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铜活字的存世状态
这批铜活字基本上都是灰绿色外观,表面有层皮壳,铜活字角部和边缘多有磕碰,破损处表层脱落,露出鲜艳的灰绿色氧化肌体,脱落层是深度矿化层(图7),如铜活字的“年轮”,是该批铜活字锈蚀氧化历程的产物。剥落的表层下,还有不均匀的矿化物,在其下才是青铜合金的金属本体,能从矿化层剥蚀最多的地方看到青铜合金的金属色泽。说明该批铜活字并未全部矿化,仅限于一定厚度的表层,铜活字的核心仍是青铜本体。
图7 是字
这种坑口是典型半干半湿坑,即埋藏条件随着季节的变化,地下水位下落或上升,导致埋藏的青铜活字频繁地被地下水淹没又露出,从而加速青铜活字的氧化锈蚀。半干半湿坑比干坑和湿坑锈蚀氧化状态更重,俗语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就是对主要坑口锈蚀状态的形象表述。
比照存世青铜实物,尤其是古代青铜钱币,对了解该批青铜活字的坑口和锈蚀年份有借鉴意义。因为古代青铜钱币和铜活字都是小铜件,锈蚀氧化情况具有可比性,且古钱币铸行从先秦到近代一直延续,出土地域广阔,坑口丰富,可以作为一个坐标系对该批青铜活字的出土地域和氧化年份进行大致的标识。从存世青铜钱币的坑口看,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较容易出土该种灰绿色半干半湿坑的青铜钱币,这批青铜活字出土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可能性较大;从出土该种坑口的青铜钱币看,明代前期的“洪武通宝”(图8)、“永乐通宝”等是最晚的具有该种特点的青铜铸币,推想该批青铜活字的入土时间大致在明代前期及以前。
图8 洪武南坑
从该批青铜活字的存世状态分析,该批青铜活字系出土品,不是传世品;出土锈蚀矿化状态与中国南方出土的一些青铜钱币及其他青铜文物相似,推测该批青铜活字出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可能性较大;其锈蚀矿化状态显示与明代前期及以前的青铜钱币类似,推测该批青铜活字最晚入土时间在明代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