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汉族服饰史略
中国服饰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各方面的变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侧影。中国的服饰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古发现,距今约18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初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了,骨针的使用说明当时人们已能把兽皮缝制成蔽体的衣物。这些制衣工具的发明也将服饰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人类拥有了更好的条件。之后,麻布作为布衣之祖出现,人类开始着麻布制的衣服。相传,在神农氏时代,人类便已会制造不同的服饰款式,也会依据不同的活动需求而着不同的服装,譬如参加祭天地、拜祖先等活动。“衣”除蔽体、保暖、遮羞等作用之外,还体现着鲜明的“礼”的色彩[22]。
一、中华原始服饰
人类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段开始利用兽皮来裹身御寒,那时候的兽皮未经人工裁剪缝拼,只是原状的兽皮。到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从智人阶段演进到现代人阶段,才创造出骨针来缝制兽皮的衣服,使之能较好地符合人体穿着的需要,这时人类已经利用植物纤维捻制绳索。直到新石器时代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才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如前述,由于纺织品很难保存下来,对于最早的中华成型服装的形式,只能从原始的彩陶雕塑和彩绘纹样以及地画和岩画人物形象中去搜寻。图1-3-1是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马家窑类型的彩绘舞蹈纹彩陶盆。盆内壁画着3组由5人手拉手起舞的人纹,舞者头上似裹巾布,身穿襦衣,臀后悬有饰巾,有人认为是悬挂一条兽尾,模仿被猎获的兽类形象庆祝丰收。[23]
图1-3-1 马家窑型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新石器遗址出土
远古时期的人类多穴居深山密林之中,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据《礼记·礼运》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当时,“先王”如此,“四夷”也是如此。据《礼记·王制》记载:“东方日‘夷’,被发文身;南方日‘蛮’,雕题交趾;西方日‘戎’,被发衣皮;北方日‘狄’,衣羽毛,穴居。”这就是所谓“茹毛饮血,食草木之食,衣禽兽之皮”的原始人类。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衣毛而冒(帽)皮。”可知原始时期,因条件限制,人类以兽皮作为主要服装材料,系扎衣服也可能采用的是动物的韧带,因为当时亦没有绳线或者葛藤之类的植物。披着的兽皮四面露风,谈不上合体。
有关远古服饰的资料实物,最珍贵的要算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出土的一枚骨针及141件骨、贝、牙、石等制成的串饰品,以后各地又陆续大量发现。骨针的发现,说明我国在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能用兽皮等加工缝制衣服。服饰的形制又前进了一步。骨针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身体,来缝制适合自己的服装,骨针缝出了一个以人类意志为主宰的服装天地。而串饰品的发现,或许是为了装饰,体现着人类的爱美之心,或许是为了象征渔猎的胜利或是宗教信仰。身穿兽皮制成的衣服,腰系绳带,颈戴用牙、石、贝等串起来的饰品,这就是原始的服饰。[24]
二、夏商周服饰
