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篇解】

“阴阳应象”,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其象相应的意思。人的阴阳和天地之阴阳息息相通,无论养生、治病,皆法于阴阳,莫不合于阴阳之道,才能取得临床效应,故本篇名《阴阳应象大论》。正如张志聪《素问集注》所云:“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身形、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于阴阳之道。”正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所云:“此篇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1]也,万物之纲纪[2],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3],神明之府[4]也。治病必求于本。

【校注】

[1]道:事理;规律;法则。《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朱熹注:“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2]纲纪:纲领;总则。张介宾曰:“大曰纲,小曰纪;总之为纲,周之为纪。”

[3]生杀(shài)之本始:生,发生;成长。杀,消耗;衰退。《吕氏春秋·长利》:“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高诱注:“杀,衰也。”本始,即本原、缘由。

[4]神明之府:阴阳之气玄妙的运动规律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根本。府,本;根本。《玉篇·广部》:“府,本也。”又,聚集之处、处所。

【译文】

黄帝说: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解读】

本段论述了阴阳的概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指出阴阳是自然界的一切规律和法则,“万物之纲纪”指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总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指出一切事物的变化、产生、消亡都由阴阳产生,说明阴阳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万物、存在于事物变化、产生、消亡之中,作用是巨大的。“神明之府也”,“神明”指事物复杂变化的动力和主宰,“府”是府地所在,说明事物变化的动力来源于事物本身的阴阳双方。

由于阴阳的广泛性和作用的巨大,因此治疗疾病时要探求阴阳,也就是“治病必求于本”,本指阴阳。生理上,阴阳平衡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病理上,阴阳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诊断上,“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先明确患者的病性属阴还是属阳,属于寒还是热,在表还是在里等;治疗上,要调理阴阳使之平衡,恢复人体健康。

【原文】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1]。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2];浊气在上,则生胀[3]。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校注】

[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二句互文,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生长、杀藏的本源,阳主生发、主肃杀,阴主长养、主敛藏。

[2]飧泄:粪便中夹杂有未消化食物的泄泻。

[3]胀:胸脘胀满。

【译文】

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解读】

本段论述了阴阳的属性即“阴静阳躁”,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阴阳的属性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如天与地,水与火等;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如寒与热、升与降。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将阴阳的属性引入医学领域,例如,在人体中,脏为阴,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等。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通过举例天地、生长杀藏、寒热、清浊等说明阴阳的基本规律。“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指天地的形成是清轻上扬的清阳之气积累得多了形成天,重浊下降的浊阴之气积累得多了形成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互根互用,阳气生发的同时阴气会滋长,阳气肃杀的同时阴气会收藏,杀和藏本属于阴,但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相对的,杀属于阳,藏属于阴;“阳化气,阴成形”,阳的作用使物质从有形变成无形,阴的作用使物质从无形凝聚成有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也是从阳化气,阴成形角度出发,寒性凝敛成有形之物,就会生浊,阳性热,阳化气,就产生清轻上扬的清阳之气。

清浊之气与脾胃的关系。当清阳之气不升反降,会产生泄泻,病机为脾气虚,无力升清阳,清阳下陷所致,临床常用健脾升清阳方法,如补中益气汤健脾气,其中升麻、柴胡升清阳。浊阴之气不降反升,会产生脘腹胀满,病机为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要用降胃气的方法,此属于“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即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之气不降,会产生病变。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1]。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校注】

[1]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雨虽自天而降,实由属阴的地湿之气升腾所致;云虽由地而升,实由天阳之气熏蒸而成。

