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绪论
一、裙装分类与造型设计
(一)裙装的分类
狭义的裙装是指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广义的裙装还包括连衣裙、衬裙等。裙装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1.按裙腰高低分类
根据裙腰的高低,裙装可分为低腰裙、中腰裙、高腰裙等(图1-1)。
(1)低腰裙:前腰在腰围线下方2~4cm处,腰头呈弧线。
(2)中腰(自然腰)裙:腰头位于腰围线处(人体腰部最细线)。
(3)高腰裙:腰头在腰围线上方,最高可达胸部下方。
图1-1 按裙腰高低分类
2.按裙长分类
根据裙长,裙装可分为超短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长裙、拖尾裙等(图1-2)。
(1)超短裙:也称迷你裙,长度接近臀沟,腿部几乎完全外裸。
(2)短裙:长度至大腿中部。
(3)及膝裙:长度至膝关节下端。
(4)中长裙:长度至小腿中部。
(5)长裙:长度至脚踝骨。
(6)拖尾裙:前裙长度至地面,后裙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图1-2 按裙长分类
3.按裙下摆形态分类
根据裙的下摆形态,可分为紧身裙、直筒裙、A字裙、波浪裙等(图1-3)。
(1)紧身裙:一般采用弹力面料,臀围无放松量,下摆较窄,与腿贴合。如果裙长较长,活动不方便,下摆可开衩处理。
(2)直筒裙:臀围线以下呈现直筒的轮廓特征,造型端庄、优雅,结构较严谨。西服裙、铅笔裙等都属于直筒裙结构。
(3)A字裙:从腰部到下摆呈A字型,下摆稍大,穿着时行走方便。
(4)波浪裙:在下摆处展开,动感较强,呈波浪状。鱼尾裙属波浪裙的一种。
4.按裙廓型分类
根据裙身的廓型,可分为H型、X型、A型、O型、T型等(图1-4)。
(1)H型:造型上不收腰,胸围、腰围、臀围尺寸相同。具有从容、庄重、流畅、不贴体的特点。
(2)X型:造型上收腰明显。具有窈窕、优美,体现女性自然美感的特点。
(3)A型:下摆造型大于肩部(连衣裙)或臀部(半身裙),上紧下松。具有稳重、安定感,充满青春活力的特点。
图1-3 按裙下摆形态分类
(4)O型:中间造型扩张,收缩下摆,上、下小于中间。具有夸张、柔和的特点。
(5)T型:上宽下窄,上身较宽松,下身较合体。既随意又能显现出女性的身体特征。
图1-4 按裙廓型分类
(二)裙装的造型设计
裙装的造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对产品风格的影响,主要涉及到裙身的结构设计、装饰手法设计。
1.常见的裙身结构设计
裙装在裙身结构设计方面,更多的是采用省道、收褶、打裥、展开(波浪)的处理变化(图1-5)。
图1-5 裙身的结构设计
裙身结构处理的名称说明及转变方式如下(图1-6):
(1)省道:又称省缝。是根据服装为符合人体特征、为达到合体的手段,通过捏进和折叠衣料,使衣料形成隆起或凹进的特殊主体效果的结构设计。主要设置在胸部、腰部、臀部等人体凸起、凹陷的部位,也可与服装的分割线配合使用。
(2)收褶:为符合体型和款式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缝缩而形成的自然纹路的褶,如腰口、领口、袖口的碎褶。
(3)打裥:将部分衣料有规律的、经折叠熨烫而成。一般分为暗工字裥、明工字裥、顺风裥等,如百裥裙。
(4)展开(波浪):经旋转展开而成。如斜裙的波浪下摆。
图1-6 结构设计的转变方式
2.常见的裙装装饰设计(图1-7)
装饰,就是在服装上增加及点缀某些造型元素进行再设计,使衣料增加立体层次感及表现力。在裙装中,装饰的方法、材料繁杂多样,从而形成的风格也差异较大。从实现方法上看,装饰手法是为了适合人体及款式造型的需要而将衣料进行处理设计,一般是采用立体裁剪进行创意。常见的装饰方法如下:
(1)缠绕:利用不同软性的面料或辅料的可塑性进行再设计,如缠、绕、拧、披、挂等手法形成肌理效果,以表达自由、随意、古典之美。
(2)拼接:利用不同质感材料的织物进行再设计,如不同的色彩拼接、面料拼接、款式结构拼接产生不同且丰富的效果。从装饰手法上看,拼接更加自由、发散、多向,视觉冲击感强烈,具有大胆、个性、时尚等特点。
(3)透视:利用薄透性面料或在造型上做镂空等的一种表现手法,形成内部透显。从设计手法上,讲究透视的部位、材料、层次,具有通透、唯美、神秘、性感效果,大胆表现出女性的体态美。
(4)折叠:将面料经过直线或曲线折叠、有规律或无规律折叠等形成不同的效果。从设计手法上,在结构上有发散、多变、巧妙、创意性等,具有生动、个性、抽象的特点。
(5)重复:相同或相近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一般需注重元素的位置、大小、规律,具有生动、律动、充满张力的特点。
图1-7 装饰手法设计
