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新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理解“交通”

一、诠释“交通”

一本流行的教科书将“交通”解释为:“从广义上讲,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从狭义上讲,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Transportation)。”这一定义,似乎是将广义的“交通”定义为Communication,而将狭义的“交通”定义为Transportation(运输)。

拓展:Communication、TrafficTransport

(1)Communication和Traffic比较

Communication和Traffic都与中文的“交通”相对应,都含有往来、运输、交易、通信等含义。Communication用法比较正式,Traffic则随意一些。意义上也各有侧重:Communication侧重于广义的交通,指人员、物资及音讯在其主体间的位置变换;Traffic则侧重于狭义的交通,侧重于车来人往,尤其是汽车和行人在道路上的行进。所以用英文表述“城市交通”时,一般都使用Urban Traffic。

(2)Communication和Transport的比较

Transport意为“运输、输送、运输工具”,侧重于具体的输送方式,如Road Transport意为道路运输。西方各国政府中的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交通部)一般具有掌管Transport(运输)与Post &Tele(邮电)两部分行政事务的职能。在我国,交通运输部的英文对应词为Ministry of Transport,表明其主要掌管运输行业。

在中文语境里,将“交通”和“运输”并列,有将同一样东西的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并列重复之嫌。有的大学设立的交通运输学院,英文表述为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似乎比中文的表述更贴切。

另外一本教科书对“交通”的解释是:“从广义上讲,交通是人、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且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位移”。由于人和货物的位移与信息的位移在速度上的差异,而且信息的位移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所以又可以从狭义上将“交通”定义为:“交通是人或货物的地点间,并且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位移”。

《现代汉语词典》将“交通”解释为“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往来通达”(Come and Go)等;“运输”则解释为“用交通工具把物资或人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Transport,Transportation)。”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交通涵盖了运输,或者说,运输是交通实现的具体方式或途径。

《辞海》关于“交通”的释义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人和物的转运输送,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的传递播送。”这一释义,将运输业和邮电业统称为交通,是从行业的角度对交通进行定义,直观上对交通做了现象性的描述。

可见,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现代汉语词典》或《辞海》,都只是对“交通”进行了一种现象上的描述,未对“交通”进行内涵阐释。

那么,应如何理解“交通”?

二、“交通”的内涵

每个人来到世界,都必须与社会和自然进行交流和交换,以获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物质和能量。可以说,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质上就是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情感的交换,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因此,人与人的交往,实质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这一交流和交换过程的中介,就是“交通”: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通”。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通”需要克服时空约束。这是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受到一定的时空限制,要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通过延伸自身的体能,克服既有的时空约束,与他人、与自然进行相互接触而实现相互作用、交流沟通的目的。因此,“交通”实质是人或物为实现相互往来、交流交换,而对时空障碍(地域隔离)进行跨越的一种行为。

可见,人、物的移动和信息传递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其意义所在,不在于到达某一目的地,而是在于到达目的地的“目的”:实现交流沟通。具体来讲,人“移动”到其工作地点的目的在于和同事共同工作——与人交流沟通,到达商场的目的在于购物——人与物交流沟通;而物“移动”到达目的地的目的在于被人所使用或消费——人与物交流沟通,或者与其他的“物”组合成新的“物”——物与物交流沟通;信息“移动”到达目的地的目的,在于被人接受或理解或激发反馈——人与信息交流沟通,或创造出新的信息。

(一)“交通”以实现交流沟通为终极目的

物质客体在空间上的位移服从于交通活动主体——人的既定安排,实物和信息的传输,说到底是人的相互沟通,实现思想交流和知识共享,并迸发出新的思想和知识。人们之所以要建造各种交通设施,根本原因就在于使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以便于分工合作更加深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以实现交流沟通为终极目的。

(二)“交通”体现了人类对跨越时空约束的不懈努力

“交通”从一开始就是人类为克服自然距离障碍所进行的努力。采集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主要凭借自然力(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使位置移动,实现交通的目的;进入工业革命后,人们运用物质和各种能量的变换,创造各种交通设施和载运工具,大幅度地超越时空对人的活动的限制;进入信息社会,运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对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自动控制,人们既可“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又可以随时与全球的联网用户进行交流沟通,使得人们对于时空延伸的把握有了巨大的飞跃。图1-1所示为人们利用各种媒介扩张自身跨越时空的能力。

