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化运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公司化运作是整个系统的根本

创业规模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几十人、上百人,企业逐渐壮大时,就会显现很多问题,初级“个体户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尤其是在企业经营扩大阶段,很多地方管理者都顾及不到,公司形成了所谓的“组织架构”,公司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管理制度越来越复杂,管理者越来越忙,但效率却越来越低,经营成果越来越不显著。

其实这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这需要企业在发展阶段按规律成长,建立一套“管理轻松、业绩倍增”的公司化运作体系。

1.1 公司化运作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资本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跨过了生存阶段,直接进入了高速成长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都需要从野蛮成长模式转变为科学成长模式,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公司难免会遇到人才、资本、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1.1.1 公司化运作的定义与特征

公司化运作是指以人才系统复制人才、以运营系统提升效率、以商业模式放大利润、以机制系统设计顶层、用资本系统提速发展,从而实现公司运营管理的协同科学发展。公司化运作具有以几个下特征(可以简称为SSIP)。

(1)System(体系化):构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管理系统,让决策、管理、执行相互贯通。

(2)Standard(标准化):确立经营管理的标准,让理念、行为、方法标准化。

(3)Institution(制度化):法治与人治相融合,用科学的制度贯穿整个公司。

(4)Process(流程化):降低对某一个“天皇巨星”的依赖,让经营管理形成高效链条。

当公司化运作发挥效力以后,各部门、各岗位、各工序之间都能够实现相互协调、衔接、互动,而且这种效力是长期性、全面性、复制性的,有利于为公司提供持久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1.1.2 公司化运作的战略地图

公司化运作一直以“用系统经营管理企业”为最终的目标,为顺利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联创世纪商学院经过多年研究,同时结合国内外大、中、小型公司的实际管理现状和管理需求,在考证过各管理学文献理论资料,探讨并实际应用之后,绘制了公司化运作的战略地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公司化运作的战略地图

在初创阶段,公司需要认真搞定上述战略地图中的前12个步骤,如核心资源能力分析、产品线整体规划、公司融资策略等。之所以将这12个步骤放在初创阶段,主要是因为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有步骤。创立一家公司更是如此。

公司进入发展阶段以后,相关的经营管理系统已经初步完善,这时就需要将目光从前12个步骤转移到公司愿景确立、公司文化确立、员工培训体系等新的步骤上来,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公司发展稳定,这时就可以在既有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关注公司资本模式规划、内部股权激励、管理干部培养和公司人才体系建立等强化式管理步骤。

1.1.3 公司化运作理论黑箱模型

在建立公司化运作体系之前,首先要掌握“公司化运作理论黑箱模型”。关于黑箱模型,我们可以简单举例:有几个创业者凑了10万元投入经营发展,半年后10万元全部花完甚至还欠了几十万元;也有几个创业者凑了10万元,经过三年发展,10万元变成了1 000万元。

所以投入不一定直接带来产出,而是经过了中间复杂的环节,最后产生结果。这一理论最早起源于人类对于土壤的研究,同样的果苗种在不同的地区,结出的果实口味便不一样。我们把投入归为前因变量,产出称为结果变量,而中间那些使得最终产出结果不同的就是中介变量。人类对于土壤的研究一直延伸到了管理学,那使得企业经营发展最后产生良好结果的中介变量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些称为管理的黑箱模型。

经过多年研究,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非常多的维度,我们做了归纳之后形成了五个重要的维度,即机制、人才、运营、模式和资本这五大维度,如图1-2所示,这个模型可以在现有管理知识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为各大公司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

图1-2 公司化运作理论黑箱模型

掌握上述模型以后,公司将从零散的、基于经验的、自由化的管理风格,过渡到整体的、系统的、科学化的决策、管理、执行,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工作协同力与工作合力。此外,“公司化运作理论黑箱模型”还将管理职能分工、管理效能集合、执行区隔进行了模块式的划分。

对于公司来说,从投入到产出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劳动、生产、加工、服务、成型、销售、盈利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思想、财力。

如果想让这个过程高效、顺畅、稳定,公司就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配置和分工,同时还要将管理人才、管理技能、管理思维融合在一起,实现工作行为细则的标准化与制度化,进而保证低投入和高产出。

在这样的宗旨下,结合“公司化运作理论黑箱模型”,我们将公司化运作的战略目标整合为五个,分别是机制、人才、运营、模式、资本。以这五个战略目标为指导,然后把管理职能、管理效用相结合,就可以构建出“公司化运作落地系统模型”,如图1-3所示。

图1-3 公司化运作落地系统模型

1.2 公司化运作的背景

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变化都可以成为公司化运作的催化剂,最终将管理从“人治”过渡到“法治”。在很多公司当中,部门各司其职,但也容易形成“部门墙”。而公司化运作有其“纵向关联、横向关联”作用,除了让“决策、管理、执行”纵向关联,还能有效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工作“横向关联”的协调性,进而真正大幅度地提升整体的效率。

1.2.1 公司管理出现问题

在当前的组织形态下,大量创业型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治理结构、经营结构、管理与系统上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治理观念

受传统治理观念的影响,一些公司创始人不肯向社会开放,很难接受将自己的财产交给外来的管理者管理,宁可高负债,也不出让股权,宁可管理效率低,也不聘请他人代管。

2.产权安排随意、粗糙

很多成长型公司的产权在法律和形式上“明晰”,在实际上则非常含糊。例如,家庭或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并无严格界定。这种含糊的产权是非常大的隐患,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后果。

例如,创始人随意地把股权赠予管理者,但由于缺少科学的绩效管理,以及监督和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创始人不敢真正开放股权,经理人无法真正享受到股权收益,股权赠予最终没有落到实处。

3.制度杂乱无章、迂腐

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普赛尔说:“所谓的管理,就是解决一连串关系密切的问题,而要想将其系统、妥善地解决,就应该树立健全的制度,否则必将造成损失。”制度隐藏在公司的整个运行体系中,推动着公司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处于优势或是劣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是否完善。

另外,制定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所以当一项制度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公司就要将其完善;当制度的存在对解决问题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的时候,公司也可以将其废除。

1.2.2 公司化运作展现优势

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科学规范地管理公司,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和手段来经营公司,已经成为发展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各大公司纷纷导入“公司化运作”,通过系统完成管理和经营等工作,这种做法可以带来很多方面的优势,具体如下。

(1)使管理和经营变得可控,不再随意,保证公司的进程、经营结果、岗位职责、任务活动、资产都处于被动之中。

(2)从决策到考核再到模式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清晰明确。例如,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等。

(3)通过对战略的有效分解,建立较系统的组织架构,确定每一个岗位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标准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资源。

(4)公司的长、中、短期战略的一致连贯,相互承接,保证公司和公司当中的个人在整体规划中可以朝着清晰的方向前进。

在公司向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思想、规律、方法来完成管理和经营。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工具就是具有上述优势的公司化运作系统。

1.2.3 从“人治”到“法治”的管理

各大公司的管理逐渐从人治走向法治,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一些个别的突发问题需要依靠“例外管理”或“下级服从上级的指挥”来解决以外,更多的是要寻求制度的帮助。

首先,日常运营必须有相应的成文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这是公司由“低文本文化”向“高文本文化”过渡的具体表现。

其次,以制度来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和各个岗位的职责,争取实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

最后,在进入公司化的阶段,科学管理已成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通过对相关工作的量化记录、测量与分析,形成可评估、可复制、可追踪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而将之前的管理行为从无序变为有序。

现在,公司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之前那种凭经验、靠本能的管理模式,让创业者有了一本“创业发展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