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技术进步通过对经济过程的促进从而对国际贸易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战”之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动态化研究愈发成熟,出现了许多新观点和新方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技术变化比技术差异更重要,强调技术差异的动态因素。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和弗农(R.Vernon)通过对技术变化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贸易格局的变化。
3.3.1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又称技术间隔理论或创新与模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的,后来格鲁勃和弗农等人进一步对此论证。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与技术差距是相互联系的。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在技术上处于领先优势,于是该国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某类高技术领先产品后,凭借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引发了该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随着贸易的扩大,这种技术可能通过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传播,被其他国家引进和模仿,于是与其他国家技术差距缩小,贸易量下降。当技术引进国能生产出满足国内需求数量的产品时,两国间的国际贸易就会终止,技术差距最终消失。
波斯纳把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消失的过程称之为一个技术周期。他把创新国(Innovation Country)从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Imitation Country)能完全仿制这种产品的时间间隔称之为模仿滞后。模仿滞后由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两个阶段构成,其中,反应滞后的初期称为需求滞后。反应滞后是指从创新国生产到模仿国决定自行生产的时间间隔;掌握滞后是指模仿国从开始生产到达到与创新国的同一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需求滞后是指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从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的价值而开始进口的时间间隔。
反应滞后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模仿国的规模经济、产品价格、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关税和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掌握滞后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创新国技术转移的程度及时间、模仿国的需求弹性,以及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等多种因素。需求滞后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与了解。
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
在图3.1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上半轴表示创新国生产、消费和出口数量,纵轴下半轴表示模仿国生产、消费和出口数量。创新国在t0点开始生产新产品,t0~t1这一段时间为模仿国的需求滞后。在t1点时模仿国对新产品出现需求,从而开始进口新产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模仿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创新国的出口量、模仿国的进口量也逐渐扩大。由于新技术通过各种途径逐渐扩散到模仿国,在t2点时模仿国掌握新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反应滞后阶段结束,掌握滞后阶段开始,此时创新国生产量和出口量达到极大值。t2~t3这一段时间为掌握滞后阶段,过了t2后,随着模仿国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创新国生产量和出口量不断下降,当到达t3点时掌握滞后阶段结束。在t3点时模仿国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全部需求,达到完全自给自足。t1~t3期间两国发生的贸易是由技术差距造成的;t3点之后随着模仿国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新产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出现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出口,即在该点之后技术差距消失,生产成本的差距将成为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见,其他国家需求滞后越短,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越长,则创新国依靠技术差距获得的比较利益越大。
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即技术差距的存在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这就较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实践中技术领先国和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但是该理论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大小及形成的原因,也就没有解释技术差距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而无法解释贸易流向的转变和贸易结构的变动。而在技术差距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弥补了技术差距理论的这一缺陷。
3.3.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虽然技术差异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比技术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技术的变化,即技术差异的动态因素。在现代社会经济中,技术变化非常迅速,技术领先国和落后国之间的技术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技术创新产物的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例,它们大多数是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创造发明的,随着知识的扩散,技术在国际间的传递越来越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贸易也可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而且,随着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该产品的生产与出口逐渐由技术创新国转向其他国家,即产业领先地位在发生着转移。为什么在资源禀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The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中,针对上述贸易现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技术变化作为国际贸易的又一个决定因素,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该理论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循环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后经威尔斯(Louise.T.Wells)、赫希什(Hirsch)等人不断发展和完善。显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对技术差距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1.贸易国家的分类
弗农把参与贸易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创新国家,如美国等,它们是技术、知识与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二类是工业发达国家,如西欧、日本,它们是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讲,可假设产品的生命周期由新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三个阶段构成。一种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很多不同的投入成本,如研究与开发、资本和劳动投入、促销及原材料投入等,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像生物一样,从出生到衰落,完成一次循环。随着技术的变化,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造成对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不同,因此各国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就会不同,从而使国际贸易的流动方向也会由于产品生产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转移。