【译文】

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解读】

本段论述了阴阳清浊升降理论。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与“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一个意思,即清阳之气形成天,浊阴之气形成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虽然地气上升为云,但云是由天阳之气蒸发地面水气而成,虽然天气下降为雨,但雨是由地气的吸纳而成。天属阳,地属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才产生事物并完成事物的运动、发展。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之气清轻上扬,上窍部位属阳,同气相求,故“清阳出上窍”,上七窍指耳目口鼻,清阳指泪、涕、唾、呼吸等,在临床上若出现七窍病理表现,可考虑采用升清阳或开窍的方法治疗;浊阴之气重浊下降,下窍部位属阴,同气相求,故“浊阴出下窍”,下窍指前后二阴,浊阴指带下等。“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指卫气,若风寒侵袭人体,阳气郁闭,会发热,要开宣腠理,用发汗的方法治疗;浊阴指营血。“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清阳指水谷精微之气,也可说脾气,因为脾主四肢,水谷精微之气充实于四肢,四肢才能发挥正常作用,例如“四逆汤”治疗因“阳虚”所致的四肢不温的病症;浊阴指水谷糟粕,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例如“大承气汤”通腑泄浊治疗“阳明腑实,大便热结”的病症。要了解“清阳”与“浊阴”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1],阴为味[2]。味归形[3],形归[4][5];气归精[6];精归化[7];精食[8]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9];精化为气,气伤于味[10]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11],薄则通;气薄则发泄[12],厚则发热[13]。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14];壮火食气[15],气食少火[16];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校注】

[1]气:药物或食物之气。

[2]味:药物或食物的酸、苦、甘、辛、咸、淡、涩之味。下同。

[3]形:人身可视、可察、可以触及的形体。下同。

[4]归:归附;专任。《广雅·释诗一》:“为,往也。”引申义,为充养,生成。下同。

[5]气:人体正气。

[6]精:生命赖依为继的脏腑之精。

[7]化:气化活动,生命存在的方式。

[8]食(sì):养,后作“饲”。引申为“被……所滋养(或长养)”。下同。

[9]味伤精,气伤形:药、食之气、味虽能养人之精、之形,但是药食气、味太过则能伤人之精、伤人之形,故王冰谓之为“过其节(制)也”。

[10]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人体之精能化生为人身之气,人身之气不但可被药食的气所伤,亦可因药食之味太过而被伤。

[11]泄:利、通利。谓“味厚”药食具有通利的功用。《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披泄积愤”胡三省注:“决壅为泄。”与下文“通”义同。

[12]发泄:发散。《篇海类编·水部》:“泄,出也,发也。”王冰曰:“发泄,发汗也。”

[13]发热:药食之气浓酽的可助阳化热。王冰曰:“阳气炎上,故气厚则发热。”

[14]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少火,一谓壮火为饮食药物之气味辛热纯厚(属阳)者,少火为饮食药物之气味辛甘温和者;一谓火指阳气,壮火即过亢之阳气(病理概念),少火指温和而不亢之阳气(生理概念)。气,指人身之正气。气衰、气壮,作使动用法理解。

[15]壮火食气:药食气味浓烈的可以消耗人体正气。食,通“蚀”。《洪武正韵·陌韵》:“食,与蚀同。”

[16]气食少火:人体正气被气味平和的药物所滋养。

【译文】

水火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精气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伤。

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味厚的属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泄,气厚的能助阳生热。阳气太过,能使元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元气旺盛,因为过度亢奋的阳气,会损害元气,而元气却依赖正常的阳气,所以过度抗盛的阳气,能耗散元气,正常的阳气,能增强元气。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

【解读】

一、药食之气味在人体中的气化过程

药物饮食进入人体之后,其气与味分别转化为人体的形、精、气、化,药物饮食的气、味与人体的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体现了阴阳互根和阴阳转化的辩证关系,对后世精气互根理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二、药物饮食气与味的阴阳属性及其性能

药物饮食不仅有气味之别,气味还有厚薄之分。

辛味性散,甘入脾而灌溉四旁,所以辛甘为阳而有发散作用。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所以酸苦为阴而有涌泻作用。

三、壮火、少火的概念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本段论述了壮火、少火的概念及对人体的影响,原文的本义,壮火是指药物饮食气味浓厚者,如附子,壮火之品,非阳气大亏者不用,否则易耗伤人体正气,即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少火指药物饮食气味温和者,如人参,少火之品,能平和地温补人体正气,即“气食少火”“少火生气”。

