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深度挖掘粉丝的触媒习惯

管理粉丝的前提是要有粉丝,粉丝从哪里来,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有的人在做运营的时候不管那么多,只要是能用的加粉方法都在用。

比如说之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的加分软件,其原理就是虚拟一个定位,比如你人在北京,但是可以定位到上海,然后通过软件群发给周围的人打招呼,这么多招呼打出去,一天总得有几百个人会通过吧?于是几天时间你的微信好友就可能积累到上限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网上放很多文章,在文章里嵌入自己的微信号,导流到自己的微信上来。比如某些号称治疗性功能的产品,就放一些具有诱惑标题的文章,吸引点击阅读的人上钩。

吸粉的方法有很多,但前面已经聊过,能转化为参与者的人才有意义。尤其是对于品牌运营来说,借助工具去吸粉并不现实,且不说微信本身对外挂工具的封杀,就算是你能吸引大量的关注人群,他们不能转化成你的有效参与者,也是浪费。

可能有人会觉得,只要我聚合了那么大的客群,加上日常的维护,总有一部分人会转化吧。但事实上这种“盲抓”是无效的。这里分几种情况,一种是特定人群的消费,像某个年龄阶段或者地域范围的,比如做餐饮,只在某个城市或某个省有店,你去搞全国的粉丝就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他们很难在你这里消费,不在你这里消费,自然也就不会帮你传播。你的所有加粉工作就是无效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非特定人群的销售,比如大众消费品,纸巾、零食或者饮料,总没有地域限制和人群限制吧?其实这种更不靠谱,因为大众消费品的市场都被社区便利店给占领了,无需等待,也不想花邮费。

还有第三种情况,小众消费品线上渠道。比如是做一次性便携火锅的,这种东西别说社区店了,就算超市卖场都还没有,广泛扩散粉丝群体总没错吧?扩散一千个人,总有那么两三个会尝试吧?没错!这种思路还算靠谱,但从执行角度来说,这种做法的代价很大,成本都还好,更重要的是精力耗费和收益不匹配。我们做个假设,你是品牌的老板,养了三个人来运营新媒体,假设每个人平均月工资3000元,一个月就是接近一万元的投入。用了两个多月,加了上万粉丝,但是每个月只有几十上百笔生意,可能站在运营者的角度做的事情是有效果的,但是作为老板,你会觉得这个事情的投入产出比太差,久而久之就会放弃新媒体运营的想法。

是工具出了问题,还是思维出了问题?

这个答案其实很好回答,同样都是新媒体,为什么有的品牌转化就很高,你却不行?工具还是那些,不同的人操作出来却有不同的效果。我有个学生,她现在在操作一个护肤品牌的新媒体,老板看中新媒体这块,对她的工作很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线上线下的方法都用了,耗了大半年时间,就是增加不了有效粉丝,互动很差,更形成不了销售转化。学生很苦恼,她觉得能用的方法都用过了,为什么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于是前段时间跑来找我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企业、品牌在做新媒体运营时都会经历的问题,要解决的话,只有一个方法——根据自己的产品属性,定位你的粉丝群体,然后了解他们的触媒习惯。

什么叫触媒习惯?

就是接触媒体的习惯。举个例子,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浏览器,比如Firefox、QQ、UC等,看起来这些浏览器没什么区别,使用哪个全凭个人爱好,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其实不同的浏览器是有不同属性的。比如Firefox的适用人群偏重于IT宅男,追求各种下载和个性化设置;QQ浏览器秉承了其一贯作风就是综合性,把直播、阅读、资讯统统融合在了一个浏览器里面,所以它的用户比较杂;而UC的特点就是强化阅读和动漫,再加上其非常有特色的“标题党”风格,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宅男的关注。

如果做个连线题,就可以把上述三个浏览器与三类人群人群画上等号。而不同平台的特质所带来的用户区别,就是这群用户的触媒习惯之一。

当然,这种“等号”只是一种概况,但这会成为我们做信息渠道扩散、吸引粉丝的重要参考标准。对于运营实战来说,我们要找到更多的粉丝,首先要从自身找起,你的产品和服务真正需要的粉丝是什么人,他们的特点和属性是怎样的。明确了人群以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他们的触媒习惯。比如他们的浏览器用什么、平时喜欢看哪些网站,会关注哪些自媒体、喜欢哪些社交工具等,然后根据调查到的目标客群触媒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举个例子,你现在做一款游戏的运营,主要受众群体就是宅男,那么如果要选择浏览器广告推送来做营销,UC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你做的是特色餐饮,我们还需要叠加更多的触媒习惯参考元素进去,比如粉丝会更接受从哪里获得餐饮推荐,如果是美食节目或者自媒体,那么信息推送的渠道就应该改成美食类自媒体而非浏览器。

说到这里,不妨再加句题外话,关于服务号和订阅号的问题。前两天有伙伴问我一个问题,到底是做服务号还是订阅号。我觉得这个问题自从微信开始区分两类账号那天就开始了,一直到现在还有人会感到困惑。最初的时候我是建议企业两个号都做的,因为各有优劣。但随着公众平台规则的日益稳定,再加上新媒体信息的越来越多,我现在的建议是做服务号。

原因很简单,订阅号被折叠,能够被人想起来的时间几乎为零。别说每天发一条了,就算是每天发100条,用户看不见都是白搭。相比而言,服务号的发送频率基本上可以一周一次,对于大部分品牌来说够用了,频率比较低,可以把文章和活动内容做得更精炼,而且服务号可以拓展更多有价值的接口出来,反而比订阅号互动性和黏度更高。

之所以要在这里聊这个话题,是因为这本身就隶属于粉丝触媒习惯的范畴。从粉丝关注你的那一瞬间,你的公众账号就成了“媒体”,就必湏符合对方的阅读习惯。既然现在订阅号越来越被粉丝淡化,这就意味着它们违背了用户的触媒习惯,应该放弃,转而把精力集中在服务号的运营上,让信息的传递更简约精准,给粉丝创造更好的关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