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1.2.1 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产业革命逐渐展开,手工制造业向大工业过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各国中,英国的工业制造业和加工业极具国际竞争力。这时的英国工业根本不惧怕其他国家同行业的竞争,并且英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既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也需要巨大的海外市场来消化急剧膨胀的生产力。然而直到18世纪中期,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西欧各国,仍然实行贸易保护制度。显然,这种制度束缚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因此,正在迅速成长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需要一个自由经济学说体系为它鸣锣开道,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了。
1.2.2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于1776年发表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Inquiry into Nature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在这部著作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提出了著名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目的是为了批判重商主义,论证国际分工的合理性。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也叫绝对成本理论或绝对利益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总产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存在绝对成本差异;产生绝对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由先天自然禀赋不同或后天获得性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各国集中发展生产成本比别国绝对低廉的产业,用以换取对方成本绝对低廉的产品,各国因此获得绝对利益;实现绝对利益的前提是各国对内实行自由放任,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知识小专栏1.3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723年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自小博览群书,在14岁时就进入大学学习,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1748年受聘于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文学,1751年受聘于格拉斯哥大学,在该校任教12年,讲授逻辑学、哲学,颇受学生欢迎。在这段被他称之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中,斯密参加了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而且,他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待上二至三个月,宣扬他的经济自由思想。他曾在讲演中说道:“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由……”。
1764年斯密赴欧洲大陆旅行,结识了重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魁奈和杜尔哥等人,且深受影响。斯密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通过“经济人”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关于人的经济活动的动因和动力问题。而“看不见的手”这一提法指出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斯密又把利己主义和经济发展自发规律相结合,提出了自然秩序这一概念。这是他放任主义政策的原则和目的。当他最后写作《国富论》之时,竞争和自由是他的经济学的基石,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部《国富论》之中。
1776年,斯密发表了著作《国富论》,并在其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著作中坚定地提出经济自由主义,重新定义了价值、劳动分工、生产过程、自由贸易、制度发展、天赋人权、政府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其中,对如何进行贸易才能有效积累财富和发展经济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命题,主张国际间实现自由贸易。斯密将其渊博的学问、深刻的洞察力和别具一格的幽默贯注于这部著作之中。《国富论》无疑是政治经济学史上最引人入胜的著作之一。
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税务司司长,他一生中的最后三年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7月,斯密于爱丁堡逝世,享年68岁。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如前所述,重商主义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获取财富的途径就是开展国际贸易,而为了保持贸易顺差,国家就必须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和管制。针对该观点,斯密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并不是金银货币而是劳动产品。他在《国富论》中写道:“一国人民的全年劳动,就是给该国人民提供他们在一年内消费的一切必需的生活品和舒适品的本钱。构成这些用品的,不外是这种劳动的直接产品,或者是用这些产品向别国人民交换来的东西。”这就是斯密的劳动产品财富论。
斯密从其劳动产品财富论出发,认为一个国家要增加其财富,就要增加劳动产品,而要增加劳动产品就必须走分工的道路。只有通过分工,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加劳动产品的生产。他还以制针业为例来说明其观点: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工人每天至多只能制造20枚针,有的甚至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之后,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制针4800枚,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数百倍,这显然是分工的结果。
斯密进一步从一般社会分工推导至国际分工。他在《国富论》中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候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是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裁制……他们都感到应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他人有利地位的职业,而以劳动的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的任何其他物品。”“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国家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要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位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从斯密的这段话,不难看出他是从一般的社会分工进而推导出国际分工,也准确地表达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他国高,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也可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即若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他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少,则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关于产生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的基础,斯密认为首先有“自然优势”(Natural Advantages)的原因。