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网络安全信任等级划分
目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分级标准,一般都是依据美国的“橘皮书”中的定义。
橘皮书的正式名称是“受信任计算机系统评量基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橘皮书中对可信任系统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由完整的硬件及软件所组成的系统,在不违反访问权限的情况下,它能同时服务于不限定个数的用户,并处理从一般机密到最高机密等不同范围的信息。
橘皮书将一个计算机系统可接受的信任程度加以分级,凡符合某些安全条件、基准规则的系统即可归类为某种安全等级。
橘皮书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由高而低划分为A、B、C、D四大等级。
D级——最低保护(Minimal Protection),凡没有通过其他安全等级测试项目的系统,即属于该级,如DOS,Windows个人计算机系统。
C级——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Protection),该等级的安全特点在于:系统的客体(如文件、目录)可由该系统主体(如系统管理员、用户、应用程序)自主定义访问权。例如,管理员可以决定系统中任意文件的权限,当前UNIX、Linux、Windows NT等操作系统都为此安全等级。
B级——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Protection),该等级的安全特点在于:由系统强制对客体进行安全保护。在该级安全系统中,每个系统客体(如文件、目录等资源)及主体(如系统管理员、用户、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安全标签(Security Label),系统依据用户的安全等级,赋予其对各个对象的访问权限。
A级——可验证访问控制(Verified Protection),其特点在于:该等级的系统拥有正式的分析及数学式方法,可完全证明该系统的安全策略及安全规格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根据定义,系统的安全级别越高,理论上该系统也越安全。可以说,系统安全级别是一种理论上的安全保证机制。在正常情况下,在某个系统的安全保证机制得以正确实现时,系统就应该可以达到该安全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