中国冠服制度的雏形约始于夏商时期。从河南安阳殷墓中出土的陶俑、玉俑来看,当时人们头戴帽,腰系带,衣有交领或对襟;贵族衣袖多为窄袖,常见衣襟、下摆和袖口有缘饰,衣身装饰以绣纹,从各种出土人物俑的衣着上可以明显看出其等级地位的不同。这些随葬的陶俑、玉俑,有的手戴桎梏,显然是奴隶或是被俘虏的人质;有的踞坐,身穿精美的花纹衣,头戴冠箍,这或是奴隶主本人,或是奴隶主身边的弄臣或是对亡国丧邦有所鉴戒的古人,三者都可能代表酗酒不节、放纵享乐的想象。有的头戴高巾帽、身穿长袍并系黻,如不是个小奴隶主,也应该是个地位较高的亲信,因为,古时把蔽膝等视为“权威”的象征,并用不同的质料和颜色来区分等级(图1-3-2、图1-3-3)。殷商时期人们的着衣习惯可大体分为三种:其一为袖窄且衣长不至足,颈后头发平齐或有加工成辫子而后在头顶上缠绕;其二为前部的衣长比较短,后面的裙长至齐足,穿戴蔽膝作为装饰,头上戴着尖角帽或围着裹巾;其三为服装的面料上搭配有不一样的纹饰,领部、袖间有勾边装饰,上衣长至膝部,头上戴有平箍帽子。
图1-3-2 玉人,殷墟出土
商代服饰已明显地出现了等级差别,它为周代服饰制度的完整形成奠定了基础。商代的发式多为系辫,辫长而盘于头上,或向后垂发。在头饰上笄的使用更为普及,采用玉、铜、骨、角等制成,其外形柄较为宽大,纹饰精美,与同期的铜器、陶器纹饰相仿(图1-3-4、图1-3-5)[25]。
图1-3-3 玉人,殷墟出土
我国的礼服制度自周朝开始渐趋完善。周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制定了严密的等级制度,以一套详尽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实行礼乐之教。服饰成为统治者立政基础之一,制定了从天子到庶民的一整套烦琐、复杂的衣冠服饰制度,规定非常严格。《周礼·春官》中的“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26]”即在不同的仪式场合,穿戴不同的服饰。“王之吉服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织冕,祭群小则玄冕[27]”(图1-3-6~图1-3-10),服饰制度的等级之森严也恰恰成为礼仪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自周朝起,“垂衣裳治天下”的观念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这时期的汉服基本上延续商朝汉服的形制,只是款式上比商代服饰略为宽松,显得更为飘逸。服装的领形已经出现了交领、矩领等样式,但仍以交领右衽为主。衣袖形制分大、小两种,多小袖,衣长至膝,服装不用纽扣,只在腰间用带系束,为更好的装饰和固定,常在带下配以“蔽膝”或挂玉制饰物。并且此时的冠帽已经逐渐发展完善,成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配有玉佩、发笄等物。而这一时期对于服饰用色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服饰色彩以青、赤、黄、白、黑等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通过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级与地位,服装尤其朱、黄两色为主,其中天子服纯朱色(如《诗经·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28]),王族用黄色,官员用赤色(图片来源[29])。
图1-3-4 商周时期笄的基本形式
图1-3-5 玉鹦鹉,殷墟出土
图1-3-6 衮冕
图1-3-7 鷩冕
图1-3-8 毳冕
图1-3-9 冕
图1-3-10 玄冕
图1-3-11 彩绘木俑,战国楚墓出土
三、春秋战国服饰
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纷争不断,周王朝的统治也逐渐走向了衰落,纷争的诸侯为讲求实用不重视周礼,于是孔子哀鸣“礼崩乐坏”。各个诸侯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中原一代较发达的地区涌现了一大批有才之士,他们在各学派坚持自己的理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的形式为文化思想的发展添注注入新的动力,其论著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服装美学思想,使得这一时期的服饰制度有了重大突破。在西周之前主要服装款式是上衣下裳,到春秋战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服装款式—深衣,它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也是对我国传统服饰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汉服款式。