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传输层
OSI的低三层(又称低层)主要是面向通信的。基于低三层通信协议构成的网络称为通信网络(或通信子网),支持用户信息在同一网络的端到端的传输。OSI的高三层(又称高层)是面向用户的,面向信息处理(资源子网功能)的。传输层位于低层与高层之间,是低层与高层衔接的接口层,它完成资源子网中两节点间的逻辑通信,实现通信子网中端到端的透明传输。
2.5.1 传输层的功能
在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处于正中间。传输层是负责数据传输的最高层次。传输层完成同处于资源子网中的两个主机(即源主机和目的主机)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也称为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由于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有可靠和不可靠之分,而传输层则要向其高层提供端到端(即传输层实体,可以理解为完成传输层某个功能的进程)的可靠透明通信,因此,传输层必须弥补网络层所提供的传输质量的不足。
传输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①为高层数据传输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实现透明的端到端数据传送。
②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③信息分段与合并。将高层传递的大段数据分段形成传输层报文,接收端将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报文进行合并后传递给高层。
④多路复用。考虑复用多条网络连接,以此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2.5.2 传输层协议的分类
网络服务有以下3种。
①A型。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可接受的故障率,是可靠的,一般指虚电路服务。
②B型。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不可接受的故障率,多指广域网。
③C型。网络连接具有不可接受的差错率,质量最差,多指提供数据服务的网络或无线电分组交换网。
根据服务质量,传输层协议可分为以下5类。
①0类最简单,只提供建立和释放连接及数据传送机制。
②1类较简单,可在两个传输进程中进行一次断开后连接的同步,从中断处继续。
③2类和0类相似,但可提供多路复用功能。
④3类具有1类和2类的特性。
⑤4类最复杂,必须能处理各种网络错误,如分组丢失、重复等。
较实用的传输层协议有TCP/IP协议栈中的TCP和UDP,其中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它建立连接前需要3次握手,是可靠的传输协议。UDP协议是非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它不可靠,但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