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音乐与音乐美
音乐是声音的表演艺术。音乐的声音既不像语言的声音那样有语义的约定,也不像自然的声音那样和特定现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音乐的声音“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所以,音乐的声音不能直接作为绘画、叙事、阐述、抒情的信息载体,也不能作为信息符号表达。任何一种艺术的物质材料都或多或少地连接着具体事物,唯独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声音,与任何事物都没有直接的联系。于是,通过音乐的声音传达音乐以外信息的做法常常遭受挑战,甚至对音乐的声音到底是否具备传达某种信息的功能也产生了怀疑。
音乐的声音传达的信息一般称之为音乐内容,音乐的声音本身也就是音乐的形式。对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的关系认识在音乐美学领域有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音乐就像小说、戏剧、绘画那样,可以把特定的故事情节、场景人物、情绪情感、思想哲理通过音乐的声音表达出来。这种观点音乐美学界习惯称之为“他律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音乐不可能像小说、戏剧、绘画那样把音乐之外的内容表达出来,有些作品虽然看上去确实表达了一定的故事、画面、情感、哲理,但是这些内容是通过标题、解说词、歌词等音乐以外的方法实现的,与音乐的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没有标题等预示,音乐听众不可能仅从音乐的声音中听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者梁山伯与祝英台来的。这种观点音乐美学界习惯称之为“自律论”。
他律论观点具有深厚而强大的传统思想支持,中国古代流传的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西方大量的艺术歌曲、标题音乐、歌剧音乐、舞剧音乐、影视音乐也都是他律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具体实践。他律论音乐美学思想指导下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都是以音乐的内容为核心的,作曲家以音乐内容为核心组织音乐材料,表演家以表现音乐内容为核心设计安排演唱或演奏技术的使用,音乐听众也是以音乐内容为核心去聆听和领会音乐声音。他律论面临两个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
第一,一部从未听过的音乐作品,事先不告诉任何相关的信息,如作曲家、创作年代、标题等等,听众还能听出具体内容吗?
第二,既然音乐内容是前置于音乐作品的,可是为什么听众对内容的感知有较大的差异性呢?
自律论观点具有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想支持,认为音乐内容不能从音乐的声音中找到对应关系,听众感知到的内容作曲家可能并不知道,甚至作曲家压根也没有安排自己创作的音乐声音去传达听众感知到的那些内容,音乐内容是主观臆想的、子虚乌有的,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20世纪以来,绘画艺术同样遇到了类似于自律论美学的问题。如果说绘画就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绘画作品的内容是什么呢?如若没有事物和人物造型的绘画其内容又是什么呢?当作品是一些色块的组合和线条的交织时,它的内容也就只能是线条和色彩的形式了。自律论也面临两个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
第一,听众聆听一部从未听过的进行曲风格的音乐作品,尽管没有任何背景资料参考,也不会有人认为这个作品是一个垂死病者的痛苦呻吟。听众对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或许是有分歧的,但是在这个作品的内容不是什么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是什么因素导致他们有了不是什么的共识呢?
第二,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的客观存在还是艺术作品接受者感知的主观存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者确实具有不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具有某些内容的权力,但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对受众的感知有多少干预的力量呢?
他律论和自律论在学理上都存在着不够周延的地方,他律论既然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声音传达的信息,可是他律论却无法解释音乐听众对音乐内容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自律论既然否定音乐的声音具有传达信息的可能性,可是自律论却又无法解释音乐听众对音乐内容具有一致性的感受和理解。简言之,他律论无法回答音乐审美的分歧,自律论无法回答音乐审美的一致。
他律论与自律论的矛盾和论争从表面看是在音乐内容的有无上,实际上“两论”所依据的“音乐”是不一致的。
他律论把音乐作为表演艺术,所谓表演艺术就是现场装扮人物、动物、事物,制造声音、器物,展示肢体、五官等特殊运动技巧的艺术。音乐作为表演艺术就是通过音乐表演家的歌唱和演奏乐器的方式制造出音乐声音的艺术。音乐表演家现场制作的音乐之声需要预先的设计和训练,音乐表演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音乐声音的设计环节逐渐独立为作曲行当或职业,音乐表演技术的训练逐渐独立为音乐教育。表演过程中,音乐表演家演唱、演奏时的五官表情、肢体语言,音乐表演活动组织者的作品介绍等共同参与了音乐之声的制造,也共同作为音乐内容的表现手法。所以,他律论的音乐观是综合性的音乐观,音乐既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音乐的内容既是音乐的声音传达的,也是表演家暗示的和主持人介绍的,在他律论的音乐观念里,这些因素被视为音乐的当然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律论认为音乐是人类感情的共同语言,音乐音响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共同的,人们“听了一段抒情的音乐绝不会感到紧张,听了一段紧张的音乐也不会感到轻松愉快;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不会使他感到萎靡不振;缠绵曲折的悲歌也不会使他感到非常兴奋”。由此可见,人们对一部分音乐具有普遍一致的心理感受。
