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本人如何寻找“一带一路”突破口
几位日本经济学者来我办公室小坐,聊起中美贸易摩擦。
大家认为,之所以会引起这场摩擦,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显得太有钱”的错误,引起了美国人的不悦。美国人认为,中国是赚了美国的钱,在别人面前卖吆喝。
我问他们,那当日本人有钱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表现?
他们说:日本也不是一个老实的种。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钱多得没处花时,开始全世界找楼盘,尤其是找地标性楼盘,最后把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帝国大厦都买了下来,惹怒了美国人。
有趣的是,日本人买下帝国大厦后,还找了一个美国地产商共同经营,这位美国地产商就是当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个比谁都知道如何玩钱的精明商人。最后,帝国大厦又回到了美国人的手中。
所以,讲政治的中国领袖与讲利益的美国总统,注定不是一路人,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也就成为必然。而且根据特朗普的生意经,他不捞到一点好处,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成了“乌龟”,头缩了进去,知道盲目投资海外,往往会是血本无归。而这些年,中国人开始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重复30年前日本人干过的事。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过去5年多,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入伙,而作为邻居的日本一直按兵不动。有些中国舆论认为,这是日本企图遏制中国全球发展战略的阴谋,期望与美国一道拖住中国发展的后腿。
但是,日本的这几位经济学家并不这么想。
野村证券的土井先生说,中国如果单单搞一个亚投行的话,日本也有参与的积极性。但是,中国把国际金融组织的亚投行与中国自己倡导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混为一体,就使得日本开始担心:中国是想通过亚投行推销“一带一路”。日本如果参与其中的话,只会助长中国的这种“公私不分”的行为。
他说:“如果说日本有私心的话,这就是日本的小算盘。中国真的要搞‘一带一路’的话,日本想遏制也是遏制不住的。”
我说,这应该是土井先生的一个误解,亚投行与“一带一路”是两回事,亚投行并不是中国的银行。
一桥大学的桥本先生说,日本对于“一带一路”持谨慎态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泡沫经济留给日本金融界和产业界的一大教训,那就是“不透明的生意不做,看不到预期利益的长线投资不做”。
他说,日本企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并不是不感冒,其实也有参与的欲望。但是,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日本一旦参与的话,是干不过中国企业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争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项目,日本的投资集团从2011年就开始忙活,已经把投标标点降到了利益红线的边缘,但是,后来参与的中国却抛出了“不需要印度尼西亚政府担保”的极端投资方案,日本看不懂了,哪有这样亏本做买卖,已经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所以,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日本,如果继续与中国企业血拼的话,日本企业是捞不到一点好处的。”这是桥本先生得出的结论。
那么,日本政府最近为何频频与中国政府互动,要求在第三方市场寻求中日合作呢?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山本先生说,这是日本政府和财经界不愿意看到中日两国在海外竞争中两败俱伤的结果。
山本先生认为,中日企业在第三方市场展开竞争,其结果是,日本拿不到订单,中国也赚不了钱,获利的只是第三方市场。比如印度尼西亚的高铁,如果中日两国组建成一个联合的投标集团,则天下无人能在这一领域与中日竞争。日本出安全的高铁运营技术,中国出低成本的车辆与路轨,不仅这条高铁的成本可以降下来,而且中日和印尼三方都可以得到利益,皆大欢喜。所以,如果组建“中日高铁联军”的话,可以共同开拓美国、印度和中东、非洲市场,造福两国企业,也造福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中日两国经济因此可以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推动两国经济与产业的共同发展。
听了几位的话,我做了这样的总结:日本是一个暧昧的民族,也是一个很要面子的民族。它虽然在表面上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保持距离,并且在美国依然不参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不敢抢在美国之前有所行动。但是,日本寻求与中国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其实就是变相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行动。
我问他们:“我的观点,各位是否赞同?”
他们说:“有道理。因为中日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的提法,既可以安抚美国,同时也能回应中国,这也是日本没有办法的办法。”
接下来,就要看中日两国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心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