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公仔与延伸品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跨界设计的认知和机制建构

(贾荣林)

跨界设计是个既时新又传统的命题。首先,它是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文化背景下兴起的,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活动。同时,它也是伴随着人类创造史不间断的一种文化演进形式。

跨界的核心内涵—交叉、跨越,这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体现,在文化创意的产业和教育中尤为鲜明。跨界设计引发的设计理念拓展、设计方式变革、教育架构调整、教育和产业关系,都是我们今天要面对的新课题。

一、对跨界设计大趋势的认知和策略准备

跨界设计这种大趋势在今天具有必然性。全球化、多元化使设计必须在大视野的文化视界范围观照自身,信息化、数字化又使设计必须在跨界和交融中生存和拓展。跨界设计出现的动因具体表现为:

(1)设计形式的日益丰富和手法的突破,使设计作品和艺术作品、不同门类的作品样式间出现交叉和边界模糊现象。

(2)信息、制造、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支撑了设计拓展的无限可能。

(3)设计师知识结构和现代设计协同作业的方式,使设计师能够在不同设计行业间展开工作。

(4)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化需要跨界统筹和实施的设计人。

(5)市场的跨界营销呼唤产品的组合与延伸。

跨界既是设计背景和前提的转换,又是新技术致使文化如何被表达出来的过程。跨界设计对既有的设计概念范畴、文化阐释、评价体系注入了新内容,涉及文化空间拓展的技术和内涵两个层面。跨界设计的基本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把设计实施的方式变为多层化和立体化。

对跨界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指导对新设计方式本质的整体把握,构建创新设计方法的内在逻辑和总体框架,抽象出跨界设计的流程、机制、结构和效果以及设计过程各要素、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认知的内容还有:跨界设计中的创造思维范式、跨界设计的立体化作业模式、跨界设计的产业提升与协作、跨界设计的产学研互动推进、跨界设计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基于跨界手段的自主时尚品牌创建等。认识的拓展,能为设计模式和设计手段的改变构建有效的策略。

二、跨界设计在设计实施中的具体表现——以平面设计为例

当代设计的一个特征是各传统设计门类之间的边界日渐互渗,交集越来越多。一种设计样式可以通过集合多门类的手段和语言实现。以平面设计为例,我们可以在很多创新的平面设计操作中看到在媒材、媒介、类界几个层面上的跨界。

1.平面设计的媒材拓展

除了从纸媒到数字媒体的颠覆性变革外,近年来平面设计传达的材质语言和视觉元素构成也日趋丰富。从视感到“五感”的追求拓展了很多材料和加工手段。例如木材、织物、金属、皮革等多种材料的运用、组合材料和工业加工的介入、装置与平面的统筹、肌理表现、塑造手段的平面设计、手工和综合工艺的运用等。

图1 平面设计的媒材拓展

2.平面设计的跨媒介传播

信息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爆炸性进展。就平面设计来说,印刷垄断结束后,媒介形态的变化呈现为立体化、复合化的多重跨界组合。这种传播环境,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了平台化的信息服务渠道系统。其中,以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具有“大范围覆盖”和“低成本传播”的特征;而由互联网、移动媒体组成的新媒体则更强调“传播范围精准”和“传播成本可控”。这两者形成的“混媒”结构,带来了信息服务的新特点:

(1)媒介汇聚——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

(2)复合媒介传播——新闻业的复合传播、复合营销。

(3)媒介全球化——媒介传播、覆盖、运行的全球化。

(4)虚拟媒介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服务。

(5)媒介化个体——不确定链接的个体传播。

(6)交互媒介——多通道、多感官沟通。

(7)移动媒介——针对移动终端的设计。

图2 跨媒介传播的媒介拓展

平面设计为适应以数字化为核心技术的跨媒介传播,在设计手段上必然采用跨界技术实现。因此,传播媒介的发展可以说是引领设计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

3.平面设计的跨界设计

就设计价值的实现来说,跨界理念的平面设计为这一设计门类拓展了全新的空间,表现为信息传达的载体实现了多样化和丰富性,平面产品的功能得到拓展。除了纸媒的设计外,出现了如下跨界的多种形式:

