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日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遣唐使渡海来中国到底有多艰难

1300多年前的日本,还处于相当落后的时代,大概与中国的三国时期相同。国家的税收主要依靠农业税。但是由于诸侯割据,中央财政十分贫乏。

因此,为了组织一次到中国的“遣唐使”活动,国家需要用3年的时间来筹备财力,因为打造4艘当时是“超级”的遣唐船,和筹划一支船员队伍,很需要花费一大笔国库资金。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打造一艘长33米、宽9.2米的木帆船,实在是太过于简单的事。但是,当时日本科技很落后,尤其是金属加工技术水平很低,因此要用木板和木栓把一条船全部拼合起来,而且要做到不漏水,还要经得起东海巨浪的袭击,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当时的人们对于渡海往返中日之间有何等的恐惧?记录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唐大和上东征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日本邀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法,鉴真问子弟去不去。弟子们吓坏了,说了一句话:“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但是,鉴真还是决定去了,出海5次,最后一次才抵达日本,而自己却因此眼睛失明,可见其艰辛的程度。

日本人渡海来中国学习的艰险,虽然没有如鉴真东渡那样记述得详尽。但是,在奈良博物馆,我看到一份资料,说当年派往中国的遣唐使船队,一般为4艘,但是,最终能够成功到达中国的,往往只有一艘。那么其他三艘如何了呢?要不就是沉没,要不就是中途折返。但是,即使中途折返的,能安全回到日本的,几率又有多少?

资料记载,当时的遣唐船其实很小,长33.6米,宽9.2米,但是每一艘遣唐船配置的船工有130人,加上一些遣唐使和政府官员、留学人员等,总共有150余人。四艘船至少有600人,但是最终能侥幸抵达中国的,可能只有150余人,其余的都成了这些成功者的“殉葬品”。

我在展览中看到一幅《入唐画卷》的古画,其中有遣唐船遇巨浪倾翻,船体破裂,人们在大海里痛苦挣扎的悲惨场面。

所以,日本遣唐使船队每一次出使中国,其实就是许多亲人的生死离别。换成今天,如果中国人送孩子到日本留学,四分之三的人将会中途遇难死掉,估计没有一个父母会让孩子离开家门。但是,当年的日本人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确实到了刀山火海都敢上的境地。这种勇气,差一点儿让我落泪。

正因为如此,每一次遣唐使出访中国,日本天皇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设宴相送。而侍臣们也会唱起天皇亲自作的一首诗为大家送行。这首诗译成现代文的话,大意是:

希望你们渡大海如平地,居船上如坐床,四船联翩,期盼早日归来。

我想象当时的送别情景该是如何的悲壮。也许没有人当场哭泣,但是必定有许多人在心中默默自语:“天皇,臣就此别过,去也。”

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叫《哭晁卿衡》。“晁卿衡”是谁,值得大诗人一哭?晁卿衡就是随遣唐使到中国留学的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叫“晁衡”),他19岁到中国,因为学习勤奋,人又灵性聪明,后来居然在唐朝做了大官,官至光禄大夫(皇帝的顾问,常常作为钦差大臣替皇帝办事),因此也与李白同朝为官,情同手足。

公元753年,已经56岁的仲麻吕搭乘遣唐使船回阔别36年的日本,不想中途遇险,船漂流至越南,170多人被杀,也许因为仲麻吕是大唐的部长级官员,又是皇帝的亲信,因此他和10余名随从被免于死罪。遣唐使船遇难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白以为仲麻吕已死,痛苦了好久,写下了《哭晁卿衡》。


日本朝晁辞帝教,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支愁色满苍梧。


可见当时往返中日,是多么的危险。

因此,成为遣唐使船队的船员,是一件拼命的事情。为了征集船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个当时属于很优惠的政策,那就是免除船工一家三年的租税。这一政策使得至少1万名日本男人在28次的遣唐活动中成了“拼命三郎”。

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一部介绍遣唐使历史的电视片,其中说到一个细节,当时因为日本纺织技术很落后,没有能力织出一个船帆来,因此当时使用的船帆,其实是竹帘做的帆。因为竹帘帆漏风,因此效果不是很好。为了保证船的航行速度,需要大量的船工来摇橹,因此,每一艘遣唐使船上配备的船工多达130人,加上遣唐使(分“大使”和“副使”)以及留学人员,一艘船上的人员达150余人。150多人在这么一艘小小的船上怎么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当时除了遣唐使可以住在船的上层之外,其他的都睡在下层的船舱内,每个人所占的面积只有1.5平方米,也就是自己躺下的位置。

遣唐使船从奈良附近的大阪港出发,最后从长崎县的五岛列岛告别日本横渡东海,最终抵达中国的舟山群岛,并在宁波上岸,往往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的时间里,这么多人靠吃什么活命?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史书记载说,当时日本人发明了一种“方便饭”,也就是说,类似于现代的方便食品。先把大米蒸熟,然后晒干,需要吃的时候,再用水一泡,就变成了稀饭。

食品专家说,“方便米”应该是奈良时代发明的“方便食品”。

因为船上怕有火灾,因此无法生火,所有的食品都是干货和腌制的酱菜。史书记载说,当时遣唐使船队吃的食品,除了这“方便米”之外,还有鱼干、肉干、干海带、腌制酱菜、豆瓣酱、盐水饭团以及柿饼和大核桃。

由于船小,能够携带的货物有限,因此,当时规定全船人员只能一天吃两顿。但是,由于没有机会吃到新鲜的蔬菜,因此,许多船员最后病倒,甚至病死。

航海如何解决缺少新鲜蔬菜的问题?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才解决这一个问题。当时的郑和船队用黄豆发芽,做成黄豆芽吃。再用黄豆磨成豆腐,满足了船员维生素与植物蛋白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