所谓的自然优势,包括一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气候和资源等自然条件优势。他举例:苏格兰为了种葡萄而建了温室,它所费的成本是从国外进口葡萄的三十倍,这就是一种失策,因为适宜种植葡萄的某一个国家具有如此之大的自然优势,以至于全世界都认为,跟这种优势做斗争是枉然的。所以,在苏格兰种植葡萄就是失策,而应从别国进口。除了自然优势之外,国际分工还应建立在“获得性优势”(Acquired Advantages)基础之上,即一国国民所具有的智慧和技能。比如,通过接受教育、培训和生产实践,一个工匠的生产技艺可以日臻精湛。他在《国富论》中说,“拥有一种技艺的工匠同拥有另一种技艺的工匠相比的优势,只是后来获得的。”当然,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其工业生产能力处于领先地位,从而取得获得性优势。
至于一国同另一国相比的优势地位是先天固有的自然优势,还是后天取得的获得性优势,密认为无关紧要。按照他的话说,“只要一国具有这种优势,而另一国无此优势,对于后者来,向前者购买总比自己生产要有利得多。”建立在这些优势基础之上的国际分工,能使一个国在进行某些产品生产时拥有绝对优势。如果每个国家都能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相互交换,就能使产品的产量增加,消费的数量也增加,从而贸易各国均可获得利益。
此外,斯密还认为重商主义的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而积聚金银的主张是不可取的。因为一个国家的金银的积聚将会导致该国国内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在商品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将会上涨,这将导致本国产品在外国的竞争力下降,而出口随之减少,同时,外国产品则变得相对便宜,这就造成了进口商品的增加,于是,本国贸易顺差将会减少,甚至可能出现逆差,最终反而导致金银的外流。因此,斯密认为,一国为保持长期贸易顺差而实行对贸易管制的政策是不可取的,而应实施自由贸易政策。
1.2.3 绝对优势理论的证明
为了进一步理解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证明。
1.模型的基本假设
在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时代,由于当时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方法尚不完善和发达,因此,绝对优势理论并没有明确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模型。后来的经济学家经过提炼和挖掘,将许多不存在直接关系和并不重要的变量假设为不变,并将不影响分析的其他条件尽可能简化得出了绝对优势贸易模型的基本假设,概括如下。
假定一:2×2×1模型。有两个经济实力相近的国家,生产和交换两种可贸易产品,劳动是两种产品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
假定二:两国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一个部门资源增加就意味着另一部门的资源减少。
假定三: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假定四: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假定五:规模报酬不变,即产出与投入按同一速度增加。
假定六:完全竞争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假定七:自由贸易、无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假定八: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2.生产和贸易模式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即绝对劣势)的产品。我们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来确定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若一国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他国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则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根据理论的前提假定,假定有两个国家(如中国和美国)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要素),生产两种可贸易产品(小麦和玉米),中、美两国的劳动生产率见表1.2。
表1.2 中、美两国的绝对优势分析
从表1.2中可知,1小时劳动在美国可以生产出6单位的小麦,而在中国只能生产1单位,所以,美国在小麦生产1小时劳动在美国能生产4单位的玉米,而在中国却能生产5单位的玉米,所以,中国在玉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中美两国各自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且出口这种产品,换回绝对劣势商品,那么,这种以绝对优势为基础进行的国际贸易,对两国都有利。
比如,若美国用6单位的小麦交换中国6单位的玉米,美国将节约1/2个小时的劳动(因为在美国国内只能用6单位交换4单位玉米),此即美国从贸易中的获利。同样,中国从美国那里所换回6单位小麦(6单位小麦在中国国内可交换30单位玉米),中国获利24单位的玉米,相当于节约了4.8小时的劳动。从以上分析可知,参加贸易的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同种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在美国,1单位小麦=2/3单位玉米;在中国,1单位小麦=5单位玉米,这种价格差异使参加贸易的双方有利可得。只要贸易的国际价格在两个国家的国内比价之间,如上例中的国际价格(6单位的小麦交换6单位的玉米,即两种商品的比价为1),参加国就可以从贸易中获利,各国建立在各自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就可以形成。
3.几何证明
我们将使用建立在边际和机会成本概念基础上的几何方法。该方法在分析供给时,运用了边际成本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1)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边际即“边缘”“额外”和“追加”的意思,指处在边缘上的“已经追加上的最后一个单位”,或“可能追加的下一个单位”。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是指追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总量的增量。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而边际机会成本(Marginal Opportunity Cost)则是指追加生产一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本。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PPF)。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叫作“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ve Possibility Curve,PPC),或叫作“转换曲线”。它是被用来表现机会成本,也用来研究一个经济体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问题,即表示一个经济体在所有资源都被充分有效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不同产量组合。
如图1.1所示,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都表示该经济体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资源时,所能生产出的两种产品的某个产量组合。边界内部的各点则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而边界以外的各点则表示该经济体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所达不到的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各点的斜率表示增加生产商品时的机会成本,被称为该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MRT)。