视觉传达的数字媒体表现、视觉传达的网络传播设计、视觉传达的交互设计、视觉传达的空间设计、视觉传达的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的手工元素应用。

图3 平面设计的跨界设计形式

例如,平面语言是视觉设计的基础,在跨界设计中,“立”起来的平面设计突破了视觉的维度,使平面手段负载了营造空间和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这种建造势必与建筑、环境、产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同构,这种设计融合在产出全新产品的同时也构建了全新的设计模式。在下边的这个案例中,建筑形态、空间构成、空间序列、空间装饰和视觉识别系统是统合完成的,视觉传达在不同维度的空间引导、视觉引导和图形延展中得到强化,呈现出时尚风格的设计表达。

图4 平面设计的空间表达

在下面的案例中,把传统的本册和包装设计注入跨界的思维和设计手法,产品就延伸了新功能,并且充满了新生活方式的时尚气息。便签的中心置入时钟,使得纷乱的记载或计划有了时间的秩序,由使用者加入的版式再造也有了特别的形式感。包装袋和包装盒在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介入后成了新生活主张和时尚态度的注解。

图5 功能化的平面产品

与此相近的是,在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环境与室内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门类中同样呈现着这种多层面的跨界现象。这种跨界设计的操作,可以是以一个门类定位,在实施中把触角延伸出去的拓展设计;也可以是以无边界设计定位的统合策划,以协同作业组织各设计要素的有机组合。

图6 3D打印成型的铰链结构礼服

图6这件未来主义风格的黑色长礼服是纽约设计师Michael Schmidt和建筑师Francis Bitonti与3D打印专家 Shapeways共同合作的全铰链式3D打印礼服。它由17个独立构件拼接而成,有将近3000个独特的铰链接头,并装饰了13,000多颗施华洛世奇水晶。我们把它归类为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还是数字设计呢?这件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跨界设计的无限可能性。

三、“大设计”理念下的产业和教育机制

基于跨界设计的 “大设计”理念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新思维。“大设计”是运用一切可创造新生活形态的技术与手段进行设计艺术的过程,其主要表现在:设计手段的整合、设计方法的互渗、设计项目的统筹、作业模式的协同等。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之下,跨界融合已经成为设计发展的必然态势,设计的功能外延与产业业态日渐复杂,与此同时趋于多元化的相关设计元素需要整体筹划和运行。设计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介入改变了设计和产业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得产业链、产业格局、产业分工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并由此带来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的变化。跨界设计也为设计教育带来了理念和方法调整的紧迫任务,对基于传统结构形成的设计教育格局,甚至是革命性变革的挑战。

跨界设计的影响必然会在社会运行的上游生产机制上体现出来。一是艺术设计的生产机制,二是产业协同的生产机制,三是艺术设计人才生产的机制。

跨界运行意味着原有管理秩序的突破、原有资源的共享、原有要素的打散重组,这种作业方式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产业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很多衔接上的羁绊。这里有前置的教学融通性不足和专业划分过细的局限,也有统合性设计管理人才不足的缺憾,还有教学管理等程序调节上的不便。我们在2013年度北京服装学院毕业设计中的“跨学科融合创新设计——中国元素公仔与延伸品设计”的课题上,从教学管理、产业协同、商业运营的机制努力进行了探索性的开拓,打开了一些有益的途径。但是,如何把这种方式贯穿在本科教学其他环节并形成常态,就不是课题设计自身能解决的,需要激励起各方面协同的机制创新努力。

以“大设计”理念为导向,跨界设计要作为一种创新的推进力,借此探索和实践设计教育和产业的拓展,汇聚相关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多种设计技术和资源的有机整合。

北京服装学院有着艺工结合、多学科复合的跨界优势。我们要以学校特有的时尚设计优势资源为基础,构建以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前瞻性模式,完善新的设计教育体系架构,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进而带动传播设计的学研产协作,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新模式。在时尚设计和传播方向重点展开设计创新示范,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时尚设计和品牌传播的跨媒介、新概念设计和教育体系。