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 钢尺距离测量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
2.练习水平距离测量的方法。
3.掌握钢尺在测量工作中的操作步骤。
二、准备工作
1.场地选择:选择约50m的较为平坦的地面作为小组的实验场地。
2.仪器工具:钢尺、测钎、记录板、测伞。
3.人员组织:每4人一组,轮换操作。
三、要点及流程
1.地面点的标定
无论采用何种坐标系统,都需要测量出地面点间的距离D、相关角度β和高程H,通常D、β和H称为地面点的定位元素。
2.距离测量定线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标杆目测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图1-15所示为经纬仪直线定线示意图。
图1-15 经纬仪直线定线示意图
3.钢尺普通量距
(1)钢尺量距时所需的工具
30m或50m钢尺,标杆三支,记录板,测钎一束。
(2)步骤
①在地面上选定相距约80m的A、B两点插测钎作为标志,用目估法定向或经纬仪直线定线,如图1-16所示。
图1-16 钢尺量距示意图
②往测。如图1-17所示,后尺手持钢尺零点端对准A点,前尺手持尺盒和一个花杆向AB方向前进,至一尺段钢尺全部拉出时停下,由后尺手根据A点的标杆指挥前尺手将钢尺定向,前、后尺手拉紧钢尺,由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对准零点后喊“好”,前尺手在整50m处记下标志,完成一尺段的丈量,依次向前丈量各整尺段;到最后一段不足一尺段时为余长,后尺手对准零点后,前尺手在尺上根据B点测钎读数(读至mm);记录者在丈量过程中在“钢尺量距记录”表上记下整尺段数及余长,最终获得往测总长。
图1-17 目估定线示意图
③返测。由B点向A点用同样方法丈量。
④根据往测和返测的总长计算往返较差、相对精度,最后取往、返总长的平均数。
(3)钢尺量距的注意事项
①钢尺量距的原理简单,但在操作上容易出错,要做到三清:尺分清——分清端点尺和刻线尺;读数认清——尺上读数要认清m,dm,cm的注字和mm的分划数;读数及计算长度取至毫米;尺段记清——尺段较多时,容易发生少记一个尺段的错误。
②钢尺容易损坏,为维护钢尺,应做到四不:不扭、不折、不压、不拖。用完要擦净后方可卷入尺壳内。
③钢尺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则取往、返平均值作为该直线的水平距离,否则重新丈量。
4.距离测量记录
距离测量记录表见表1-17。
表1-17 距离测量记录表
四、注意事项
1.量距时,钢尺要拉直、拉平、拉稳。
2.往返丈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2000。
五、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标准: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成绩评定标准见表1-18。
考核项目:钢尺量距的作业过程。
表1-18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成绩评定表
六、练习题
1.简述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
2.进行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么?目估定线通常是怎样进行的?
3.用钢尺丈量倾斜地面距离有哪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4.如何衡量距离的精度?现丈量了两段距离,AB往测为153.47m,返测为153.57m;CD往测为327.76m,返测为327.76m,问两段丈量精度是否相同?若不同,则哪段精度高?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