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精确制板与工艺:半身裙·连衣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实训

第二章 原型结构制图与工业纸样制作

不同的国家、地区针对各自本土的人体特征、穿衣习惯,会有不同的服装原型,考虑到日本服装技术在国内应用广泛,其采用的参数也较适用于我国人体型,所以,裙原型、合体型上衣原型均采用日本文化式原型,并结合基本原理与实践经验,延伸出紧身型上衣原型、连衣裙原型等。

通常女式服装的门襟为右身在上、左身在下,称为“右搭左”。所以制图时,常规女式服装结构只画右半身。

一、半身裙原型

(一)制图相关参数(表2-1)

表2-1 制图相关参数(160/66A)

单位:cm

(二)原型结构制图(图2-1)

图2-1 半身裙原型

二、合体型上衣原型

(一)制图相关参数(表2-2)

表2-2 制图相关参数(160/84A)

单位:cm

(二)原型结构制图(图2-2、图2-3)

图2-2 合体型上衣原型框架

图2-3 合体型上衣原型

腰省总省量=(B/2+6cm)-(W/2+3cm)=12cm,各省量以总省量为依据参照分配比率计算。图中a、b、c、d、e、f各腰省量的分配比例及数值,如表2-3所示。

表2-3 腰省量分配

单位:cm

三、紧身型上衣原型

礼服通常是贴身效果,而常规合体型上衣原型是含有一定活动松量的,显然不太适用于礼服品类,因此需要用到紧身型上衣原型,以下为紧身型上衣原型的制图方法。

(一)制图相关参数(表2-4)

表2-4 制图相关参数(160/84A)

单位:cm

(二)原型结构制图(图2-4、图2-5)

将合体型上衣原型前、后袖窿宽各减小0.5cm,1/2背宽减小0.5cm,前片以胸高点为中心,左右各减小0.25cm,则半胸围共减小2cm。袖窿深上抬2cm。

前片袖窿省合并,转移到肩缝处。从腰围线向下18cm作臀围线。在腰围线上,前腰省收4cm,前、后侧缝各收2cm,后腰省收3cm,后中缝收1cm。后腰省在腰围线向下11cm处作省尾。前腰省尾在臀围线处收进1cm,前、后侧缝各放出1.5cm,分别作前后腰省、侧缝的连线。注意中臀围尺寸不可小于83cm。

图2-4 合体型上衣原型为转化紧身型上衣原型

图2-5 紧身型上衣原型

(三)齐胸紧身上衣原型(图2-6)

齐胸款(指领口在胸部以上),从胸高点向上不少于9cm,否则易走光。胸省量需额外增加1/2以上的省量,在两侧平分。一般领口尺寸(沿边量)比胸围小3.5cm左右。胸高点上下各5cm处,在侧片处有0.4cm的吃势量(与普通合体型服装相比,吃量位置相反)。

按拼接下裙的造型,在纸样上作拼接造型线,由于婚纱、礼服为突出腰臀差有较长的拖尾,后中下摆可适当放出外翘量。

(四)有肩带(或有肩)紧身上衣原型(图2-7)

有肩带款原型,袖窿深需根据是否有袖,进行深度调整。无袖不要过深,否则腋下易走光。根据领口距胸高点的距离,而调整前领口处增加的胸省量,位置越高,额外增加的省量越少。如果是有肩款,不需要额外增加胸省量。

图2-6 齐胸紧身上衣原型

图2-7 有肩带(或有肩)紧身上衣原型

四、连衣裙原型

(一)制图相关参数(表2-5)

表2-5 制图相关参数(160/84A)

单位:cm

(二)原型结构制图(图2-8)

图2-8 连衣裙原型

将合体型上衣原型上部与半身裙原型在腰部进行拼接,参考合体型上衣原型的腰省分配比例,按照最常见的收省(或分割)位置对腰省量重新分配,从而进行绘图即可得到连衣裙原型。

