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艺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涓滴成海 蔚为大观——写在吕铭康新作《青岛艺海》出版之际

《青岛艺海》是作家、文艺评论家吕铭康在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第三部文集。前几年,他连续在青岛出版社“人文青岛”丛书中出版了《青岛与京剧》《青岛与曲艺》两书,受到业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著名京剧评论家、京剧史研究者马少波在读了《青岛与京剧》后,打电话对吕铭康说:“你写了半部京剧史。”

今年(2019年),在吕铭康76周岁之际,他克服眼疾的困扰,在电脑屏幕上将字号放大,坚持写作,硬是完成了30多万字的《青岛艺海》一书,实在是可喜可贺,殊堪赞佩!

《青岛艺海》,书如其名,真是艺术的海洋,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举凡青岛建置120多年以来的电影、戏剧、曲艺、文学、文化事业诸多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历史演进、逸闻逸事等,均有所记载、有所涉猎,它是文化青岛的一个缩影,抑或是文化青岛的一部小百科。

请看:历史钩沉,有《青岛与演艺之缘》《仅存在十年的共和大舞台》《海水浴场与沙滩文化》《老青岛有家“复兴书局”》《华乐戏院:青岛最早的剧场》等;往事回眸,有《回顾青岛永安大戏院》《曾经辉煌的青岛工人剧场》《老青岛的兰山路礼堂》《硕果仅存的中国电影院》《曾经热闹非凡的第三公园》《青岛福建路出过的三位电影名家》等;至于人物访谈,更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几十位与青岛有渊源的艺术家、戏剧家、影视家、文学家、书法家、美术家,吕铭康当年均逐一采访、深入挖掘,写出精彩文章发表于报刊上。王朝闻、赵丹、孙瑜、王晓棠、王丹凤、谢芳、陈昌本、陈述、程之、侯宝林、袁世海、叶楠、贾世骏……这些名字家喻户晓,如雷贯耳。这些非等闲之辈许多人已驾鹤西去,这些宝贵的实录文字成为我们追忆英才的最好慰藉。

读吕铭康的文章,有一种水银泻地、行云流水的感觉。这是他多年扎实阅读、勤奋练笔的结果。吕铭康自幼喜欢文学,喜欢阅读。他博览群书,博闻强识。11岁那年,魔术家张慧冲来青岛演出。张慧冲的《魔术》一书是学习魔术的入门钥匙,吕铭康心仪已久。他想向张慧冲索书,无奈无缘相见。他人小心大,打听到张慧冲星期天早晨都去潍县路的广州食堂吃早茶,便守候在食堂门口,终于见到了张慧冲,向他求赐《魔术》一书。张慧冲马上喜欢上了这个好学的孩子,满足了他的请求。

在读初中时,吕铭康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相继因病去世。高中毕业后,吕铭康决心自立,他放弃了考大学,在一所成人业余学校谋求了一份语文教师的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30.5元,他没有为自己买衣服、买美食,而是一口气订了不少报刊,还购买了杨朔、秦牧、邓拓等知名作家的书籍,他对知识的如饥似渴之态纤毫毕现。

善于学习,酷爱表演,使吕铭康自小学起便对文学、京剧、相声、山东快书、音乐等艺术门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过艰苦的学习和模仿,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艺术素养,这为他后来的采访和写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采访京剧大师袁世海时,为了赢得袁世海的关注,他“班门弄斧”地唱了一段“李逵请罪”,袁世海听后感叹道:“真难得了,你还会唱这段!”

吕铭康下笔为文,常常讲究一个“深”字。他总是想在有限的篇幅里,给读者提供背景、信息、审美和现场感的艺术享受。这是他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认真做好案头工作的结果。三四十年前,资讯传播技术远不如今天发达,互联网更是闻所未闻,要获得一位采访对象的资料和信息,一靠平日的长期积累,二靠阅读相关书籍,作大量读书笔记。为《青岛日报》采访相声大师侯宝林之前,尽管吕铭康喜欢说相声,也登台表演过相声,对相声艺术与流源有所了解,但他还是到书店买来了介绍侯宝林身世的小册子,并专门购买了一本侯宝林新近出版的《相声溯源》,认真阅读体味,这才在采访中与侯宝林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有了探讨和交流的切入点。

吕铭康的职业理想是当一个报刊的文化记者。1984年,他距这个梦想只有一步之遥。这一年,他被借调到青岛日报社任文化记者。在被“借调”的那段时间里,吕铭康展现了一个文化记者的全部优秀品质——他总能完成最为艰难的采访,他总能在第一时间约到名家与他见面,他总能让采访对象接受他的访问并倾心交谈,他总能倚马可待地交出他漂亮的访问记。所有这些,让他在报社当年的同侪中崭露头角,令人瞩目。这与吕铭康的娴熟的采访手法是分不开的。吕铭康与谢芳是不期而遇的,双方都没有采访与被采访的准备,吕铭康高超的采访技艺帮了他。他开口对谢芳说:“您挺不幸的。”谢芳惊诧不已。吕铭康随后慢慢解释:“您主演的电影《早春二月》和《舞台姐妹》都曾被禁演,最早拍的《青春之歌》也曾被批判。但您还是不屈不挠,现在又拍了《第二次握手》《泪痕》等,真是令人敬佩!”一席话感动了谢芳,也赢得了一次顺利的采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报社的文化记者没有做成,但他很快被正式调入市经委的干部高等教育部门负责教务工作。后来,吕铭康辗转去了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任戏曲节目主持人,又在电视台做了5年电视专题片编导,还在1999年和2000年兼任《老年生活报》副刊主编,连续20多年担任一年一届青岛国际沙滩节开幕式的艺术总监、总撰稿、主持人。能够成为报纸、广播、电视三栖记者,这种职业经历实属难得,堪称凤毛麟角。也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克朗凯特与吕铭康可以一比。克朗凯特在他60年的新闻生涯中,从事过报纸编辑、电台记者、电视台主持人多种工作。退休前,他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主播。离职之际,克朗凯特说:“人民需要真相。追寻真相,就好比在没有灯光的隧道里摸索前行,走出了隧道,便见到了光明。”

感谢《青岛艺海》,感谢吕铭康,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追梦路上,见到了这些光明和阳光的文字!

蔡晓滨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