图1.1 不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理论上,机会成本有不变、递增和递减三种情况。相应的,在图1.1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呈现出三种形状:直线(图1.1(a))、凹向原点(图1.1(b))和凸向原点(图1.1(c))。现实中的生产通常要面对的是递增的机会成本,即为了获得某种商品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但根据绝对优势理论的假定条件,两国生产X、Y两种商品只有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劳动,即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不存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机会成本固定不变,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如图1.1(a)所示。
根据模型的基本假设,我们假定有两个国家(如中国和美国);两国都生产两种产品(如小麦和布);劳动是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劳动要素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但不存在跨国流动;没有贸易障碍和运输成本;资源充分有效利用。根据以上假定条件作图1.2。
图1.2(a)、图1.2(b)分别表示中国和美国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状况。图中横轴表示小麦的生产,纵轴表示布的生产。因为在两国中劳动都是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此假定条件意味着两国的机会成本不变,即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而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固定不变。因此中、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是直线。
图1.2(a)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中国的小麦和布的生产组合。在中国,单位劳动时间可以生产25个单位的小麦,单位劳动时间也可以生产50个单位的布。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将劳动要素分配在两种商品的生产,生产点停留在S0点上,即生产20个单位的布和15个单位的小麦,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此时的生产点和消费点是同一点。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小麦相对于布的相对价格是该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值,即在中国1单位的小麦可交换2单位的布。
图1.2 中、美两国分工前后的市场均衡
图1.2(b)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美国的小麦和布的生产组合。在美国,单位劳动时间既可以生产100单位的小麦,也可以用来生产40单位的布。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美国为了满足国内对两种产品的需求,与中国一样,也必须将劳动用于两种产品的生产:一部分生产小麦,另一部分生产布。如在生产点上,美国生产12单位的布和70单位的小麦。如前所述,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小麦相对于布的相对价格是该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值,即美国国内的相对价格是2/5。
从图1.2可以看出,中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高:中国单位劳动时间可生产50单位的布,美国只能生产40单位;美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高:美国单位劳动时间可生产100单位的小麦,中国只能生产25单位。因此,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生产布上具有绝对优势。从图1.2中也可看出,中、美两国的国内相对价格不同:中国的小麦的相对价格比美国高,而中国的布的相对价格比美国低。
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中、美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中国将其资源全部生产布,分工后的生产点为S1点;而美国将其资源全部生产小麦,分工后的生产点为点。
分工后,中、美两国的消费者还要消费两种产品。为此,两国生产的绝对优势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之外,必须拿出一部分去交换另一国的绝对优势商品。假定两国在相对价格为1的贸易条件下互换绝对优势产品,由于该价格处于两国国内的相对价格之间,这样,贸易可以使两国都获利。若按照相对价格1作为贸易条件,如果中国与美国各自拿出20个单位的布和20单位的小麦交换。那么,中国生产50单位的布,消费其中的30单位,其余20单位用于交换小麦。美国也是如此,将其生产的100单位小麦中的80个用于国内消费,用其余20单位去交换中国的布。
在图1.2(a)中,S1A为中国的出口,AC为中国的进口,S1C的斜率(绝对值为1)为贸易条件。在图1.2(b)中,为美国的出口,A′C′为美国的进口,的斜率(绝对值为1)为贸易条件。
两国通过专门生产绝对优势产品并交换对方产品,使两国最终的消费点都处在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如图1.2(a)所示,中国贸易后的消费点为C,该点处在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如图1.2(b)所示,美国贸易后的消费点为C′,该点也处在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这说明通过分工和贸易,两国的消费水平都超越了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两国的福利水平都比贸易前提高了。
1.2.4 绝对优势理论的简评
亚当·斯密突破了重商主义仅关注流通领域的窠臼,而是把研究经济现象的视野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从绝对优势的角度揭示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与结构: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应该进口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实现贸易参与国家的互利和双赢目标,而不像重商主义者们所认为的那样,国际贸易是一国所得和另一国所失的“零和博弈”。亚当·斯密的理论成了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的强有力工具,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然,亚当·斯密的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其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只能说明国际贸易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且获利。但是,在现实中,如果有一些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没有任何产品具有绝对优势,即处于全面的绝对劣势(Absolute Disadvantages),那么,这个国家是否会在外界的竞争压力下被迫与世隔绝?如果该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否还存在贸易利益?对于这些问题,尽管斯密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并未进行深入的讨论。
针对上述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大卫·李嘉图论证了更为广泛的国际贸易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贸易互利性原理,据此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