五、袖原型

(一)袖原型制图方法

1.日本袖原型制图

根据大身袖窿围(AH)来进行作图,取袖山高值为AH/3,前袖山斜线值为AH/2,后袖山斜线值为AH/2+1cm。此方法相对简单,便于掌握,但由于比例是固定的,其板型也比较固定,所以不太适合直接用于各种不同合体度的袖型(图2-9)。

2.定寸法袖制图

根据不同袖型的需要制定袖肥值、袖山高值,从而直接进行作图。

确定袖山高与袖肥后,袖山的基本结构也已确定,在此基础上,袖山曲线的走向与造型还要参考其他一些参数,如图2-10所示。

图2-9 日本袖原型制图

图2-10 定寸法袖制图

(1)1/2袖山高处(又称中袖肥位置),水平横向宽度取1/2袖肥,再加0.6~1.5cm(袖肥越小,增加值越大)。

(2)后袖山下端曲线与后袖窿要匹配,通常吻合长度约5cm。

(3)前袖山下端曲线与前袖窿要匹配,通常吻合长度约6.5cm(在实际操作中,前后袖山下端与袖窿曲线的吻合长度与袖子的合体程度有变化。越合体,吻合长度越长,反之越短)。

此方法相对应用更广一些(适于有丰富经验的打板师),因为更能体现袖子的变化规律,即袖山高与活动性能的关系:袖子张开角度,是袖中线与重垂线之间的夹角,此夹角的大小基本决定了袖子的活动性能(图2-11)。

图2-11 袖山高与活动性能的关系

(二)常用袖型制图

1.合体型长袖

合体型长袖可在日本袖原型制图的基础上进行制图,将袖口收小即可得到。制图相关参数如表2-6所示。

表2-6 成品规格(160/84A)

单位:cm

合体型长袖结构制图如图2-12所示。

2.礼服型长袖

礼服类袖子较符合人体胳膊的弯势,可在合体型长袖的基础上进行制图。制图相关参数如表2-7所示。

礼服型长袖结构制图如图2-13所示。

(1)复制合体型长袖。设定袖子在肩部包住肩头1cm,袖山高需增加4cm(视面料材质)。袖山省长9.5cm,省宽4.5cm。

(2)将后袖缝从肘部剪开后,袖中线向前在袖口处重叠3cm。后袖缝比前袖缝长约2.5cm,可通过收省或打褶的方式,处理前、后袖缝差。

(3)将前、后袖缝处理成弧形,但需注意确保袖肘尺寸。

图2-12 合体型长袖

图2-13 礼服型长袖

表2-7 制图相关参数(160/84A)

单位:cm

六、裙装常用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一)线型的处理

线条造型在女装制板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线条的曲向、走势需根据人体的体形、款式的造型而设计,线型不仅要满足人体体型的需要,还要保证设计意图中美感的要求。以下以常用的三种省道线型为例,说明线型的制图方法(图2-14):

(1)锥形省:线条向内收,增加吸势。常用在胸省上。

(2)喇叭形省:线条向外收,有鼓出效果,满足人体凸出的量。常用在后臀腰省上。

(3)锥形省+喇叭形省:上段线条向内收,下段线条向外收;或上段线条向外收,下段线条向内收。在连衣裙中较常使用。

图2-14 线型的处理

此外,受面料丝缕的影响,左、右相拼合的两侧线条的弧度、布纹尽可能对称或相近,这样成衣后效果会较平整,不易起扭、起皱。

(二)前后领宽的处理

在连衣裙中,大开领较常见,但要注意横开领的开口越宽,前后领宽的差数就越大。后肩省要转移到后领宽处,否则穿着时肩线易走后(图2-15)。

图2-15 前后领宽的处理

(三)胸省量的处理

(1)在连衣裙中,领口的高低对胸省量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领口越低,胸省量需要增加的数值越大,这样领口处才贴体,不易走光(图2-16)。