图1-1 人们利用各种媒介扩张自身跨越时空的能力

(三)“交通”是以位移为标志

所有的交通活动,都通过位置的变动来实现:通过位置的变动,各种物资、产品从工厂走向商场、用户;通过位置的变动,人们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实现了身体的移动并且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通过位置的变动,各种信息从发出者到达接收者。因此,交通是行人、载运工具(机动和非机动)及其他主动物在特定空间移动的过程。

(四)“交通”必须借助一种载体来实现

从广义而言,凡是能传导物质和精神的信息并能为交往双方破译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交流沟通的载体。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语言、符号、电话、马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是对人们体力的局限的突破,通过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的交流沟通,可以实现交往者双向的满足。

建(构)筑物的造型、装饰也是传递信息的媒介——空间媒介化。

(五)“交通”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交通”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一方面,交通是一种跨越地域的群体活动,涉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以及人的各个层次的需求,不仅成为人们社会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造就了一系列的社会管理规范和模式,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随着活动空间的变化,人们的交往、认知、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由于与更大范围的人们通过融合,导致人们关于世界的不同思考和对人们的相互关系的不同看法,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再次,无论是物质的生产和消费,还是精神的生产和消费,都是以交通作为中介,因此,交通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方式、组织和效率,使人们之间日益扩大的分工合作关系明确化和外显化。

拓展:城市起源于生者与逝者的交流沟通?

刘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提出一种关于城市起源的假设:城市源于墓地。因为人类尤其关心死者的安葬和对死者的祭祀,为便于祭祀,将死者的坟墓集中形成墓地以便于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祭祀——生者与死者的交流沟通(图1-2)。久而久之,人们就围绕墓地形成聚落——城市的起源。

图1-2 祭祀:生者与死者的交流沟通

(六)“交通”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

一方面,“交通”的发生和演化受到地理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山、水等自然环境和城市)影响着交通网络的格局和特性;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着运输方式和线路等级特性的选择。另一方面,“交通”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各种要素在区域间流动,从而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扩散,促进分工、专业化与聚集经济,并在促进部分经济活动趋向于聚集的同时,削弱部分区域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七)“交通”发展是一种信息不断累积的过程

交往的行为和结果最终都是以信息的方式进行存储。无论是客流,还是物流,最终乃至信息流,每天的信息都不一样,因此,交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不断存储、累积的过程。这些信息最终都以交通需求的方式被固化在交通设施中,交通设施越多样化,表明交通的信息越丰富;使用交通设施的人越多,表明信息增长会越快。

拓展:信息是什么?

信息(Information)一词在中文中很早就出现。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为了交流,经常托人捎口信。汉语中的“信”字由“人”字和“言”字组成,意为请人传话。

当代关于信息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信息是传递中的知识差(Degree of Knowledge)。这一定义说明,信息必须经过传递,必须有传送者和接收者;而在信息的传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必须存在知识差,这些是信息发生的基础,而知识差一旦发生就产生了信息。

信息流一般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包括从人们的直接交谈到采用各种传递媒介。具体来讲,是知识从拥有者向需求者转移的过程,是对知识的收集、传递、存储、检索和分析活动。相对于客流、物流活动克服了人、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空间和时间上的隔离,信息流解决了无形的信息的传递与存储等在时空上的障碍。

信息发生累积,意味着更多的信息需要刻录进物质的躯体。

三、“交通”的发展历程

人类突破时空的约束,必须凭借能量的变换和运用。从运用能量的角度看,人类对空间的跨越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替代体力

运用既成的自然力替代人力,突破自身的体能限制,实现对时空的跨越。始初,人靠腿步行,使人及其所负荷的物体发生位置的变动,实现面对面交流,或利用火光、声音、动作传递信息;随之产生的车、马、船只运输,都是采用畜力、水力、风力替代人力。这样,人把自身体能的耗费部分地或全部地转嫁到自然力的应用,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第一次飞跃。

(二)第二阶段——超越体力

通过运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创造各种动力驱动的交通设施和载运工具,超越人类体能的极限,以便对外界实施更有效的物质变换(包括空间位置)。

(三)第三阶段——超越体力和替代智力

运用计算机对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处理和变换,实现了对外部世界的全新控制——现代自动控制,延伸和加强了人对外部世界的控制、利用和开发,既进一步超越体能的限制,也替代或减轻了人类脑力劳动的支付,解放了人脑。

可见,交通发展的历程是:从追求替代体力,转向超越体力,最终转向超越体力和替代智力并重,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革命,真正实现人、物、信息的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