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保护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川芎

Chuanxiong

CHUANXIONG RHIZOMA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别名芎穹、胡芎、香果、西芎、小叶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根状茎。具行气活血、通经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主产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川芎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和菌核病。

一、川芎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发病初期,根部维管束褐变,根茎内部出现棕褐色病斑,随病情发展,受害面积扩大,局部呈褐色至红褐色,发干,部分变为水渍状,然后内部坏死,若遇天气潮湿多雨,常变为湿腐,根茎迅速腐烂,甚至无法从土中拔起。地上茎基部维管束褐变,后期须根溃烂、脱落,根茎朽烂或浆糊状,有特殊酸臭气。地上部症状不明显,发病初期,地上部从外围叶片开始褪色发黄,逐渐向心叶扩展,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生长减慢,叶片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枯,最后全株枯死。病株的一般生长明显迟缓,长势较弱,根较小,后期植株枯死、块茎腐烂。

(二)病原

叶华智等报道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 App.et Wollenw.,属于半知菌亚门、瘤座孢目、镰刀菌属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纺锤形等,稍弯,多隔,无色透明,分1~3隔,大小30.8μm×5.9μm。小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卵圆形等,0~1隔。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大小12.4μm×8.4μm。培养后期厚垣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顶部或菌丝之间串生,颜色较深,圆形或卵圆形,直径8.4μm。曾华兰等报道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张玉芳等报道为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即不同地区间病原菌类群存在差异。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菌丝体等在土壤和苓种上越冬。产区混合堆放的苓种平均带菌率高达33.8%。带菌土壤和苓种是主要初侵染源。春季气温回升后,苓种和土壤中的菌丝生长,产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土壤、雨水和农事活动等进行传播蔓延。发病期孢子借助土壤和雨水传播至邻近植株上。川芎根腐病流行与否及其流行程度主要决定于越冬菌源数量、降水量及外来菌源到达的时间和菌量。川芎根腐病10~11月川芎苗期开始发病,1~2月零星发生,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根茎膨大期进入发病高峰期。5月高温多雨天气进入盛发期。苓秆上部幼嫩的苓种长出的幼苗比下部老熟苓种长出的幼苗更易发病。多年连作、偏施氮肥、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

(四)病害防控

(1)农业防治 避免多年连作,病地实行水旱轮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保持田间排水通畅;苓种摊晾于通风阴凉处,减少病菌相互传染;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将残株集中用生石灰处理后深埋。

(2)苓子消毒 秋季栽种前,苓子用清水洗净后栽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20分钟,清水洗净后栽种。

(3)药剂防治 栽种前结合施肥,每亩撒施1.5kg哈茨木霉菌。生长季发现病株及早防治。发病初期用枯草芽孢杆菌100亿个/升的菌悬液、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药液灌窝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二、川芎白粉病

(一)症状

叶片、叶柄、茎秆和花梗均能受害。被害部位表面出现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粉层逐渐消失,并产生黑色颗粒状物,为病菌有性阶段闭囊壳。

(二)病原

病原为独活白粉菌Erysiphe heraclei DC.,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真菌。闭囊壳,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直径75~132μm。附属丝15~26根,线形,无色,宽度不一致,有时呈波纹状,顶端不规则分枝,通常无隔。闭囊壳内含4~6个子囊,子囊卵形,无色,具有明显的柄,大小51~75μm×30~36μm。子囊内含2~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无色透明,单胞,大小18~27μm×10~14μm。

(三)发病规律

6月下旬开始至7月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先从下部叶发病,叶片和茎秆上出现灰白色的白粉,后逐渐向上蔓延,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使茎叶变黄枯死。除为害川芎外,还可为害防风、蛇床子等药材。

(四)防治措施

(1)冬季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清除枯枝落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适当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2)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托布律1000倍液喷洒,每10天1次,连喷2~3次。

三、川芎菌核病

(一)症状

发病植株下部叶片首先枯黄,地下根茎湿烂。茎秆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稍凹陷,以后逐渐发黑,腐烂,最后烂成一圈,地上部倒伏枯萎;在被害根系的顶端,茎秆的茎部及周围土面,可见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为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核萌发可产生1~9个盘状的子囊盘。子囊盘初为淡黄褐色,后变褐色,其上生有多数平行排列的子囊和侧丝。子囊,棍棒形或椭圆形,无色,大小91~125μm×6~9μm。该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32科160多种植物。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种子中度过不良环境,至少可以存活两年,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菌核病主要在雨水较多的5~6月发生。种用的苓子带菌及生长后期雨水多,土地沟道浅,排水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四)防治措施

(1)做好选种工作 有菌核病的地块不收取种苗,根茎提早收获。剪苓子作种时,注意将基部腐烂的茎秆剔除。

(2)发病地块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可与水稻进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道沟保持沟深水爽。

(刘琨 丁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