“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30]。”它是中国最古典的一种服装制式,也是该时期最受欢迎的一种汉服样式,直筒式的长衫,交领右衽,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衣、裳相缝合包住身子,腰间以带系束(图1-3-11、图1-3-12),并有曲裾与直裾之分。后来传世的汉族服饰在形制上基本来源于此。《礼记·深衣》记载:“古者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31]。大意说古代时的深衣,都有一定的形制规范,它和圆规、曲尺、墨绳、称垂、衡杆要互相应合,最短不会露出体肤,最长不会盖住地面。与周朝不同的是,随着礼制的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受到了冲击,如齐国尚紫的风气就是对周代原有服饰制度的破坏。
图1-3-12 彩绘女木俑,战国楚墓出土
四、秦汉服饰
秦汉是我国长期大一统的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封建国家。秦王朝建立后嬴政就开始施行“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饰”[32]等在制度上的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积极措施,创立了新的服饰制度。废除了原有的六种冕服,仅留下一种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时使用。汉朝在服饰制度上基本继续沿用秦朝。西汉时男女服装,仍沿袭战国深衣形式。不论单、棉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里面都穿着中衣及内衣,它的领袖缘一起露在外面,成为固定样式的套装。下身穿着紧口大裤,形成了“褒衣大裙”的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有束带。汉代的常服以穿着袍为主,多指衣长长过臀部。汉代的常服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有里有面或絮棉麻,称为夹袍或棉袍;二是袖子大多是以小袖的形式存在;三是服装的制式多数采用大襟斜领,衣襟的开襟较低,内衣会在领口处看到;四是领口处、袖口处绣方格纹等纹样。袍服长短也并不相同,有的常服长至踝骨,穿着者以文官、长者居多;有的常服的长度只到膝下或膝上,穿着者群体主要是体力劳动者或者武将。袍最早在战国时期出现,常见于秦汉时期,男女均可穿着,庶人可穿白袍。先秦时期的裤只有裤管,上至小腿,下达脚踝,用绳带扎系于膝,也称“胫衣”,形制与后世套裤相似,也被称为“绔”或“袴”。西汉时期出现了开裆穷裤,较之胫衣,穷裤长度及股,连于腰间,两股之间裆部相连。合裆的裤被称作“裈”,这样可以与开裆裤区分。除了穷裤,汉代还出现了一种短裈,称为“犊鼻裈”。根据犊鼻裈的长短又分为两种形制:一种长度至膝,一种短小与现今的三角裤相似,后者多用于农夫仆役[33]。此外,汉末还流行一种两只裤管肥大的大口裤,为普通男女常服。
秦汉女子礼服,仍延续了旧制、尚深衣,遵从古礼。皇太后、太后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即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制一般采用深衣制。《后汉书》记:贵妇入庙助蚕之服“皆深衣制”。
秦汉妇女深衣也是男女通用的服饰。普通妇女穿着到礼服有两种,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曲裾深衣的衣袖有宽、窄之别,通常在袖口处做镶边装饰。衣领为交领,若同时穿几件衣服,通常外层衣领领口低于内层领口,这样可以露出内衣,最多有三层以上,被称为“三重衣”。相比战国时期的曲裾深衣,这时的衣襟绕转层数有所增多,且下摆部分肥大呈喇叭状。凡是穿深衣的妇女,腰身都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用一根绸带系在腰部或臀部。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衣裾边装饰锦缎,随曲裾盘旋缠裹在身上,成为一种流动的装饰,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图1-3-13)。汉代女装的式样与男装差别不大,汉代的妇女日常穿襦裙,连体的深衣既是贵族的常服,也是百姓的礼服。汉服中的襦裙一种上襦下裙的搭配形式。上衣襦是一种长度到腰部的短衣,衣身比较窄并且较为合体,衣袖一般是宽袖。下裳裙是一种上窄下宽、长垂到地、不施边缘的“无缘裙”。《后汉书》记:“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此裙常以四幅素绢拼接缝制而成,并在裙腰两端缝有带子,以便系结。这就是上衣下裳,它和深衣的上下连属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
