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2018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服装定义与构成

可以这样肯定地说,服装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最早也许是将一根木棍别在耳朵上,也许是用藤蔓类植物缠绕后顶在头上或挂在项间。这之后才有了有意识的创作,诸如将花朵或贝壳穿成一串挂在身上……这些无法从文字记载中找出依据,却存在于20世纪仍保持原始社会生态的部落居民中,因而可以被认定为是人类站立起来以后的初始服饰。

服饰,与服装的概念应该是等同或相似的。服饰通常被界定为是衣服和饰品,实际上服装也包括了上述两者,只是单说衣服不能等同于服装或服饰。讲述衣服的书可以没有佩饰,但一部服装史是不可能摒弃饰品的。有些时候,服饰被理解为与衣服配套的饰品,或索性说配饰。这样一来范围就大了,可以包括佩饰,也可以包括箱包,甚至于鞋帽都可以算在内。

从理论上讲,服装和服饰都应包含四部分内容:

第一是衣服:除了遮挡躯干的主服以外,还有首服,即帽子、围巾等;足服,即鞋、袜等;手服则有手套、手笼等。这一部分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遮覆性,可以兼具装饰性。

第二是佩饰:从头花、簪、钗、发卡,直至耳环、鼻环、唇环、项链、胸花、腰链、踝饰等;男性的领带、领带卡也属这一类。这部分的特点主要是装饰点缀,基本不考虑遮覆性。

第三是化妆:从原始人的文面、文身、绘身,到现代人的文眉、文唇、文眼线、隆鼻等,当然最普遍的还是自古以来在脸上的涂抹,同时需注意手指、脚趾涂色也是化妆。在身上刺花纹后涂色,甚至割痕、烧疤等以皮肤立体图案来显示某种效果的,同属于化妆一类。

第四是随件:随件可理解为是跟随人的衣服佩饰一同塑造服饰形象的物品,只不过,随件可有可无。如果有,更能显示着装者身份、性格;如果没有,也无所谓。如包、褡裢、包袱都是中国古人的包,一看即知时代。人造革旅行包是20世纪60~80年代的标志,从款式,从质料,再看上面印制的标语,一看就是那一个时代的产物。90年代是带轮的人造革箱,21世纪则一律是各种材质的拉杆箱。中国改革开放后,男性盛行带手包。不过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用手包的多为机关干部中的男性处级或局级干部,农民工不用,更高级别的领导因为配置秘书,因而也没有用的,包能显示身份。至于流行,包绝对是敏感形象,流行大包小包,双肩背、单肩背,时髦人士用包肯定跟上潮流。其他类似伞、手杖,以至传呼机、手机等都属于随件,不然人们为什么会随着时尚去更换手机呢?这时的心理活动,不仅仅是寻求技术的升级,还有很大程度是为了考虑时尚,以此来彰显新理念。

总之,服装即是人类为包装自己而创作的精神与物质结合体。

从质料上看,首先是大自然的赐予,不然怎么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但人类并没有满足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动、植、矿物原形,而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挖掘、去改变并利用,使之更符合高水平的需求。这正是人类与动物不同之处,如养蚕取丝或将矿石加工成饰品。

从造型上看,首先是要符合人体结构并可供其活动。任何一件衣服或饰品,无论是否舒展或禁锢,最低限度是不会绝对限制人身的活动自由。比如手镯、手链、手钏,无论怎样华丽、繁缛,以至不便着装者劳作,但不能让着装者动弹不得,把两手的手镯连在一起,那就成了手铐了,也就是成了刑具而非佩饰品了。当然,也有两只手镯相连的“情人铐”,那不能算作刑具或佩饰,应属于玩具系列。

从色彩上看,显然最初是以当地植物或矿物染料来染制衣服,土生的花、草、果实、果壳会染出特有的颜色。有些地区利用河泥揉浸织物,使之产生一种独特的颜色与质感,这些都离不开区域性。现当代就不是这样了,化学染料可以千篇一律,放之四海而皆准。于是,个性消失了,有害成分也增多了。我们说不大好,这是人类的科学进步,还是人类与大自然渐行渐远。

以上三方面都离不开文化,只是相比起来,纹样应该更具文化性。一个形象代表什么?一种形象的组成方式具有什么意思?这里肯定是有人类的思考。在这一点上,各地区,进而各民族,再为各国家,差异很大。比如,蝙蝠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因此用谐音而形成转义,蝙蝠组成的图案如“五蝠捧寿”等,非常招人喜爱。而欧洲人特别害怕吸血蝙蝠,常有人和牲畜为此丧生,当然就不能以此为图案,更不可能用在服饰品上。再如西欧艺术品中总有猫头鹰,他们认其为益禽,日本人则因猫头鹰有两只圆圆的眼睛酷似戴着眼镜,因而被看作学问的代表形象,倍受尊重。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有阴阳的说法,猫头鹰爱在夜间行动,故而被视为阴,再加上叫声有些像小儿啼哭,所以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祥之物。即使花草山水是人类共有的,也有不同的爱好与讲究。

说服装是人类为包装自己而创造的精神与物质结合体,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服装配套。不要小看了一身衣服佩饰的结合搭配,穿一件衣服时戴什么首饰,蹬什么足服都是有讲究的。纵观各个朝代及至当今,搭配错误极易被看作是缺乏教养。虽然后现代衍化出“混搭”和“反常规”等新的不受原规则束缚的配套方式,实际上这是限于时装的。真正的礼服,尤其是郑重礼仪上的服装,还是不能随便穿,否则会贻笑大方。

当然,时代在发展,有些也会悄悄地变。如在中国古代,普通家女子不能单穿裤子出来见人,裤外必须着裙。只穿裤的女子不是穷苦人家劳动女性就是艺界女子。如宋人王居正《纺车图》中婆婆将裙子挽起来直露出裤管,儿媳纺线索性穿着长裤,图中特意表示,这婆媳俩的裤子都有补丁,可见其贫困。但是现当代以来,女子穿裤并不是身份与境况的标志了。按西方礼仪来说,女性的正装是裙,而不是裤。直至20世纪90年代甚至到世纪之交,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国际场合以政治家身份亮相时,都是裙装。而2014年国际舞台上,韩国总统朴槿惠、巴西总统罗塞夫、智利总统巴切莱特都是一袭裤装。这是一个信号,任何服装礼仪,任何服饰配套规则都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