(1)新产品创新阶段(ThePhase of Introduction)。新产品创新阶段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试制、试销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技术尚处于发明创新阶段,研究与开发费用在成本结构中占据最大的比重,新产品属于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于技术创新国家,由于劳动相对稀缺,工资比较高,因此寻找节约劳动的方法是这些国家从事技术创新的主要诱因。此外,技术创新国家拥有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和较多的科技人员,所以能够集中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于技术创新国资本相对丰富,所以这些国家也能够在研究设备方面投入大量资本,并且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较强。只有少数科学研究发达的国家才拥有这些资源和条件,从而拥有开发新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因此,新产品首先往往出现在少数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许多的新型消费品和生产上的新型自动化的机器设备是在美国发明并生产的。
在新产品创新阶段,新产品最初投入到技术创新国家的国内市场时,其收入弹性较高,属于高档性或奢侈性产品,主要满足本国高收入阶层的特殊需求。此外,新产品也主要出口到其他工业发达的高收入国家。
(2)产品成熟阶段(The Phase of Maturation)。产品成熟阶段是指新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技术创新国家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并被普遍采用,新进入的厂商不会受到技术上的限制,而且国外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激烈,为扩大生产和销售,生产规模随之扩大,企业要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产品从技术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于是,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并且逐步取代技术创新国家而成为该产品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技术创新国家的厂商一方面继续在本国生产并出口新产品;另一方面,在国外以许可形式组织生产,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分厂生产并销售。
(3)产品标准化阶段(The Phase of Standardization)。产品标准化阶段是指产品及其技术的定型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技术已完成了生命周期,生产该产品的机器本身也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而变得比较便宜,因此,技术和资本逐渐失去了重要性,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于是,生产的比较优势又转移到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产品标准化初期,产品主要由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在标准化晚期,则由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图示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方向变动,如图3.2所示。纵轴上半轴表示净出口,纵轴下半轴表示净进口,横轴表示时间。在初始时刻t0,新产品刚刚由技术创新国家研制开发出来,由于产品的技术尚未成型,生产规模小,消费仅限于国内市场。到了t1时刻,开始有来自国外的需求,于是技术创新国开始出口。由于新产品价格较高,进口国主要是一些其他工业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因此贸易只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国逐渐掌握了生产技术,能够在国内进行生产,并逐渐替代一部分进口品,于是进口开始下降。随后,由于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有了一些需求,技术创新国家的新产品也开始少量出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到t2时刻,生产技术已成型,由技术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这时,来自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第二代生产者开始大量生产和出口该产品。原来的技术创新国家到t3时刻开始成为净进口国。最后,当产品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时(t4时刻),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
图3.2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方向变动
4.产品生命周期与比较优势的变化
在图3.2中,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移和扩散像波浪一样,一浪接一浪向前传递和推进。新产品的国际贸易模式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上的比较优势不一样,而比较优势不一样,又是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度联系在一起。在新产品创新阶段,要求投入的技术要素比较高,要求熟练的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这个阶段的产品应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在产品成熟阶段,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市场迅速扩张,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从而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本。这个阶段的产品应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在产品标准化阶段,技术和生产设备变得比较便宜和易于操作,生产中使用大量的非熟练劳动者。这个阶段的产品应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这样,比较优势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流动方向,使不同国家在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不断的变化。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简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市场营销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要素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分析方法,从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可以视作是对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发展,是“二战”后最有影响的国际贸易理论之一。
(1)它对国际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引导企业通过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把握,了解和掌握出口的动态变化,正确制定对外贸易的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
(2)它对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揭示出比较优势是不断在转移的,每一国在进行产品创新、模仿引进、扩大生产和跨国经营时,要把握时机,利用不同阶段的有利条件,长久保持比较优势。
(3)它还反映出企业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但是,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很多产品已不具备这样的生命周期。随着跨国经营日益全球化,跨国公司的一些产品往往在东道国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已没有这样一个梯度转移的过程,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因此理论的适用性是有局限性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相对于国内较为先进的产业,并且要加强科技创新,吸引跨国公司在本国设立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