图1-3-13 曲裾大袖
秦汉民间的主要首服有巾帻,秦朝将幅巾颁赐武将,开始用它表示贵贱,与冠同时服用,但只限于军旅[34]。汉代冠和先秦的不同之处,是先秦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汉代到官员戴冠,要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并根据品级和职务的不同也有区别化。帻是包发巾的一种,其形似便帽,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帻顶上覆盖低平的“平巾帻”,又称“平上帻”,顶平、男子不分贵贱均戴之,较为常见;另一种是顶尖凸起,形式屋顶状“介帻”。多为文官所戴,身份显贵的官宦必须先戴上巾帻,然后才能加冠,平日闲居,也可单独戴帻。东汉后期,名士用幅巾来束首,不戴冠帽为雅,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的鞋履制度为祭服穿舄、朝服穿履、燕居穿屦、出门穿屐。履是单底的,舄是双底的,用黑色或红色的漆涂在鞋面上,鞋头的形状有方头的、圆头的和尖头的等。妇女出嫁穿着鞋面上绘有彩画,并系有五彩带子的木屐[35]。
五、魏晋南北朝汉族服饰
在中国历史中,魏晋南北朝是时局动荡、战乱频繁的一个时代。服饰虽基本承袭秦汉旧制度,但经历了三国鼎立、两晋王族之争与“五胡十六国”的战乱。中原人民迁居南方,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形成了胡汉杂居、南北交融的局面,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服饰也有了新的改变。这时候人们大多穿着大袖宽衫。褒衣博带式的服饰样式受到人们的欢迎并流行于各个阶层中,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穿此样式的服装。特别是当时的文人为表达对现实政治不满的强烈态度,表现出不拘礼法、崇尚放达的形态,他们追求轻松、自然、随意的审美风尚,男子穿衣裳袒胸露背,衣服披肩,款式多样。《晋书·五行志》说:“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36]《颜氏家训》里面也有“梁世士大夫均好褒衣博带,大冠高履[37]”的记载。与秦汉时期有区别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衫摒弃了“祛”,袖口渐渐变宽而最后成了敞袖式并不是原先的小袖。衫又演化呈单、夹两种形式,以纱、绢、布等面料为主要制作材料,流行白色,并以此为尚,甚至婚礼时服装也用白色,与秦汉时期的用色有很大的差异。《东宫旧事》记:“太子纳妃,有白毂、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当时规定宫中红色用作为朝服,紫色用作为常服。除大袖衫以外,男子大多穿着袍、襦、裤等服饰。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服饰史上男子士儒最为风雅潇洒的一个时期,男子服饰流行高冠博带,飘逸的大袖衫,袒胸露臂,力求洒脱、自然的感觉。在魏晋时期,妇女的服装沿用了秦汉遗留的习俗,但在吸收传统上有所变化,并且借鉴了少数民族服装的特色,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风格有窄瘦和宽博的区别,衣身的部分修身合体,但袖口比较肥大,呈上敛下舒式。如南梁庾肩吾的《南苑还看人》诗云:“细腰宜窄衣,长衩巧挟鬓。”与吴均《与柳恽相赠答》诗“纤腰曳广袖,丰额画长蛾”。下裙大多是当时流行的褶裥裙,长度可到地面,裙摆摇曳而舒展,并饰有飘带,层层叠叠,优雅、飘逸,展现出了女性独有的绰约多姿。《南苑逢美女》里的描述就有“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38]和“轻衫见跳脱”的诗句,将女子美妙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重视修饰,审美标准由质朴转向富丽,是这个时代重要的表现。