(2)胸省量的大小应根据款式放松量的变化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越宽松的款式,胸省量越小;越合体的款式,胸省量则越大。

(3)胸省转移时,需要注意由于女性胸凸量客观存在,制图时尤其要保持前、后衣长的平衡,否则会产生弊病。下面举例说明常见胸省量转移处理的方法(图2-17):

①胸省量全部转移到腋下省:适用于合体板型,突出胸部造型的服装使用。

②胸省量分别转移到腋下省、腰节(或下摆):适用于需要弱化胸省量,但袖窿等部位又要求合体的服装使用。

③胸省量分别转移到袖窿、腰节(或下摆):适用于略宽松型服装。袖窿有适当松量,下摆起翘量一般不超过2cm。

④胸省量全部转移到腰节(或下摆):适用于超宽松型服装,如下摆有波浪的背心裙。下摆起翘量较大,此类服装需视面料的悬垂性使用。

图2-16 领口高低对胸省量的影响

图2-17 胸省量的处理

(四)刀背缝的处理

进行刀背缝结构设计时,一般外弧线大于内弧线。如果是常规服装,可通过归拔工艺来完成,但裙装面料较轻薄,不适合归拔处理,故要进行修正处理,使其内、外弧线相等。另外,相拼接的弧线要尽量吻合,以避免起拱不平服、减小拼缝的难度(图2-18)。

图2-18 刀背缝的处理

(五)腰线高低的处理(图2-19)

图2-19 腰线高低的处理

通常所说的腰高低,是指服装穿在人体上,腰线相对人体腰的高低位置。对于半身裙而言,腰头是下裙最主要的受力部位,影响人体的舒适度、使半身裙不会掉落,而且还直接影响裙子的造型和风格。所以,设计时要参考以下原则:

(1)做低腰裙时,后腰不要下降太低(中腰裙为追求服装贴体,后腰口可比前腰口略低),要做成前腰低后腰高,越是低腰,前后腰落差越大。这样衣服平铺时外观较好看。

(2)侧腰位置不应低于髋关节,因为低于髋关节会使穿着不够稳定,甚至有滑落的风险,不可过于追求低腰,裙子在人体上穿着的位置要适宜。

(3)连衣裙腰线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风格,腰线上抬,使下身显长,穿着更精神、年轻;腰线降低,款式休闲,穿着随意、放松。

(六)弯腰头板型的处理

通常,直接将腰省合并得到的腰头是比较弯的。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使成衣平铺后更美观,穿着时腰下口更贴体,生产时降低缝制难度,需要将腰头弧度减轻处理。操作方法如图2-20所示。

图2-20 弯腰头板型处理

(1)腰口收省2cm,省尖一般可以到达中臀位置。拼接后育克时,大身有0.5cm的吃量。

(2)育克合并腰省时,在腰口放出0.2cm,此为绱腰头的吃量。降低了后育克缝的弧度,利于生产。

(3)合并腰头时,腰头下每边可收掉0.2cm,每片共0.4cm(具体可按面料纱线的紧密度),绱腰时总吃势量为0.6cm。

(七)裙摆的局部修正

连衣裙、半身裙的下摆设计成扇形或圆形的情况较常见,此种造型的某些部位在结构上是斜向丝缕,这时往往由于面料自身的悬垂性出现成衣下摆底边不水平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做纸样上的修正。

图2-21 裙摆的局部修正

修正的数值要视具体面料的特性而定。常规测试的方法是:将裙子悬挂一天,达到稳定状态后,将下摆底边按水平修剪平齐,再反过来根据修剪的量去除纸样上多余的量,使成品下摆底边达到水平效果,如图2-21所示。制作高档裙装时,每件裙装都需要悬挂一定时间,然后修剪下摆底边,再缉缝。

(八)扇形(圆裙)的制图方法

根据下摆的大小,可分为A字裙(1/4圆裙)、半圆裙(1/2圆裙)、全圆裙(360°圆裙),也包括任意角度的圆裙(扇形裙)。常用的制图方法有原型展开法、半径制图法。

