈妈的心,但是又很难走进妈妈的心;我很想和妈妈平等交流,但是又很难和妈妈平等交流;我很想和妈妈和睦相处,但事实上我们之间总是相互折磨。家庭教育中的硬暴力和软暴力对我的身心伤害还是很大的。”这段话中的描述其实正是很多孩子面临的状况。
有的妈妈虽然喜欢和孩子交谈,可一旦孩子说了“错话”,做了“错事”,马上就板起脸,当起“教书先生”。这样孩子在谈话时就会有所顾忌,不敢随便说话了。有些妈妈在谈论自己的话题时,为了不给孩子增添压力,常常“报喜不报忧”,专谈“好事”,而对遇到的烦恼与问题则避而不谈。如此,妈妈和孩子的交流并不充分,孩子就会感觉自己游离在家庭之外,对家里的情况不太清楚,难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
为了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妈妈应该将孩子看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个体,给予他充分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很开放地谈论自己的想法,妈妈更要鼓励孩子发表意见,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心意相通,达到一种默契,彼此了解,轻松相处。
2.家庭中不能缺少快乐
江涛的父母都是“乐天派”,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他们总能制造欢乐,有时哼个歌,有时讲个笑话,有时讲一些每天所见的趣闻乐事,家庭气氛相当活跃。江涛也经常加入谈话中,跟父母一起说说笑笑。受家庭熏陶,江涛也是个“乐天派”,每当遇到难事时,他总是信心十足地处理,显得很有办法,大家都夸他聪明;即使受了挫折,江涛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调查结果显示,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情商和智商普遍较高。研究人员认为,家庭气氛活跃,会使孩子性格开朗。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从而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并且有利于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
反之,妈妈如果经常带着负面情绪回家,遇到一点儿小事就情绪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往往显得胆怯、压抑、谨小慎微,不敢尝试新事物。这无疑会制约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发展。
3.将孩子的心情列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沈女士由于经常出差,考虑到老公也要上班,一个人难以带好孩子,只好将孩子送到外公外婆家寄养。孩子的外公、外婆很疼小外孙,两家离得也不远,按说不会有问题。然而,让沈女士没想到的是,换个环境后,孩子突然“变坏”了,经常跟小朋友打架,有一次还将小朋友打得流了鼻血。沈女士大惑不解,带孩子去咨询专家,这才明白,原来孩子害怕妈妈不爱自己了,害怕被抛弃,内心焦虑,所以才出现了反常的举动。
心理学的多项研究表明: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和家庭关系、环境变化有关。孩子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迁居、换学校等,都会引起孩子的心理波动。夫妻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尤其大,若不妥善疏导,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妈妈在做跟孩子有关的决定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心情,最好事前多沟通,讲清情况,让孩子对将要面临的变化有所准备。
此外,保持和谐稳定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意义重大,这会在孩子心里建立一种信念:我们是一家人,任何困难我们都会一起面对。
总之,妈妈要将对孩子的爱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还要尊重孩子的感情,呵护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里充满阳光和温暖。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沐浴在妈妈的疼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