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靠的是气势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之后,各个诸侯国逐渐意识到:旧的天子分封诸侯制度已然无法维持平稳的政治秩序。有实力的诸侯国试图变得更强,朝着霸主的目标一路狂奔,而实力相对较弱的诸侯国,则开始研究如何通过结盟来自保。这一时期,中华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和军事人才。
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治国有方,实力大增。齐桓公因为继位时鲁国帮助了他的兄弟公子纠,差点丢掉性命,因此一直对鲁国耿耿于怀,先后对鲁国发动了两次战争。从综合实力上,鲁国不是齐国的对手,更何况齐国在管仲改革之后,实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在齐国发动针对鲁国的第二次战争时,鲁国可以说是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局面下,鲁国有一位奇人横空出世,竟然指挥鲁国军队,打了齐桓公一个措手不及,让齐桓公这位风头正劲的春秋霸主,在兵力优势极大的状况下不但吃了败仗,而且败得很惨。这就是春秋时期那场著名的以少胜多之战——长勺之战。那位奇人,就是曹刿,其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更是让后人津津乐道。
▲长勺之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
关于曹刿,史书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在长勺之战之前,他也并不出名,当时齐国攻鲁,鲁国在起初的几场战争中被打得非常狼狈,节节败退,然后曹刿就闪亮登场了。按照惯例,古时这种奇人通常有两个特征:一是有着显赫的历史出身,比如说曹刿就是周武王兄弟曹叔振铎的后人,也算是自带周王室光环;二是奇人在大放异彩之前往往隐居在不起眼的地方,比如曹刿就在一个叫梁甫山的地方隐居。
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果然,曹刿以一介草民的身份,不仅顺利见到了鲁庄公,而且一见到鲁庄公就提了一个非常刺激的问题:“作为国君,你觉得你凭什么可以去战胜齐国呢?”
听到这个问题,鲁庄公竟然没有生气,而是认真反思。他首先提出:“寡人虽尽责不够,不过还是时时想到手下和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用来奖励身边的大臣。”
然而曹刿并不买账:“只靠这些小恩小惠,百姓不会真心实意跟国君去作战的。”
鲁庄公挠挠脑袋,又提出:“平时祭祀神灵时所用的牲畜、玉器、丝织品等,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神灵说实话。”
“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曹刿继续反驳鲁庄公。
鲁庄公又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不能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听到这里,曹刿说:“这才是尽了本职的事情!真能做到这样的话,意味着百姓一定会支持国君。凭这一点,你可以与齐国一战。”
接下来就是著名成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了。
曹刿与鲁庄公同乘一辆战车,全程制订作战方针,从进攻的时机到获胜后追击的节奏,不仅把握得极为精准,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首先是在齐军进攻时,要等到对方擂鼓三次之后才出兵迎战,这是为了消耗对方的士气,用己方最强的士气去迎战齐军最弱的士气,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很多时候战场胜负差的就是“士气”二字;其次在齐军溃逃时,要先观察对方撤退的状态是否慌乱,然后再确定是否追击,这也是极高的境界。
《春秋》中,对于曹刿论战有着简洁精妙的描写,在后世广为流传。文中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方面,分析了鲁军取得长勺之战胜利的必然性。首先曹刿在战前与鲁庄公的对话体现出鲁国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此后,在作战中,鲁庄公作为战场的掌控者,能虚心听取并完全贯彻曹刿的意见,采取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在战役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而牢牢掌握战役的主动权,赢得了战役的重大胜利。
▲曹刿看完齐军的车痕后,建议鲁庄公追击。
虽然曹刿在春秋时期事迹不多,但包括《春秋》在内的史书对长勺之战着墨颇多,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春秋时期诸国开始重视军事和战争的局面。在齐桓公开创霸业之后,陆续又有多位霸主登场,其间又涌现出了无数像曹刿这样的军事奇才,为后世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