1.原型展开法(图2-22)

图2-22 原型展开法

2.半径制图法

此方法是采用圆周的几何原理进行计算,腰围计算公式如下:

A字裙:腰围半径r=4腰围/2π=2腰围/π

半圆裙:腰围半径r=2腰围/2π=腰围/π

全圆裙:腰围半径r=腰围/2π

此外还需注意:

(1)在计算时,由于腰围为弧形,实际生产中易拉大,所以根据弧度大小,腰围尺寸应减小0.5~1.5cm。

(2)A字裙:下摆较小,如在腰部与下摆连成直线的情况下,臀部(或中臀部)尺寸偏小,不能满足人体尺寸,在腰部侧缝处应增加腰省量(图2-23①)。

(3)半圆裙、A字裙:布纹线按前、后中心线方向(图2-23①②)。

(4)全圆裙:布纹线与前中位置为45°斜纹,这样前后中斜纹,成衣效果较好看(图2-23③)。

制图方法如下:

图2-23 半径制图法

七、裙装面、里料工业纸样制作

(一)半身裙

带里西装短裙的制作工艺相对较复杂,具有代表性,故以此为例来演示工业纸样的制作,其他款式可参考相应的原理来进行设计。

1.面料纸样

缝份设定:除下摆外,其余缝份均为1cm;下摆缝份需根据折边宽度而定,通常可设定缝份为5cm,其中1cm用于与里料缝合,4cm作为折边宽(图2-24)。

图2-24 面料纸样

2.里料纸样(图2-25)

此例短裙是带里子的工艺做法,且后中开衩,里料纸样的处理方法如下:

(1)腰省与开衩叠位处理:通常在不影响结构功能的情况下要对里料结构进行简化,腰省一般可以做成活褶,其中前腰省量较小,两个省可合并成一个褶,后腰省转变成两个褶。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活动松量,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做工;后开衩由于有交叠量,里料要分左右片,一边补出交叠量,另一边则减去交叠量。

(2)里料松量处理:

①围度方向:每条竖向拼缝加0.3~0.4cm松量。

②长度方向:腰至衩顶处增加0.5cm,衩高减短3.5cm,其余位置减短2.5cm。因为面料折边宽设定为4cm,理论上里料要相应减短4cm,但里料长度方向要增加一定的松量(做0.75cm的回折松量,即加1.5cm),所以实际只需减去2.5cm即可;开衩处由于要与面料拼合,所以减去面料折边的量4cm,再补上衩顶下降的0.5cm,即减去3.5cm。

图2-25 里料纸样(不含缝份,缝份全部为1cm)

(二)连衣裙

1.面料纸样

通常的连衣裙在拼合处取1cm缝份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下摆底边或其他边缘,可根据款式要求进行折边、卷边、密锁边等处理(图2-26)。

2.里料纸样

夏季服装,往往面料较薄,此时里料的功能主要是“防透”。常见连衣裙大身加里料,袖子可以不用配里料。里料纸样的处理方法如下:

(1)上身里料:可在面料纸样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松量,通常大身围度方向的每条竖向拼缝加0.3~0.4cm松量;大身长度方向整体增加0.3~0.6cm(图2-27)。但没有袖窿贴边的无袖上衣,为避免袖窿里料反吐,在胸背宽位置不需加大松量。

图2-26 下摆底边缝份处理

图2-27 上身里料纸样(在面料基础上增加松量)

(2)下身里料:通常不受限于面料,可以单独设计并制图。在宽松款中,里料通常要比面料小、短,从而节约布料或更充分表现面料的造型效果。里料围度虽小,但以不影响人的行走、活动为原则(要求用里料增大起蓬松效果的情况除外);里料虽短,但长度以“不走光”为原则,通常在腰以下的长度大于44cm即可(图2-28)。

