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MIT
在马萨诸塞州,美丽的查尔斯河边,坐落着两所全球顶尖的大学,其中一所是哈佛大学,另外一所就是成立于1861年,占地68公顷,被誉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与哈佛大学雄伟庄严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不同的是,MIT校园建筑更像是由各种工业化模块组装起来的大工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类似大工厂的地方,云集着各种各样的技术大咖,是全球计算机学界和工程技术界当之无愧的圣地。
因为MIT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地位超然,人们习惯性地把它当作一所单纯的理工科院校。然而与大家的习惯认知不一样的是,MIT是一所不折不扣的综合性大学。它在社会科学上的繁荣和发展与它的治学思想息息相关。MIT除了重视培养学生注重社会需求,强调科技创新之外,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该校本科共有48个主专业及56个副专业,除了计算机及工程学在全球范围享有极佳的声誉之外,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小觑,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方面也都成就斐然。多年以来,MIT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上一直稳居前十。在2016—2017年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
作为一所一流的私立大学,顶尖的教学质量是它生存的保障。MIT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不断的课程创新,一直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MIT的校训是:Mens et Manus(拉丁语),翻译成中文是脑和手的意思,即强调学生要手脑并用。MIT的师生也时刻牢记这个校训,用自己充满创意的聪慧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在人类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的道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一组统计数据看出来,有8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或者正在MIT工作。目前正在任教的包括:10位诺贝尔奖(Nobel Prize)获得者、两位千禧科技奖(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得主、10位国家科学奖(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得主、21位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获得者、两位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得主。MIT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遥遥领先,师生们的应用性发明也数不胜数,在互联网、浏览器、电话、电磁、雷达、高速摄影技术、办公室复印机、癌症治疗、计算机、人类基因序列的破译、激光、时空穿梭等方面,MIT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创新性研究不仅走在学术的前端,还通过成果转化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它开创的以高校为主导的大学、政府、工业界联合的创新创业模式也同样举世瞩目。其创新成果转化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战果辉煌。全球有三万多家公司由MIT校友创办,这些公司所创造的年产值高达1.9万亿美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林肯实验室(Lincoln Lab)和媒体实验室(Media Lab)。林肯实验室成立于1951年,它的基本使命是把最新的电子研究成果应用到国家安全领域,它通过在基础研究的领先地位支持着庞大的应用创新研究,在计算图形学和数字信号处理方面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并把这些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防空系统、空间监控、导弹防御、战场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成为事实上的美国军事电子系统的大本营。与主要服务于国防领域的林肯实验室不同,成立于1985年的媒体实验室致力于设计、多媒体及科技等方面的技术转化。它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应用设计和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媒体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由一群由激情和兴趣驱动的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生物学家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在一种开放、互动的环境中共同解决让人类变得更强大、更聪明、更健康这一重要课题。我们耳熟能详的无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浏览器等,都是媒体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正在无所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MIT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它独特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思路。MIT将大学的教育职能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除了在技术上追求卓越之外,它还致力于培养能够担负社会责任的领袖人才,学生们刚一入学,就被灌输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手脑并重、关注现实、勇于创新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MIT产生了不可计数的发明创造,它的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在社会上成就斐然。
2017年的新生入学典礼上,MIT校长发表了如下讲话,突出了MIT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的精髓所在:“在MIT,你的关系和出身背景都不重要,关键是你要有所贡献。”他要求学生要奇思妙想、要拥有创造力,而且要通过勤奋努力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
2017年,MIT共有学生11376名,其中本科生4524名(国际生430名),女生占46%,少数民族占34%;研究生6852名(国际生2876人),女生占34%,少数民族占18%。在教学上,MIT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在科研上,MIT打破学科分界,集思广益。MIT的教育目标是保证学生毕业时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它的本科教育师生比高达1∶3,这种很高的师生比例让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足够的关注,这也成了高难度学业要求的有力保障。MIT的课业非常繁重,在学业上为学生设立了严格的规定,各种考试一个接着一个,学生要想在这些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而只有在每次考试中都表现优异,最后才能在这门考试中获得高分。除了传授书本知识之外,学校还设计和组织了大量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战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其中最成功的要数创立于1969年的本科生科研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UROP旨在支持本科生和教授之间的科研合作,目前是美国最成功的本科生研究计划。
除了对学生个人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之外,MIT还特别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MIT,许多学术任务都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完成的,而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除了与同专业的人合作完成某一项目外,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和融合也很常见。目的在于通过开放的办公环境,尽最大可能地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消灭学科的分界线。不同学科的教授和学生可以经常交谈并协同合作,讨论新的思想、发现、技术和疑难问题,在多学科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这些合作和互动产生的思想火花有时甚至能影响一个学科乃至整个社会的进展。
如果因为MIT硕果累累,对社会贡献巨大,就认为MIT的人是一群板着扑克脸,只知道辛勤工作,不会休息和娱乐的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每次路过麻省理工学院校园,总能看见一群行色匆匆的学子,偶尔在图书馆或咖啡厅的长椅上,还能看到在抓紧时间打个小盹来弥补睡眠不足的学生。高难度的课程、严格的要求,让学生们的生活充实而忙碌。然而,在学习之外,学生们也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减压。MIT式的恶作剧成为学校的亚文化。当年我们参观学校,带领我们的学生导游说起建校100多年来经典的恶作剧时,绝对是满怀骄傲和兴奋的,桩桩件件说得如数家珍。但是不同于社会上的恶作剧,这些天才们的恶作剧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奇特,二是执行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科学知识和计算。MIT校园中的恶作剧如此盛行,以至于校规里还有“我们理解并宽容学生们有创意的恶作剧”这样的话。当然,这些恶作剧都是动脑又动手的,充分体现了校训的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一些放松。这些恶作剧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学生们的巨大创意和动手能力,它带给人们的启示是“科学是有趣的,创意是无限的”。
这就是我眼中的MIT,一个宽容而又严谨,充满着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
傅雪梅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