妇女服式风格,有窄瘦与宽博到区别,加上首饰繁复华丽,体现了奢华糜丽的效果(图1-3-14)。此外,东晋南朝的下层妇女还经常穿着一种叫“绔(罗)”,“衤罗”字不见于书,又写作“襬”,《南史·王裕之传》中则说,王裕之“左右尝使二老妇女,带五条辫,著青龙”。绔罗是一种裙裤,是当时民间妇女的一种“时世装”,如孟晖所言:“用今日的观点衡量,这种长裤实在是很典型的喇叭形裙裤。”[3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冠帽颇具特点。统治阶级的冠冕制度,虽然承袭了汉代遗制,但形制却有一些演变。首先是小冠非常流行,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在小冠上加笼巾,便成“笼冠”。此时民间的首服主要有头巾和风帽。从文人儒生到普通男子都服头巾,主要有:诸葛巾、角巾、林宗巾、漉酒巾等;风帽也是这个时期男子的常用首服,庶民男子多服乌帽。此时期妇女也扎头巾,头发梳各式发髻(如灵蛇髻、飞天髻),又尚薄鬓和假髻。
图1-3-14 魏晋贵族女子着装
这一时期的鞋履,与秦汉时大抵相同。足穿笏头履和高齿履,即一种漆画木屐,这在当时十分流行。但质料更加考究,有丝、棉、皮、麻等质地。颜色也有规定:士卒、百工用绿、青、白色,奴婢侍从用红、青色(图1-3-15)。该时期男女都可穿屐,区别在于屐的鞋头形状,男为方头女为圆头。
图1-3-15 “富且昌宜侯王夫延命长”织成履
六、隋唐五代十国汉族服饰
隋唐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南北统一、国运昌盛,各民族之间文化、贸易往来交流频繁,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思想观念变得前所未有的开放,服式、服色、妆容等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面貌,它的服饰上承历代,下启后世,呈现出一派开放、繁荣景象。
这一时期的男子服饰与女子服饰相比虽样式单一,但在服饰的颜色使用上十分考究。男子常服为圆领袍衫,圆领、右衽,并在领、袖和衣服大襟处进行缘边处理。在朝堂之上,袍衫长度因官员的职位高低而有所不同,如文官衣长到足踝,武官衣长则短到膝下。袖子也分宽、窄两种,并且不断发展变化。在服饰颜色使用方面,隋唐初期“尚黄但不禁黄”,《唐会要》载:“……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40]这里所规定的是庶人用黄色和白色。但到了唐高祖武德初时,便规定唯天子服饰才可为黄色,“服黄有禁自此始”。黄色作为古代帝王专用的颜色对于华夏民族文化意识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则多彩多姿、形式多样,是中国服饰史上最绚丽的时期。女子的主要服饰样式有裙、衫、半臂等。上襦下裙是女子的主要搭配方式,但不同于先前的裙系于腰间,这时的裙腰被提至胸线处,用绸带系扎。这一时期女子的上襦很短,并由原先的交领上衣改为对襟的短衫,领口样式新颖,有圆领、方领等。到了盛唐时期,则出现袒领,类似时下的超低领,其样式在中国服饰演变过程中实属罕见,可想而知当时人们的思想是何等的开放。但并非所有女子均可穿这种半露胸的服装,只有有身份的人或歌女等才可穿,平民百姓是不被允许的。半臂是一种外罩短袖上衣,最先为官女所服,后来传至民间,流行于初唐,唐中期逐渐减少,直到明朝逐渐消逝。此外,衫和裙也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女子服饰,普通妇女以穿石榴红裙为尚,这种裙子一直流行到明清时期。众所周知,唐朝以女子丰腴为美,因此中唐以后女子服饰也渐变宽博。另外,唐时期有民间女子着胡服之现象,女着男装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图1-3-16 幞头
唐代首服和妆容十分丰富。男子首服最常用的为“幞头”,幞头的雏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初期是以一幅布巾包住头部,较为低矮。到唐代时,逐渐形成衬有固定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帽子造型,广为流行(图1-3-16)。[41]女子的首服丰富而夺目。隋唐女子使用羃离帷帽,羃离在隋代已流行,可算是胡帽的一种,其形制应是一种衣帽相连,遮蔽全身,周围垂有网子的大斗篷。到唐高宗,羃离已逐渐被帷帽替代。帷帽在唐代的壁画雕塑中多有出现,如唐画《关山旅行图》中戴帷帽露面的女子。