后世医家认为壮火是人体病理之火,是阳气过亢的亢烈火邪,能灼伤阴精,耗蚀阳气;少火是人体生理之火,具有温煦作用、使人体平和的阳气。例如,夏天暑热之气旺盛侵袭人体容易耗气,如乏力、气短等症,此为壮火食气,壮火散气。

【原文】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1],湿胜则濡泻[2]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3]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4];暴怒伤阴,暴喜伤阳[5]。厥气上行,满脉去形[6]。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7];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8];秋伤于湿,冬生欬嗽。

【校注】

[1]寒胜则浮:张介宾:“寒胜者阳气不行,为胀满虚浮之病。”浮,浮肿。

[2]湿胜则濡泻:湿胜伤脾,运化失常,证见泄泻。濡泻,即泄泻。

[3]悲:《新校正》曰:“按《天元纪大论》,‘悲’作‘思’。”

[4]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概指七情,七情过激,伤五脏气机,故云“伤气”;寒暑,概指六淫,六淫袭人,先伤肌表形身,故云“伤形”。

[5]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张介宾曰:“气为阳,血为阴;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缓而神逸,故伤阳。”

[6]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王冰曰:“厥,气逆也。逆气上行,满于经络,则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矣。”

[7]春必温病:明熊宗立种德堂刊本、道藏本均作“春必病温”。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8]痎疟:泛指各种疟疾。

【译文】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发生偏生,则阳气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了偏倚,则阴气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了偏倚,则阴气耗损而为病。

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则能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

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喜怒等情志变化,可以伤气,寒暑外侵,可以伤形。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离去形体了。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解读】

一、阴阳偏盛的病理表现

指阴阳二气任意一方偏盛,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指阳气偏盛,既会损伤人体阴气,也会产生热证;“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指阴气偏盛,既会损伤人体阳气,也会产生寒证;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热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二、六淫致病特点

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风胜则动”指风邪太过,肢体震颤抽搐,此为肝风内动;“热胜则肿”指热邪太过,聚于肉腠,熏灼肌肤血脉,则会出现痈痒红肿;“燥胜则干”指燥邪易伤津液,会使肌肤干燥,尿少等;“寒胜则浮”指寒邪太过,易伤阳气,肢体浮肿;“湿胜则濡泻”指湿邪伤脾,脾主湿,会泄泻便溏。

三、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所以情志活动与五脏关系密切。若情志活动太过或不及,超越了人体生理或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会引发疾病。本条提出的“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指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肝阴;暴喜则心气缓而神逸,故伤心阳。阴阳失调了,最终会导致“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因此要调畅情志,做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即养生防病中,要外避邪气,内调情志,符合养生原则。

四、邪气伏而后发的表现

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感受邪气后延时发病,为后世“伏邪”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后世温病学家以此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伏气温病”的观点。

【原文】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1]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2];水火者,阴阳之征兆[3]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4]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5]

【校注】

[1]之: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及”。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之,犹与也。”《左传·文公十一年》:“皇父之二子死焉。”杜预注:“皇父与谷甥及牛父皆死。”

[2]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古人面南站立,观察天象,由于地球从西向东自转,人类直觉所及天空日、月、星、辰的视运动方向是左升右降,因此说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包括天地自然界)阴阳之气升降运行之道路。

[3]征兆:征候;先兆。引申为“标记”“标志”。

[4]能始:本始;起始。能,通“胎”。清孙诒让《札迻》卷十一:“‘能’为‘胎’之借字。”《尔雅·释诂》云:“胎,始也。”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吴昆曰:“阴静故为阳之镇守,阳动故为阴之役使,见阴阳相为内外,不可相离也。”说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相反相成的关系。守,镇守于内;使,役使于外。

【译文】

所以说:天地是在万物的上下;阴阳如血气与男女相对待;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热,是阴阳的象征;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原始能力。所以说:阴阳是互相为用的,阴在内,为阳之镇守;阳在外,为阴之役使。

【解读】

本段通过天地、上下、血气、男女、左右、水火等实例,如男为阳,女为阴,血为阴,气为阳,说明阴阳的重要性和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双方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后世医家对此有深刻的阐发,如张介宾提出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