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声声伴龙吟
说到“龙生九子”,恐怕很多读者都不陌生,但要问到具体是哪“九子”,恐怕能回答出来的就不多了;如若要再接着问一句“九子典出何处”、为什么是“九子”而非“八子”“十子”,估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实属凤毛麟角。今天在《山海洪荒志·天机卷》这一神话图文集的开篇,我们就来聊聊“九子”之一的囚牛。
有关“龙生九子”的文化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但此时的“九子”只是虚数,意思是龙生子颇多,但具体到底是哪“九子”,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龙生九子”真正开始有名目所指,是在明孝宗弘治年间,且“龙生九子”的定名,实际上本身就是个“乌龙”事件。
话说某日明孝宗忽然心血来潮,派人去问当时担任侍讲学士的李东阳“龙生九子的具体名号”。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一时把李东阳给难住了,但皇帝问的问题,又不能简单回复说答不上来,于是李东阳绞尽脑汁把皇家里时常使用的各种龙形器物都搜罗了一遍,又找来同样以博学著称的编修官罗玘跟吏部员外郎刘绩,三个人引经据典、拼拼凑凑,终于把这一份“九子名单”给凑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来预览一下,李东阳的这一份“九子”名单之中,到底有哪些神兽入选。
长子囚牛:平生好音乐,故其形象刻于胡琴首上。
次子睚眦:平生好杀,故其形象常刻于刀剑斧柄之上。
三子嘲风:平生好险,故其形象置于殿角飞檐之上。
四子蒲牢:平生好鸣,故其形象刻于纽钟之上。
五子狻猊:平生好坐,故其形象雕于佛前香炉之上。
六子霸下:平生好负重,故其形象为陵前寺中驮碑兽。
七子狴犴:平生好争讼,故其形象为狱门上兽首。
八子负屃:平生好文,故其形象为碑铭两侧龙饰。
九子螭吻:平生好吞,故其形象为殿脊两端兽头像。
这一份名单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有很多错误:首先,自唐以来,狻猊便一直是狮子的别称,从未有“龙子”一说。其次,螭吻实际上应该是“鸱尾”的讹传。鸱尾是一种传说中的龙鱼,《太平御览》中记载它的尾巴像鸱鸟的尾羽,每每在海中摇尾,就会激起如豪雨一般的巨浪。古人认为这种龙鱼可以镇压火灾,于是就将它的形象雕刻于房屋屋脊之上,以求躲避因雷击引起的火灾等。而将鸱尾误录成螭吻,足见李东阳在“九子”问题上的生搬硬套,更别提完全找不到先代兽形出处的“囚牛”“睚眦”“狴犴”之类了。
但是今天既然要来聊一聊囚牛可能的出处,便不能如李东阳一般,如此囫囵吞枣,交出一份语焉不详的答卷来。虽然李东阳的这份“九子名单”可谓捕风捉影,但既然已经上了名单,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囚牛”的原型到底会是什么,“囚牛”又是如何混上“九子”名单之首的。
【一、夔龙纹与夔牛纹的纹饰延续】
虽然在李东阳所著的《怀麓堂集》之前,笔者并没有找到有关“囚牛”的形象来源记录,但有没有哪一种神话生物有可能是囚牛的前身?答案还得从《山海经》中说起。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之中,有记录过一种名为“夔”的神兽,从形象及特征来说,它最有可能是囚牛的神话原型,其记录原文如下。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知:首先,夔的确外貌似牛,故而在后世中,有“夔牛”的别称;其次,它的功能性也与囚牛相似—因为夔的声音如雷鸣般洪亮,所以被黄帝看中,用它的皮来蒙鼓,又用雷兽的骨头来当鼓槌,做出来的鼓声音可传达五百里。相传黄帝就是用这样的鼓声来震慑蚩尤族的妖魔鬼怪,从而获得了涿鹿之战的最终胜利。而在《礼记》等古籍之中,还记录了舜时以“夔”命名乐官,使其制作音乐,以犒赏前来朝贺的诸侯,因此后世中,“夔”也就成了乐官的代名词之一。
