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当妈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糖果的诱惑,谁的错?

孩子犯了错,作为妈妈,你是选择跟他讲道理还是冲他发怒、吓唬他?是否觉得孩子小,不用顾及孩子的感受、想法,不考虑孩子的年龄?

田恬今年四岁了,有着一口健康的小白牙,这得益于妈妈平时对田恬零食和糖果的控制。田恬的妈妈以前是一名营养师,但是后来因为田恬的出生,她便辞职在家专心带孩子。

其实田恬还是很乖巧的,妈妈不让她吃什么她就不吃。但是有一次家庭聚会,田恬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吃了一块巧克力,从那之后几乎每天她都会吵着闹着要吃巧克力。每次和妈妈去逛超市时,她总是站在巧克力货架前不肯走。没办法,妈妈只好给她买了一盒巧克力,并告诉她每天只能吃一小块。

有一天,妈妈在厨房做饭,刚一出来,就看到田恬的嘴边黑乎乎的,凑上去一闻,就知道是田恬又偷吃巧克力了。这已经是田恬一个星期以来第三次偷吃巧克力了。妈妈很生气,当时就冲着田恬怒吼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知不知道巧克力吃多了牙齿会坏掉?”田恬被妈妈的吼叫吓到了,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从那之后,妈妈再也没给田恬买过巧克力,去逛超市时田恬也不敢跟妈妈要巧克力。一次,妈妈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送给田恬一盒巧克力,田恬馋得直流口水,但就是不敢开口跟妈妈要。等客人离开之后,考虑到田恬前几次的表现,妈妈着实不放心,便将巧克力偷偷地藏在了书柜顶上。书柜大概有两米多高,妈妈想这下田恬怎么也够不到,毕竟她的身高只有一米多一点。

哪知,田恬早就将妈妈的一举一动看在了眼里。一天,趁着妈妈在厨房做饭,田恬将书房的门关好,偷偷地踩在凳子上踮起脚尖抬起手够书柜顶上的巧克力。哪知巧克力没够到,田恬却一个不稳从凳子上摔了下去,手臂当时就骨折了。

田恬歇斯底里的哭声惊动了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妈妈赶忙跑到书房,看着倒在地上的田恬和开着门的书柜,妈妈心里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赶忙抱起女儿打车去医院,可田恬一路上却带着哭腔说:“妈妈,我错了,妈妈,我没有要拿巧克力……”

田恬的胳膊上打着石膏,眼角带着泪痕睡着了。那一晚,妈妈却失眠了。虽然自己不让田恬吃巧克力是为她好,但是之前对田恬的怒吼导致了今天悲剧的发生。于是,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喜欢吃糖,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妈妈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用怒吼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偷偷吃糖,而这其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就出现了,即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偷”糖,避开妈妈而做一些危险的事。比如,案例中的田恬背着妈妈去书柜上“偷”巧克力吃,结果引发了悲剧。那么面对处在爱吃糖的年龄段的孩子,妈妈该如何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呢?

1.通过故事告诉孩子过量吃糖的危害

一般来说,十岁以内的孩子接触糖果之后都会产生无法抗拒的喜爱,看到糖就馋得流口水。此时,妈妈如果只是告诉孩子“吃糖是不好的”“吃糖是不对的”“吃糖是不健康的”,孩子可能根本就听不进去,甚至不知道妈妈在说什么,或者认为妈妈只是夸大其词、吓唬自己。此时,妈妈不妨通过某某孩子(身边的,孩子认识的)吃糖导致蛀牙疼得吃不下饭的案例,让孩子意识到过量吃糖的危害。如果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则可以通过故事来让孩子明白吃糖的危害,比如《爱吃糖的老虎》等。讲的多了,孩子自然就会逐渐意识到过量吃糖是不对的,这样他再伸手拿糖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点顾忌,而不是肆无忌惮地吃糖。

2.每天都有适量的糖摆在明面上

孩子的天性就是大人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就越好奇,越想跟大人对着干。妈妈可以每天把糖果摆在明面上一些,让孩子看得到、吃得到,但是要和孩子讲条件,比如,“吃过水果之后才能吃”“吃过早饭之后才能吃”“吃完糖果之后要刷牙”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糖果对孩子牙齿的危害,还能减轻孩子对糖果的好奇心,慢慢地,孩子就不会那么喜爱糖果了。

3.发现孩子偷吃糖果要及时制止

如果妈妈发现孩子正在偷吃糖果,千万不要急着怒吼,妈妈可以让孩子把嘴里的糖果吃掉,然后拿出他藏在口袋里的糖。这时孩子肯定会咧着嘴委屈地哭。

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可以把自己手里的糖果摊出来,对他说:“宝贝儿,如果你不哭了,你可以选一颗自己喜欢的糖果放进口袋里,只能选一颗哦!”这时孩子就会停止哭泣,挑一颗自己喜欢的糖。然后妈妈可以把剩下的糖果藏在一个孩子发现不了的地方,再坐下来耐心地告诉孩子吃糖的坏处或者给孩子讲过量吃糖导致蛀牙的故事,让孩子产生牙疼感。这样反复几次,孩子最喜欢的那颗糖果对他的诱惑力就没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