图2-28 下身里料

八、裙装黏合衬工业纸样制作

为了便于制作和更好定型,使产品外观更挺括,通常会在腰头面层、领子面层,门襟、下摆折边处,开衩位置等加黏合衬。通常,黏合衬缝份要比面料缝份小0.2~0.3cm,这是为了烫黏合衬时黏合衬不会粘到台板或粘衬机的传送带上。

(一)腰头黏合衬(图2-29)

图2-29 腰头黏合衬

(二)领子黏合衬(图2-30)

图2-30 领子黏合衬

(三)门襟黏合衬(图2-31)

图2-31 门襟黏合衬

(四)下摆黏合衬(图2-32、图2-33)

下摆折边处的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粘在大身上(折边线上方),常见于中厚、较厚的面料,如呢料、混纺料;另一种是粘在折边和缝份上(折边线下方),常见于轻薄面料,如薄毛料、雪纺等,是为了保持面料灵动的风格,避免表面有烫衬的“印痕”而影响了美观。

图2-32 下摆黏合衬方法一(用于中厚、较厚的面料)

图2-33 下摆黏合衬方法二(用于轻薄面料)

(五)局部定型衬条(图2-34)

有一些款式,因采用的面料松散或很轻薄,导致制作过程中易被拉伸变形,则需要在袖窿、领口、肩缝处烫定型衬条,以更好地保持造型。

图2-34 局部定型衬条

九、纸样标记要求

通常在批量生产中,纸样上除了添加缝份外,还需要补充一些相关的裁剪、缝制标记,最常见的有:辅助线、布纹线、剪口(对位刀眼)、省道线、褶位线等。

(一)辅助线及文字标示要求(图2-35)

图2-35 辅助线示例

(1)与规格相关的参考线:如胸围线、臀围线、腰围线、袖肥线等。

(2)与零部件定位相关的参考线:如贴袋位、印绣花位、钉章位等,必要时要加文字。

(3)与工艺制作相关的部位:如扣位、扣眼、撞钉位、装饰套结位等。

(4)特殊缉线:要用虚线标示。

(5)对于难以分辨方向的衣片:要在必要部位加文字,如前中、后中、侧缝等。

(6)条格面料:需标上必要的对条格参考线。

(二)布纹线标示要求(图2-36、图2-37)

(1)不分倒顺的面料:使用双向箭头。

(2)需区分倒顺的面料:如磨毛、灯芯绒、绒布、色丁、闪光面料等,使用单向箭头。

(3)用于生产的纸样:在打印时要求布纹线标示裁片有关信息(如款号、裁片名、号型、布料、数量、缩水率等),要注意打印字体与大小,避免打印出来模糊不清。

图2-36 布纹线示例

图2-37 裁片内容示例

(三)剪口标示要求(图2-38)

(1)拼接处:通常要求标上对位剪口,如胸围、腰围、下摆折边等。

(2)四开身后侧片胸围处:标双剪口。

(3)前胸处:标两个剪口,并注明吃势量。

(4)袖窿:前单剪口,反双剪口。

(5)袖子:前单剪口,后双剪口。

图2-38 剪口示例

(6)不易分辨左右方向的裁片,要求标上对位剪口,如拼接片等;不易分辨上下方向的裁片,应该错开打剪口(避免居中打剪口)。

(7)对于分割较多的款式:拼接片不易区分前后时,后片拼接均使用双剪口来区分。

(8)需区分倒顺的面料:不易分辨方向的纸样于上方打剪口来区分(如袋嵌线或方形)。

(四)省道、收褶、打裥标示要求(图2-39)

(1)省道:要求标上剪口以确定大小,同时标上省道线以确定省的长度。

(2)收褶(抽碎褶)部位:要求标上剪口,同时标上抽褶完成后的尺寸。

(3)打裥:根据裥的不同种类和不同倒向,按相应标准来标示。

图2-39 省道、收褶、打裥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