在唐代,文武官员和庶民百姓大多都可穿靴子,只是靴子的样式稍微有所差别。一般妇女则多穿轻便的线鞋和蒲履,庶人妻女不能穿五色线靴和履。此外,五代南唐时期出现妇女缠足,弓鞋渐渐流行起来。
七、宋代汉族服饰
宋朝时期,农工商均得到快速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进步对汉服的文化和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服饰来说,宋朝服饰传承了唐朝五代十国的服饰制度,同时又结合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在儒学复兴、理学构建和对外政策的妥协文化氛围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服饰一改唐朝的华丽、开放,逐渐趋于理性、内敛、含蓄,世人普遍崇尚简朴,服饰拘谨保守,更加合乎礼仪制度,式样少,服饰色彩淡雅恬静,襦裙的裙腰回落至腰间。
这一时期,男子对常服以襕衫为尚。襕衫最初在唐朝得到采用,在宋朝发展至鼎盛。这种衣衫是一种圆领或者交领的无袖头长衫,下摆地方有一横襕,寓意“上衣下裳”之旧制。宋朝女子的服饰大多沿袭了前制,以襦裙作为主要款式,但也有一些变化,出现了新的服饰样式,使宋朝女子的服饰款式也有了很大的丰富,主要有襦、袄、衫、褙子、半臂、背心、抹胸、裹肚、裙、裤等。面料有罗、纱、锦、绫、绢。其中褙子,又作“背子”,盛行于两宋时期,是在前代半臂服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为男女皆穿的服饰样式。其特点是直领对襟,长袖、腋下开衩,前襟不设襻纽,腋下和后背缀细带,只垂挂作装饰作用。袖子有宽窄两种样式,衣长或过膝或可齐裙或至足踝不一。不同阶层、不同场合的穿用有各种差异,所以褙子有长有短,长可至足,但平民百姓及下层劳动者的褙子比较短。这时襦裙仍是女子的主要服装样式,但也出现了长裤的样式。上穿抹胸、裹肚,外套褙子,不系结,下配开衩外裤,里面还穿着几层中裤,或系短裙、腰裙或长裙,成为当时女子时兴的穿着打扮,表现出窄瘦、淡雅的服饰风格,与唐时相比更加质朴(图1-3-17)[42]。
图1-3-17 穿褙子的女人
宋代百姓的首服主要有幞头、巾,士大夫在交际时经常穿帽衫,即头戴乌纱帽,身着皂罗衫,文人、儒生则以裹巾为尚。幞头在五代时已经演变为一种冠,宋人又称幞头为“幞头帽子”,如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诸货杂色”条有云:“箍桶、修鞋、修幞头帽子……时时有盘街者,便可唤之。”宋代所佩戴的幞头会因所戴之人身份职业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像使役等身份地位低下的百姓只能戴无脚的幞头。宋代戴巾风气普遍,巾的款式多样,最流行的巾式为东坡巾(又称乌角巾)。
宋代女鞋从形制看主要有凤鞋、平头鞋、弓鞋、靸鞋。凤鞋,一指凤头鞋,二指鞋子绣有凤凰图案。平头鞋指的是头部不高翘的鞋子,外出活动穿着较多,如王观《庆清朝慢》词云:“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弓鞋,多为缠足妇女所穿。宋代弓鞋多平底,鞋头也不似明清时尖锐;靸鞋,一般都用草葛之类编制而成,也有用布帛制作的。《南村辍耕录》云:“西浙之人,以草履而无跟,名曰‘靸鞋’,妇女非缠足者通曳之。……北方所说的靸鞋,则制以布,而多其系。”[43]且庶人女子出嫁所穿袜子与鞋子的颜色必须与裳相同。
八、明代汉族服饰
在明代,主要的民服有袍、裙、短衣、褙子、比甲等。男子的主要服饰依然是袍服,只在服色上与之前服饰有所不同,即百姓穿着的袍衫之色不得使用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和明黄等颜色。对于蓝色等其他颜色或是“杂色盘领衣”的使用则没有明确的限制。女子服装基本形制,大多模仿了唐宋。襦裙服式样式依然是明代女子常服,但服饰风格受到理学影响,已不如唐朝时期那样开放,服饰样式重回交领右衽、上衣下裙。同时,明代女子依然流行穿褙子。它作为女子常服之一用途十分广泛。比较流行的穿法为:上穿抹胸、衫、袍或袄,有时在上衣外加一件比甲。比甲是一种新的服式,它于明代中叶流行开来,形似褙子,但无袖,亦为对襟,类似之后的马甲,但比马甲长,下摆超过膝盖,所用质料以彩锦为多,有时还纳以絮棉,多在春秋之季穿用。唐朝常见的对襟半臂在明朝依然普遍,但也出现了交领长袄套长裙的服装样式。还有一种女式圆领袍,多为命妇所穿,但也有女子穿其下配长裙以作常服。汉族女装虽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但在此后的几百年时间,总体而言,女子服装仍旧是上面短衣,下面百褶马面裙的服饰样式。明代还有一种帔子,名“霞帔”,多为贵妇以及上层社会的女性在结婚时使用,被称为“凤冠霞帔”。近代汉族民间女子服饰中的云肩与之形式相似,有很大的关联(图1-3-18)。