因为夔本身就有声音洪亮、可以威震天下的特征,故而在商周及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上,“夔龙纹”“夔牛纹”都是常见的纹饰——夔龙纹类似于龙纹,但通常只描绘一只脚;而夔牛纹则像是在龙首纹的基础上加了牛角。倘若考据起来,这两种纹饰是不是真的是在描绘“夔”还很难说,但这两种纹饰的命名获得了自宋以来历代工匠及现代考古学者的普遍认同,故而也不能算作空穴来风。
之所以将这两种纹饰统称为“夔纹”,想来应该还是与夔的神话特征有关——这两种纹饰都普遍出现在青铜鼓、青铜磬等乐器之上,联系夔“声音洪亮”的特点,很容易便让人产生联想。出现在古代青铜乐器上的夔龙纹、夔牛纹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最终出现在了胡琴、琵琶等乐器的器形装饰上,也算是一脉相承,在逻辑上并不突兀。故而从神话特征及功能性的传承角度来看,夔最有可能是囚牛的原型。
然而,倘若要从纹饰学的角度来深入分析、严格考证,偏向平面化的夔牛纹与立体呈现的囚牛造型之间,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的。那么,除了《山海经》中出现的夔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可能是囚牛原型的神话生物呢?
【二、虬钮造型的讹传】
除了夔以外,另外一个可能跟囚牛有关的神话生物就是虬龙。虬龙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中便有收录,书中将龙做了一个外形上的大致分类:“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其中有角而无翼的龙,就叫作虬龙。
除了《广雅》中的说法以外,《抱朴子》中也有“母龙曰蛟,子曰虬,其状鱼身如蛇尾,皮有珠。”将虬龙认定为未成年的小龙,故而在宋之前,但凡是小龙造型的龙形纹饰,都可以称为“虬龙纹”或者“螭龙纹”,其区别不过是有角无角而已。
为什么囚牛的来历会与虬龙有关?是因为将夔作为囚牛的起源进行考证的话,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带有“囚牛”纹饰的乐器——除了汉族常用的胡琴、琵琶以外,包括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龙头琴,以及蒙古族和藏族的龙头琴上,几乎都有大同小异的龙头装饰。这体现了中国众多民族对于龙纹饰的认同与崇拜,但也说明“龙头琴”不大可能如夔一般,是单一神话元素起源的纹饰遗存,而有可能是多源头同时发展、殊途同归的一种乐器纹饰文化。
那么李东阳所收录的乐器“囚牛”纹饰,最有可能是源于汉族历史上的哪一种纹饰图形呢?先前提到过“虬”就是小龙的代称,同时虬也有“弯曲”“盘绕”之意。作为胡琴的琴首,其造型自然是弯曲的,并且配以精致的小龙造型,外加中国古人将胡琴上方用以固定琴弦、调整音律的构件部分称为“钮”——大概率可以推测,在李东阳受命收集“九子”之前,琴首的这一造型应该叫作“虬首”或者“虬钮”。
若以这一假设作为基础进行推测,我们不妨对当时的情景做一个合理的想象:当李东阳等人急急忙忙地在宫中四处搜罗与“龙子”有关的记录与物件时,恰好看见乐官捧着龙头形的胡琴走过。李东阳眼前一亮,忙拦下乐官询问这琴上的龙头叫什么,有什么来历。乐官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这按形制叫“虬钮”,李东阳便取其同音,生造了“囚牛”这样一个好音乐的龙子,再配上其他八个东拼西凑的兄弟,便一起呈给明孝宗交差了。
无论是起源于“夔龙纹”“夔牛纹”还是“虬龙”,囚牛的起源都经不起严格的考据与推敲。这其中除了中国古代神话名物典籍记录的繁复驳杂以外,最大的原因还是李东阳在排列“九子”名录时并不严谨。是故李东阳大笔一挥,这世界上便多了“囚牛”这么一个并不存在的神话物种。
山海小剧场
◎桃小吆 脚本 ◎茶乐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