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心理默契,谈话更顺畅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幼年时期因为一场疾病她失去了大部分的感官能力,只有触觉保持正常。面对这样的灾难,海伦·凯勒一开始也像大部分残障孩子一样,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和暴戾,整个家庭被她搅得不得安宁。
后来,安妮·莎莉文老师开始与她接触,并且教她用仅剩的触觉和这个世界交流。最初阶段的教学很简单,老师会让她触摸某个物品,然后在她的掌心上写下这个物品的名字。但这么简单的事情对于一个只有触觉的残障孩子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在水房,飞溅的水珠滴在海伦·凯勒的脸上,老师立即在她的手上写下“水”字,这才终于和她建立了沟通。
而在此之前,海伦·凯勒甚至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总是让她摸东西,然后在自己手里胡乱比画些什么。搞懂了老师是在帮她认识世界以后,海伦·凯勒的学习速度开始突飞猛进。由于建立了高度的心理默契,老师甚至教会了她一些抽象名词。经过日积月累之后,海伦·凯勒最终能够自如地阅读各种盲文版书籍,包括庞杂的《大英百科全书》。
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得以和很多人正常交流,而老师也总是能够准确领会并表达她的意思。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心理默契,海伦·凯勒得以了解世界,并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和教育家。
相比之下,我们这些正常人能够和外界交流的方法太多了,尤其是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便捷。但是,我们的默契度是否有所提高呢?我们和朋友分享美食的方式,不是坐在一起共同品尝,而是用相机拍下来发到网上;我们给朋友送新年祝福,不是登门拜访,而是不知道从哪里复制来的“排比句”……甚至亲戚和邻里之间都只是打个招呼,而不是亲切的关怀和问候了。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却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孤立的个体不再习惯面对面的交流,这俨然已是当下的风潮和主流。长此以往,我们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产生心理默契,并达成预期的沟通效果呢?
在期待与某人进行沟通之前要尽量弄清对方的详细情况,所以在接下来的沟通过程当中,要尽量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并且适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此才能慢慢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心理默契。只要心理默契一达成,接下来的沟通就会顺畅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