二、裙装材料的选用
(一)面料
1.面料的选用要求
(1)应根据设计风格、目标人群、不同季节,选择相适宜的面料。
(2)要考虑市场定位、价格等。
2.常用面料(表1-1)
表1-1 常用面料
(二)里料
1.里料的选用要求
(1)吸湿、透气、亲肤。由于裙装里料一般需直接接触皮肤,故要充分考虑人体穿着的舒适度及服用性能。
(2)防透、遮掩人体。当裙装面料薄、透时,里料需起到防透的作用。注意里料的质地、密度、厚度,这决定里料能否起到掩饰人体的作用。
(3)造型作用。里料在满足人体穿着的前提下,还要对产品廓型起到支撑、保型或修正体型的作用。这在婚纱、礼服及表演服中尤为重要。
(4)与面料匹配。增加里料后,与上、下裙的层数、厚薄是否合适,弹性、密度与面料是否匹配。
2.常用里料(表1-2)
表1-2 常用里料
(三)其他辅料
1.其他辅料的选用要求
(1)与产品风格、面里料材质相匹配。
(2)保型、支撑,满足穿脱开口功能。
2.常用其他辅料(表1-3、图1-8)
表1-3 常用其他辅料
图1-8 常用其他辅料
三、服装号型及女子中间体参考尺寸
裙装的规格标示方法通常采用“号/型体型”的格式。
连衣裙:160/84A,其中160代表号(身高),84代表型(胸围),A代表体型分类。
半身裙:160/66A,其中160代表号(身高),66代表型(腰围),A代表体型分类。
目前,国内女子服装号型标准为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女子》。标准提供了各体型的主要部位数据,但由于是指导性文件,所涉及的测量部位相对较少,在实际应用中要进行数据补充与调整。以中国、日本等基础体型数据为依据,结合国内各品牌人台数据,并对中间体真人模特进行详细测量,制作出一组比较实用的A体型中间体各部位数据(表1-4、图1-9),以供参考。
表1-4 女子中间体160/84A尺寸
单位:cm(肩斜除外)
图1-9 女子中间体(160/84A)
(图中无箭头粗实线表示围度,有箭头粗实线表示长度或宽度)
四、成衣规格测量方法
成衣尺寸,指服装制作完成后,手工测量成品各部位的尺寸。需要按照统一的测量方法和手势来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一)常见测量手法(图1-10)
裙装一般较单薄,常见测量手法多采用平铺放平测量、抽褶部位采用拉开测量、弧形部位弧形测量等方法,使生产过程中成衣尺寸得到控制,确保成衣板型的稳定。
1.平铺测量(平量)
平铺测量,即把服装放平,不施加拉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测量。
2.拉开测量(拉量)
拉开测量,即把服装放平,在测量点施加拉力,将衣服抽褶量拉开进行测量(适用弹力橡筋带收缩的部位)。
3.弧形测量(弧量)
合体连衣裙在收胸省、收腰较大的情况下,胸围呈立体状态,无法平放于桌面,此时应采用在胸围处折起弯量的方法来得到胸围的尺寸。
在展开量较大的裙下摆处,按底边弧形测量,可检验展开的波浪是否准确。
图1-10 常见测量手法
如果是婚纱、礼服类服装由于内衬较厚,并对尺寸要求较高的款式,可采取在服装胸围线等位置逐片测量的手法,尺寸更为精准。
(二)测量方法
1.连衣裙(表1-5、图1-11)
表1-5 连衣裙测量方法
图1-11 连衣裙测量方法
2.半身裙(表1-6、图1-12)
表1-6 半身裙测量方法
图1-12 半身裙测量方法
3.裙裤(表1-7、图1-13)
表1-7 裙裤测量方法
图1-13 裙裤测量方法
在产品开发中,胸围、袖肥、腿围(脾围)等成衣尺寸,习惯从袖窿底点(或裆底)下2.5cm处测量,因为袖窿底点处由于大身侧缝与袖底缝缝份的交叠,使成衣厚度增加,服装不易摆放平整从而影响尺寸测量的准确度。因此在大货质检人员(QC)查货时,测量尺寸往往在袖窿底点下2.5cm处进行。
但在进行纸样设计时,需要的是袖窿底点的尺寸,因此打板师首先应将袖窿底点下2.5cm的成品规格根据经验折算到袖窿底点下尺寸设计纸样。待样衣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袖窿底点下2.5cm的成品规格。这种标注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多见。
为便于学习及运用,在原型中胸围采用袖窿底点,在具体款式案例中采用袖窿底点向下2.5cm,后文不再特别备注测量方法。
五、成衣常用规格制定原则
服装为适应人体正常生活常态下的运动、穿脱、美观等需求,需要适当的放松量及在安全尺寸范围内,避免影响着装形态及肢体动作,从而被正常生活状态所接受。常见女子中间体规格尺寸制定原则如下。
(一)女子中间体围度规格尺寸制定原则(表1-8)
表1-8 围度规格尺寸制定原则
图1-14 步距与下摆的关系
图1-15 下摆围度参考值
(二)女子中间体长度规格尺寸制定原则(表1-9)
表1-9 女子中间体长度规格尺寸制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