明代首服以巾、帽为主。百姓戴的头巾有四方巾、万字巾(上阔下狭,形如万字),隐士、道人戴的纯阳巾(顶部用帛折成约一寸宽的硬褶,折叠后像一排竹简的样子垂在脑后),皂隶公人等戴的皂隶巾,等等。明代最流行的是小帽,有六瓣、八瓣,又名“瓜拉帽”,就是后人所称的“瓜皮帽”。妇女的首服有冠(冠只能是官宦人家正室妇人所戴)、包头(即额帕,老少皆用)、髻(假髻的一种,依照质料的不同可分为和发髻、金丝狄髻、银丝狄髻和白狄髻,白狄髻多用于守丧时)、珠箍(额帕的一种,当时称为“头箍”,上缀金玉珠宝则谓之珠箍)、卧兔儿(一种用兽皮制成的暖额)。当时,歌妓或一般女性日常多将头发挽成一窝丝杭州攒,以表现轻松、随意的生活。
图1-3-18 明代着云肩妇女(《仇实父图》,四川省博物馆藏)
明代平民男子最常穿着的是一种长简式履,名为“皮扎翁”,南方劳动者还多穿蒲鞋;女性多缠足,弓鞋分平底、高底两种,高底弓鞋显得脚小,此外,还常穿凤头鞋、云头鞋,如《金瓶梅》五十六回中吴月娘所穿的是“金红凤头高底鞋”;第十九回潘金莲穿的是“白绫高底羊皮金云头鞋”。此外,缠足妇女的相关足服还有睡鞋、袜。
九、清代汉族服饰
清代初期,清王朝统治者强行推行满族的服饰制度,颁布“剃发易服”的制度,各地反抗之举不断,为了缓和矛盾,又实行“十从十不从”,“十从”即男、生、阳、官、老、儒、娼、仕宦、国号、役税等遵从规定;“十不从”即女、死、阴、隶、少、释道、优伶、婚姻、官号、文字语言等可以不用遵从规定。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得服饰出现了重大的变革,汉族男子剃发、着满族服饰,女子服制不变,依然是传统的上袄下裙式。呈现出满、汉两大服饰体系并存的现象。所以清代的服饰形制也最为庞杂和繁缛,服饰装饰在康雍乾时期逐渐繁复和精致,甚至出现了十八镶绲。
清代实行了上衣下裳的衣着形式,上衣包含了袍(袍又分为长袍和旗人之袍)、袄、褂、衫、背心或马甲,有单、夹、棉之分。下裳主要是裙与裤,还有很多精致、华丽的服饰品(图1-3-19)。《清稗类钞》载:“同、光间,男女衣服务尚阔袖,袖广至一尺有馀。及经光绪甲午、庚子之役,外患迭乘,朝政变更,衣饰起居,因而皆改革旧制,短袍窄袖,好为武装,新奇自喜,自是而日益加甚矣。”[44]《点石斋画报》记录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着装形象:上衣是宽大的长衫,长度过膝,下裳着裤子或者裙子,再加上一双秀气的小脚。其实在清朝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汉族,无论是官家眷属还是普通百姓,其服装均是长衣、宽边、大袖之形式。
康雍乾时期,社会安定,国家繁荣昌盛。物质上的富足使得民众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服饰风气渐趋奢华。达官显贵、富商大贾和市井民间皆“缨帽湘鞋,纱裙细裤”[45]。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对人物的着装做了详细的描述,每个人的服饰风格均不相同,且服装造型随着季节、场合不同均有不同风格。贾宝玉“头上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涤,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46]。
图1-3-19 清代女装
清代服装的形式与图案时常有变化改变,“衣则忽长忽短,绣则忽大忽小,冠则或低或昂,屐则忽锐忽广。造作者以新式诱人,游荡者以巧治成习。”[47]流行彩裙大袖,女衫身长至二尺八寸,袖宽一尺二寸,袖口处以锦绣镶绲。嘉庆年间,妇女衣饰上更加追求镶绲工艺的装饰,袖口趋大,且服装多缘饰,后发展到服饰边缘、饰物竞相追求精致、繁复之风,鼎盛阶段有“十八镶十八绲”之说,一直不停地追求堆砌。
清代汉族男子留辫,常戴小帽(瓜皮帽);农民、商贩等劳动人民多戴毡帽;劳作时为挡日避风遮雨戴草帽;老年人、僧尼戴风帽(即观音兜);妇女额头上所戴之物为包头和眉勒,北方多为“昭君套”(常以貂皮制)。
清代男子的足衣有靴、鞋、袜。依照清服制,“民间男子一律都穿尖头靴,靴子的材料有素缎和青布等”[48]。鞋子底有厚薄之分,多用缎、绒、布制作;劳动者亦着草鞋、蓑鞋、木屐(南方、山区多使用)。袜子分短筒袜和长筒袜。清代汉族缠足的妇女穿弓鞋,大多是高底。弓鞋有云头图案和凤头图案等样式,且鞋头常缀有璎珞、铃铛等装饰。此外,清代妇女足衣还包括各种拖鞋、睡鞋、木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