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轻松理解会计核算的原则
会计核算的原则,是在进行会计核算活动中,财务人员所应该坚持的工作标准。为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准则(2006)》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八项会计核算的原则:
● 可靠性原则;
● 相关性原则;
● 可理解性原则;
● 可比性原则;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重要性原则;
● 谨慎性原则;
● 及时性原则。
4.6.1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要求会计处理活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的,能够如实反映各项交易和事项的相关信息。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4.6.2 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为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必须与决策需要相关。只有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实现会计的职能和目标,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
小提示: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4.6.3 可理解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的要求比较明显,是指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所填制的凭证、登记的账簿、编制的报表都应该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与使用。比如,应该以清晰的楷体字填制账簿,不允许出现连笔字,不应当随意涂抹,摘要要简单易读等,都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4.6.4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可比性要求在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能够随意变更,以满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4.6.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所谓实质重于形式是指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不能仅仅以交易的形式来判断进行怎样的处理,而应该以其经济实质作为会计计量和确认的依据。比如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形式分析,该项资产属于出租方的资产,承租方只享有使用权,不能将该项目确认为资产;但通过分析该项业务的经济实质可以看出,出租方虽然占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但承租方基本可以控制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收益权,已经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该予以列报。
4.6.6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要求是指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财务人员要进行适当的职业判断,所编制的财务报表要能够反映所有的对企业有重要性的交易或事项。在会计实务中,一般以项目的性质和涉及金额的大小两个方面判断其重要性程度。
4.6.7 谨慎性原则
所谓谨慎性是指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对所处理的事项保持必需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者取得的收入,也不能低估负债或发生的支出和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小提示: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4.6.8 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顾名思义,是指应该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活动,将所发生的事项及时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按照要求及时编制财务报表,不能提前或者延后。信息的价值在于及时性,如果不能及时地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滞后的信息也就没有意义。
下面对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原则做一总结,如表4-6所示。
表4-6 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