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行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这不是我的错”——自尊心理强

倩倩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的手机屏摔碎了。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的妈妈听到声音,就问倩倩:“宝贝,你是不是把什么东西弄地上了?”倩倩连忙回答妈妈:“没有,没有。”

等妈妈做完饭,拿起手机时发现屏幕碎了,于是,蹲下身子耐心地对倩倩说:“你是不是把妈妈的手机屏幕摔碎了,你告诉妈妈,妈妈不怪你。”可是倩倩一直低着头不作声。在妈妈苦口婆心地对倩倩讲完道理后,倩倩却对妈妈说:“这不是我的错!”

母女僵持了一会儿,妈妈无奈地说:“以后你注意点,不能再把妈妈的手机摔坏了,明白了吗?”听到妈妈这样说,倩倩如释重负,点点头说:“明白了。”然后跑到一边玩去了!

再乖巧的孩子也会犯错,在孩子犯错后,父母通常都会告诉孩子道理,并要求孩子认错。但有时候,父母会很纳闷:为什么自己提出的批评句句在理,讲得头头是道,孩子却依然无动于衷,不知悔改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孩子拒不认错的原因:

1.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很多时候,对于大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事,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却未必如此。比如,孩子为了研究一下娃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往往会把父母刚买的洋娃娃拆得七零八碎;再比如,有的孩子在爸爸的工作图纸上乱写乱画,其实孩子并不知道图纸与画纸的区别……这些错误的做法都是孩子身心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她们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2.觉得认错是一件丢人的事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执拗,在她们看来,认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她们拒不认错。当然,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知错就改、勇于认错的好习惯。举例来说,当孩子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父母往往袒护自己的孩子,指责其他小朋友做得不对,这样在孩子看来,认错就代表着示弱,是一件丢人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承认错误的坏习惯。

3.逃避惩罚

有一部分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在孩子犯错后,非打即骂。所以出于对惩罚的恐惧,孩子只好掩盖自己的错误,想蒙混过关。

那么,面对拒不认错的孩子,父母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心服口服呢?

1.态度诚恳地对待孩子

有的父母在发现孩子犯错后,往往怒火中烧,粗暴地批评、打骂孩子,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因此,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诚恳,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用冷静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2.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很多父母为了教育孩子,给孩子定了不少规矩,比如,东西要轻拿轻放,在家不能大声叫嚷,进入他人房间要敲门,等等。但是,很多父母经常在家大声喧哗,进入孩子的房间也从不敲门。这样,当孩子犯错,父母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委屈,不愿认错,因为在她们看来,父母也没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什么却要她们遵守约定呢?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也能遵从约定,正视自己的错误之处。

3.切勿新旧账一起算

有的父母缺乏原则,处理问题完全看心情。高兴时,孩子做错了,父母也不深究;不高兴时,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错,父母就会新旧账一起算,严厉地批评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父母的脸色表现的习惯。这种教育方式非常危险,孩子有可能在父母摇摆不定的教育方式下逐渐成长为一个看脸色行事、不负责任、不知悔改的人。因此,孩子犯错时,父母切勿新旧账一起算。同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对待孩子不能看心情说话。

4.教孩子辨别是非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重点不是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首先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对待错误的态度。教孩子明辨是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谁的错误谁就应该为此负责。当孩子拒不认错时,父母要有理有据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如果不改正错误,后果是怎样的,并告知孩子正确的做法,严肃地要求孩子承认错误。

最后,父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判断孩子有没有认识到错误不仅仅要看她们的口头承诺,还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刚开始孩子怕羞没有认错,但是事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是一种认错的方式,父母应予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