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孟浩然诗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王维

导言

在“众星罗秋旻”(李白《古风》)的盛唐时代,王维以他流布寰区的秀句和诗书画乐俱臻佳妙的才华而享誉海内。他的诗作,天才妙悟,神韵悠然,与李白的豪放纵逸、杜甫的沉郁顿挫,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典诗坛上最灿烂的景象。古代诗论家有一种看法,认为“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载酒园诗话又编》);品评诗艺的高下,是诗论家的习惯,但对于王维这样的诗人,在他与李、杜之间轩轾高下,就像在李、杜之间强分优劣一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王维开创了完全不同于李、杜的诗歌境界,他的山水诗造诣尤精,在推重诗歌神韵的一派诗论家看来,他的作品是最受尊崇的艺术典范。

与李、杜相同的是,王维的成就,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辉耀于后世,然而比李、杜幸运的是,他在生前就得到了海内交推的盛誉,成为开元、天宝诗坛的核心人物。杜甫多次以仰慕的口吻提到他,称他“中允声名久”(《奉赠王中允》),“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解闷》),他的朋友苑咸称赞他是“当代诗匠”(《〈酬王维〉序》),唐代宗李豫称赞他是“天下文宗”(《批答王缙进王右丞集表手敕》)。王维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长安一带,在这个唐王朝的文化中心,声名尤为卓著。他早年初入长安,便以出众的才华倾动时人;中年以后又长期在长安,文名日见隆盛。殷璠《河岳英灵集序》标举王维、王昌龄和储光羲为开元诗坛的代表,而独孤及在《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中,认为沈佺期、宋之问之后的大诗人,就要推王维和崔颢。据《旧唐书》本传记载,王维去世不久,唐代宗就向他的弟弟、当时任宰相的王缙提出,王维“天宝中诗名冠代”,自己“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希望王缙进呈其兄的文集。帝王的赏识未必是衡量才艺的标准,但在封建时代,这充分反映了一位诗人的作品在当时的流行状况。

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身前都未曾享有这样的声名。李白虽然以天才的笔力,将盛唐诗艺推向灿烂的巅峰,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活跃于文化中心长安之外。至于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的杜甫,他的诗艺在开元、天宝之际,并未获得诗坛的广泛认可,旅食京华的十年,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流离陇蜀、漂泊西南,最后在湘江上寂寞地离开人世。与李、杜相比,王维是十分幸运的,然而他得到时代的眷顾并非偶然,这其中有许多原因,而最值得重视的是,王维异常全面的艺术才华,完全符合了盛唐人对一个天才艺术家的期待。《新唐书》本传云:“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得最为繁荣的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音乐活动十分活跃,而王维在音乐方面,具有极深的造诣。据说他尤其擅长琵琶演奏。《旧唐书》王维本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新唐书》所载略同。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曾辨析此事,认为是出于杜撰,不尽可信,但它毕竟反映了王维妙娴音律留给人们的印象。关于他的音乐才华,还有一则《郁轮袍》的故事,我们在后面的章节还要谈到。在绘画方面,王维自称是“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王维的绘画,今天传世的作品很少,而且其真实性都值得怀疑,但从历代画记的记载来看,他的作品传神写照,有很高的造诣。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看到王维为陕西凤翔开元寺所绘壁画后,深为叹服,他认为王维的画善于传达象外之趣,艺术成就超过了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的作品(《王维吴道子画》)。在书法方面,王维是草隶兼长的书法家。王维的诗歌又与音乐、绘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很多作品被配乐传唱,他的诗歌善于融合画理,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很难找出多少像王维这样才华全面的艺术家,他的才华和诗书画乐俱臻繁荣的盛唐时代,呼应得那样完美,展现了这个艺术的繁荣时代最光彩夺目的成就,也因此赢得当世之人的倾心赞誉。当然,王维的可贵尤其在于他没有因身前的荣光走向沉溺世好,而是在呼应时代风尚的同时,保持了独立而超越的艺术品格。

王维的一生虽然不及杜甫那样坎坷,但也不是一帆风顺。他早年初入仕途,就遇到过挫折,在政治上,他追随张九龄,向往开明政治,这为他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内在的骨力;只是因为气质温文,他对现实的反抗没有那样兀傲狷介。中年以后,朝廷因李林甫当政而日见黑暗,他虽然深感压抑,但没有挂冠而去的决绝勇气,只以半官半隐来依违于现实和理想之间。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狂放孤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相比,他的确有几分软弱,然而他并没有从软弱滑向彻底的圆滑,而是尽力地维系内心高洁的操守,并希望把它寄托在山水清音之中。他一生习佛,晚年更虔心奉佛,在声名日隆、官职日高之际,他却发出“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的悲吟,可见在表面的平静背后,他的内心有着何等的深悲巨痛,这也许正是他内心的操守在长久压抑后的无奈叹息。他独立承受着人格分裂的痛苦,不以迎合世好来逃避,这又是他软弱中的骨气,俯仰人事中的高蹈。当然,王维的操守,不像陶渊明那样经历了极深刻的人生、社会的思考,而是盛唐时代一切进步士人所共同具有的正直与耿介,是对清明政治的一种积极的向往。它没有玄远的思辨,而是一种高华境界的展示。

王维的诗歌,才华横溢,少作已经不同凡响,然而他整体艺术品格的形成,还是和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对于长安诗坛流行的近体诗,他十分精通,也写过不少应酬官场的作品,就是山水诗、边塞诗的写作,也没有脱离开元、天宝诗坛的流行风气。古人说他的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岁寒堂诗话》)。“意境”艺术在盛唐达于极盛,而王维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有极高的造诣,《河岳英灵集》称赞他是开、天之际的大诗人,他的诗“一句一字,皆出常境”。王维的诗艺正是盛唐风尚的代表,这也是他在身前就深受赞誉的原因所在。然而王维并不是一心迎合时尚的浅薄诗人,正像他在俯仰世事中不失操守一样,他的诗歌也在呼应时风中形成了独立而高华的境界,诗艺的探寻也更趋精纯。这正是他的诗作,不随开、天盛世的消失而淹没,却反而历久弥新的原因。

王维属于盛唐,又超越了盛唐,让我们循着他人生的轨迹,观察他的立身与处世,看他如何在时代的艺术氛围中,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

王维的诗文作品,经过安史之乱,散失很多,他的弟弟王缙在他去世后,搜集他的作品四百余篇,编为文集,共十卷,进呈给唐代宗。此后流传的各种版本,都有诗文作品四百余篇,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清人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此本刊行于清乾隆二年(1737),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排印。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是目前最完备的校注本,陈贻焮《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选注精当,本书部分注释参考了其中的意见,谨此致谢。本书所选诗歌作品的文本依据清赵殿成本,或据他本校改,不一一列出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