自律论把音乐作为声音艺术,既然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所有的无关于声音的外在物就必须从音乐中剔除出去。实际上音乐美学的自律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如魏晋时期的嵇康提出的“声无哀乐论”和今日的自律论观点就有一定的学理相通,特别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说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和美国当代作曲家约翰·凯奇的作品《四分三十三秒》简直如出一辙。西方音乐自律论观点的鼻祖当属奥地利的音乐美学家爱德华·汉斯力克,1854年他出版的《论音乐的美》,对音乐内容提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观点:“鸣响地被运动着的形式是音乐唯一的和仅有的内容和对象。”19世纪中叶,正是他律论美学观点大行其道的年代,这本专著出版后几乎无人关注。然而百年之后的20世纪,音乐美学思想几乎出现了惊天逆转,人们如获至宝般的发现了这部专著,很快将其列为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奠基之作。自律论音乐美学观点盛行于20世纪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录音技术的成熟,有了录音技术,音乐挣脱了现场演唱、演奏的表演艺术桎梏,音乐听众直接面对的是音乐录音而不再是歌唱家或演奏家,音乐嬗变为纯粹的声音艺术和听觉艺术,“纯音乐”上升为最高级的音乐形式,所有的无关于音乐声音的因素受到了贬低和排挤。在自律论的音乐观念里,表演家的表演、主持人的介绍以及音乐作品的标题、表情术语、小标题、解说词等都被视为音乐声音之外的无关乎音乐的东西,音乐的内容也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了。其实,自律论只在无标题器乐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中有较大的影响,在标题音乐和声乐类作品,在歌剧、舞剧、影视类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中是难以推行的。自律论的意义和合理性,在音乐美学研究、作曲技术使用、音乐欣赏和音乐评论等领域都被不恰当地扩大了。
他律论和自律论矛盾的焦点在音乐内容的认识上,问题是持论的双方并没讨论音乐内容的存在方式,音乐内容是客观地存在于音乐作品之中呢?还是主观地存在于音乐听众的感知与想象之中呢?自律论以充足的论据否定了音乐作品的声音之中存在音乐之外的内容;他律论以同样充足的论据证明了音乐听众真切地感知到了音乐之外的内容存在。实际上,关于音乐作品的内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既有内容比较确切的音乐作品,也有内容较为虚化的音乐作品;就音乐作品的体裁和数量来看,绝大部分的音乐体裁和音乐作品都是有着具体的音乐之外内容指向的,只有个别音乐体裁和少量的音乐作品存在内容虚化甚至无从谈起音乐之外的内容存在。也就是不能用他律论音乐美学观点去评价所有的音乐作品,也不能用自律论音乐美学观点去评价所有的音乐作品。
所谓音乐内容,指的是作曲家和表演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和传达的信息,同时也是音乐听众从音乐声音中的体会和感受;音乐内容既存在于音乐作品的客体之中,也存在于音乐听众的主体之中,音乐作品提供了类型化、轮廓式的内容,音乐听众从各自的角度对类型化、轮廓式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和具体化的填充,音乐内容是由作品客体和听众主体共同构建的。
音乐美既是音乐的声音所体现的一般基础上不一般的价值,也就是音乐之声的贵和音乐之声的美,这种音乐美又称作音乐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是通过音乐之声传达的信息所体现的一般基础上的不一般价值,这种音乐美又称之为音乐的内容美。作曲家和表演家总是希望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实现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实际上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是比较困难的,如孔子评价《韶》和《武》两部乐舞作品时,就认为《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达到了美的要求,而《武》只是在形式上达到了美的标准,内容上还没有达到。
音乐的形式美也就是音乐作品的声音之美。音乐形式美在于音乐的声音具有了贵的品质,贵的品质体现,在于音乐作品的声音具有了一般基础上的不一般特质。一般和不一般的关系也就是既有的和创新的关系,一般的或既有的、传统的音乐声音是音乐作品普遍具有的声音结合方式或传达方式,音乐听众正是从这个普遍的、熟悉的声音结合方式中找到自己对这个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基础。如若没有这个一般的基础,作品的声音结合完全是陌生的,就会觉得这个作品是怪诞的、难以接受和难以理解的。一部音乐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一般的基础上创造出不一般的特质,这个不一般的特质就是音乐之声的贵和美。
音乐的内容美也就是音乐的声音和音乐的表演传达出的信息之美。音乐的内容美不在于所传达的信息本身,因为音乐之声和音乐表演所传达的信息对于音乐听众而言是非常熟悉的,这些熟悉的信息只是音乐内容的一般性基础,并不具备不一般的贵的特质即美的品质。音乐内容不一般的贵之美体现在通过音乐的声音和表演也可以传达听众熟悉的信息,音乐内容美的魅力在于不是让音乐之声讲一个离奇的从未听说的故事,而是从音乐之声中也可以听出那个熟悉的故事,而这个熟悉的故事过去是通过语言的、图画的方式获得的。当听众从奇妙的音乐之声中听出了自己熟悉的故事,仿佛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场景,音乐之声激发出真切的情感,从音乐之声中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这些都是音乐的内容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